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
Add 西南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西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群]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是读研究生的一个快速渠道,但是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对学生生源的要求更高,申请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的同学必须成绩优秀,额外的奖项更是有用的加分项, 可以比考研的学生更快地获得研究生资格,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想要通过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项目,必须了解保研项目需要准备什么,例如相应的保研信息,保研夏令营的准备材料,预推免的流程以及推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为推进高校信息及计算机类优秀大学生间的学术交流,也为全面考察和诚挚吸引一批立志从事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后备军”,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将于2019年7月3日—7月8日举办2019年研究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如有变动,另行通知),并以此作为选拔2020年度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途径之一。
本次活动提供活动期间的免费食宿,同时报销校外营员往返火车硬座票或汽车票或二等座动车票。欢迎有意推免、报考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的硕士研究生(含推荐免试)的考生前来参加本次活动。
1、申请资格
1)全国高校计算机、电子、信息、数学类等本科专业二、三年级在校生。
2)学习成绩优秀,有志参加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学生。
3)对信息技术或计算机应用有浓厚的兴趣,愿意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4)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TOEFL、GRE/GMAT考试者优先;已获得或即将获得2019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者优先;科研项目主要参加者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者优先;在各级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者优先。
2、申请材料
1)填写《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研究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一),6月30日前将电子版发送到272630263@qq.com),纸质版加盖所在学校或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公章,7月3日报到时提交。
2)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或者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复印件);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1份,报到时提交。
3、申请方式
1)网上申报:申请人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申请材料电子版到272630263@qq.com,网上申报截止日期2019年6月30日。
2)纸质材料提交:将网上所提交的申请表打印并签字(请确认所提交的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内容一致),加盖所在学校或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公章,报到时提交。
3)请务必提供有效联系方式(手机和E-mail),以确保能及时联络本人。
4、材料审核及营员录取
审核和录取工作由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营员录取工作将于2019年7月1日结束,录取名单将在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上分批公布或直接通知本人(以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录取同学要在2019年7月3日前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确认视为自动放弃资格;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5、日程安排:
时 间 |
活动安排 |
地点 |
7月03日
(周三) |
全天 |
报到,入营,安排住宿,营员自由交流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办(东6E座210 ) |
7月04日
(周四) |
9:00-11:00 |
开幕式、合影
科技园参观 |
东6E202学术厅 |
14:30-17:00 |
学术报告(一)及实验室参观 |
东6E202学术厅 |
7月05日
(周五) |
09:00-11:30 |
学术报告(二)及实验室参观 |
东6E202学术厅 |
14:30-17:00 |
学术报告(三)及实验室参观 |
东6E202学术厅 |
7月06日
(周六) |
09:00-11:30 |
学术报告(四)及实验室参观 |
东6E202学术厅 |
14:30-17:00 |
学术报告(五、六)及实验室参观 |
东6E202学术厅 |
7月07日
(周日) |
09:00-17:30 |
科普与人文素质教育(科技城科技馆、北川地震博物馆参观) |
08:30在东6E楼下集合上车 |
7月08日
(周一) |
09:00-11:00 |
师生座谈会、师生交流,保研、考研、调剂等政策介绍 |
东6E202学术厅 |
11:10-12:00 |
闭营仪式,颁发证书、选拔优秀营员面试攻读我院研究生 |
下午 |
营员返程离校 |
|
6、注意事项
1)营员报到时需携带身份证、学生证;
2)在营期间,营员必须遵守西南科技大学的相关规定;
3)报到后学员需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具体日程安排参见报到时发放材料;
4)联系人及电话:学科办:0816-6089365,罗玉琴老师;0816-6089341,王娇老师;邮箱:272630263@qq.com。qq群:2019考研群:338199087
5)请学员自行预定往返车票并妥善保存,同时注意往返行程中人身及财产安全。 计算机技术(085211)
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一级硕士点,2009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校内导师、兼职导师和合作导师共计66人。学院根据计算机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结合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优势,建设视觉测量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和知识工程技术4个典型行业实践教学实验室。
通过“螺旋式”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和“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在研究开发平台方面,充分发挥地方院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构建四个典型行业的实践教学与开发平台:与中物院8所、中电集团44所等单位合作建立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实践平台;与美科电子等单位合作建立嵌入式技术实践平台,与中物院12所等单位合作建立信息安全实践平台,与827等单位合作建立知识工程技术实践平台。经过5年的努力,建成具有行业特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与合作单位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活动的专业学位示范实践基地。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毕业后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维护。熟悉相关研究方向国内外技术现状,具有解决相关研究方向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我院该专业的研究特色主要致力于服务企业新产品开发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工程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本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其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四川省重点学科。从80年代初开始,以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建材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研制的《生料成份闭环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在西部30余家建材企业推广应用。近年来,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军队、政府和建筑材料及电子信息行业的需求,开展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形成了泛在计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众核线程并行计算、医学影像仪器研究、产品质量检测和食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机器人技术等方面有较强研究能力。近5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863等国家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到校科研经费7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285万元。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50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从1994年开始培养计算机人才,1999年成立计算机系,2000年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后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点,拥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可视化与人机交互、领域软件工程、软件服务工程6个二级学科,拥有国防特色学科方向1个。现有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医学影像技术4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学校“8111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专任教师11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4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35人,有博士40人,5名教师获得海外学位,19名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四川省“QR”1人,四川省“突贡”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绵阳市“4+3"高端成长型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4人。二级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52人(含院外)。有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的教师110人。另外,学院从董事单位聘任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66人。
学院建立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配备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实验室面积8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300余万元(其中研究设备2400余
