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
优惠价:¥350
¥450
1
|
|
优惠价:¥
¥
1
|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范围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0808),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领域(085207)。
二、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具备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推动学科发展、能组织实施相关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工程项目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潜能的行业领军人才,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强调系统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本学科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强调系统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电气工程领域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教育旨在为全国电气工程领域内的有关工矿企业和工程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学科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使其能够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 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
【博士研究生】
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积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通晓所从事研究方向及相关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3. 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 掌握一门电气工程专业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具有写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自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积极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发展动向。
3.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负责专门技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 掌握一门电气工程专业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其阅读电气工程学科的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知识。
3.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电气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5. 具有健康的身体条件,能胜任繁重的科研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
四、学制
【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4 年,硕博连读生在取得博士学籍后的学制为 4
年,直博生的学制为 5 年,课程学习 1 年,论文工作不少于 2 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均为 6
年。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其中课程学习 1 年,论文工
作不少于 1 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 4 年。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 4 年。
五、研究方向
1、牵引供电系统及其自动化
2、列车牵引与传动控制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5、电机与电器
6、电工理论新技术
7、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8、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
9、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10、磁浮技术与超导工程
六、课程设置
级别 |
课程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内容偏重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考核方式 |
Ⅰ |
Ⅱ |
Ⅲ |
5
级课程 |
中级课程 |
公共课 |
54311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
第一外国语 |
应用 |
48 |
3 |
√ |
|
|
考试 |
54311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理论 |
16 |
1 |
|
√ |
|
考试 |
54311003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 |
理论 |
16 |
1 |
|
√ |
|
考试 |
50331001 |
工程创新方法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公共基础课 |
54012001 |
数值分析※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54012002 |
现代数学物理方程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54012003 |
随机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54012006 |
矩阵分析※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50333001 |
电网络理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2 |
线性系统理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3 |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4 |
牵引供电系统分析※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5 |
现代电力电子学※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6 |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及其控制系统*※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7 |
电机统一理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3008 |
现代高压电力工程※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9 |
牵引供电系统自动化技术
※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10 |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11 |
磁悬浮原理与磁浮工程※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3012 |
超导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3013 |
优化理论与方法※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3014 |
现代信号处理及应用*※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3020 |
应用代数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24 |
开关变换器电路分析与设
计*※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专业课 |
50334001 |
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02 |
系统可靠性原理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03 |
电力电子调制与控制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15 |
最优控制理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16 |
模式识别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
|
|
50333018 |
现代传感器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19 |
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09 |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10 |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11 |
非线性电路分析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12 |
特种电机及其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13 |
电气绝缘与在线监测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14 |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15 |
现代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4016 |
数字信号处理器结构与实
现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17 |
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4018 |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及数字仿真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19 |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20 |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与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21 |
供电系统补偿理论及应用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22 |
配电网理论与应用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23 |
高频电力变换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25 |
工程电磁场中的数值方法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26 |
过电压防护与绝缘配合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27 |
工程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05 |
电气工程材料导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4006 |
工程项目管理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4007 |
电器原理与应用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4008 |
工业监控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实验课 |
50325001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
应用 |
32 |
2 |
|
√ |
|
考查 |
50325002 |
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实验 |
应用 |
32 |
2 |
|
√ |
|
考查 |
6
级课程 |
高级课程 |
公共基础
课 |
64012001 |
应用泛函分析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专业基础
课 |
60333001 |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专
业课 |
60334001 |
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前沿
科技 ※ |
并重 |
48 |
3 |
√ |
|
|
考试 |
60333002 |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7
级课程 |
前沿课程 |
公共课 |
74311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4311002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
理论 |
16 |
1 |
|
√ |
|
考试 |
70531001 |
管理系统多变量分析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71321001 |
学术期刊英语论文写作 |
应用 |
32 |
2 |
√ |
|
|
考试 |
71321003 |
英语(二外) |
应用 |
32 |
2 |
√ |
|
|
考试 |
公共基础
课 |
74012001 |
现代数学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74012002 |
可靠性数学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74032001 |
粗糙集模型及其应用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专业课 |
70314001 |
高等电磁理论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02 |
牵引供电理论与电能质量控制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03 |
工程电介质理论与高电压技术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04 |
现代电力电子动力学与控制技术*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05 |
电力传动基础理论与前沿
技术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06 |
磁浮列车系统动力学与控
制 |
理论 |
32 |
2 |
√ |
|
|
考查 |
70314007 |
高速铁路弓网集流理论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08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09 |
智能信息处理 |
理论 |
32 |
2 |
√ |
|
|
考查 |
70314012 |
非平稳信号处理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15 |
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注: 1. 以外语教材、外语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的后面填“*”;
2、带※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
级别 |
课程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内容偏重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考核方式 |
