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建筑学 [081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太原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3]建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2)建筑技术科学 (03)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
招生人数: |
12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建筑理论综合 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 |
备 注: |
请考生自带手工绘图工具和 2# 绘图纸 |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太原理工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的迎西校区,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专业历史悠久,随着学科和专业的沿革与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学院建筑类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成立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土木科。1953年太原工学院独立建院,土木工程系内设建筑学教研室。1957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学生,1959年获正式批准;1962年首届建筑学专业学生毕业;1966年停止招生;1979年恢复招收四年制学生;为适应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需要,1992年恢复五年制本科专业;1994年建筑系独立建系;1999年城乡规划专业(五年制)开始招生。1996年开始招收四年制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学生,为了适应我校实施“五大战略”的需要,2019年2月成立了建筑学院,原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划入建筑学院。
目前,学院拥有建筑学、工业设计、城乡规划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点,及建筑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在校本科生80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国际生12名。学院内设机构有建筑系、城乡规划系、工业设计系三个教学单位,及实验中心、BIM研究中心、绿色建筑材料能源研究中心、建筑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等四个教辅、科研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0名,其中专任教师60名,教授7名,副教授18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7名,企业导师14名,师资博士化率达36%,聘请王其亨、谢英俊、李锦生、曹亮功、王兴田等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齐备。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建德筑魂”的办学理念。建筑学专业于2010、2014、2018年三次通过全国本科教育评估,2018年首次通过建筑学硕士教育评估,在全国拥有建筑类专业的院校中名列前位。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积累,形成了建筑与聚落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科学、地域建筑与规划设计、产品设计4个优势研究方向。历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2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2100多万元。
目前,学院结合山西省的地域特色,拥有“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山西省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基于实景融合的传统聚落与建筑营造”虚拟仿真实验室、“平遥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工作坊”、“聚落和建筑遗产保护”优秀导学团队等,为建筑学、工业设计、城乡规划学3个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人才培养环境。
学院与多家政府、企业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联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最为直接。学院拥有良好的生源和广阔的就业前景。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从事建筑、规划、工业设计、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实践、管理、教育工作。学院的研究生升学率逐年提高,是国内外城乡建设、建筑设计、工业设计、遗产保护等领域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建筑学 [081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太原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3]建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2建筑技术科学 03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方向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建筑理论综合 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 方向0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建筑理论综合 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 方向0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建筑理论综合 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 |
备 注: |
方向02: 请考生自带手工绘图工具和 2# 绘图纸 方向03: 请考生自带手工绘图工具和 2# 绘图纸 |
研究生教育
1986年,由陈绎勤教授带头申报的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批,下设建筑声学与声环境、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城市设计理论与技术、建筑设计及其技术、室内外环境设计及其技术5个研究方向。
2005年,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系申报建筑历史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当年开始招生,下设5个研究方向。
2010年,我校获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我校建筑学专业初次通过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
建筑学硕士教育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建筑技术科学。这3个研究方向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省内学科和行业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为省内主要建筑设计院、城建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知名地产公司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该方向学科带头人高宇波教授是省住建厅绿色节能委员会专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省科技厅和省住建厅的多项科研项目,在省内建筑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力。骨干教师徐强高级工程师2018年获得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方向:该方向依托山西丰富的古建筑遗存资源,建立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对山西传统村落和建筑遗产的研究,为省内古建筑保护工作培养了大量高级专业人才。近年完成了山西境内大量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和古建民居保护工作。该方向的学科带头人王崇恩教授是山西省文物局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省科技厅和省文物局的多项文物古建保护的科研项目,并推动了店头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在山西省文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建筑技术科学方向:该方向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建筑声学专家陈绎勤先生。该方向以建筑声学及物理环境理论和实践为研究重点。建筑声学及物理环境研究起步较早,在装饰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方面有成熟的理论,在建筑声学设计、室内外声环境控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教学、科研和实践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为省内外大型观演和厅堂工程提供技术服务,为省内外科研机构和设计院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在国内建筑声学领域很有影响力。近年该方向结合国家政策和行业需求,扩展了研究领域,在装配式建筑研究和BIM技术研究方面,建立了教育部BIM实训基地及双创基地,完成了《装配式木结构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标准》和《BIM技术标准》等多项山西省地方标准,在这些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力。
