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8-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关于《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我们搜集了部分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宁夏大学考研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即是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官方网站 研究生院 阿拉伯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美术学院 农学院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数学统计学院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食品与葡萄酒学院 新华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音乐学院 商学院 生态环境学院 文化旅游学院 教育学院 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

宁夏大学简介:

环境
宁大的位置相对来讲是比较偏远的,因此为学生所提供的机会其实就没有一些大城市的学校那么多,但211是很大一个优势,因为宁大校内本地学生非常多,像我一样的汉族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少数民族氛围。银川及其周边的一些地方普遍比较能玩、能找乐子,宁夏南部地区的人们普遍都会很讲义气,不过还是提醒一下要注意民族关系和同学关系。
学校有三个校区,文萃校区是c区,贺兰山校区是a区,怀远校区是b区。学校附近有万达,有夜市,还有一个商业广场,叫宁阳广场,里面都有好吃的。学校是211,虽然比不上清华北大,但在地区上来说是佼佼者。
银川算是一个中型城市,市区人口不到150万,对于学生来说,该有的东西都有,如果想去一个繁华的大城市的话,这里会让你绝望,晚上九点过了,街上就没有了行人。城市道路特别宽敞,干净,人不多,所以除了一些商圈附近,感觉挺空旷的。市区内,的士都会自动打表,回族和汉族相处还是挺融洽的,但是听说不通婚。银川有点城市样子的地方应该就是金凤区那边了,老城和宁大所在的西夏区给人一大片城郊的感觉。至于城市的商业,很落后的,星巴克两三家,还在专卖店买到过假鞋,整个消费体验不愉快,所以买东西基本上直接网购,一般三天但是不包邮。还有就是大型的商圈少得可怜,人气不足,完全没有南方普通地级市那种热闹和活力,除了有两个万达,大型超市家乐福,银泰城这类超市和商业综合体都没有,也没有大型游乐场,但是物价高。
学校的生源以回族和维族学生多一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宁夏的天气属于干燥型,春季风沙多,夏天燥热,秋天又变成风沙多,冬天干冷,不过室内有供暖。宁夏大学相对于繁华城市的学校来说,在实习机会和眼界上还是少了许多的。
宁夏大学很大,有两个校区,一个校区在西夏区,一个校区在金凤区。我是在西大区上了大学,西校区的环境很美,校园里有个很大的湖,叫宁大湖,而且还有逸夫图书馆,周围设施还是很齐全的,很繁华,尤其是学校北边烧烤ktv不少。

专业
我们学校最牛、最热的应该是外语系的专业吧,其他的没什么很厉害的,土木工程听说也还蛮好…我学的就是英语专业,其他的还真不大了解…
如果是大学本科想报考宁大的话,学校国家级专业有8个,我个人的话比较推荐:生物科学、农学、草业科学、生物科学类。如果想在宁夏上学,又对这几个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宁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学校是综合性较强的大学,又是地区的佼佼者,因此学校的资源比较丰富。

住宿
学校宿舍分四人间和六人间,分配随机。四人间800元一学年,四人间1200元一学年,贺兰山校区(A区)没有独立卫生间,校内洗浴的话是公共浴室,没有隔间。宿舍里面没有空调,也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床的大小和高中一样,四人间上面是床铺,下面是书桌;六人间有两张床的下铺是六个人的书桌,另外两张床是上下铺。每层楼的卫生间里面都配有自助收费洗衣机。四人间每人有一个铁柜子,高度是上铺到地面的距离;六人间的话,每人会有一个铁抽屉一样的收纳盒。
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有开水房有两个,均位于食堂东侧,怀远校区开水房在教育超市北边,文萃校区开水房在第一学生餐厅西侧。开放时间为早晨7:00―8:00,中午11:30―1:00,下午5:30―7:00(此时段,可以免费打开水)。学校公共浴室每天于下午4:00―8:00开放,刷校园卡付费,每人每次3元,无限时,浴室内储物柜钥匙用校园卡抵押方可借用。每个学生宿舍每月配20度电,当剩余电量少于5度时会自动断电,断电后学生可以在每个校区饭卡充值处购电。

吃饭
推荐宁大A区食堂的炸鸡饭,果冻饮料,C区豆腐脑(汉餐),B区馄饨,可以入口,学校院里就好多店好吃还不贵,然后旁边小饭馆好多。
宁大最好吃的饭是C区的饭,C区最好吃的食堂是第二学生食堂,最好吃的窗口我认为是17号窗口,打饭的阿姨很和蔼,给的量也很好,能找到家的感觉。

学习
学习氛围其实不是很好,平时学校官方组织的那些课余活动好像不是很多的。再说一点敏感的,学生会学办什么的甚至会有有某种地方官僚主义在盛行,所以有时候为了一个奖学金或者评优啥的,可能要事先跟老师领导都搞好一些关系。
我们学院实行的是,考教分离,即上课教学的老师不出期末卷,所以也没有重点范围复习,题目难度适中,但挂科率高。老师的话,就我们专业来说,绝大多数老师都挺认真负责的,不过也有水货老师讲课讲到我直接自学。学院每年提供挺多的创新项目给本科生练手,只要你积极主动去争取。至于考研,整个学校都没有提供考研自习室,考研的人每天背着书去抢位置。而且大四上学期的课程还非常多,压根就不考虑学生考研的,考研的人不多,没什么考研氛围。
可能地理位置的原因,可以说有些落后,学的东西跟内地点的比起来,差了许多,老师专业课的老师还可以,选修的课老师完全跟学生一样,都是抱着敷衍的态度。虽然可能以后考研会比一本有优势,但是所学内容真的跟不上内地的步子。
师资,感觉应该不如其他一本,也有很好的老师,上课很用心也很幽默,但是很少,毕竟上过那么多课程,大多数要么照本宣科,要么喷沫子(侃大山)。
军训是按照学院进行的,每个学院为一个营。一个营有两名教官负责,军训为期2周。结束时会有汇报表演,会选一部分人练方阵,最后在B区操场进行汇报表演,这个最后是有排名的,得分高,获奖的会给你们学院颁发奖牌。教官会让大家站军姿,一般是30-60分钟,还不让胡乱动。


官方介绍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的一页。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西部大开发、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历史性机遇,着力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走特色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在校教职工2627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7323人,研究生372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211人,在校留学生141人。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
学校现有77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学科被选为自治区“一流学科”立项建设。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木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等12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40项。
师资队伍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9个。柔性引进院士29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3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5人,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7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被遴选为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内引才312工程”,20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2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优秀青年后备骨干人选。2人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
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5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阿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实验室为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完善两个体系(“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五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学校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各创新要素,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5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4项。学校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20余家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岗位科学家,建立了“草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应用推广了一批技术、装备。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在创新与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结成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关系。立足于区域特色和优势学科,先后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2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
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和综合改革”的原则,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西部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止2018年3月底)

添加宁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宁夏大学考研分数线、宁夏大学报录比、宁夏大学考研群、宁夏大学学姐微信、宁夏大学考研真题、宁夏大学专业目录、宁夏大学排名、宁夏大学保研、宁夏大学公众号、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宁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宁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