Ⅰ |
Ⅱ |
Ⅲ |
5
级 |
中级 |
环节 |
54316100 |
形势与政策 |
理论 |
16 |
0 |
√ |
√ |
|
考查 |
50316001 |
学术报告(至少参加 5 次) |
理论 |
16 |
1 |
|
√ |
|
考查 |
50316002 |
前沿技术专题(至少听 5 个) |
理论 |
16 |
1 |
|
√ |
|
考查 |
实践 |
50326001 |
科研实践 |
应用 |
16 |
1 |
|
√ |
|
考查 |
50326002 |
专业实践 |
应用 |
80 |
5 |
|
|
√ |
考查 |
7
级 |
前沿 |
环节 |
70316001 |
前沿性学术专题(不少于 4
个,每个 4~10 学时) |
理论 |
32 |
2 |
|
√ |
|
考查 |
70316002 |
学术报告(至少参加 8 次,
其中本人主讲 1 次) |
理论 |
16 |
1 |
|
√ |
|
考查 |
七、选课要求
【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 16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5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6 级以上(含 6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7 级公共课:≥2 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为必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为选修)。
6 级以上(含 6 级)公共基础课:≥2 学分。
6 级以上(含 6 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总学分:≥9 学分,(《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
前沿科技》必修),其中 6 级专业基础课和 7 级专业课总学分:≥5 学分。
7 级必修环节:≥3 学分(《前沿性学术专题》、《学术报告》为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研究生,补 5 级专业基础课:≥2 学分,专业课:≥4 学分。
*对本学科博士研究生,选修一门跨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 39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4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5 级以上(含 5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课:≥8 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其中 7 级公共课:≥2 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为必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为选修)。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基础课:≥6 学分,其中 6 级以上(含 6 级)公共基础课:≥2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基础课:≥6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课:≥14 学分,其中 6 级以上(含 6 级)专业课总学分:≥8
学分(《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前沿科技》必修),6 级专业基础课和 7 级专业课总学分:
≥5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必修环节:≥4 学分(《形势与政策》、《科研实践》必修),其中 7
级必修环节:≥3 学分(《前沿性学术专题》、《学术报告》为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研究生,补 4 级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6 学分。
*对本学科博士研究生,选修一门跨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直博生】(总学分不低于 39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4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5 级以上(含 5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课:≥8 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其中 7 级公共课:≥2 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为必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为选修)。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基础课:≥6 学分,其中 6 级以上(含 6 级)公共基础课:≥2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基础课:≥6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课:≥14 学分,其中 6 级以上(含 6 级)专业课总学分:≥8 学分(《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前沿科技》必修),6 级专业基础课和 7 级专业课总学分:
≥5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必修环节:≥4 学分(《形势与政策》、《科研实践》必修),其中 7
级必修环节:≥3 学分(《前沿性学术专题》、《学术报告》为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研究生,补 4 级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6 学分。
*对本学科博士研究生,选修一门跨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 26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4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5 级以上(含 5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课:≥6 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基础课:≥4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基础课:≥6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课:≥8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必修环节:≥2 学分(《形势与政策》、《科研实践》、《学术报告》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补 4 级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6 学分。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 30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4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5 级以上(含 5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课:≥6 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基础课:≥4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基础课:≥6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课:≥6 学分。
5 级实验课:≥2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必修环节:≥6 学分(《专业实践》、《前沿技术专题》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补 4 级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6 学分。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八、论文工作与学位授予
【博士研究生】
本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迎接挑战”的宗旨,以学术创新为主线,围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复杂或前沿科技问题,鼓励自由探索,开展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瞄准国际水平,创新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建立高水平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机制。论文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选题、开题报告、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中期
考核、学位论文预审、学位论文评议、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
1、选题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要鼓励博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该强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等相结合。
2、开题报告
(1) 内容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证;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开题报告所用表格由研究生院统一制定,由各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供,开题报告必须用计算机编辑、打印。
(2) 开题报告的审议
开题报告的审议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应张贴海报)。由各学院聘请 3—5 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专家中的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低于 50%。
应同时邀请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督察组的相关专家参加。
博士生在开题报告会上应就所选课题进行详细报告。导师可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专家对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提出书面论证意见。凡开题报告未能提出创新点的,不予通过。
(3)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按优、通过、不通过三级评定成绩,该成绩作为博士生“ 资格考试”的成绩。对“不通过”者允许半年内修改、补充,再次申请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取消博士生资格。
(4)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专家审议意见、结论,分别于每年 6 月底和 12 月底前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和学位办公室备案、存档。
3、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论文题目经学院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论证通过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拟订论文工作计划,包括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进行方式、完成期限等。对于科研经费的来源,试验器材的采购和加工计划等应尽早提前考虑并采取必要措施。
博士生的科研及其论文工作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由学校下达的博
士生业务费,只能解决部分少量器材、调研、上机、试验等费用。
4、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学位论文的中期考核是加强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次阶段性考核。
(1) 中期考核时间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的时间一般应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一年左右进行。
(2) 中期考核的组织和实施。
中期考核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博士生必须在中期考核时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介绍论文发表情况,并制定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下一步论文发表计划和拟发表论文等内容。
博士生的中期考核报告必须以书面形式送交。导师对该生的中期报告给出评语,评语应包括对该生已有工作的评价、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对后续工作的估计。
中期考核小组一般应由原开题报告专家论证小组成员组成。考核小组根据博士生的中期考核报告和导师的评价,对博士学位论文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可结合研究生的学术讨论或专题研究报告会进行。
(3)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结论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对于中期考核不合格者 ,考核小组应提出整改方向,并在半年后再次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如仍不合格,则应中断博士生培养。
(4) 博士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表由研究生院统一印制。考核报告及其评价、结论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和学位办公室备案、存档。
5、学位论文预审、评议、答辩和学位
按学校学位办公室和电气工程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 原则
学术型硕士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论文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自己的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应力求在理论上或实际上对电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意义。为保证论文的质量,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用于论文工作的实际时间应不少于一年。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文献阅读、科研调查、选题报告、理论分析、软件设计、实验工作、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
2、选题
学术型硕士论文选题应是从本一级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提出的对电工科学技术的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方向和导师专长。论文选题必须经导师同意并通过论证。
3、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提交论文工作计划。导师必须组织开题报告会并对选题进行严格审查和把关,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会上广泛征求意见,由专家组(专家组至少含 1 名电气工程学位分委会委员或电气工程学院督导组专家)审定后确定选题。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拟选课题的国内外动态、水平;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该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等。