城乡规划硕士教育
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同时拥有城乡规划学本科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研究生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定位,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走出一条结合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的学科研究路子;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致力于地方建设服务,面向全国,为山西省城乡规划及聚落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
太原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聚落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城乡规划与设计:针对城乡规划与设计领域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生态文明、自然资源环境约束下高质量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存量更新与增量扩展、城乡人居环境塑造等领域,进行理论研究与规划设计实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聚落遗产保护规划:依托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跨学科交叉或多学科渗透,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理论及方法。促进区域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及利用与发展。为区域文化旅游提供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快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遗产文化旅游。
城乡规划技术科学:依托建筑技术科学的传统优势,研究城乡物理环境科学、基础设施与工程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在遗产物理环境保护研究、城乡环境噪声控制以及城乡建成环境生态保护和低碳节能研究等方面形成学科特色,为城乡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本科教育
建筑学
办学历程:1958年,太原工学院土木系始设4年制建筑学专业,1959年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至1966年毕业5届。1979年学校恢复4年制建筑学专业,1992年建筑学专业学制改为5年制。我校建筑学专业于2010年初次通过本科教育评估,并于2014年和2018年两次通过复评,于2018年初次通过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
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同时拥有建筑学本科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山西省唯一通过建筑学本科专业评估和硕士专业评估的高校。目前,我国共有299所高校开设建筑学本科专业,其中通过专业评估的只有68所,我校在其中的排名为:本科第44位、硕士第42位。我校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单位。
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一定的国际视野、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投资和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涉及理、工、文、艺多领域综合性学科,具有技术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宽广,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本专业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历史、室内外环境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进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培养学生项目策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主要课程:建筑学概论、建筑制图、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艺术表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建筑场地设计、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师业务与实践、建筑法规、城乡规划原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建筑数字技术概论、建筑经济、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公益劳动、军训、计算机训练、建筑及环境认知、建筑构造课程设计、建筑写生实习、建筑认知实践、古建筑测绘实习、传统空间认知实践、联合设计实践、专项设计实践、建筑学专业生产实习、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建筑学专业毕业实习、空间建造训练、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等。
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建筑学学士,五年制。
城乡规划
办学历程:1999年开始招收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
培养目标: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开发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具有多学科背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城乡规划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熟悉城乡规划学科相关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城乡发展和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前沿及动态,培养学生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及公共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与专业能力。
主要课程:导论、城乡规划原理(系列)、中外城市建设史、设计系列课(含城市总体规划、乡村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城市、城乡规划调查方法。
主要实践教学:建筑写生实习、建筑认知实践、古建筑测绘实习A、城乡认知实践、联合设计实践、专项设计实践、设计系列课的课程设计、城乡规划专业生产实习、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城乡规划专业毕业实习、空间建造训练、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等。
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工学学士,五年制。
工业设计
办学历程:1996年开始招收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工程素养、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以及设计实务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的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服务设计、设计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设计及其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概论、造型设计基础、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设计快速表现、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服务设计、设计管理、用户研究与分析、交互概念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公益劳动、军训、金工实习、工业设计技法实践、专题设计(一、二、三)、产品设计课程设计、产品模型制作训练、人机工程学测量实践、设计竞赛、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业设计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等。
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工学学士,四年制。
建筑学 [0851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太原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建筑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5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建筑理论综合 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 |