万元)。学院现设计算机工程系、软件工程系两个教学系和一个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四川省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互联网健康服务融合工程实验室、四川省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四川数据与应用中心绵阳分中心、绵阳市智能医疗系统工程实验室、绵阳市网络融合工程实验室、绵阳市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平台。在学校内还共享国家大学科技园、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平台。
学院教师在计算机软件、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工程、科学与计算工程、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与可视化、医学影像技术等方面有较强研究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政府、军队、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建设的众多行业。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273项,其中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到校纵横向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17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1部,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1
项。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2340人,硕士研究生211人(非全日制16人,在职工程硕士48人),留学生68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21人)。学院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近五年承担教改项目90项,其中省级教改项目26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2项。学生参与各类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598人次。12名同学被评为“全国计算机学会(CCF)百名优秀大学
生”。
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川、渝、粤、浙、苏、沪、京等国家、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近3年,172名毕业生被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录用。一些优秀本科生考入(保送)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伦敦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
研究生。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评估机构(MYCOS)对我院2011-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4次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比同类高校高16%,就业竞争力达98.8%,就业竞争力和平均月收入均居全省前茅。在2017年中国校友网本科专业排名中软件工程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进入全国前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入全国前
20%。
进入新时代,学院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在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下,积极与区域国防军工单位、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科研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将学院建设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实现学院愿景“成为全国地方高校在计算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引领者”而努力奋斗!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专任教师11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4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35人,有博士40人,5名教师获得海外学位,19名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四川省“QR”1人,四川省“突贡”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绵阳市“4+3"高端成长型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4人。二级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52人(含院外)。有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的教师110人。另外,学院从董事单位聘任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66人。 研究生培养
我院研究生教育始于2000年,已培养研究生400余人,在读研究生236人,硕士生导师47人。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二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四川省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互联网健康服务融合工程实验室、四川省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中心绵阳分中心、绵阳市网络融合工程实验室、绵阳市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平台。 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以国内外技术前沿为主要内容,实践教学以企事业单位、政府和社会需求为背景,硕士论文以导师科研项目为依托,能获得较好经费支持。我院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在科研单位和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等工作,现大部分已成为单位的科研(研发)骨干。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软件工程
一、培养目标
(学科代码: 0835)
具备坚实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较全面的软件研发能力与实践经验,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好的学术技术交流能力;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学术修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从事软件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和大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软件建模与分析:针对国防科技工程和企业高端应用的重大技术需求,研究相关领域建模与软件系统。
2. 物联网系统与软件:主要研究多源数据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无线终端网络与自组行为,绿色网络与智慧控制等技术及应用。
3. 服务与知识工程:主要开展数据与知识的获取、管理、分析、应用及软件服务融合等应用基础研究及新技术产品研发工作。
4. 人机交互与可视化:主要开展科学、工程及民生等领域的可视化和大数据可视分析, 以及人机交互的描述方法、语义模型、用户评估等研究。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 5 年,经批
准休学创新创业的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3 年。对于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全面考核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在校期间(取得国家注册学籍后)不得少于 2 年。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学分要求见下表:
总学分 |
课程学习学分≥25 |
必修环节学分=3 |
统考 |
学位课
学分 |
选修课
学分 |
入学教
育学分 |
社会实
践学分 |
学术活
动学分 |
文献综述与开
题报告学分 |
学位英
语学分 |
≥28 |
15 |
≥10 |
0.5 |
0.5 |
1 |
1 |
0 |
课程设置见附表。其中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选修课、必选环节课程的学分不能互相替代。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于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要求自行补修相应专业本科核心课程
(具体课程由导师根据学生研究方向确定,课程成绩交学院教学办备案。)至少 3 门,但不计学分。
学位英语统一考试成绩作为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计学分)。
五、必修环节
1. 入学教育
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让硕士研究生尽快适应和融入硕士研究生生活,了解学术诚信、团队协作与沟通、职业素养等在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中国国情和所处地区、组织和行业的具体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到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运用本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为祖国振兴而献身的革命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实践中长才干、做贡献。
3.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而设置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至少参加 9 次学术活动和作 1 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要求在参加每次学术活动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交教学科研团队,由团队给予考核认定,硕士研究生只有得到 9 次合格认定和作了 1 次学术报告后,方可获得该学分。
4.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前期基础环节。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及时确定选题,一般在第三学期结束前,最迟第 4 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是指硕士研究生针对所选课题,阅读近期的国内外重要文献,充分了解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阅读文献不少于 60 篇,其中外文文献 10 篇以上,并写出 3000
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报告,附不少于 1000 字的英文摘要。
开题报告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环节考核办法的规定” 进行,开题报告前必须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学科方向组同意开题后给予 1 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应有必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 以及新见解。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表清晰规范。导师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真实性和质量负审核责任。
