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西南林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林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群]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南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生命科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35)

Food Processing and Safety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是与食品生产、加工及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密切相关的专业学位。本专业学位领域以农业种植、养殖产品为原料,以工学、农学、理学和医学作为主要科学基础, 研究食品原料生产与加工过程及质量安全等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本专业学位教育主要培养食品生产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及管理部门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本领域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教师 10 人,其中教授 4 名,副教授 4 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8 名。本领域已经在粮油食品加工与废弃物资源化、农产品加工与储运、食品风险与评估、食用菌种植和产品开发形成了稳定研究方向。本领域采取双导师制,实践基地、行(企)业兼职导师 10 人,由校内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成果转化能力的硕士生导师与具有丰富的工程与管理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联合指导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更接近实际,论文选题力争来源于生产和管理实际具有明确的工程和管理背景,突出应用效果和实用价值。
本领域实验室面积 240 m2,校内实验实习车间 60 m2。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喷雾干燥机、冷冻干燥机、全自动索氏抽提器、旋转式黏度计、旋转蒸发仪、纤维素测定仪、冷冻离心机、酶标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轻便色彩色差仪、真空包装机、超纯水仪、微波消解仪等专业仪器及食品加工小型生产线。红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猫哆哩集团、云南宏绿辣素有限公司、云南省林科院经济林所、广西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是学院的理事单位,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与实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培养目标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是与优质农产品或优质食品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 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

意识和现代食品加工与安全理念,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承担本领域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每个研究生配置 1 名校内导师和 1 名校外专业实践导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工作。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能力培养、专业业务指导和专业实践安排等工作,校外专业实践导师参与实践过程、实践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与实践单位导师按照集体培养的方式,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培养计划,定期检查实施情况。
3、强化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教学,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林业工程领域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时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食品安全评价

以农产品及其制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功能食品与分子生物学基础、有害化合物残留、食源性病院生物污染防治。

2、食品质量安全

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管理。

3、食品保藏技术

以农林食品及其加工制品为研究对象,研究食品原料的加工及保藏技术。

4、食品精深加工

研究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研制开发新型食品和保健品,及农林食品综合利用。

5、食品微生物学

研究食品微生物与食品加工、保藏及食品品质的关系。

6、食品加工废弃物高值化利用

研究农林食品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综合利用。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全日制最长不超过 5 年,非全日制最长不超过 6 年。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本领域总学分最低要求为 30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 21 学分(包括学位课程学习 17 学分,选

修课程学习4 学分),必修环节9 学分。

2、课程设置

攻读本领域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学习以下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考试  
[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考试  
[3] 专业硕士外国语 64 3 1 考试  
[4]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32 2 1 考试  
 
专业学位课
[5] 食品加工与贮运专题 48 3 1 考查  
[6]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 32 2 1 考查  
[7] 食品安全案例 32 2 1 考查 案例课
[8] 食品产业信息与网络安全 32 2 1 考查  
 
 
 
 
 
 
选修课
 
 
 
 
 
 
选修课
[9] 食品安全风险与评估 32 2 1 考查  
[10]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进展 32 2 1 考查  
[11] 全产业链农产品生产安全控制技术 32 2 1 考查  
[12] 食品加工新技术研究进展 32 2 1 考查  
[13] 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规划专题 32 2 1 考查  
[14] 现代农业知识产权与保护 32 2 1 考查  
[15] 木本油料产品加工及废弃物资源化 32 2 1 考查 案例课
[16] 科技应用文写作 32 2 1 考查  
 
 
 
必 修
环 节
[17] 个人培养计划   0 1    
[18] 论文开题报告   2 3    
[19] 论文中期检查   0 4    
[20] 专业实践   7 3-5    
[21] 形势与教育政策   0 1-2    
 
要求及说明:
1、研究生课程学习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所有课程学习要求在第2 学期期中前完成;
2、政治课和外语课由研究生院统一设课。其中政治理论课2 门,专业硕士外国语1 门,具体设课方式、授课内容及考核方式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3、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学位课的考核要求以考试方式为主。无论考试与考查,均可结合平时考勤、课堂小测试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入学的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主干课程2 门,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计划,不计学分,由导师负责检查、审核,报学院备案。

六、必修环节(9 学分)

1、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组)应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结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个人情况,指导研究生做好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经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在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2、专业实践(7 学分)

