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
Add 四川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四川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四川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师范大学考研群]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是读研究生的一个快速渠道,但是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对学生生源的要求更高,申请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的同学必须成绩优秀,额外的奖项更是有用的加分项, 可以比考研的学生更快地获得研究生资格,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想要通过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项目,必须了解保研项目需要准备什么,例如相应的保研信息,保研夏令营的准备材料,预推免的流程以及推免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本科专业介绍
一、化学专业概况
化学专业的发展伴随着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1952年,川北大学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理化科拆分为化学科和物理科,化学专业于195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是国家首批卓越教师计划试点专业和四川省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教练员培训基地,也是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地。
化学专业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化学学科教学论(教育硕士)硕士授权二级学科。现有国家级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中心,“先进功能材料”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无机信息功能材料”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化学专业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073人,教育硕士40余人。化学专业办学条件优良,拥有4000余平米的教学实验室,包括化学基础实验室、测量与表征实验室、综合化学实验室、中学化学教学论实验室等本科生实验实训的场地。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效果显著,近三年,化学专业本科生考取研究生人数达到160余人,其中2014级考研率达到49.6%;在教学技能比赛中,化学专业的学生表现突出,如2014年,化学专业学生石凯丽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以45所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成绩获得二等奖。近三年,化学专业学生承担各级各类大创项目50余项,发表SCI和北大中文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化学专业毕业生活跃于省内百余所中学,现担任中学校长、教研员、化学学科带头人和中学教学骨干的毕业生百余人。优秀毕业生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四川大学校长的李言荣,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的唐勇;在基础教育界,有着教育家型专家,现任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的田祥平以及现为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石室中学校长的田间。
化学专业具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7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0人,有博士学位的46人。国家QR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名、狮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狮山杰出青年学者3人,四川师范大学教学名师2人,四川师范大学“教学园丁奖、新秀奖”5人。
近年来,化学专业在科研与学术交流合作方面,拥有在研国家级项目10项,在研省厅级项目15项、横向课题6项,近5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60余篇。化学专业注重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目前已经有十余个科研项目的成果运用于本科实验教学工作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化学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坚定职业理想、深厚科学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具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有创新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能胜任基础教育需要的中学化学骨干教师。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未来5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如下:
(1)积极践行立德树人,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职业认同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2)具有宽厚的化学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胜任并示范优质的中学化学教学活动;
(3)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交流并胜任优秀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
(4)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独立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逐渐成长为区域骨干教师;
(5)具有国际视野,能紧跟国际基础教育化学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具有反思能力和自我规划专业发展能力。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是四川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与学校有相同的办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46年的川北农工学院化工系,1950年化工系拆分后的化学科与物理科合并为理化科,1952年理化科拆分为化学科和物理科,1954年化学科更名为化学系,1956年化学系随学校迁入成都,1999年化学系与原生物系合并组建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03年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拆分为化学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2005年化学学院更名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院是四川省首批化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是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是四川省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组织、培训及人才选拔单位,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
学院十分重视引进高水平师资和在职教师的培养,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QR”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8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人才培养计划”7人,学校“狮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狮山学者”杰出青年学者7人。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800余名、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学院现有化学、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和科学教育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为国家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现有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材料学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学科教学(化学)硕士授权二级学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有材料学、环境科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四川省工程实验室,“持久性污染物废水处理”四川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特种废水处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农田生态能力建设服务”四川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培育计划研究团队,“无机信息功能材料”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等研究平台。学院教师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6项。
学院非常重视交流与合作,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北京化学所,国家纳米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以及研究生与青年教师的联合培养,不断提升学院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无机信息功能材料、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新型催化剂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具有较大的国内外影响。
本专业培养从事化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2007年开始招收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依托“先进功能材料”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重点进行液晶材料、液晶半导体材料、金属有机液晶发光材料等化学合成研究,绿色合成方法学研究,水性涂料、导电胶、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无机电介质材料物理及应用研究以及环境分析、食品药品分析等研究。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16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按照《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的规定,结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实际情况,制订我院2016年硕士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
一、复试对象
凡达到国家规定的报考我院一志愿的上线考生、推荐免试生、支教生、师资计划以及符合调剂原则(参看《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生招生调剂办法》)且经过审核同意的调剂考生。
二、复试办法
1.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组成,分类考核相加计算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满分为300分。包含笔试B(满分300分)、综合面试C(满分80分)、外语复试D(总分20分)。复试以差额方式进行,差额比例为120%左右。
2. 复试学生持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到化学楼报到,并请提交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入学时交验)、身份证复印件、复试情况登记表、大学期间的成绩单、思想考核表、已发表的科研论文及专著等材料。