(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对涉密硕士生论文应严格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和内部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论文工作。
1. 开题报告
(1) 开题报告时间: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接受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申请。
(2) 开题报告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由本学科及相近学科 3 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
考评组(考评组至少有 1 位专家具有生产实践经验),并作出考评意见。
(3) 开题报告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 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交学院检查备案。
(4)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列入下次硕士生开题范围或建议退学。
(5) 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 论文开题通过 1 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 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硕士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3. 中期检查
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开始论文工作半年以后),学院组织检查小组(3~5 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组成)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检查。每个学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检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现场给出评定意见。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未通过者,限期整改,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中期检查,或另行选题,重新开题。
4.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 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5. 预答辩
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正式答辩之前 5 个月应进行一次预答辩。预答辩须由本
学科及相近学科 3 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通过集体会诊的方式对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 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通过预答辩者,完善论文后准予进入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环节。未通过者,限期整改,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预答辩。两次预答辩不过者,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6. 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
非涉密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接受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涉密论文由导师把关,防止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1)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20、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30的可安排论文送审。
(2)20
<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30
<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按时间要求进行复检,复检如达到送审要求可安排论文送审;复检后如果仍未达到送审要求,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要求继续修改,6 个月以后根据学院安排重新进行预答辩。
(3)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或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7. 学位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评阅人由 2 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
(校外专家不少于 1 名)。学位论文评阅采取通讯评议方式进行,论文最迟在答辩前 2 个月送达论文评阅人。
论文评阅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者,可以进入后续环节;如有 1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
则再增聘 1 位评阅人进行评阅,最终评阅结果如有 2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继续完善论文。
评阅意见是同意修改后答辩的,应与导师讨论评阅人提出的修改意见,确定修改内容, 完成论文修改,并填写《对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回复及修改说明》,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可申请答辩,如未通过检测,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8.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 5 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
成(校外专家不少于 1 名,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专家不少于 2 名),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前应进行公告。
答辩委员会意见是修改后通过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答辩委员会所提意见与导师讨论, 按要求进行修改,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 审核,如检测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答辩委员会审核通过,论文答辩工作结束; 审核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委员会同意,可在答辩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修改后进行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再次答辩;检测未通过或再次答辩不过者,应报学校批准终止其硕士学业。
七、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
1. 毕业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个人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 学位授予
申请学位者须获得毕业资格,在校期间无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75 分(含 75 分)以上,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外语及科研成果要求,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因未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外语或科研成果要求而未获得硕士学位申请资格者, 若在其毕业后两年内达到要求,可再申请硕士学位。
八、编写成员
韩永国 刘志勤 贾渊 潘娅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代码:0812 )
一、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方向知识,了解该学科方向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究前沿;具有较好的学术技术交流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从事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及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具有从事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泛在计算:研究泛在智能终端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工业控制、军民两用系统、医疗设备仪器、智慧家庭、可穿戴设备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
2. 图形图像技术:主要开展图像处理、分析与理解、机器视觉检测、图像融合、三维重建、科学数据可视化、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算法和应用研究。
3. 信息安全: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数字内容保护、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安全。
4. 信息网络技术:主要开展路由交换、无线网络及安全协议、内容融合与交换等研究。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 5 年,经批准
休学创新创业的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3 年。对于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 经本人申请,全面考核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在校期间(取得国家注册学籍后)不得少于 2 年。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学分要求见下表:
总学分 |
课程学习学分≥25 |
必修环节学分=3 |
统考 |
学位课
学分 |
选修课
学分 |
入学教
育学分 |
社会实
践学分 |
学术活
动学分 |
文献综述与开
题报告学分 |
学位英
语学分 |
≥28 |
15 |
≥10 |
0.5 |
0.5 |
1 |
1 |
0 |
课程设置见附表。其中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选修课、必选环节课程的学分不能互相替代。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于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要求自行补修相应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具体课程由导师根据学生研究方向确定,课程成绩交学院教学办备案。)至少 3 门,但不计学分。
学位英语统一考试成绩作为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计学分)。
五、必修环节
1. 入学教育
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让硕士研究生尽快适应和融入硕士研究生生活,了解学术诚信、团队协作与沟通、职业素养等在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中国国情和所处地区、组织和行业的具体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到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运用本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为祖国振兴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艰苦创业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实践中长才干、做贡献。