备 注: |
研究方向参考081300建筑学,请考生自带手工绘图工具和 2# 绘图纸 |
建筑学 [0851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太原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建筑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20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建筑理论综合 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 |
备 注: |
研究方向参考081300建筑学,请考生自带手工绘图工具和 2# 绘图纸 |
建筑学 [0851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太原理工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建筑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建筑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建筑理论综合 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 非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建筑理论综合 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 |
备 注: |
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研究方向参考081300建筑学 |
学位点
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同时拥有建筑学本科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山西省唯一通过建筑学本科专业评估和硕士专业评估的高校。目前,我国共有299所高校开设建筑学本科专业,其中通过专业评估的只有68所,我校在其中的排名为:本科第44位、硕士第42位。我校建筑学专业于2010年初次通过本科教育评估,于2014年和2018年两次通过复评,并于2018年初次通过硕士教育评估。我校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单位。
目前,建筑学院设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建筑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有3个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建筑技术科学。
城乡规划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有3个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聚落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0813建筑学学术学位授权学科简介
学科发展简况:
我校建筑学学科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我校于1984年获批建筑技术科学二级硕士学位点,2005年获批建筑历史与理论二级硕士学位点,2010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6月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评估,2019年获批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点。目前已有36年的学科发展历史,是山西省唯一拥有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也是山西省唯一通过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和硕士教育评估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山西省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城乡建设专业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科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聚焦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和建筑技术的国际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对地域建筑文化保护和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政策,立足山西经济社会文化的地方需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设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建筑物理等方面加强研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凝炼形成了地域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科学、聚落和建筑遗产保护等3个学科研究方向。在建筑遗产保护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学科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校内硕士导师12人,校外专业硕士导师12人。聘请李锦生教授、王其亨教授、谢英俊教授、曹亮功教授等作为客座教授。拥有1个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拔尖骨干人才。
建筑学院与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联合建设“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拥有“山西省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太原理工大学工作站”。正在建设国家级建筑学专业虚拟实验平台“基于实景融合的传统聚落与建筑营造虚拟仿真实验”。并与1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基地。这些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前沿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也为当代城市的更新和建筑的创作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导师团队获得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山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山西省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等。获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已多次获得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科年均科研经费350多万元。
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及社会需求:
本学位点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对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有敏锐的了解和把握,胜任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具有较好的才智、涵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建筑设计与行业管理、高等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研发应用、古建筑遗产保护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培养立足山西地域特色、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研究解决在地域建筑设计、古建筑遗产保护、建筑技术应用等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促进建筑技术进步与发展,进而服务于当代城市的建筑创作实践活动。
0851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简介
学科发展简况
我校建筑学学科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我校于1984年获批建筑技术科学二级硕士学位点,2005年获批建筑历史与理论二级硕士学位点,2010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6月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评估,2019年获批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有36年的学科发展历史,是山西省唯一同时拥有建筑学学士、建筑学学术硕士、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也是山西省唯一通过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和硕士教育评估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和山西省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城乡建设专业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科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聚焦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和建筑技术的国际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对地域建筑文化保护和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政策,立足山西经济社会文化的地方需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设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建筑物理等方面加强研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凝炼形成了地域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科学、聚落和建筑遗产保护技术、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等学科研究方向。在聚落和建筑遗产保护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学科拥有教授6人,副教授18人。校内硕士导师12人,校外企业导师12人。聘请李锦生教授级高工、王其亨教授、谢英俊教授、曹亮功教授级高工、王兴田教授级高工等为客座教授。拥有1个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拔尖骨干人才。
