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保研夏令营
Ad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资料详情,勾选相关专业前去购买
气象学 [0706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大气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大气环流异常动力学 02季风与海陆气相互作用 03台风与中小尺度气象 04资料同化与数值预报 05气候数值模拟 06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 07短期气候预测 08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 09水文气象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理) ④805天气学(含天气分析) |
备 注: |
复试科目: F04动力气象学(含数值预报) 同等学力: T08大气环流 T11大气物理学 |
气象学 [0706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大气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大气环流异常动力学02季风与海陆气相互作用03台风与中小尺度气象04资料同化与数值预报05气候数值模拟06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07短期气候预测08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 |
招生人数: |
145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数学(理)④805天气动力学 |
备 注: |
复试科目:F04数值预报理论及应用同等学力:T08大气环流T11大气物理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36
科目名称:水文气象学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水文气象学是研究陆面和底层大气水循环中水的产生、存在、运动和转化以及这两个层面间能量相互转换的科学,着重应用气象学和水文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水文循环和水分平衡、能量平衡中同降水、蒸发有关问题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与水文循环、水量平衡变化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如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等水文气象现象的变化规律,及其预报预测方法;掌握陆-气间水量、热量交换和水文过程与大气过程的耦合(反馈)作用。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讲述气象学在水文问题上的应用,培养学生通过气象学与水文学相结合的手段来解决水文问题中与大气有关的水文气象问题。
二、基本要求
通过《普通水文气象学》的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水文气象学中的重要原理、重要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和方法,以及了解当今常用的一些水文气象耦合模型和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与国民经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应用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利用一些气象学方法来解决一些基本的与大气科学有关的水文问题。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1、水文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1)理解水文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与水文学和气象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水文气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重点:能够说出水文气象学的定义,水文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水文气象学的关键衔接因子(降水和蒸发)。
2、水文气象学在当前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重点:能够说出水文气象学能够解决的自然问题。
第二章水文循环和能量循环
1、水循环与水平衡
(1)了解地表水量平衡方程及流域水量平衡方程;
(2)理解水文循环、水量平衡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3)掌握水文循环尺度的划分,水文大循环和小循环的概念、通用水量平衡方程;
重点:不同尺度上水文循环的过程、水量平衡方程;
2、能量循环与能量平衡
(1)了解全球和中国太阳特点;
(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掌握净辐射概念及其特点,大气窗口概念及其应用,地面和大气辐射定义;
(4)掌握陆面能量平衡(潜热、显热、土壤热通量、波文比)
重点:净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净辐射特点,大气窗口应用,潜热、显热、土壤热通量、波文比。
第三章降水
1、掌握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定义、形成过程,降水的天气系统);
2、理解降水类型及影响因素(降水的分类,影响降雨的因素);
3、掌握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降水量累积过程线,降水量强度过程线,时段降水量柱状图,等雨量线,降水强度与历时关系曲线,降水深与面积关系曲线和降水深与面积和历时关系曲线);
4、了解降水的监测(降水的监测方法,降水资料的检验内容);
5、掌握区域(流域)面平均降雨量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算术平均法、等雨量线法、泰森多边形法和网格法);
6、暴雨
(1)了解暴雨的定义,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2)掌握中国暴雨分布概况,中国区域性暴雨概况;
(3)暴雨成因分析与暴雨天气系统;
(4)地形对暴雨的影响;
重点:降水的天气系统、降水的分类及影响因素、降水时空变化表达方式、常用的面雨量的计算方法;暴雨的成因及其天气系统,地形对暴雨的影响。
第四章设计暴雨和设计洪水
1、降水统计分析
(1)理解重现期的概念;
(2)掌握重现期的计算方法,4种暴雨资料选样方法及其优缺点。
2、设计暴雨
(1)设计暴雨的特点;
(2)设计暴雨的两种主要类型(可能最大降水(PMP)和依据频率分析获得的暴雨);
3、点暴雨量频率计算
(1)理解点暴雨频率计算的一般方法;
(2)了解地区综合法推求点暴雨频率曲线;
4、面暴雨量计算
(1)了解设计面暴雨量的计算方法;
(2)理解合理性检查的步骤;
5、设计洪水
(1)掌握设计洪水的概念(包括设计洪水的三要素)
(2)掌握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方法(直接法、间接法和地区综合法);
重点:重现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设计暴雨计算的两种途径;点暴雨推求面包与的方法过程;设计洪水的概念和推求方法。
第五章蒸散发
1、蒸散发的物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理解蒸散发(水面、土壤和植被蒸腾)的物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蒸散发(水面、土壤和植被蒸腾)的物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蒸散发的测定
(1)了解:蒸散发(水面、土壤和植被蒸腾)的测定方法。
3、流域实际蒸散发的估算
(1)了解蒸散发的我国分布情况、全球分布;
(2)理解流域蒸散发概念、影响因素;
(3)掌握流域蒸散发的一般规律和计算方法;
重点:流域蒸散发概念、影响因素;流域实际蒸散发的估算。
第六章陆面-大气的耦合反馈
1、土壤湿度的概念
(1)掌握土壤湿度概念、表示方法、饱和带和非饱和带概念(根系区);
2、土壤湿度对大气降水的反馈作用
(1)了解正反馈与负反馈概念;
(2)理解蒸散发的基本机制,与净辐射和土壤湿度的关系;
(3)掌握土壤湿度调控能量平衡以及对大气降水的反馈机制。
重点:土壤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蒸散发与净辐射和土壤湿度的关系;土壤湿度调控能量平衡以及对大气降水的反馈机制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
较高要求——掌握
2.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3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一章绪论5%
第二章水文循环和能量循环10%
第三章降水35%
第四章设计暴雨和设计洪水10%
第五章蒸散发25%
第六章陆面-大气的耦合反馈15%
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在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难易度分数比例2:3:3: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占20%,“理解”(熟悉、能、会)占40%,“掌握”包括应用占40%.