专业实践由实践环节和课程讲座组成。专业实践要求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进行,校内和校外导师围绕本领域学位授予要求制定实践训练大纲,指导并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实践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 6 个月,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环节计 6 学分,研究生按要
求要提交专业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报告(不少于 1 万字,含实践进度),定期提交专业实践中期考核材料,由双导师和学院负责审核,考核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其中以案例课的形式开设“行业安全教育与职业道德讲座”课程,计 1 学分,讲授行业相关的信息安全、工程安全和职业道德内容。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在本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也可以参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办法进行实践训练。

3、论文开题报告(2 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开题,严格按照《西南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的有关规定》执行, 开题报告在第3 学期进行。

4、论文中期检查

依据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根据课程学习、实践能力、开题、论文进展情况,结合操行品德和身心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研究生进行分流淘汰。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4 学期进行。

5、形势与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除将其相关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外,主要采取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与贯穿培养过程的前沿讲座相结合。一年级研究生参加专题讲座每学期不少于 4 次,上交作业不少于 2 次。该课程每学期考核成绩由听课考勤和考试成绩构成并纳入研究生必修环节,总成绩为各学期考核平均成绩,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统计并录入成绩。成绩合格者,视为通过该环节。

七、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研究生论文以结合生产实践进行选题为原则,针对产业发展中产业规划、食品原料生产、产品设计、食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课题研究,提升学生创造力, 提出解决食品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提出创新性成果,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创造力。
非全日制研究生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当地或本企业的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和监管等方面的实际,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为目的开展选题和科研。

2、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论文、项目(产品) 设计、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

3、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食品生产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攻读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应至少有 2 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3 或 5 位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1~2 名。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西南林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不包括未正式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集、报纸及科普读物等)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按照《西南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专业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未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而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0710)
Biology
 

(一)学科简介

生物学一级学科为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下设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水生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和代谢生物学等 1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植物学于 1981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生物学于
2010 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生物学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和资源生  物学等稳定的学科方向。通过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总体格局:
(1)紧紧围绕我国西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繁育、驯化等工作,逐  步形成了植物资源分类、培育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优势和特色。在优良竹种选育、发育机理、定向  培育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针对我国西南丰富的动物资源,依托云南特有的区位优势  和动物特色,形成了动物生态、脊椎动物系统分类、动物生理生态与疫源疫病、动物营养与野生动  物驯养繁殖及产品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3)围绕云南独特的微生物资源,开展了资源微生物  和病原微生物相关研究,在微生物抗植物病虫害机理、固氮菌资源及应用、杀虫抗菌除草微生物的  筛选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4)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管护等方面形成了  优势和特色。
生物学一级学科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为主要骨干,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导  师队伍。有全国优秀教师 1 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3 人,国家级学术组织理事 4 人,
省部级专业委员会及学会常务理事 3 人,博士生导师 6 人。生物学一级学科的支撑平台有云南省高等学校林木生物技术实验示范中心、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高校林下生物资  源保护及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拥有仪器设备总价值达 1535 万元,其中价值 10 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
备有 28 台(件)。
本学科主要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技能的生物学人才,毕业生可到生物学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所从  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到生物学相关公司就业。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服务,为人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巩固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和生产相关  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环节,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实干精神的专业人才。

 
 
 
 
 
2.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科学,学术作风严谨,具有团结  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具备本学科专业必备的  乐山乐水、无怨无悔、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野外工作能力。
3. 系统而坚实地掌握生物学科的主要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就;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具有从事生物  学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运用外文撰写科学论文。
5.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国际化视野。

(三)培养方式

学科各专业应围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研究生本身的实际需求,采取导  师负责与导师组、学科团队、行业专家联合指导(双导师制)等多样化的方式培养研究生。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提前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者,按照有关管理的规定
可申请提前答辩,但最多只能提前  1    年;因特殊情况需延长学习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
经导师和相关部门批准,可适当延期,但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 植物学
主要开展植物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学、植物资源与利用和植物生理生态等方向研究。
2. 动物学
主要开展动物生态与系统分类学、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和动物疾病发生机理与防控等方向  研究。
3. 微生物学
主要开展资源微生物开发与利用、微生物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方向研究。
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开展基因挖掘与功能验证、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和分子系统学等方向研究。
5. 生理学
主要开展植物营养与生理、动物营养与生理和微生物生理学等方向研究。
6. 遗传学
主要开展遗传性状及遗传多样性、遗传和种质资源和组学等方向研究。
7. 细胞生物学
主要开展细胞工程、细胞分化与发育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等方向研究。
8. 发育生物学
主要开展发育与生殖调控、系统发育与演化和个体发育模式及环境适应机制等方向研究。

 
 
 
 