建筑学院与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联合建设“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拥有“山西省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太原理工大学工作站”。正在建设国家级建筑学专业虚拟实验平台“基于实景融合的传统聚落与建筑营造虚拟仿真实验”。并与1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基地。这些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前沿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也为当代城市的更新和建筑的创作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科校内导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科研能力,而且具有丰富的行业背景和项目实践经验,获得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山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山西省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等。研究生在国际国内各种竞赛活动中获得佳绩。获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已多次获得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科年均科研经费200多万元。
校外导师都是国际国内各大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机构的知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具有扎实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校企政合作资源,能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山西省最好的项目资源和实践条件,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及社会需求
本学位点将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对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有敏锐的了解和把握,胜任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具有较好的才智、涵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建筑设计与行业管理、建筑技术研发应用、古建筑遗产保护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培养立足山西地域特色、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研究解决在地域建筑设计、古建筑遗产保护、建筑技术应用等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促进建筑技术进步与发展,进而服务于当代城市的建筑创作实践活动。
0833城乡规划学学术硕士授权学科简介
学科发展简况:
我校城乡规划学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我校于1984年获批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开设城市更新与再利用方向;2010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城市规划二级学科;2011年获批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目前已有36年的学科发展历史,是山西省唯一拥有城乡规划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山西省城乡规划领域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国家和山西省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科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聚焦城乡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历史和人居环境技术的国际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对城乡地域文化保护和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政策,立足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需求,在城乡一体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城市物理环境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凝炼形成了城乡规划与设计、聚落遗产保护发展规划、城乡规划技术等3个学科研究方向。在聚落遗产保护发展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学科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校内硕士导师6人,校外专业硕士导师12人。聘请李锦生教授、张玉民教授、王其亨教授、谢英俊教授、曹亮功教授等作为客座教授。拥有1个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
依托建筑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建筑实验中心、BIM研究中心、绿色生态建筑材料研究中心,建筑学院与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联合建设“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拥有“山西省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太原理工大学工作站”。正在建设国家级建筑学专业虚拟实验平台“基于实景融合的传统聚落与建筑营造虚拟仿真实验”。并与1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基地。这些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前沿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也为当代城市的更新和建筑的创作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导师团队获得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山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山西省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等。获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已多次获得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学科年均科研经费200多万元。
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及社会需求:
本学位点将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在关注学科前沿,适应城镇化发展和城乡建设需要,以城乡土地利用和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具备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和相关知识,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城乡规划和聚落遗产保护规划的高级技术人才、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是通过关注学科热点,结合社会需求,专业互相渗透,立足山西地域特色,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和理论思维能力,认识城乡规划的历史发展规律,了解及掌握城乡规划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和解决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方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促进城乡规划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进而服务于当代城乡规划与聚落遗产保护。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建筑学 专业代码:0813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建筑学