4、制定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对完成论文的研究方法、试验方案与手段、经费与设备、论文撰写、完成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等,做出详细的安排和说明。
5、学位论文评议、答辩和学位
按学校学位办公室和电气工程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1、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实际意义的课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2、开题报告
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答辩要求有除导师以外的电气工程学院及以上督导组成员或电气工程学院学位分委会成员参加。研究生应
在开题报告会上广泛征求意见,由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审定后确定。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拟选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动态分析;所选课题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该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等。
3、制定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对完成论文的研究方法、试验方案与手段、经费与设备、论文撰写、完成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等,做出详细的安排和说明。
4、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经导师审定论文初稿,同意提交答辩者,可向所在院(系、中心)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选定 2-3 位论文评阅专家,专家职务要求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专家审阅后,对论文写出详细的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此外,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士专业学位的水平、可否提交答辩等提出意见。如一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的,由院(系、中心)另聘一名评阅人复审;如二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的,不能组织论文答辩。
论文评阅通过后由分委会确定答辩日期,审批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答辩委员会由 3~5 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 1~2 名来自工矿企事业或工程建设部门的工程技术专家。工程硕士本人的指导教师可参加答辩,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除非答辩委员会要求导师进行解释,导师不得替学生解释任何问题。在攻读工程硕士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人所在单位同事不得作为答辩委员。答辩委员会秘书要求是熟悉本专业的具有助教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在读研究生(除高校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外)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答辩委员会要求有除导师以外的电气工程学院及以上督导组成员或电气工程学院学位分委会成员参加。
答辩委员会应对论文做出评价,并根据申请人的道德品质、课程学习、论文工作、答辩情况及论文评阅人的评语等进行评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含)同意,方能通过答辩。决议要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答辩通过后,再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则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5、论文形式与评价
根据第三届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硕士论文不同形式论文标准》,结合电气工程特点、轨道交通行业特色、职业需求选择适应的形式。论文须注明是哪种形式(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类型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或“应用研究”。具体参考《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形式学位论文要求与评价标准》。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博士研究生】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团队作用的培养机制。应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应在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中培养博士生的开拓创新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践行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围绕培养其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应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围绕培养其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应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十、实践环节
【博士研究生】
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上,应积极营造创新、合作和竞争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的作用,践行知行统一,将课内实验、课外科技创新、国内外企业实训、科研实战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组织能力和“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科学精神。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在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上,应积极营造创新、合作和竞争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的作用,践行知行统一,将课内实验、课外科技创新、国内外企业实训、科研实战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科学精神。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培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上,应积极营造创新、合作和竞争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的作用,践行知行统一,将实验、实训有机统一, 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十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博士研究生】
把博士研究生的实训活动融合到国际工程项目中;拓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领域;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科竞赛、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支持学生参与海外高校的暑期课程或学术暑假;加强与国际名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指导研究生;承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在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实践体系建设和论文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建立并实施常态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交流项目与规模,有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实践体系建设和论文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建立并实施常态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交流项目与规模,有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
考生调剂复试基本要求
(一)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复试
1、调剂条件
凡参加201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达到国家A类地区分数线要求,且第一志愿报考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者,原则上可申请调剂:
条件1:在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专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如:在该领域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者;以第一发明人取得发明专利者。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条件2: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本科就读于“985工程”或“211工程”等高校相应学科一本专业特别优秀的考生(对于非应届考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2、调剂原则
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可申请调剂到“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0808Z1)”<学术学位类>、“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0808Z2)”<学术学位类>其中之一,经审核合格后参加复试。
3、调剂程序
第一步:相关学院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后台管理系统公布接收调剂考生的学科专业等信息。
第二步: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考生(含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和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校内调剂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 )填写调剂申请志愿。
第三步:相关学院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后台管理系统对申请调剂考生情况进行审核,并向审核合格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
第四步: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 )接收复试通知,并按相关学院的要求按时参加复试。
第五步:经相关学院复试并确定拟录取调剂考生名单后(附件九的格式)及时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第六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严格按照我校调剂要求对拟录取的调剂考生进行审核,并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 )向审核合格的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对于审核不合格的拟录取考生取消其资格,对应的招生计划将不再用于所在学院,同时酌情扣减该学院下一年的招生计划。
第七步: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 )接受待录取后则完成调剂复试及录取。
(二)非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复试
1、调剂条件
(1)为提高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凡参加201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达到310分及以上,单科成绩须满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中A类考生要求,非第一志愿报考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满足如下条件,方可申请调剂到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080800)”<学术学位类>,经审核合格后参加复试。
本科就读于“985工程”高校“电气工程”相关专业,且2016年报考“985工程”高校 “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的考生。
(2)为提高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凡参加201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达到305分及以上,单科成绩须满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中A类考生要求,非第一志愿报考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满足如下条件,方可申请调剂到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学术学位类>,经审核合格后参加复试。
本科就读于“985工程”高校“控制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且2016年报考“985工程”高校 “控制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的考生。
(3)为提高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凡参加201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达到300分及以上,单科成绩须满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及专业学位类)》中A类考生要求,非第一志愿报考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满足如下条件,方可申请调剂到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085207)”<专业学位类>,经审核合格后参加复试。
本科就读于“985工程”高校“电气工程”相关专业,且2016年报考“985工程”高校 “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全日制考生。
2、调剂程序
第一步:相关学院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后台管理系统公布接收调剂考生的学科专业等信息。
第二步: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考生(含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和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校内调剂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 )填写调剂申请志愿。