 
9. 水生生物学
主要开展水生植物学、水生动物学和水生(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向研究。
10. 保护生物学
主要开展珍稀濒特物种保护、关键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向研究。
11. 合成生物学
主要开展合成生物材料、生物质酶转化和基因修饰与功能分子的合成等方向研究。
12. 生物物理学
主要开展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生物体能量代谢及对生命过程的调控与干扰等方  向研究。
13. 代谢生物学
主要开展代谢互作、代谢途径与调控和代谢产物的分离及应用等方向研究。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必修环节设置

生物学一级学科所包含的各二级学科总学分最低要求为 28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23 学分和必修
环节 5 学分。

1. 课程设置

生物学一级学科所包含的各二级学科课程学习的学分最低要求为 23 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
为 16 学分,选修课 7 个学分,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 1 学年之内完成。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
 
公共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考试  
[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考试  
[3]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144 6 1、2 考试  
 
专业课
[4] 现代分子生物学 48 3 1 考试 精品
[5] 生物科学研究进展 48 3 1、2 考查 全英文
[6] 科学研究方法 16 1 1 考试  
 
 
 
 
 
 
选修课
 
 
 
 
 
方向选修课
[7] 植物分类学 32 2 1 考试  
[8] 植物资源与利用 48 3 2 考试  
[9] 植物生理研究技术 32 2 2 考查  
[10] 生物多样性理论与实践 32 2 2 考试  
[11] 进化生物学 48 3 1 考查 双语
[1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32 2 2 考查  
[13] 动物遗传及生物技术 32 2 2 考查 案例
[14] 高等脊椎动物学 32 2 1 考查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5] 动物营养与生理 32 2 1 考查  
[16] 水生生物学 32 2 1 考试  
[17] 分子遗传学 32 2 1 考试  
[18] 组学研究 32 2 2 考查  
[19] 生物显微技术 32 2 2 考查 案例
[20] 发育生物学 32 2 1 考试  
[21] 微生物生态学 32 2 2 考查  
[22] 发酵工程 32 2 2 考试  
[23] 高级生物化学 32 2 1 考查  
[24] 生物化学技术原理与应用 32 2 2 考查  
[25] 合成生物学 32 2 1 考试  
[26] 生物物理学 32 2 1 考试  
 
 
 
公共选修课
[27]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1 考查  
[28] 动物疫源疫病进展 32 2 2 考查 案例
[29] 科技论文写作 16 1 2 考查 双语
[30]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 32 2 1 考查  
[31] 生物信息学 32 2 2 考查  
 
 
必修环节
[32] 开题报告   1 3 /  
[33] 实践训练   2 不限 /  
[34] 形势与政策教育   / 1、2 /  
[35] 学术交流与讨论   2 不限 /  
 
备注:现代分子生物学为精品课程,进化生物学和科技论文写作为双语课程,生物科学研究进  展为全英文课程,生物显微技术、动物遗传及生物技术和动物疫源疫病进展为案例课程。
要求及说明:
(1) 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扩展学生在相应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使学生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潜力。各学科设置的课程  体系要有足够的纵深度和宽广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生课程学习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①政治课和外语课由研究生院统一设课。其中政治理论课 2 门,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1 门,具体设课方式、授课内容及考核方式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②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中专业课要求设置合理,以使学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

 
 
 
 
 
统的专门知识。
③选修课是为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增加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设置的,  给研究生在选课上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只   需列出本学科开设的、或者推荐学生选修的其他课程。
(3)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及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学位课的考核要求以考试方式为主。无论考试与考查,均可结合  平时考勤、课堂小测试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4) 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自学补修 2~3 门本科核心课程, 补修的本科课程不计成绩不计学分。

2. 培养环节

(1) 培养计划
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组)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的要求,结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个  人情况,指导研究生做好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由学科负责审定,经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  分别在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2) 学术交流与讨论(2 学分)
学术交流与讨论应结合硕士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工作,由导师、学科与相关领域专家、  研究生共同参加,以专人报告、集中讨论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每个学科点每学期举办研讨活  动的次数不少于  5  次,研究生必须按要求在研讨活动上作专题报告;此外,研究生必须参加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报告及讲座,各学科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对研究生在参加学术研讨过程中  应作专题报告次数以及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报告和讲座的次数、考核评价办法等提出具体规定。该  环节考核通过后,记 2 学分。
(3) 开题报告(1 学分)
硕士生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  完成。开题报告书应首先获导师认可通过,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组成员审阅后  方可参加开题。开题报告应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记 1 学分。开题报告通过者,以书面形式交至所在学院审批后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  划,并予以实施。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在一定时间内(两次开题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3  个月)重新开题,2 次不通过者,则学籍自动顺延一年;顺延期满仍未重新开题或者 3 次开题未通过者,按退学处理。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修订)》执行。
(4) 中期考核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四学期内,由所在学院统一安排,各相关负责人组织和实施。  审查小组应对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预警和  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
(修订)》执行。