3.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而设置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至少参加 9 次学术活动和作 1 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要求在参加每次学术活动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交教学科研团队,由团队给予考核认定,硕士研究生只有得到9 次合格认定和作了 1 次学术报告后,方可获得该学分。
4.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前期基础环节。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及时确定选题,一般在第三学期结束前,最迟第 4 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是指硕士研究生针对所选课题,阅读近期的国内外重要文献,充分了解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阅读文献不少于 60 篇,其中外文文献 10 篇以上,并写出 3000 字以上
的文献综述报告,附不少于 1000 字的英文摘要。
开题报告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环节考核办法的规定” 进行,开题报告前必须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学科方向组同意开题后给予 1 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应有必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以及新见解。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表清晰规范。导师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真实性和质量负审核责任。
(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对涉密硕士生论文应严格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和内部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论文工作。
1. 开题报告
(1) 开题报告时间: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接受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申请。
(2) 开题报告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由本学科及相近学科 3 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
(考评组至少有 1 位专家具有生产实践经验),并作出考评意见。
(3) 开题报告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交学院检查备案。
(4)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列入下次硕士生开题范围或建议退学。
(5) 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 论文开题通过 1 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 1 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硕士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3. 中期检查
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开始论文工作半年以后),学院组织检查小组(3~5 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组成)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检查。每个学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检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现场给出评定意见。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未通过者,限期整改,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中期检查,或另行选题,重新开题。
4.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5. 预答辩
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正式答辩之前 5 个月应进行一次预答辩。预答辩须由本学
科及相近学科 3 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通过集体会诊的方式对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通过预答辩者,完善论文后准予进入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环节。未通过者,限期整改,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预答辩。两次预答辩不过者,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6. 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
非涉密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接受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涉密论文由导师把关,防止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1)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20、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30的可安排论文送审。
(2)20
<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30
<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按时间要求进行复检,复检如达到送审要求可安排论文送审;复检后如果仍未达到送审要求,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要求继续修改,6 个月以后根据学院安排重新进行预答辩。
(3)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或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
格。
7. 学位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评阅人由 2 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
(校外专家不少于 1 名)。学位论文评阅采取通讯评议方式进行,论文最迟在答辩前 2 个月送达论文评阅人。
论文评阅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者,可以进入后续环节;如有 1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
再增聘 1 位评阅人进行评阅,最终评阅结果如有 2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继续完善论文。
评阅意见是同意修改后答辩的,应与导师讨论评阅人提出的修改意见,确定修改内容, 完成论文修改,并填写《对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回复及修改说明》,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可申请答辩,如未通过检测,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8.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 5 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
(校外专家不少于 1 名,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专家不少于 2 名),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前应进行公告。
答辩委员会意见是修改后通过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答辩委员会所提意见与导师讨论, 按要求进行修改,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审核,如检测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答辩委员会审核通过,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审核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委员会同意,可在答辩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修改后进行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再次答辩;检测未通过或再次答辩不过者,应报学校批准终止其硕士学业。
七、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
1. 毕业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个人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 学位授予
申请学位者须获得毕业资格,在校期间无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 75
分(含 75 分)以上,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外语及科研成果要求,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因未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外语或科研成果要求而未获得硕士学位申请资格者,若在其毕业后两年内达到要求,可再申请硕士学位。
八、编写成员
范勇 张晖 黄晓芳 贾小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科技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计算机系统结构(02)计算机应用技术 (03)信息安全
|
招生人数: |
20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4)程序综合设计 |
备 注: |
|
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
(专业领域代码:085211 )
一、培养目标
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悉所学研究方向国内外技术现状,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程素养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解决相关研究方向的工程技术问题和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维护。
二、研究方向
1. 嵌入式技术:主要开展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智慧家庭、可穿戴设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2. 图形图像技术:主要开展图像处理、分析与理解、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图像融合、三维重建技术、科学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3. 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开展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4. 信息安全与网络:主要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数字内容保护、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安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 6 年。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非全日制硕士生的培养采用半年项目制订单式培养,半年后可带薪实习,在工作中结合工程实际项目,完成毕业论文。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分要求见下表:
总学分 |
课程学习学分≥25 |
必修环节学分=5 |
学位课学分 |
选修课学分 |
入学教育
学分 |
专业实践
学分 |
学术活动 |
文献综述与开
题报告学分 |
≥30 |
15 |
≥10 |
0.5 |
2.5 |
1 |
1 |
课程设置见附表。其中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选修课、必选环节课程的学分不能互相替代。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于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要求自行补修相应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具体课程由导师根据学生研究方向确定,课程成绩交学院教学办备案。)至少 3 门,但不计学分。
五、必修环节
硕士生必修环节包含四大部分,要求硕士生分别完成以下内容:
1. 入学教育
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让硕士研究生尽快适应和融入硕士研究生生活,了解学术诚信、团队协作与沟通、职业素养等在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实践一般在工作岗位或学校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基地实践内容和考核详见《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实施细则》。
3.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而设置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至少参加 9 次学术活动和作 1 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要求在参加每次学术活动后完成一篇心得
体会,心得体会交教学科研团队,由团队给予考核认定,硕士研究生只有得到 9 次合格认定和作了
1 次学术报告后,方可获得该学分。
4.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前期基础环节。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及时确定选题,一般在第三学期结束前,最迟第 4 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是指硕士研究生针对所选课题,阅读近期的国内外重要文献,充分了解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阅读文献不少于 60 篇,其中外文文献 10 篇以上,并写出 3000 字以上的文献综述
报告,附不少于 1000 字的英文摘要。
开题报告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环节考核办法的规定”进行, 开题报告前必须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学科方向组同意开题后给予 1 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应有必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以及新见解。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表清晰规范。导师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真实性和质量负审核责任。
(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对涉密硕士生论文应严格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和内部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论文工作。
1. 开题报告
(1) 开题报告时间: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接受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申请。
(2) 开题报告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由本学科及相近学科 3 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考评组至
少有 1 位专家具有生产实践经验),并作出考评意见。
(3) 开题报告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
《开题报告表》,交学院检查备案。
(4)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列入下次硕士生开题范围或建议退学。
(5) 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 论文开题通过 1 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 1 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硕士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 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3. 中期检查
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开始论文工作半年以后),学院组织检查小组(3~5 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组成)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检查。每个学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检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现场给出评定意见。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未通过者,限期整改,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中期检查,或另行选题,重新开题。
4.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5. 预答辩
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正式答辩之前 5 个月应进行一次预答辩。预答辩须由本学科及相
近学科 3 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通过集体会诊的方式对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 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通过预答辩者,完善论文后准予进入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环节。未通过者,限期整改,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预答辩。两次预答辩不过者,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6. 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
非涉密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接受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涉密论文由导师把关,防止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1)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20、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30的可安排论文送审。
(2)20
<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30
<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按时间要求进行复检,复检如达到送审要求可安排论文送审;复检后如果仍未达到送审要求,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要求继续修改,6 个月以后根据学院安排重新进行预答辩。
(3)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或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返回修改,6 个月以后根据学院安排重新进行预答辩。
7. 学位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评阅人由 2 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校外专
家不少于 1 名)。学位论文评阅采取通讯评议方式进行,论文最迟在答辩前 2 个月送达论文评阅人。
论文评阅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者,可以进入后续环节;如有 1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再增聘
1 位评阅人进行评阅,最终评阅结果如有 2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继续完善论文。
评阅意见是同意修改后答辩的,应与导师讨论评阅人提出的修改意见,确定修改内容,完成论文修改,并填写《对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回复及修改说明》,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可申请答辩,如未通过检测,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8. 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 5 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校外
专家不少于 1 名,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专家不少于 2 名),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前应进行公告。
答辩委员会意见是修改后通过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答辩委员会所提意见与导师讨论,按要求进行修改,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审核,如检测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答辩委员会审核通过,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审核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委员会同意,可在答辩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修改后进行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再次答辩;检测未通过或再次答辩不过者,应报学校批准终止其硕士学业。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1. 毕业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 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 学位授予
申请学位者须获得毕业资格,在校期间无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 75 分(含75 分)以上,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科研或实践成果要求,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因未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科研或实践成果要求而未获得硕士学位申请资格者,若在其毕业后两年内达到要求,可再申请硕士学位。
八、编写成员
黄晓芳、潘娅、杨春明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775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
沈阳化工大学为例