试题主要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绘图)、论述题在内5种题型.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分值150,考试时间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度要适当。一般应使本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
题型举例:
判断题:
1.雨量筒可观测到一场降水的瞬时强度变化过程。()
选择题:
1.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强烈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
(A)地形雨(B)锋面雨(C)对流雨 (D)气旋雨
填空题:
1.地形对暴雨的增幅作用大致有三方面:。
简答题:
略
计算题:
略
论述题:
1.土壤湿度对大气降水的反馈作用主要哪个地带,试简析其原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31
科目名称:环境气象学
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
具有参加大气化学研究、观测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研究的能力,具备从事与大气化学相关的大气边界层物理、气候变化、空气污染预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和工作基础。
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课程内容
1、大气湍流微结构
(1)掌握湍流脉动量标准差和湍流强度
(2)掌握湍谱特征及表达方法
(3)了解湍流通量观测与计算方法
2、空气污染扩散的基本理论
(1)理解梯度输送理论和扩散模式
(2)理解湍流扩散统计理论和扩散模式
(3)理解湍流扩散相似理论
3、理想条件下空气污染物扩散
(1)掌握点源、线源和面源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
(2)掌握大气扩散参数与地面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3)理解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
4、非均一下垫面条件下的空气污染物扩散
(1)了解局地建筑物影响下的扩散过程
(2)了解山地地形影响下的扩散过程
(3)了解水陆交界下垫面影响下的扩散过程
5、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
(1)了解大气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理解地表源、微量成分的长距离输送
(3)掌握均相和非均相化学转化过程
(4)掌握干、湿清除过程
6、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过程及大气气溶胶
(1)理解大气中的水循环、氢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硫循环过程
(2)理解大气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及产生过程
(3)掌握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
(4)掌握气溶胶来源的判别和定量分析方法
7、大气化学成分与全球变化
(1)理解大气成分与气候的关系
(2)理解大气成分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8、大气臭氧和云雾降水化学
(1)掌握光化学基础、大气氧-氮的光化学平衡理论
(2)掌握平流层臭氧和对流层臭氧理论
(3)理解云雾降水化学和酸沉降问题
9、大气化学模拟和空气污染预报
(1)了解空气污染预报研究的方法
(2)了解常用的大气化学和空气污染预报模式
二、考核目标
掌握大气化学的理论和实验的基本知识,熟悉大气中的化学现象和物理化学控制过程;掌握各种气象条件和特殊环境下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了解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分布规律、大气湍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大气环境、大气化学、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气象等打下坚实的物理和化学基础。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参考书目:
《空气污染气象学教程》,蒋维楣等,气象出版社。
2、其他规定: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考生不得使用电子计算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F07
科目名称:普通气象学
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研究大气科学的基本物理原理,并对范围广泛的大气现象进行初步的描述和解释。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有关大气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要求掌握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气的垂直分层、辐射能在大气中的传输、大气热力学、云雾降水物理学以及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大气概述
1、了解地球大气的成分和大气的重要性。
2、掌握空气状态方程和主要的气象要素。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
4、掌握大气静力学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5、掌握压高公式及标准大气的定义。
6、熟悉气压场的表示方法及基本型式。
7、掌握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第二章大气辐射学
1、掌握辐射的基本概念。
2、掌握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3、了解太阳辐射并掌握其在大气中的衰减规律。
4、掌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掌握地球辐射的有关知识。
5、掌握地面辐射差额和能量平衡模式及其结论。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
1、掌握热流量方程。
2、掌握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及饱和湿空气的绝热变化。
3、掌握干、湿绝热过程和方程,抬升凝结高度、位温、假相当位温。
4、掌握热力学图解及应用,会用T-lnP图求各特征量及判定气层稳定度。
5、掌握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判别方法及影响大气层结变化的因子。
第四章云、雾和降水物理学
1、了解水(分)循环·相变。
2、了解云的分类、形成和特征。
3、掌握雾的形成和分类。
4、掌握形成云、雾的微观过程。
5、掌握降水的形成过程。
6、掌握冰雹的形成机制。
7、掌握人工影响天气原理与方法。
第五章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
1、了解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
2、掌握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过程。
3、了解大气臭氧的生消过程及其随高度的分布。
4、了解云雾降水中的化学成分及酸雨的概念。
5、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及污染物散布的影响因子。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
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2、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5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一章:20%
第二章:30%
第三章:20%
第四章:20%
第五章:10%
(3)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理解”占20%,“掌握”占80%。
(5)试题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单向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查图题等多种类型。
(6)题型举例
●名词解释:冰晶效应
●填空题:使空气过饱和的途径有、及既又。在自然界形成云雾的主要降温过程有、、、。
●单向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大气常定成分的是()。
A、水汽(H2O)B、氧气(O2)C、氯氟烃(CFCs)D、臭氧(O3)
●简答题:按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可将地球大气分成哪几层?各层的主要特点是甚么?
简述影响空气污染散布的主要因子有哪些?
●计算题:计算气压为1000hPa,气温为27℃时的干空气密度和在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20hPa时的湿空气密度。(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查图题:已知气块的气压P=700hpa,气温t=-5℃,露点td=-10℃,求气块的Zc,θ,TV,θse,Tse,θsw,Tsw及q。
三、参考书目:
盛裴轩等编著.大气物理学(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四、其它规定: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
生态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