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学科发展概况
建筑学学科始建于1989年,2006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硕士点获批,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
2011年,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同年获准调整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2年,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开始招生。
截至2013年6月,建筑学学科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4人(其中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60人、建筑学学科14人)。
建筑学一级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硕士生导师队伍
导师队伍概况
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建筑学学科现有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17名。
学校还聘请中国工程院孟兆祯院士为荣誉教授,聘请单德启、郭黛姮、栗德祥、秦佑国等教授为北京市特聘讲座教授,聘请朱文一、孙一民等30余位教授为客座教授,客座教授中包括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高校的7位外籍教授,他们均以各种形式参与建筑学学科硕士点的建设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为了增强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性,学校聘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杨洲、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祁斌等国内知名设计院的16名教授级高工为兼职硕士生导师,直接参与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建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年富力强,学缘背景丰富,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校内和校外导师配合密切,为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科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贾东
个人简历
1983年至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本科毕业,学士
1990年至1993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毕业,硕士
在甲级设计院有十余年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2001年调入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历任系主任、责任教授、学院书记兼建筑学一级学科带头人
教授课程
建筑设计/中西建筑十五讲/研究生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建筑文化与营造体系
城市设计与保护更新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
服务于首都当今建设的建筑学专业科研知识结构研究
石景山区概念城市设计
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新校区图书馆
北方工业大学第五教学楼设计
北方工业大学图书信息中心设计
云南摩梭聚落保护研究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从生活•土地•材料三个方面看1990-1993的整垛苗寨改建
《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族群/聚落/民族建筑”专题》
整体、发展、和谐:石景山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北京规划建设》
近年来获得的主要荣誉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
北京市教学名师
北京市师德标兵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2项
省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2项
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
指导学生获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大学生优秀奖(最高奖)多项
学术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
北方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编委
主要论著及教材
主编:《建筑与文化.认知与营造》系列丛书(已出版9册);
专著:《中西建筑十五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
专著:《建筑设计入门123之1:徒手线条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
专著:《建筑设计入门123之2:设计工作模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
专著:《建筑设计入门123之3:设计学习过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
导师团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团队
该团队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有文化教育建筑设计、建筑文化与营造体系、室内设计等,在公共建筑与文化教育建筑设计实践方面成果突出,在建筑文化与营造体系研究方面注重综合技术及实践研究,在公共建筑室内外环境工程设计中特色突出,在老年人社区与建筑设计方面注重国内外对比研究,与社会发展与跨学科研究联系紧密,注重前沿研究。
学科方向与导师团队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及专家称谓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贾 东
高级
林文洁
副高级
卜德清
副高级
王小斌
副高级
蒋 玲
副高级
2、建筑历史与理论团队
该团队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有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建筑理论、建筑文化比较等研究方向,在建筑文化普及教育方面特色突出。
学科方向与导师团队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及专家称谓
建筑历史与理论
张 勃
高级
王又佳
副高级
吴正旺
副高级
潘明率
副高级
3、建筑技术科学团队
该团队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有建筑物理学、建筑构造和绿色建筑节能等研究方向,其中独轨交通与城市物流新技术研究特色突出,学科交叉特色鲜明,注重前沿研究,注重实践创新。
学科方向与导师团队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及专家称谓
建筑技术科学团队
胡应平
高级
李海英
副高级
张宏然
副高级
马 欣
副高级
4、城市设计及其理论团队
该团队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有校园设计实践、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传统聚落更新等研究方向,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与京西石景山区域建设及首钢转型实践结合紧密,在传统聚落更新方面与建筑文化与营造体系研究结合紧密。
学科方向与导师团队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及专家称谓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张伟一
高级
于海漪
副高级
梁玮男
副高级
许 方
副高级
人才培养特色
以学科交融为基础的大平台多方向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框架综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校学院实际情况,以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专业本科、硕士教育体系完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师资优势与本科基础优势,确立了以学科交融为基础的大平台多方向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在课程建设上落实为三类课程群:学科交融基础课程群;专业设计综合训练课程群;专题研讨选修课程群。
培养体系在教学进程上体现为理论拓展、设计实践、研究方法和课题深入有序递进。
培养体系方面突出了“一个主干、两个平台、一个拓展”的4个重点建设学科方向,即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主干)、建筑历史与理论(平台)、建筑技术科学(平台)、城市设计及其理论(拓展),此外,还结合我校科研实力来建设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及其理论学科方向。
以导师责任为中心的多维度互动式培养过程