3. 报到时间:2016年3月22日(星期二)上午9:00 —12:00,下午2:00-5:00
4. 复试笔试科目
各专业复试笔试科目按照招生简章上的科目进行,复试笔试科目如下表:
专业代码 |
招生专业 |
复试笔试科目 |
必考科目 |
选考科目 |
045106 |
学科教学(化学) |
物理化学 |
|
070300 |
化学 |
物理化学 |
|
08300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学 |
|
080502 |
材料学 |
材料学概论 |
|
说 明 |
(1)每科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200分。
(2)3月22日下午6:00 —9:00在化学楼5、6楼进行。 |
复试笔试成绩低于60分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5. 复试面试方式和内容
(1)外语口语及听力复试
复试形式:用外语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专业英语测试,测试内容为大学本科毕业生专业英语基本要求。外语复试成绩满分合计20分,若外语复试成绩低于12分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2)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主要内容:①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②综合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精神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心理素质;举止、表达和礼仪等)。综合面试成绩满分为80分,低于48分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6. 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专业报考考生加试
加试科目按招生简章规定科目加试,满分为每科100分,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加试科目成绩低于60分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以录取。
7. 复试面试实施办法
(1)考生采取抽签排序面试的办法,按照抽签顺序逐一进行面试。
(2)面试主要采取抽签回答和提问回答相结合的方式,外语口试和专业素养面试依序进行。
(3)各专业复试组复试采取组长负责制,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为5人,每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其中外语面试不少于5分钟。
(4)每个复试小组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存备查。
(5)参加复试的每位小组成员,均必须在统一制定的《研究生面试成绩表》上给每位考生打分,最后面试成绩以每位复试小组成员所有给分的平均分数计算。
(6)复试面试安排如下:
招生专业 |
面试地点 |
面试考试时间 |
化学组 |
化学楼 |
3月23号上午8:30开始 |
材料组 |
化学楼 |
3月23号上午8:30开始 |
学科教学(化学) |
化学楼 |
3月23号上午8:30开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化学楼 |
3月23号上午8:30开始 |
注:所有参加面试的考生休息地点:化学楼6楼学术厅 |
(7)请各硕士点复试小组秘书于3月23日下午18:00前将复试结果及复试材料交到化学楼附108王海峰处。
三、复试结果及录取参考标准
1、考生最后总成绩为初试总成绩A、复试笔试成绩B、综合面试成绩C、外语复试成绩D、加分E按以下公式计算获得。
考生总成绩 = A + B+C+D+ E
调剂考生不计初始成绩,按B+C+D+ E计算获得。
2、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有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学术专著出版、专利授权等学术成果者(限第一作者),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加分。加分原则为:一般刊物发表的论文加1分;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加5分;SCI、EI、CSSCI收录论文加10分,获得授权专利加10分,所有加分不超过10分。加分成绩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由学院复试小组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3、录取时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原则择优录取,所有调剂考生录取排队均在一志愿考生和推免生之后,且只计算复试成绩和加分项。
4、来自本校或“985”或“211”学校,以及其他高校的本科专业成绩进入所在学校本专业排名前3%的推荐免试生、或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和培养单位特别推荐的专业特长突出(需经过面试和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的新生,复试成绩优秀,且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者,一年级阶段可获得学业奖学金一等和校长奖学金;其他推荐免试生面试成绩合格者,一年级阶段可获得学业奖学金二等和励志奖学金一等。
5、第一志愿考生按最后总成绩进行排名确定获得学业奖学金一等或二等或三等和校长奖学金或励志奖学金一等或二等。调剂考生按最后总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学校规定的条件确定获得学业奖学金或校长奖学金或励志奖学金。
6、复试期间同时进行体检和政审,体检及审查不合格者将不予录取。
四、复试的监督和复议办法
1、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学院成立招生工作督查小组,对复试全过程(包括复试程序、复试办法、录取结果、投诉处理等)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
2、复试工作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复试组组长对本专业复试过程、复试程序、复试结果负责;学院招生领导小组组长对本学院复试过程、复试程序、复试结果负责。
3、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学院将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及时公布。
4、实行复议制度。为保证复试的公平、公正,学院设投诉电话: 84761058,考生若有异议,应及时投诉或申诉。学院复试小组将对投诉或申诉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属实,由学院招生领导小组进行处理,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16年3月21日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6]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四川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化学教学 02科学教 |
招生人数: |
15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35无机化学 |
备 注: |
|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四川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有机材料化学(02)有机合成方法学 (03)无机材料化学 (04)分析化学 (05)物理化学 (06)环境化学 (07)有机化学(上海有机所)
|
招生人数: |
107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5)有机化学 ④(835)无机化学 |
备 注: |
|
环境工程专业概况
四川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96年成立环境工程专业,1997年开始本科招生并获首批环境科学硕士授权点,是国内成立较早的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及研究的高校之一。2003年环境科学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11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了本科、硕士人才培养一套较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2012年成为首批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试点单位。
环境工程专业于1997年开始本科招生并保持连续培养,现已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1300人,现有在校本科生324人,2019年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规模为62名。近年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考取高水平大学的能力稳步提高,近五年考研及出国人数占25%左右,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就业方向主要为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环境质量监测、环保咨询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本专业设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12间本科教学实验室,教学实验室面积达1470平方米,学生创新能力实验室360 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为5.64 平方米,并建有15个校外企业实践基地。本专业拥有四川省特种废水处理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校农田生态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中心等教学和科研平台,紧扣国家环保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人才需求,为环保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支撑。
本专业培养目标
学校定位: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全国、关注世界,把学校建设成为在中国教育界有重要影响在全球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
专业培养总目标:针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具备融会贯通化学基本知识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治理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积极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高效的沟通技巧,能够持续学习拓展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应用创新能力,可胜任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院十分重视引进高水平师资和在职教师的培养,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QR”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8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人才培养计划”7人,学校“狮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狮山学者”杰出青年学者7人。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800余名、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学院现有化学、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和科学教育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为国家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现有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材料学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学科教学(化学)硕士授权二级学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有材料学、环境科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四川省工程实验室,“持久性污染物废水处理”四川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特种废水处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农田生态能力建设服务”四川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培育计划研究团队,“无机信息功能材料”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等研究平台。学院教师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6项。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6]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四川师范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化学教学(02)科学教育