主要课程:普通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微生物学、大学化学(1)、有机化学、环境地学基础、植物生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气象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生态规划、生态评价、GIS与生态环境、遥感及其在生态中的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践:普通生态学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生态毒理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生态学、环境科学、应用气象、生命科学以及相关专业。
学生就业方向:学生可在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气象、规划、园林等教学与科研单位、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生态学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
应用气象学院的前身是农业气象学系,成立于1960年,由我国著名农业气象学家冯秀藻先生创建。1989年更名为应用气 象学系,气候学专业同时加入;2002年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2004年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相继成立。2006年8月成立应用气象学院,2014年生态学专业加 入。1978年获得农业气象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获得应用气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应用气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城市气象学 硕、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应用气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所在一级学科大气科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学 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一。学院是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学校国 际化水平领先的学院。
专业设置:学院现设有应用气象学(含公共气象服务方向)、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三个本科专业,应用气象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三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气象学及环境生态学两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8 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到100%、国际化率(一年以上出国)超过60%。拥有中组部“QR”、“青年千人”、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外专计划”、江苏省“特聘教授”“三三三”工程、“青蓝工程”以及 “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31人。
科学研究:学院拥有教育部“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双创引进团队、江苏省高 校“农业与生态环境气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新建有“城市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智慧气象”等科技创新团队。拥有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与耶鲁大学联合组建了“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建成了国际合作“生态气象环境研究中心”,参与建设教育部“气候与环境变化国 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已形成作物气象、设施气象、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城市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智慧气象等相对稳定、优势特色明显的六个主要研究方向。 近三年,年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以上,纵向项目到账科研经费年均1000万元以上。年均发表SCI论文30多篇、申请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在《Nature》、 《BAMS》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并被选为亮点、封面文章。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 级科技进步奖30项。
教学水平:应用气象学专业2006年获批为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2008年获批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012 年获批为江苏省重点专业;生态学专业2008年获批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建有中国气象局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江苏省应用气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苏省高校应用气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南京市应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教学实验平台,共建教育部“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中心”。“农业气象学”、“气候资源学”、“微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方法”等为省部级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近五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一等奖2项、二等奖多项。学院还承担了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农业气象学国际教育和培训任务。学校受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制定“应用 气象学专业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另外,应用气象学专业连续十多年为A++专业,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五星级专业)。
人才培养:成立50多年来,学院秉承“厚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世界、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 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于强、黄耀研究员,中国气象局 沈晓农副局长等均为学院杰出的毕业生代表。多年以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均达到100%,高质量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研究生升学率45%左右。学院已成功举 办了32期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农业气象培训班,为亚太地区、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和东欧等119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800多名学员,受到了世界气象组织 (WMO)及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气象学 [0706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大气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大气环流异常动力学 02季风与海陆气相互作用 03台风与中小尺度气象 04资料同化与数值预报 05气候数值模拟 06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 07短期气候预测 08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 09水文气象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理) ④805天气学(含天气分析) |
备 注: |
复试科目: F04动力气象学(含数值预报) 同等学力: T08大气环流 T11大气物理学 |
应用气象学 [0706z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应用气象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大气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农林气象 02城市气象 03生态气象 04交通气象 05地气交换 |
招生人数: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理) ④808农业气象学 |
备 注: |