 
 
 
 
 
(5) 实践训练(2 学分)
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和硕士生  培养要求进行。每学年实践结束,研究生须提交一份书面的科研进展报告或实践报告,经导师考核  认定合格后,计 2 学分。
(6) 形势与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除将其相关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之中外,主要采  取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与贯穿培养过程的前沿讲座相结合。一年级研究生每学期参加专题讲座不  少于 4 次,上交作业不少于 2 次。该课程每学期考核成绩由听课考勤和作业成绩构成并纳入研究生必修环节,总成绩为各学期考核平均成绩,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统计并录入成  绩。成绩合格者,视为通过该环节。

(七)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   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   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应引导学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和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1) 论文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一方面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要力求和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项目、攻关项目等接轨。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   开始,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研   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技术)难题及拟解决方案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   泛征求意见。学位论文的研究在实施过程中要求研究生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定期或不定期在学科   内进行汇报和交流。
(2) 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的研究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利用研究  工作的机会,掌握实验室内、外的实验操作技术,并掌握有关实验仪器的使用和保养。论文题目确  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撰写要求资料可靠,推理、论证正确,层次清晰,  语言通顺,表达正确。对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要有所了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见解和研究  成果。论文撰写必须符合《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以省、校两级优秀硕士学位论  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3) 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西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  执行。论文先送学院,学院按要求组织论文送审,送审评阅合格方能进行论文答辩,经论文答辩通  过后申请学位。

(八)其他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须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或接受发表)1 篇论文,才具有申请学位的资格。若没有满足此项要求的,在符合学位论文答辩其他要求的情况下,可  申请进入论文答辩程序,通过论文答辩者,可先予毕业,但暂缓授予学位。

(九)学位类型

学位论文按照西南林业大学有关规定组织送审和答辩,经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学校学位  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可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学科介绍

学科简介

生物学一级学科为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下设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水生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和代谢生物学等 1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植物学于 1981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生物学于
2010 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生物学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和资源生  物学等稳定的学科方向。通过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总体格局:
(1)紧紧围绕我国西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繁育、驯化等工作,逐  步形成了植物资源分类、培育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优势和特色。在优良竹种选育、发育机理、定向  培育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针对我国西南丰富的动物资源,依托云南特有的区位优势  和动物特色,形成了动物生态、脊椎动物系统分类、动物生理生态与疫源疫病、动物营养与野生动  物驯养繁殖及产品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3)围绕云南独特的微生物资源,开展了资源微生物  和病原微生物相关研究,在微生物抗植物病虫害机理、固氮菌资源及应用、杀虫抗菌除草微生物的  筛选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4)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管护等方面形成了  优势和特色。
生物学一级学科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为主要骨干,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导  师队伍。有全国优秀教师 1 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3 人,国家级学术组织理事 4 人,
省部级专业委员会及学会常务理事 3 人,博士生导师 6 人。生物学一级学科的支撑平台有云南省高等学校林木生物技术实验示范中心、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高校林下生物资  源保护及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拥有仪器设备总价值达 1535 万元,其中价值 10 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
备有 28 台(件)。
本学科主要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技能的生物学人才,毕业生可到生物学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所从  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到生物学相关公司就业。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42人,其中具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硕士学位教师20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8人。获得的荣誉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首届高校教师中国梦教书育人星光奖优秀教师1人、第20次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励基金奖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
目前,学院有云南省名师工作室1个;云南省高校特色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术实验示范中心;云南高校林下生物资源保护及利用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联系方式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20信箱
0871-63864178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介绍

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11年4月,由原资源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保护生物学学院动物科学教研室和基础部生物化学教研室组建而成。学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和动物科学3个教研室。生命科学学院设有四个本科专业: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化学生物学和动物科学,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600余人。现有教师42人,其中具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硕士学位教师20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8人。获得的荣誉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首届高校教师中国梦教书育人星光奖优秀教师1人、第20次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励基金奖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
目前,学院有云南省名师工作室1个;云南省高校特色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术实验示范中心;云南高校林下生物资源保护及利用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生物学为云南省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代谢生物学),在校硕士研究生60余人。
学院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开展资源调查、技术模式示范与推广、发明专利转让等方式,积极进行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联系电话

6386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