建筑学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密集的行业企业资源,聘请业界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外学者作为名誉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并在各大设计机构聘请校外导师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副导师,实行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另外建筑系引进的博士讲师也可以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副导师。多维度的复合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健康的人文品格、完备的知识结构、突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目标。
校内导师在多维度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承担根本责任。从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到专业技能培养,从理论知识学习到科研项目实践再到论文写作训练,都以校内导师的职责为核心进行。
院系为建筑学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体系。在学术上,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院学位委员会、院学术委员会和系学术委员会为日常工作程序的学术指导体系。在研究生管理上,学院设有研究生办公室,有专职的研究生教学秘书和教辅人员从事研究生的学籍、选课、纪律、作业、考试及成绩等日常管理工作。在生活上,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和研究生党支部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心理辅导工作,保证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专门实践型人才培养方向
以提升研究生的设计研究能力为核心,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文化与教育建筑设计、城镇发展与城市设计、独轨交通与城市物流新技术等设计实践方向,切实提高研究生的设计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形成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和论文研究成果。
以专题研究为拓展,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等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西山文化与西山空间、城市立体农场研究等富有特色、在一定范围内达到领先水平的专题研究体系。
以实践研究为提高,突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若干地域特征鲜明的教学培养方向和教学成果。石景山概念城市设计与景观体系研究体现了建筑学学科融贯的培养特色;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体现了历史建筑和保护理论与京西石景山区域建设及首钢转型实践的紧密结合;泸沽湖—永宁—拉伯城乡总体规划的系列研究课题则体现了学科培养中对城镇发展的国情的把握和对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视。
以国际视野为特色,在教学培养中关注国内外设计思潮和理论热点,强调国际交流的重要性。聘请多名国外学者讲学、参与设计课程教学并担任客座教授。学院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等国外院校合作培养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还积极组织研究生参与国际联合设计教学、赴欧洲多国进行学习和设计课题实践。学院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坡莫纳分校的暑期联合项目的获奖体现了国际联合教学良好的学术效果和国际影响。此外,建筑学专业已开始了外国研究生留学生培养的筹备工作。
人才培养效果
通过教育培养,建筑学研究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取得综合进步,成长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研究生思想品德状况优秀,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涌现出很多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优秀事迹,充分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面貌。2011年12月27日,建筑学学科研究生陈治邦热心救助意外受伤、素不相识的段瑞娟,伤者本人及其家人向学校发来感谢信,表示由衷的感谢。
研究生专业水平优秀,建筑设计能力、建筑师业务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强。研究生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于建筑学报(增刊)、华中建筑、小城镇建设、建筑知识、建筑史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论文集等重要的期刊会刊上。
研究生综合素质突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除了导师和设计院的设计工程实践外,还积极参与中国建筑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担任志愿者,受到了中国建筑学会等有关部门的表彰。
研究生毕业后能从事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建筑技术、城市设计、古建筑保护、室内设计及建设管理等工作,并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截至2012年6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共有毕业生89人,其中45人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高水平省部级设计院和研究设计机构录用,部分研究生就职于高校和出版社等事业单位。就业的研究生在工作中态度务实进取、专业能力突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此外,还有部分研究生考取了清华大学、法国国立图卢兹应用科学学院等国内外院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总之,建筑学硕士培养效果,体现为学生品德好、学术好、素质好、专业好、就业好,并把这些凝聚为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研究生专业课作业
研究生专业课作业
研究生专业课作业
研究生专业课作业
科研实践
建筑学学科重视科研实践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科研实践对应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设计四个基本方向,并积极推进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方向研究。
近年来,建筑学学科形成了建筑营造体系、建筑新技术、城市规划与设计、城镇发展与遗产保护四个主体科研团队,研究方向清晰并具有很好的学科交融特色。
近年来,建筑学学科教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项目2项,承担北京市纵向科研项目9项,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经费1223万元,获省部级教学及科研奖3项,出版专著、译著及教材43部,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等各类刊物与国际会议正式文集上发表论文179篇。
建筑学学科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实验与实践活动.近年来,获得中国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大赛优秀奖1项、WA—万科—可能性住宅设计竞赛优秀奖1项、中国世界建筑博览园国际建筑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中国创新”90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竞赛鼓励奖1项、南京大学浦口校区总体规划概念设计纪念奖1项、北京市高校结构联赛建筑组一等奖1项、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1项。
2012年,以建筑学学科导师和研究生作为主要完成者、由建筑工程学院与丽江和墨规划设计院合作的《泸沽湖—永宁—拉伯城乡总体规划》获云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科研实践成果:CRD西南片区景观建设
科研实践成果:泸沽湖—永宁—拉伯城乡总体规划
科研实践成果:北京市石景山区城市设计
科研实践成果:丽江古城水畔-纳西的田园
科研实践成果: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科研实践成果:玉龙雪山观景台
科研实践成果: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
科研实践成果:北方工业大学第五教学楼
对外交流