|
招生人数: |
25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35)无机化学 |
备 注: |
|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4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5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6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7 |
10384 |
厦门大学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10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11 |
10386 |
福州大学 |
A- |
12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13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4 |
10558 |
中山大学 |
A- |
15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6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17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18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9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0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1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22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3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4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25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6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27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
28 |
10697 |
西北大学 |
B+ |
29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30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31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32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3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34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35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36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37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38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40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41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42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43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44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45 |
11117 |
扬州大学 |
B |
46 |
10075 |
河北大学 |
B- |
47 |
10118 |
山西师范大学 |
B- |
48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49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B- |
50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53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4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56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57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B- |
5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59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60 |
10755 |
新疆大学 |
B- |
61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2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64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65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
66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67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C+ |
68 |
10280 |
上海大学 |
C+ |
69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70 |
10346 |
杭州师范大学 |
C+ |
71 |
10351 |
温州大学 |
C+ |
7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7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76 |
11658 |
海南师范大学 |
C+ |
77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C |
78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C |
79 |
10184 |
延边大学 |
C |
80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81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82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83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84 |
10373 |
淮北师范大学 |
C |
85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6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87 |
10446 |
曲阜师范大学 |
C |
8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89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90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91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92 |
10611 |
重庆大学 |
C |
93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94 |
10203 |
吉林师范大学 |
C- |
95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
9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97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8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C- |
99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100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101 |
10513 |
湖北师范大学 |
C- |
10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103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学 |
C- |
104 |
11258 |
大连大学 |
C- |
105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
081704应用化学 |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
5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
|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备注 |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
145 |
|
|
|
081704应用化学 |
|
|
|
|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学习方式 |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22 化学系 |
|
57 |
|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
|
11 |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
01固态材料化学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2丰产元素化学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3配位化学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4金属有机化学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
全日制 |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6有机光电功能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
|
6 |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
全日制 |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
|
13 |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
|
21 |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2复相催化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
全日制 |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
全日制 |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
06结构化学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9固态材料化学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10工业催化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11新型化学电源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
|
4 |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
|
2 |
|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
全日制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