本学科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三个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校级重点学科。学科现有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下设嵌入式系统研究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室、云计算与网络服务研究室、工业物联网应用研究室。学科结合沈阳化工大学的传统特色和优势,整体上围绕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调度和管理的全过程所涉及的计算机技术开展研究。智能软件、智能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方向侧重研究化工企业信息管理、智能决策、优化调度和管理方法等;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方向更是面向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环节的计算机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工业网络通信技术方向研究的则是工业企业网络技术,尤其是工业级无线网络及现场总线技术问题;流程工业软件系统方向侧重流程工业,尤其是石化企业的优化控制、建模理论及相关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近年来承担863国家先进制造领域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省市级课题31项。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80余篇。
专业点分布
大连海洋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77 所,本次参评7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23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分数线) |
A+ |
2 |
10003 |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夏令营) |
A+ |
3 |
10335 |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分数线) |
A+ |
4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
A+ |
5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分数线) |
A |
6 |
10013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7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10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11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12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A- |
13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4 |
10145 |
东北大学 |
A- |
15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16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17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8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19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20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21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22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23 |
90005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A- |
2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B+ |
25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2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27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28 |
10056 |
天津大学 |
B+ |
29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30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31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32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33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3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35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36 |
1033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B+ |
37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38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39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40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41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2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43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44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45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46 |
10617 |
重庆邮电大学 |
B+ |
47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B+ |
48 |
10294 |
河海大学 |
B |
49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50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51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52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53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B |
5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5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56 |
10559 |
暨南大学 |
B |
57 |
10590 |
深圳大学 |
B |
58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
59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60 |
90059 |
火箭军工程大学 |
B |
61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62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B |
63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64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65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B |
66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 |
67 |
10216 |
燕山大学 |
B |
68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69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70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7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72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7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74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75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B- |
76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B- |
77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78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79 |
101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B- |
80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81 |
10293 |
南京邮电大学 |
B- |
82 |
10295 |
江南大学 |
B- |
83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B- |
84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85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86 |
10427 |
济南大学 |
B- |
87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88 |
10593 |
广西大学 |
B- |
89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 |
90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91 |
10697 |
西北大学 |
B- |
92 |
10746 |
青海师范大学 |
B- |
93 |
10755 |
新疆大学 |
B- |
94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95 |
90045 |
空军工程大学 |
B- |
96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C+ |
97 |
10032 |
北京语言大学 |
C+ |
98 |
10033 |
中国传媒大学 |
C+ |
99 |
10059 |
中国民航大学 |
C+ |
100 |
10075 |
河北大学 |
C+ |
101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C+ |
102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C+ |
103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104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105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学 |
C+ |
106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107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108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109 |
10351 |
温州大学 |
C+ |
110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111 |
10403 |
南昌大学 |
C+ |
112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113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C+ |