建筑学学科注重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长期坚持举办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已聘请多名国内外学者担任讲座教授,参与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获得了我系师生的好评。学科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研讨会,并于2008年主办了“老年人建筑环境国际交流研讨会”、“建筑构造技术教学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建筑系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单位,积极参与中国建筑学会活动,积极务实,配合学会工作,在参会学生的组织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建筑系与国外十余所大学的建筑院系建立了合作关系及合作意向,每年向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坡莫纳分校、美国南方州立理工大学、劳伦斯理工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等对应院校派出交换生多人,并按计划学成毕业。近年来,先后有十余名教师去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应院校作3-6个月的访问学者,并多次派老师去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同时也接收了多批国外院校的学生来我系进行暑期实践教学。2013年,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等国外院校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正式启动。
2011年,建筑工程学院与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坡莫纳分校合作的暑期联合项目获得了美国规划师协会(AICP)杰出学术奖。
科研与教学环境
建筑学学科教学及辅助教学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建筑系实验中心实验设备和建筑系办公及辅助教学设备,能够满足建筑学学科教学需要。此外,学校、学院相关实验室也为建筑学专业教学提供了相应的场地和设备器材。
建筑学学科图书、期刊等资料,实行学校建筑阅览室、学院建筑资料室两级管理。建筑学类专业图书总量为37818册,中文期刊48种,外文期刊56种。专业期刊和图书资料共有10种语言文字。此外,学校图书馆还设有艺术图书阅览室,现有美术、工业设计等相关中外文图书33621册,相关中外文期刊67种。
专业点分布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城建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华侨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湖南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专业院校排名
0813 建筑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6 所,本次参评1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5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286 |
东南大学 |
A+ |
3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4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5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6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 |
7 |
10335 |
浙江大学 |
B+ |
8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9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10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B+ |
11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学 |
B |
12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13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B |
14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15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16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17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18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19 |
10430 |
山东建筑大学 |
B- |
20 |
10590 |
深圳大学 |
B- |
21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22 |
10047 |
中央美术学院 |
C+ |
2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C+ |
24 |
10384 |
厦门大学 |
C+ |
25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26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C+ |
27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28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C+ |
29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30 |
10191 |
吉林建筑大学 |
C |
31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32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33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C- |
34 |
10332 |
苏州科技大学 |
C- |
35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36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37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建筑学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01 建筑设计与表达(6 小时)
(以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建筑学专业基本信息:
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考研网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建筑学 专业代码:0813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建筑学
建筑学考研参考书:
(以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355 建筑学基础:
(一)建筑学通识基础知识部分
(1).《建筑设计原理》、周波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8;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3).《建筑构造》(上册),裴刚主编,2008,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 李德华主编,2001年6月第三版,建筑工业出版社;
(5).《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2009(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编著,2002(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刘先觉,汪晓茜主编. 外国建筑简史[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二)专业知识部分
1.建筑历史
(1).《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2009(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著,2004(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2004(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编著,2002(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琬英著,1986(第一版),同济大学出版社。
2.建筑构造
(1)《建筑构造》(上),裴刚等主编,2008(第一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建筑构造》(上),李必瑜等主编,2013(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构造》(下),安艳华等主编,2010(第一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建筑构造》(下),刘建荣等主编,2013(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01 建筑设计与表达:
1.《快速建筑设计》,黎志涛,2001年1月1日,第1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年1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2006年4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主要有四个方向: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学考取公务员在城建部门从事管理规划工作也是不错的;另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
建筑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可以参加国家建设部的一级和二级的注册建筑师的考试。若考试合格后,可以到相关部门去注册、备案,获得注册建筑师的职业资格。这样,就可以在相应等级的建筑设计书上具有签字的权力了,这也就相当于手中掌握了建筑设计的“生杀大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