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西南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民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民族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群]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南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西南民族大学畜产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西南民族大学畜产品加工与安全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西南民族大学畜产品加工与安全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畜产品加工与安全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畜产品加工与安全0905Z1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畜产品加工与安全 [0905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畜牧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畜产品加工
02畜产品安全
03动物性食品资源与食品生物技术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统考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统考英语一
③717动物生物化学
④817普通生物学
备  注: 复试科目:畜产品加工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食品化学

2.食品微生物

2021西南民族大学畜产品加工与安全考研生考试参考书目

0905Z1畜产品加工与安全
1.《普通生物学》(第二版) 胡金良、王庆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 邹思湘,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版
3.《畜产品加工学》(第二版) 周光宏,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
4.《食品化学》(第二版) 阚建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何国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畜产品加工与安全硕士点介绍

一、硕士点简介
畜产品加工与安全硕士点是我校畜牧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专业。本专业主要应用现代食品化学、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分子生物学、食品安全学和食品理化检测技术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动物源性食品的新产品工艺和配方技术、产品形成基础理论和方法、产品加工过程理化检验和安全保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本专业设有畜产品加工、畜产品安全和动物性食品资源与食品生物技术3个方向。
本专业点依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具备肉类、乳类、蛋类产品研发、加工和检测分析相关的设备和仪器,实验设备和检测仪器先进,同时与省内外多家大型食品企业建立了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关系,是培养研究生的良好平台。导师团队中拥有5位博士、2位教授和4位副教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食品科学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导师组成员的专业教育背景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关心学生的成长,是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生的良师益友。
二、导师简介
唐善虎,男, 1964年11月出生,汉族,博士,教授,2002年毕业于美国Arkansas大学食品科学系,获食品科学博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食品加工与安全农推硕士研究生领衔导师,四川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四川省“学生饮用奶”领导小组专家,四川省项目、成果评审专家,四川省畜产品加工分会副会长,《肉类研究》和《乳品科学技术》特邀编委,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通信审稿人。

承担了食品科学与安全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Food Science”和“食品科学”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在国际性会议交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四川科省科技进步奖1项;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畜禽、水产蛋白质和脂肪在加工过程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畜禽和水产新型食品制品开发及食品安全控制的研究。
联系电话: 028-85528876, 85522310;手机:13808207138
 

陈炼红,女,1967.8 ,副教授,国家注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验证审核员,国家注册有机产品检查员。1990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完成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995年,完成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系进修畜产品加工学习。
主持2013四川省重点科技自筹项目1项,西南民族大学校级项目2项,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课题“中国牦牛奶利用研究”,获199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西南民族学院第十届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作为主研前后参加参加了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基于ISO/DIS22000标准四川饲料生产HACCP通用模式的研究(05JY029-096)”国家民委重点课题“川西北地区资源开发研究”中“川西北地区藏药资源开发研究”,四川省科委课题“‘化结丹’临床前药理研究”, 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课题项目下子课题“西南地区重要基因资源研究”等项目。主编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畜产品加工与贮藏》, 参编《动物性食品加工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食品保藏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常用统计软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等。第一作者发表了《复合酶法提取红雪茶粗多糖工艺优化研究》、《红雪茶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等论文。
 

唐俊妮,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食品有害微生物毒力相关基因,微生物生物被膜形成以及耐药性等方面。
目前任中国农学会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会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会员,四川省饲料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组成人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库专家,《食品工业科技》通讯审稿人,《中国食品卫生杂志》通讯审稿人,《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通讯审稿人。2011年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育计划; 2013年获得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4年获得国家民委中青年人才计划称号。2012年11月在芝加哥举办的“第七届国际食品质量与安全”会议上获得Poster竞赛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四川省青年基金1项,主持校级项目3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 课题1项,“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校级课题5项。在国内国际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
  联系电话:15008487789
 



陈娟,女,1980,博士,毕业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专业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期间主要进行果酒的发酵菌株改良、生产工艺改进和品质分析等方面的工作。现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研究,开展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特征、快速检测和毒力相关基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1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收录2篇,权威核心期刊2篇。
  联系电话:15828665256
 

罗璠,女,1977年生,副教授,四川大学微生物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微生物菌群及微生物资源。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菌群关系及拮抗关系分析;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特性研究;乳酸菌在特定微生态环境中的应用,乳酸菌素抗菌特性、机理及其应用。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利用食品工业废弃物生产微生态功能饲料的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资源微生物及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抗菌肽、酵母等安全高效生物饲料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省部级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项,参与the Woods Hole center资助项目1项。先后在“Food control”、“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在“微生物学通报”、“四川大学学报”等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有一项科研成果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参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及《发酵食品工艺学》教材2部。
  联系电话:028-85522310   Email:luofany7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