第三步:相关学院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后台管理系统对申请调剂考生情况进行审核,并向审核合格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
第四步: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 )接收复试通知,并按相关学院的要求按时参加复试。
第五步:经相关学院复试并确定拟录取调剂考生名单后(附件九的格式)及时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第六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严格按照我校调剂要求对拟录取的调剂考生进行审核,并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 )向审核合格的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对于审核不合格的拟录取考生取消其资格,对应的招生计划将不再用于所在学院,同时酌情扣减该学院下一年的招生计划。
第七步:考生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 )接受待录取后则完成调剂复试及录取。
(三)调剂时间:2016年3月22日至3月23日下午17:00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电气工程学院是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曹建猷教授、著名电力机车专家杜庆萱教授、著名电磁理论专家任朗教授创建于1949年,迄今已有62年的历史。
电气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先后培养和造就了以钱清泉、马麟和钮小明等为代表的10000余名英才,为国家建设特别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个大类本科专业,2个工程硕士领域,3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设有4个教学系,在校本科生1661人,硕士研究生779人,博士研究生120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QR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授36人、副教授56人、副研究员3人、高级工程师7人,并聘请了2名院士为兼职教授。
目前,学院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培养)学科、“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铁道部重点学科。建有“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铁道部重点实验室”、“磁浮列车与磁力应用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的科学研究已形成了稳定、明确的方向,承担了大量国家、省、部级下达的科研项目,并受企业单位委托,开展了多层次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年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2000年以来,学院1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12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其中600余篇被录入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出版专著/教材27部,获奖教材7部。20世纪50-60年代,主持完成了“我国交流电气化铁道25kV电压制的研究”,并被批准为国家标准;参与了我国第一台6Y-1型电力机车的研制;主持完成了电气化铁道无触点远动装置;参与了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的建设。20世纪70-80年代,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套电气化多微机运动系统、接触网检测车、变电所电气实验车。1994年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条4吨载人磁浮列车实验线;2002年,主持研制了国内第一套“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
学院承担了大量的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成果突出。学院拥有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现拥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6门校级精品课程;有7本编写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拥有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基础实验中心”;“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05年以来获得了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内的10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院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产学研成绩突出,和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携手推进学院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产业的发展。
电气工程学院以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取得了良好效果,3个班级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团支部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团支部被评为成都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培养的学生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每年学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和“厚德载物、求实创新”的电气精神,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质量是生命线”的办学思路为指导,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构建和谐学院而努力奋斗。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范围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11),控制科学全日制专业学位领域(085210)。
二、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具备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推动学科发展、能组织实施相关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工程项目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潜能的行业领军人才,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强调系统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本学科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强调系统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控制工程领域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教育旨在为全国控制工程领域内的有关工矿企业和工程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使其能够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
【博士研究生】
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积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通晓所从事研究方向及相关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3. 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 掌握一门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具有写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自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掌握
科学的方法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积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发展动向。
3.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负责专门技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 掌握一门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其阅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知识。
3.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控制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5. 具有健康的身体条件,能胜任繁重的科研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
四、学制
【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4 年,硕博连读生在取得博士学籍后的学制为 4
年,直博生的学制为 5 年,课程学习 1 年,论文工作不少于 2 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均为 6
年。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其中课程学习 1 年,论文工作
不少于 1 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 4 年。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 4 年。
五、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4、系统工程
5、电气传动及其控制
6、新能源系统及其控制
六、课程设置
数字信号处理器结构与实 并重 考试
|
|
|
|
现 |
|
|
|
|
|
|
|
50334006 |
工程项目管理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3001 |
电网络理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3 |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60333001 |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4001 |
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5 |
现代电力电子学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6 |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及其控
制系统*※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7 |
电机统一理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3008 |
现代高压电力工程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09 |
牵引供电系统自动化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10 |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50333011 |
磁悬浮原理与磁浮工程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50333012 |
超导技术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实
验课 |
50325003 |
控制科学与工程实验 |
应用 |
32 |
2 |
|
√ |
|
考查 |
6
级课程 |
高级课程 |
公共基础
课 |
64012001 |
应用泛函分析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专业基础
课 |
60333002 |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专业
课 |
60334001 |
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前沿科技 ※ |
并重 |
48 |
3 |
√ |
|
|
考试 |
7
级课程 |
前沿课程 |
公共课 |
74311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理论 |
32 |
2 |
√ |
|
|
考试 |
74311002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
理论 |
16 |
1 |
|
√ |
|
考试 |
70531001 |
管理系统多变量分析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71321001 |
学术期刊英语论文写作 |
应用 |
32 |
2 |
√ |
|
|
考试 |
71321003 |
英语(二外) |
应用 |
32 |
2 |
√ |
|
|
考试 |
公共基础
课 |
74012001 |
现代数学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74012002 |
可靠性数学 |
理论 |
48 |
3 |
|
√ |
|
考试 |
74032001 |
粗糙集模型及其应用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专 |
70314008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
|
业课 |
70314009 |
智能信息处理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70314010 |
智能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11 |
现代计算机控制理论*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70314012 |
非平稳信号处理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70314014 |
鲁棒与最优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查 |
70314015 |
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并重 |
32 |
2 |
|
√ |
|
考试 |
注: 1. 以外语教材、外语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的后面填“*”;
2、带※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
级别 |
课程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内容偏重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考核方式 |
Ⅰ |
Ⅱ |
Ⅲ |
5
级 |
中级 |
环节 |
54316100 |
形势与政策 |
理论 |
16 |
0 |
√ |
√ |
|
考查 |
50316001 |
学术报告(至少参加 5 次) |
理论 |
16 |
1 |
|
√ |
|
考查 |
50316002 |
前沿技术专题(至少听 5 个) |
理论 |
16 |
1 |
|
√ |