114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115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116 |
1062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C+ |
117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118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119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120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21 |
11664 |
西安邮电大学 |
C+ |
122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学 |
C |
123 |
10076 |
河北工程大学 |
C |
124 |
10107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C |
125 |
10110 |
中北大学 |
C |
126 |
10188 |
东北电力大学 |
C |
127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C |
128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129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130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C |
131 |
10456 |
山东财经大学 |
C |
132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133 |
10462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C |
134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135 |
10564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136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C |
137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138 |
107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C |
139 |
11075 |
三峡大学 |
C |
140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141 |
11258 |
大连大学 |
C |
142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143 |
10421 |
江西财经大学 |
C- |
144 |
10463 |
河南工业大学 |
C- |
145 |
10475 |
河南大学 |
C- |
146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147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148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149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50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C- |
151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152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153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C- |
154 |
10618 |
重庆交通大学 |
C- |
155 |
10623 |
西华大学 |
C- |
156 |
10651 |
西南财经大学 |
C- |
157 |
10705 |
西安石油大学 |
C- |
158 |
11232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C- |
159 |
11535 |
湖南工业大学 |
C- |
160 |
90039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
C- |
161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学 |
C- |
162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163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C- |
164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C- |
165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C- |
166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167 |
10405 |
东华理工大学 |
C- |
168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学 |
C-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12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于1998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已培养出计算机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500余人,为国家输送了大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高级人才,已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学科现有教师4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在读博士5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40岁以下的教师占70%以上,且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逐步形成一支综合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在大数据科学与智能决策、基于搜索的软件工程、生物信息工程、图像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科学技术研究计划等科研项目百余项。
本学科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宗旨,既强调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身基础理论教育,又注重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鼓励创新,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专业点分布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航天工程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联合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温州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海军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理工大学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武汉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贵州大学 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航天771所) 武警工程大学 火箭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宁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77 所,本次参评7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23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3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4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A+ |
5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6 |
10013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7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10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11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12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A- |
13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4 |
10145 |
东北大学 |
A- |
15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16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17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18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19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20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21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22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23 |
90005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A- |
2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B+ |
25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2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27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28 |
10056 |
天津大学 |
B+ |
29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30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31 |
10246 |
复旦大学 |
B+ |
32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33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3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B+ |
35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36 |
1033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B+ |
37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38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39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40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41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42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43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44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45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46 |
