发布时间:2016-03-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药学院
四川大学药学院学科介绍

四川大学药学院学科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四川大学2022考研报名人数46217人] [四川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公告【报考我校必读】] [四川大学报考点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 [四川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 [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2021考研​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拟录取研究生名单公示]

四川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四川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四川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四川大学考研难吗]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大学考研群] [四川大学研究生学费] 四川大学保研夏令营 四川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四川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四川大学药学院学科介绍正文


华西药学院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创建于1918年,是我国最早的全日制本科高等药学院系之一。1953年更名为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后设立药学和药物化学两个专业。1985年,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学校改名为华西医科大学药学系。 1987年3月,在原药学系和药物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药学院。1989年,在国内率先招收临床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2000年10月,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随之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华西药学院为最早开展药学教育与药物科学研究的药学院校之一,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华西药学院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创新药物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西部资源优势,结合教育部“211”交叉学科建设、“985”平台建设,通过开展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在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天然药物等方面的研究上已形成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十一五”期间,在进一步完善各学科领域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靶向药物及传递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天然药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药物化学和药剂学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华西药学院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包含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物、药理学6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可招收培养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靶向药物设计学等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可招收培养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药学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人。

四川大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于1999年,主要依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已经培 养出站博士后10人,目前在站博士后6人。该流动站的研究领域涵盖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靶向药物设计学等研究方向。现有18位教授可在上述研究方向上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
  华西药学院在抗肿瘤、老年病、心血管疾病、计划生育药物的研究,天然药物的研究,靶向给药系统、控释制剂及稳定性研究,中药新剂型的研究等研究领域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家重点学科
药剂学是研究制剂及其给药系统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顺应性好的特点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的作用。
    华西药学院药剂学学科成立于1952年,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为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
    现由药剂学、临床药学、物理药学、中药制剂、药用高分子材料等教研室和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研究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大型设备主要有用于研究药物微粒传递系统的高压乳匀机、激光粒度仪,用于研究基因传递系统的荧光倒置显微镜、荧光活体成像系统、DNA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细胞培养系统、DNA扩增分离系统等,用于普通制剂的流化制粒机、冷冻干燥机、胶囊机和压片机等。还有400Mz和200Mz核磁共振仪、液质联用仪、富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液相色谱议等大型分析仪器可供药物制剂体内外研究使用。
    目前共有教师29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共有教授10人(兼职1人),副教授12人,近 80% 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近30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发表论文 500 余篇;其中被SCI、EI收载15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8本,参编15本;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提名奖1篇。已授学位合计209人,其中,博士学位58人,硕士学位151人。目前在学研究生共165人,其中博士生39人,硕士生126人。

211重点学科:
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是华西药学院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整合了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和化工学院与创新药物研究相关的优势学科,在“十五”期间,通过开展“ 211工程”子项目建设——“创新药物、现代化中药与工程”,在创新药物的研究上已形成我校具有理、工、医等领域交叉的特色研究方向。
    在子项目建设期间,学校投资 3000 余万元建成新药学科教大楼,投入“211工程”专项建设经费400余万元用于购买液质联用仪等大型设备,使华西药学院的科学研究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已逐步形成了几个各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在计算机辅助的骨、肝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特性研究方向,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方向,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方向,制药工程技术研究方向,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方向已取得重要进展。
    近5年来,该“211工程”子项目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9项,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博士点基金6项,其它基金45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近3000余万元。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1个,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提名奖1篇,发表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编写出版《靶向治疗分子基础与靶向药物设计》和《中国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图志》2部专著,全国统编教材《药物化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获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奖50余项。申请专利14项,授权7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专利。