|
考查 |
实践 |
50326001 |
科研实践 |
应用 |
16 |
1 |
|
√ |
|
考查 |
50326002 |
专业实践 |
应用 |
80 |
5 |
|
|
√ |
考查 |
7
级 |
前沿 |
环节 |
70316001 |
前沿性学术专题(不少于 4
个,每个 4~10 学时) |
理论 |
32 |
2 |
|
√ |
|
考查 |
70316002 |
学术报告(至少参加 8 次,
其中本人主讲 1 次) |
理论 |
16 |
1 |
|
√ |
|
考查 |
七、选课要求
【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 16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5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6 级以上(含 6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7 级公共课:≥2 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为必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为选修)。
6 级以上(含 6 级)公共基础课:≥2 学分。
6 级以上(含 6 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总学分:≥9 学分,(《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前
沿科技》必修),其中 6 级专业基础课和 7 级专业课总学分:≥5 学分。
7 级必修环节:≥3 学分(《前沿性学术专题》、《学术报告》为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研究生,补 5 级专业基础课:≥2 学分,专业课:≥4 学分。
*对本学科博士研究生,选修一门跨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 39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4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5 级以上(含 5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课:≥8 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
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其中 7 级公共课:≥2 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为必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为选修)。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基础课:≥6 学分,其中 6 级以上(含 6 级)公共基础课:≥2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基础课:≥6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课:≥14 学分,其中 6 级以上(含 6 级)专业课总学分:≥8 学分(《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前沿科技》必修),6 级专业基础课和 7 级专业课总学分:≥5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必修环节:≥4 学分(《形势与政策》、《科研实践》必修),其中 7
级必修环节:≥3 学分(《前沿性学术专题》、《学术报告》为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研究生,补 4 级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6 学分。
*对本学科博士研究生,选修一门跨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直博生】(总学分不低于 39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4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5 级以上(含 5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课:≥8 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其中 7 级公共课:≥2 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为必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为选修)。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基础课:≥6 学分,其中 6 级以上(含 6 级)公共基础课:≥2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基础课:≥6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课:≥14 学分,其中 6 级以上(含 6 级)专业课总学分:≥8 学分(《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前沿科技》必修),6 级专业基础课和 7 级专业课总学分:≥5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必修环节:≥4 学分(《形势与政策》、《科研实践》必修),其中 7
级必修环节:≥3 学分(《前沿性学术专题》、《学术报告》为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研究生,补 4 级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6 学分。
*对本学科博士研究生,选修一门跨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 26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4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5 级以上(含 5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课:≥6 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基础课:≥4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基础课:≥6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课:≥8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必修环节:≥2 学分(《形势与政策》、《科研实践》、《学术报告》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补 4 级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6 学分。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 30 学分)
学习补修课程、4 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 5 级以上(含 5 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课:≥6 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
5 级以上(含 5 级)公共基础课:≥4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基础课:≥6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专业课:≥6 学分。
5 级实验课:≥2 学分。
5 级以上(含 5 级)必修环节:≥6 学分(《专业实践》、《前沿技术专题》必修)。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补 4 级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6 学分。注:至少选学一门外文教材,外语授课课程。
八、论文工作与学位授予
【博士研究生】
本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迎接挑战”的宗旨,以学术创新为主线,围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复杂或前沿科技问题,鼓励自由探索,开展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瞄准国际水平,创新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建立高水平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机制。论文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选题、开题报告、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审、学位论文评议、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
1、选题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要鼓励博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该强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等相结合。
2、开题报告
(1) 内容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证;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开题报告所用表格由研究生院统一制定,由各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供,开题报告必须用计算机编辑、打印。
(2) 开题报告的审议
开题报告的审议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应张贴海报)。由各学院聘请 3—5 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专家中的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低于 50%。应同时邀请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督察组的相关专家参加。
博士生在开题报告会上应就所选课题进行详细报告。导师可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专家对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提出书面论证意见。凡开题报告未能提出创新点的,不予通过。
(3)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按优、通过、不通过三级评定成绩,该成绩作为博士生“ 资格考试”的成绩。对“不通过”者允许半年内修改、补充,再次申请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取消博士生资格。
(4)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专家审议意见、结论,分别于每年 6 月底和 12 月底前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和学位办公室备案、存档。
3、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论文题目经学院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论证通过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拟订论文工作计划,包括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进行方式、完成期限等。对于科研经费的来源,试验器材的采购和加工计划等应尽早提前考虑并采取必要措施。
博士生的科研及其论文工作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由学校下达的博士生业务费,只能解决部分少量器材、调研、上机、试验等费用。
4、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学位论文的中期考核是加强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次阶段性考核。
(1) 中期考核时间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的时间一般应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一年左右进行。
(2) 中期考核的组织和实施。
中期考核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博士生必须在中期考核时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介绍论文发表情况,并制定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下一步论文发表计划和拟发表论文等内容。
博士生的中期考核报告必须以书面形式送交。导师对该生的中期报告给出评语,评语应包括对该生已有工作的评价、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对后续工作的估计。
中期考核小组一般应由原开题报告专家论证小组成员组成。考核小组根据博士生的中期考核报告和导师的评价,对博士学位论文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可结合研究生的学术讨论或专题研究报告会进行。
(3)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结论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对于中期考核不合格者 ,考核小组应提出整改方向,并在半年后再次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如仍不合格,则应中断博士生培养。
(4) 博士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表由研究生院统一印制。考核报告及其评价、结论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和学位办公室备案、存档。
5、学位论文预审、评议、答辩和学位
按学校学位办公室和电气工程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 原则
学术型硕士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论文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自己的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应力求在理论上或实际上对电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意义。为保证论文的质量,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用于论文工作的实际时间应不少于一年。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文献阅读、科研调查、选题报告、理论分析、软件设计、实验工作、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
2、选题
学术型硕士论文选题应是从本一级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提出的对电工科学技术的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方向和导师专长。论文选题必须经导师同意并通过论证。
3、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提交论文工作计划。导师必须组织开题报告会并对选题进行严格审查和把关,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会上广泛征求意见,由专家组(专家组至少含 1 名电气工程学位分委会委员或电气工程学院督导组专家)审定后确定选题。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拟选课题的国内外动态、水平;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该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等。
4、制定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对完成论文的研究方法、试验方案与手段、经费与设备、论文撰写、完成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等,做出详细的安排和说明。