10617 |
重庆邮电大学 |
B+ |
47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B+ |
48 |
10294 |
河海大学 |
B |
49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50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B |
51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52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53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B |
54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5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56 |
10559 |
暨南大学 |
B |
57 |
10590 |
深圳大学 |
B |
58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
59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60 |
90059 |
火箭军工程大学 |
B |
61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62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B |
63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64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B |
65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B |
66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 |
67 |
10216 |
燕山大学 |
B |
68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69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70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7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72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7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74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75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B- |
76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B- |
77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78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79 |
101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B- |
80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81 |
10293 |
南京邮电大学 |
B- |
82 |
10295 |
江南大学 |
B- |
83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B- |
84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85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86 |
10427 |
济南大学 |
B- |
87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88 |
10593 |
广西大学 |
B- |
89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 |
90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91 |
10697 |
西北大学 |
B- |
92 |
10746 |
青海师范大学 |
B- |
93 |
10755 |
新疆大学 |
B- |
94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95 |
90045 |
空军工程大学 |
B- |
96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C+ |
97 |
10032 |
北京语言大学 |
C+ |
98 |
10033 |
中国传媒大学 |
C+ |
99 |
10059 |
中国民航大学 |
C+ |
100 |
10075 |
河北大学 |
C+ |
101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C+ |
102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C+ |
103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104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105 |
10264 |
上海海洋大学 |
C+ |
106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107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108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109 |
10351 |
温州大学 |
C+ |
110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111 |
10403 |
南昌大学 |
C+ |
112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113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C+ |
114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115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116 |
1062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C+ |
117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118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119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120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21 |
11664 |
西安邮电大学 |
C+ |
122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学 |
C |
123 |
10076 |
河北工程大学 |
C |
124 |
10107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C |
125 |
10110 |
中北大学 |
C |
126 |
10188 |
东北电力大学 |
C |
127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C |
128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129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130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C |
131 |
10456 |
山东财经大学 |
C |
132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133 |
10462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C |
134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135 |
10564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136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C |
137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138 |
107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C |
139 |
11075 |
三峡大学 |
C |
140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
141 |
11258 |
大连大学 |
C |
142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C |
143 |
10421 |
江西财经大学 |
C- |
144 |
10463 |
河南工业大学 |
C- |
145 |
10475 |
河南大学 |
C- |
146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C- |
147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148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149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50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C- |
151 |
10589 |
海南大学 |
C- |
152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C- |
153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C- |
154 |
10618 |
重庆交通大学 |
C- |
155 |
10623 |
西华大学 |
C- |
156 |
10651 |
西南财经大学 |
C- |
157 |
10705 |
西安石油大学 |
C- |
158 |
11232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C- |
159 |
11535 |
湖南工业大学 |
C- |
160 |
90039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
C- |
161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学 |
C- |
162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163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C- |
164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C- |
165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C- |
166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167 |
10405 |
东华理工大学 |
C- |
168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学 |
C-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828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
(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
828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4版)》,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操作系统概念》,郑扣根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汤子瀛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Linux原理与结构》,郭玉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就业:
职业发展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