部省重点学科:
药剂学 是研究制剂及其给药系统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顺应性好的特点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的作用。
     现由药剂学、临床药学、物理药学、中药制剂、药用高分子材料等教研室和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 目前共有教师29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共有教授10人(兼职1人),副教授12人,近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目前在读研究生共116人;其中,博士生36人,硕士生80人,目前已授学位合计209人。其中,博士学位58人,硕士学位151人。
    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近30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发表论文 500 余篇;其中被SCI、EI收载15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8本,参编15本;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
药物化学 是一门以创制新药为目的,通过设计和合成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 (生物大分子) 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该学科点由药物化学教研室、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和天然药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组成。共有教师22人,正高11人,副高5人;其中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5人,专业实验室总面积2000㎡,目前在校研究生165人;其中博士生26人,硕士生50人。巳授学位合计227人,其中博士学位47人,硕士学位180人。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骨质疏松防治药物、老年病药物、主动靶向药物、手性药物、多肽药物、药用生物碱化学、天然活性成分等。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5项,横向8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60 余篇,申报发明专利9项,获准6项,并获省、部级奖5项。

交叉学科建设:
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属于医药卫生领域,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医药产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严峻挑战。为此,国家科技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均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列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
     四川大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科学研究中心是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为依托单位,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为共建单位。在药学学科的基础上,整合我校各学科领域优势,将不同学科领域的力量按内在需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学校学科融合、交叉,成为培育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载体。该中心的目标为建立起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平台,即形成从化学创新药物的合成、天然产物提取、制剂、药理、药效、毒性和质量标准,到中试生产的完整研究体系,并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研究方向包括:(1)计算机辅助的药物设计与骨、肝靶向药物合成、生物特性研究;(2)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3)以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为基础的创新药物研究;(4)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5)新药药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近五年来,在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方向,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9项,博士点基金6项,其它基金45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共获研究经费达3000余万元。获部、省级等各类奖50余项,专利10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发明专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综述性文章100余篇,编写各类专著、教科书和参考书20余部,其中主编的《物理药学》、《靶向给药制剂》属填补国内空白的专著。主编的《药物化学》等教材为全国规划教材。
     该中心在创新药物研究领域已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即郑虎教授的防治老年病药物研究,张志荣教授的肝靶向、脑靶向、结肠靶向和肾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王锋鹏 教授的天然药物研究,秦勇教授的天然药物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吴勇教授的主动靶向药物研究,郭丽教授的多肽药物研究 和陈应春 教授的药物合成研究。在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主要开展了中药资源、中药化学成分、中药质量标准、中药新药与新剂型开发研究等,每年仅在研的中药新药项目即达30余项。

重点实验室:
药学院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实验室和天然药物学实验室)。
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重点实验室”前身为“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系1999年经批准立项的四川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靶向药物与传递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是我国唯一从事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研究的部级重点实验室。目前从事释药系统研发的固定人员52人,其中教授18人,博导18人,副教授18人,讲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0%,归国留学人员近30人。已形成了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人才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近五年来,共毕业博士生60余名,硕士生210余名;在读博士生70余名、硕士生220余名。出站博士后6名,进站10名。拥有实验室面积4500m2。现任实验室主任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志荣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刘昌孝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靶向前体药物的设计、合成方法及生物特性研究;释药系统研究;治疗基因传递系统研究;释药系统载体材料研究;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体内外评价研究。近5年来,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40余项、部省级项目近50项;承担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研究重点是国家“863”计划项目“药物与治疗基因靶向纳米粒制剂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防治骨质疏松骨靶向新型药物的研究”、“血管内注射药用高分子材料PELGE及其肝靶向纳米粒研究”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四川省实验室 见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介绍。
天然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2001年批准立项的四川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有教授6名,副教授2名,中级技术职称4人,拥有实验面积1800㎡。主要有400MHz、200MHz高分辨超导核磁共振仪各1台,气相-质谱联用仪1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台,紫外光谱仪1台,薄层扫描1台,微量旋光仪1台,高效液相色谱仪8台,中压层析系统1套及其它大型设备,总价值约1000万元。实验室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15名,硕士研究生15~20名。主要研究方向:药用生物碱化学,天然产物全合成,天然活性成分,中药资源与品质、青藏高原特有药用植物,药用植物的规范化种植、中药制剂学。近5年来获省部级课题30余项,经费150余万。横向课题20余项,经费600余万。获省部级的奖励16项,新药证书10余个,申请发明专利 6 项。实验室主任为王峰鹏教授。

添加四川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ichu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