5、学位论文评议、答辩和学位
按学校学位办公室和电气工程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1、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实际意义的课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2、开题报告
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答辩要求有除导师以外的电气工程学院及以上督导组成员或电气工程学院学位分委会成员参加。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会上广泛征求意见,由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审定后确定。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拟选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动态分析;所选课题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该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等。
3、制定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对完成论文的研究方法、试验方案与手段、经费与设备、论文撰写、完成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等,做出详细的安排和说明。
4、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经导师审定论文初稿,同意提交答辩者,可向所在院(系、中心)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选定 2-3 位论文评阅专家,专家职务要求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专家审阅后,对论文写出详细的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此外,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士专业学位的水平、可否提交答辩等提出意见。如一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的,由院(系、中心)另聘一名评阅人复审;如二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的,不能组织论文答辩。
论文评阅通过后由分委会确定答辩日期,审批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答辩委员会由 3~5 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 1~2 名来自工矿企事业或工程建设部门的工程技术专家。工程硕士本人的指导教师可参加答辩,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除非答辩委员会要求导师进行解释,导师不得替学生解释任何问题。在攻读工程硕士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人所在单位同事不得作为答辩委员。答辩委员会秘书要求是熟悉本专业的具有助教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在读研究生(除高校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外)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答辩委员会要求有除导师以外的电气工程学院及以上督导组成员或电气工程学院学位分委会成员参加。
答辩委员会应对论文做出评价,并根据申请人的道德品质、课程学习、论文工作、答辩情况及论文评阅人的评语等进行评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含)同意,方能通过答辩。决议要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答辩通过后,再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则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5、论文形式与评价
根据第三届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硕士论文不同形式论文标准》,结合控制科学与工程特点、轨道交通行业特色、职业需求选择适应的形式。论文须注明是哪种形式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类型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或“应用研究”。具体参考《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形式学位论文要求与评价标准》。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博士研究生】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团队作用的培养机制。应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应在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中培养博士生的开拓创新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践行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围绕培养其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应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围绕培养其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应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十、实践环节
【博士研究生】
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上,应积极营造创新、合作和竞争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的作用,践行知行统一,将课内实验、课外科技创新、国内外企业实训、科研实战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组织能力和“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科学精神。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在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上,应积极营造创新、合作和竞争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的作用,践行知行统一,将课内实验、课外科技创新、国内外企业实训、科研实战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
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科学精神。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培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上,应积极营造创新、合作和竞争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的作用,践行知行统一,将实验、实训有机统一, 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十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博士研究生】
把博士研究生的实训活动融合到国际工程项目中;拓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领域;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科竞赛、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支持学生参与海外高校的暑期课程或学术暑假;加强与国际名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指导研究生;承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在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实践体系建设和论文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建立并实施常态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交流项目与规模,有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实践体系建设和论文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建立并实施常态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交流项目与规模,有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西南交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电气工程学院是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曹建猷教授、著名电力机车专家杜庆萱教授、著名电磁理论专家任朗教授创建于1949年,迄今已有69年的历史。
电气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先后培养和造就了以钱清泉、马麟、钮小明、丁荣军等为代表的10000余名英才,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电气工程、控制工程2个领域的专业型(工程硕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2个大类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
学院设有电工电子、电力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子信息工程、城轨电气5个教学系。现有教职工27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1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科技部青年领军人才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教授47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80人、副研究员7人、高级工程师9人。在校本科生1929人,硕士研究生1005人,博士研究生170人。
学院建有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铁道部重点实验室、磁浮列车与磁力应用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城市轨道交通能量变换与控制工程实验室(共建)、四川省燃料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电气工程专业实验中心和轨道交通实验室牵引供电功能实验室,也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承担了大量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各类科研项目,科学研究已形成了稳定、明确的方向,取得了丰硕成果;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0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学院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拥有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智能化牵引供电、高铁电力牵引系统电气安全防护、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承担了大量的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成果突出。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和国家重点图书1部;建设了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国家级教学团队。历年来获得了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内的17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院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携手推进学院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产业的发展。
学院以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取得了良好效果,3个班级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团支部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团支部被评为成都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培养的学生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每年学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
面向未来,电气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和“厚德载物、求是创新”的电气精神,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质量是生命线”的办学思路为指导,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构建和谐学院而努力奋斗。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由“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1981年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学科博士授予权)发展而来,2000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一级学科排名(2013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八。电气工程同时还是四川省重点学科、“211工程”、特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重点建设学科。现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教授。
学科下设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培育)、电工理论新技术(四川省重点)、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等7个二级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紧密围绕高速铁路、干线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磁浮交通、电力机车/动车组、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电力电子等领域的重大技术需求,开展基础理论及创新技术研究。近十年,科研经费超过十亿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学科特色鲜明,引领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科技发展方向,毕业生享誉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目前国内从事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研究、设计、施工和运维的管理和技术负责人80%毕业于本学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直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主持研制的电力机车和动车组、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接触网检测车、高压电气试验车、司机模拟驾驶装置等在轨道交通领域全面采用。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及实施细则