复试科目: F07普通气象学 同等学力: T13气候资源学 T14微气象学 |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8 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到100%、国际化率(一年以上出国)超过60%。拥有中组部“QR”、“青年千人”、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外专计划”、江苏省“特聘教授”“三三三”工程、“青蓝工程”以及 “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31人。学院拥有教育部“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双创引进团队、江苏省高 校“农业与生态环境气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新建有“城市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智慧气象”等科技创新团队。拥有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与耶鲁大学联合组建了“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建成了国际合作“生态气象环境研究中心”,参与建设教育部“气候与环境变化国 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已形成作物气象、设施气象、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城市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智慧气象等相对稳定、优势特色明显的六个主要研究方向。 近三年,年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以上,纵向项目到账科研经费年均1000万元以上。年均发表SCI论文30多篇、申请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在《Nature》、 《BAMS》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并被选为亮点、封面文章。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 级科技进步奖30项。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气象学 专业代码:0706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大气科学
专业点分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北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陆军工程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6 大气科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 所,本次参评 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A+ |
3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4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B |
5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6 |
10003 |
清华大学 |
C+ |
7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 |
10558 |
中山大学 |
C |
9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C-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706 大气科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 所,本次参评 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A+ |
3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4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B |
5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6 |
10003 |
清华大学 |
C+ |
7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 |
10558 |
中山大学 |
C |
9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C- |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气象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A+ |
2 |
兰州大学 |
A |
3 |
北京大学 |
A |
B+等(4个):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 |
B等(5个):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
C等(2个):名单略 |
2015-2016年气象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
学校名称
|
星 级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 |
15 |
2 |
北京大学 |
4★ |
15 |
3 |
南京大学 |
4★ |
15 |
4 |
兰州大学 |
3★ |
15 |
5 |
中国海洋大学 |
3★ |
15 |
6 |
中山大学 |
3★ |
15 |
7 |
云南大学 |
3★ |
15 |
气象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025大气科学学院(0931-8914276)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学制 |
考试科目编码及名称 |
备注 |
◆气象学(070601)
01 大气动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
02 极端天气与灾害气象
03 现代天气预报方法与技术
04 特种气象保障技术
05 资料分析与同化
06 环境气象预报
07 全球变化与陆面过程 |
3年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 选一
③601高等数学(物理类)
④834大气物理学(含空气污染气象学)或 835动力气象学(含天气学原理) 选一
▲复试笔试科目:大气科学概论 |
1.可选“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固体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专业的考试科目。
2.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并以本人为主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篇相关学术论文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排名前三名)。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数学物理方法、气象统计预报。
|
气象学考研参考书:
南京大学 气象学 2010年 招生目录
初试科目
01大气环流异常及机理研究
02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测研究
03中尺度天气过程动力学研究
04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研究
05海、冰、陆、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3高等数学丙
④820专业综合(含大气科学概论、天气学、动力气象学)
复试科目
计算方法、数值天气预报
参考书目
《大学数学》陈仲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高等数学》林梦熊、李思谦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1988年版;
《动力气象》吕克利、徐银梓、谈哲敏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动力气象学》伍荣生、党人庆、余志豪、吕克利、巢纪平编著,上海科技出版社;
《现代天气学原理》伍荣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大气科学概论》徐玉貌、刘红年、徐桂玉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大气物理学》大气物理学编写组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数值天气预报教程》田永祥、沈桐立、葛孝贞、陆维松编著,气象出版社,1995年版;
《数值天气预报》张玉玲、吴辉碇、王晓林编著,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大气科学中的数值方法》葛孝贞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计算方法引论》徐萃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气象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气象学就业方向
气象学知识的应用日益广泛,此学科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科学。此专业的毕业生专业性强,可替代性小,所以就业前景看好。
就业去向:
1、主要是到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
2、目前大部分此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国气象局下属各省、地、县等一些气象部门,特别是到气象台工作;
3、另外就是到民航系统的气象台;再就是到部队去工作,尤其是空军。还可以到环保部门及相关的电力部门就业等等。
气象学相关职位
气象学产品工程师,风资源工程师,农业技术员,预测算法研究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