根据《西南交通大学关于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拟录取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结合学校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科学选拔、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及实施细则。
一、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维荣
副组长:马磊
成 员:高仕斌、何晓琼、何正友、金炜东、李春茂、苏斌、王晓茹、张昆仑、赵舵
二、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拟录取工作监督检查工作小组
组 长:何晓琼
成 员:李春茂、周利军
三、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专家组
成立若干复试专家小组,各专家小组由5位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外语水平较高并具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的教师组成。各专家小组设组长1名,同时配备1名现场记录工作人员。
四、复试办法
(一)复试人选基本要求
根据学院的招生计划数及考生的考分,分类确定我院的复试分数线。为确保生源质量,实行差额复试。具体复试分数线及要求如下:
1、电气工程(080800)全日制学术学位类硕士研究生初试总成绩310分,单科成绩须满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中A类考生要求。
2、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0808Z1)全日制学术学位类硕士研究生初试总成绩及单科成绩须满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中A类考生要求。
3、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全日制学术学位类硕士研究生初试总成绩305分,单科成绩须满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中A类考生要求。
4、电气工程(08520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硕士研究生初试总成绩300分,单科成绩须满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中A类考生要求。
5、控制工程(085210)全日制专业学位类硕士研究生初试总成绩275分,单科成绩须满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中A类考生要求。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初试总成绩及单科成绩须满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达到上述复试分数线及要求的考生,方可参加我院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
(二)复试名单
复试名单详见附件1(全日制学术学位类复试名单)、附件2(全日制专业学位类复试名单)。
请符合复试条件的考生(指附件1和附件2名单中的考生)按指定时间、地点到我院报到和参加复试。未按时报到者(见报到办理复试手续及资格审查时间),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考生复试期间的一切费用由考生本人自理。
(三)资格审查及需准备的材料
1、有效身份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请在复印件右上角注明考生本人的自编号和姓名)。
2、毕业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请在复印件右上角注明考生本人的自编号和姓名)。
3、一张一寸免冠照片(体检表用)。
4、考生书面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及政审表(需加盖考生所属人事档案部门公章)(请在右上角注明考生本人的自编号)。
(下载并填写“附件3: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生书面自述”及“附件4:电气工程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政审表”,并用A4纸打印)
5、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请在右上角注明考生本人的自编号)。
(注:应届考生请提供截至本学期的最新成绩单)
6、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需另提供考生本人的《报考201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户口簿复印件一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一式三份)。
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四)体检
1、参加复试的所有考生须进行体检。
2、体检程序:
第一步:参加复试的考生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wjtu.edu.cn)上下载《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本次体检只须进行表格中所列的项目,表格中未列项目不做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后用A4纸(单页)打印一份并粘贴照片。
第二步:选择在我校医院进行体检的考生在网上交纳体检费(交费办法及程序详见第六条)。
第三步:考生持打印的网上交费凭据和《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到我校医院进行体检。
第四步:体检完成后考生到相应学院参加复试并将加盖医院体检专用章的《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交至学院。
(五)复试方式及内容
复试由笔试和综合面试两部分组成。
1、笔试
笔试为专业综合测试:考生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五门课程中任选两门课程进行笔试。其中,报考电气工程(学术学位类080800或专业学位类085207)、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学术学位类0808Z1)、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学位类0808Z2)的考生必须在《电力系统分析》和《电力电子技术》两门课程中至少选择一门进行笔试。
2、同等学力加试
报考电气工程(学术学位类080800或专业学位类085207)、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信息技术(学术学位类0808Z1)、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学术学位类0808Z2)的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两门课程:线性代数、电子技术;报考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类081100)或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类085210)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课程: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
注: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需进行同等学力加试。
3、面试(口试)
面试包括专业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每位考生面试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其中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时间不少于5分钟。
(六)关于复试费用的收取
1. 交费标准:
(1) 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文件)的规定,每名参加我校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生须交纳复试费120元。
(2) 按照四川省物价部门的规定,研究生招生复试体检费为29.6元/人。
2. 交费方式:为便于费用的交收,所有参加我校复试考生(含调剂复试考生)的复试费和选择在我校医院体检考生的体检费均在网上交纳,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登录网上缴费平台。
网址:http://cwjf.swjtu.edu.cn/payment/
账号:身份证号
密码:初始密码为111111
第二步:选择支付费用。在“费用支付”——>“费用项列表”中选择费用项(复试费为必选项、体检费为可选项)。
第三步:网银支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应的银行进行网上银行支付。
第四步:打印凭据。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跳出支付信息打印界面(该凭据可重复打印,方法为:登录后进入“缴费历史查询”,在“打印订单”处打印),只交纳复试费的考生只需打印一份交费凭据(交费总额为120元)、同时交纳了复试费和体检费的考生需打印两份交费凭据(交费总额为149.6元)。
第五步:选择在我校医院体检的考生须持《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到我校医院体检,并将其中一份交费凭据交至校医院;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须先交费后持打印的凭据到所在学院参加复试。
交费时间:2016年3月22日8:00-4月15日24:00,逾期不再办理。
特别注意:1. 各项费用经网上交费成功则一律不予退还,请不参加复试或体检的考生切勿交费,否则后果自负。2. 因数据传递原因,调剂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的次日方可进行网上交费。
(七)复试程序、时间、地点
1、报到办理复试手续及资格审查(凭交费后打印的凭据办理复试手续)
时间:2016年3月29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
地点: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电气馆3239(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
2、笔试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6年3月30日晚19:30-21:30
地点:请报到时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电气馆二楼大厅公告栏查询
3、同等学力加试笔试时间及地点
同等学力加试笔试时间: 2016年3月30日上午9:00-15:00
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地点: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3号楼(电气馆)3211
4、面试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6年3月31日上午9:00开始
地点:请考生在面试前半小时到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3号楼(电气馆)二楼大厅公告栏查看复试分组公告
5、复试结束后提交相关材料的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6年4月1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
地点: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3号楼(电气馆)3239房间
需提交的材料包括:①复试信息表;②专业志愿表;③信封;④体检表等。(除体检表外以上材料均在办理复试手续时领取)
(八)复试成绩
1、录取总成绩(100分)=(初试总成绩/5)×50%+复试成绩(百分制)×50%。
2、复试成绩(100分)=外语口语成绩(100分)×10%+外语听力成绩(100分)×10%+专业综合成绩(100分)×80%。
3、专业综合成绩(100分)=专业综合测试(笔试)(100分)×30%+专业综合面试(100分)×70%。
4、专业综合面试主要考察:考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创新精神、从事科研的能力和潜质以及考生的综合素质等。
5、各复试专家小组给出的复试成绩由学院统一进行组间标准化后计入录取总成绩。
西南交通大学位于美丽的历史古都成都,是一所著名的全国重点大学,她具有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出色的校友,图书馆藏书丰富,是交通、矿冶、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广大学子的理想学府,下面介绍的是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考研参考书目的具体情况,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考研参考书目:
据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080800电气工程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考 试 科 目 |
参 考 书 目 |
922电路分析 |
《电路分析》谭永霞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或《电路》邱关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电气工程 [0808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8]电气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 电机与电器 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拟招收 3 人) 06 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07 新能源电工技术(超导与新能源中心)(拟招收 3 人) |
招生人数: |
108 |
考试科目: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922 电路分析 |
备 注: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电子技术 ②线性代数 其中含拟接收推免生 54 人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 专业代码:0808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电气工程
专业介绍
陆军装甲兵学院为例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掌握电气工程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难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满足基层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装甲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科,1990年获二级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院控制科学与工程方向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依托学科之一,也是我陆军最早从事电传动技术、全电炮控技术、电子综合化技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学科。先后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三、研究方向简介
该学科现有现代坦克火炮/炮塔控制技术、军用车辆电传动技术、军用车辆供电技术、车辆电气系统网络化控制与电磁兼容技术、电气设备和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四、导师队伍
该学科拥有包括全国优秀教师臧克茂院士等著名学者,全军优秀骨干教师、求是奖获得者马晓军教授,国家973评估专家、总装保障专业组专家张豫南教授在内的一批国内、军内知名专家,学科队伍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员11人,其中博士14人、硕士11人。
五、教学科研条件
该学科在全电炮控、车辆电传动技术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电子综合化技术、军用电源技术、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等研究领域处于军内领先水平。多年来,该学科着眼于领域前沿研究,对陆战平台全电化相关问题进行了追踪和探索,取得了我国第一台全电炮控系统、第一台电传动原理样车、第一台全方为电传动移动平台等优秀科研成果,着眼于国防与军队建设实践,参与部队重大演习活动5次,为部队装甲装备中修检测流程中解决了“修前检测”和“修竣综合性能测试”等重大现实问题6项,对其他兵种装备虚拟维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与实践。
六、教学科研学术成果
先后获得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0余项、三等奖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防专利18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5部。
专业点分布
陆军装甲兵学院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天津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温州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海军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8 电气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0 所,本次参评3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3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电气工程录取分数线) |
A |
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A- |
6 |
10335 |
浙江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A- |
7 |
10611 |
重庆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录取分数线) |
A- |
8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A- |
9 |
10056 |
天津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0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1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专业分析) |
B+ |
12 |
10286 |
东南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专业分析) |
B+ |
13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录取分数线) |
B+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5 |
10532 |
湖南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6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8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9 |
10188 |
东北电力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20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 |
2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22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2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4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5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2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27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8 |
10256 |
上海电力大学 |
B- |
29 |
10294 |
河海大学 |
B- |
30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31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32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3 |
11075 |
三峡大学 |
B- |
34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35 |
10145 |
东北大学 |
C+ |
36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37 |
10247 |
同济大学 |
C+ |
38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C+ |
39 |
10280 |
上海大学 |
C+ |
40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41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42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C+ |
43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44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C |
45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46 |
10433 |
山东理工大学 |
C |
4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48 |
10462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C |
49 |
10533 |
中南大学 |
C |
50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C |
51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52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C- |
53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54 |
10219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C- |
55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56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57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58 |
11535 |
湖南工业大学 |
C-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 专业代码:085207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工程
专业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
本学科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多方面研究内容。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11人。联合培养单位导师40人,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环节。本学科学术梯队完整,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条件良好,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并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本学科在专业教育上注重系统的专业素质、学术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以培养具有较高电气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高级人才为目标。
专业点分布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燕山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0 所,本次参评3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3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电气工程录取分数线) |
A |
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5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2020电气工程复试方案) |
A- |
6 |
10335 |
浙江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专业分析) |
A- |
7 |
10611 |
重庆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录取分数线) |
A- |
8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A- |
9 |
10056 |
天津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0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1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12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13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录取分数线) |
B+ |
14 |
10422 |
山东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5 |
10532 |
湖南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6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8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19 |
10188 |
东北电力大学 推荐阅读:(电气工程参考书目) |
B |
20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 |
21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22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23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24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25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26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27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28 |
10256 |
上海电力大学 |
B- |
29 |
10294 |
河海大学 |
B- |
30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31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32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33 |
11075 |
三峡大学 |
B- |
34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35 |
10145 |
东北大学 |
C+ |
36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37 |
10247 |
同济大学 |
C+ |
38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C+ |
39 |
10280 |
上海大学 |
C+ |
40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41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42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C+ |
43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44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C |
45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46 |
10433 |
山东理工大学 |
C |
4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48 |
10462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C |
49 |
10533 |
中南大学 |
C |
50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C |
51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52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C- |
53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54 |
10219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C- |
55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56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57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58 |
11535 |
湖南工业大学 |
C- |
电气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9电力系统基础
电气工程考研参考书:
819电力系统基础:
1.变压器与同步发电机
2.电力系统分析
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电气工程专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呈现“点多、面宽、适应性强”的特点。一般来说,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担任重要工作,也能到各级发电厂、供电局、电网调度所、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管理、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或从事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该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单位在招聘电气专业的毕业生时,会考虑毕业生所学的具体专业方向。一般来说,电力电子方向的毕业生适合去私营或国营高新技术企业(如海信、富士康、爱默生、ABB、微软)、军工企业、航天企业或各省市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等,而电机、高压、电力系统及电工理论等强电专业或者相关电力专业的毕业生适合去研究所、电厂或者电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