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鲁东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鲁东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鲁东大学研究生招生] [鲁东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鲁东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鲁东大学考研难吗] [鲁东大学研究生院] [鲁东大学考研群] [鲁东大学研究生学费] [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鲁东大学研究生辅导] [鲁东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鲁东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农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鲁东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鲁东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鲁东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鲁东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鲁东大学农学院园艺学硕士简介

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园艺学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
我校2018年获批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学院已形成果树学、蔬菜学、园艺植物分子育种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本学科面向全国,立足山东,侧重胶东地区,在果树学、蔬菜学等领域,围绕产业和发展中亟需解决问题,开展园艺作物高效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并向园艺植物分子育种领域深入,开展基础性与前沿性研究。
本学科注重高层次平台建设对学科的支撑,拥有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农林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育种实验室”、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市共建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二、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学科培养具备园艺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同时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具备生产、科研、管理等从事园艺学相关领域工作的学术与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政治素养;扎根农村、立足农业,为农业现代化而奋斗。
2.具有园艺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独立地承担园艺学科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3.具有健康的体魄;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等。
4.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较强的听、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阅读外文专业文献。
三、研究方向
1.园艺植物分子育种
主要开展以园艺植物为研究对象、以转基因和基因聚合技术为研究手段,对控制产量和耐逆的分子模块进行组装,进行园艺植物新品种的设计和培育。
2.果树学
主要开展果树种质资源搜集与保藏、果树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果树生理及栽培技术、果品采后储运及加工等相关研究。
3.蔬菜学
主要开展蔬菜种质资源搜集与保藏、蔬菜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蔬菜生理与栽培技术、蔬菜储运及加工等相关研究。
四、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其中必修课程学习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专业规定条件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延期毕业。
五、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方向必修课。必修环节包括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0.5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具体结构为:
公共必修课:4门,共6.5学分。包括:
政治理论课,2门,共3学分
研究生英语(阅读、听说、写译),1门,3学分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1门,0.5学分
学科基础课:4门,共8学分。
方向必修课:每个研究方向设3门,共6学分。
专业选修课:至少须修满6学分。
必修环节:4学分。包括:
实践活动,2学分。
学术活动,2学分。
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均应在前三个学期完成。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见《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必修课的考核方式除部分研究方法课外,均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的考核可采用考试方式,也可采用考查方式。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研究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对于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身份考入的研究生,导师须根据学生知识背景,要求学生补修相关本科生必修课程。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一般在入学后前两个月内完成。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和必要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既要牢固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自主学习、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研究讨论完成与实施。
在培养环节上,要保证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上的工作时间应不少于一年,重点突出科学研究在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师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要因材施教,管教管导,教书育人,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七、实践环节
研究生在第2-5学期进行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专业实习、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专业实习。实习期30天,以栽培实践和科研训练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科学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可根据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研究生实践活动结束需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活动报告,并将参加实践环节活动情况记入 《鲁东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考核表》。由实践指导教师或导师组评分并加盖公章,实践活动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
八、科学研究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水平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或以前两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以前三位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
每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至少完成2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在答辩申请前完成要求的学术活动后,填写《鲁东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并提交主讲学术报告或由主持讲座教师签字的听取学术报告清单等支撑材料。指导教师或导师组据此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学术活动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
九、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按《鲁东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规定执行,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延期毕业。
十、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
在师生互选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应根据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督促并指导研究生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开展选题工作。论文选题应确属研究生所在学科专业,选题要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或在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先进性,使研究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开题
在第三学期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完成开题报告。经开题审核小组审核同意开题的,按论文工作计划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首次开题审核及二次开题审核两次均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3.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检查
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后,进入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研究生撰写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汇报论文工作情况,导师应经常了解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末进行。
4.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完毕并符合如下条件后,方能提出答辩申请: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完成实践活动规定的专业实习工作和科研实践活动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论文答辩工作具体程序及要求按《鲁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十一、必读文献
研究生必读的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详见《鲁东大学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十二、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颁发鲁东大学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评议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鲁东大学农学院水产学硕简介

水产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水产是应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相关学科知识与技术研究水产动植物养殖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科学。本学位点瞄准我省海洋水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需求,以特色海产经济动物育种和高效生态养殖、近海生物资源保护和生境修复以及水产动物常见病害防治为研究特色。
水产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于2018年获批农业(渔业发展)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批水产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已形成水产养殖学和水产医学两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建有山东省高校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省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基地和省滩涂贝类生态化开发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到水产、环保等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技术研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创新能力,政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能够在水产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或专业技术工作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高尚品德,具备良好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
2.掌握本门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较全面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相关发展动态。
3.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并能较好地运用英语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4.具有从事水产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水产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重视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水产养殖学:侧重于特种水产生物繁育、养殖技术以及经济性状形成机制研究。
2.水产医学:侧重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行免疫保护评价体系和水产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发。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其中必修课程学习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专业规定条件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延期毕业。
五、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方向必修课。必修环节包括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0.5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具体结构为:
公共必修课:4门,共6.5学分。包括:
政治理论课,2门,共3学分
研究生英语(阅读、听说、写译),1门,3学分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1门,0.5学分
学科基础课:4门,共8学分。
方向必修课:每个研究方向设3门,共6学分。
专业选修课:至少须修满6学分。
必修环节:4学分。包括:
实践活动,2学分。
学术活动,2学分。
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均应在前三个学期完成。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详见《水产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必修课的考核方式除部分研究方法课外,均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的考核可采用考试方式,也可采用考查方式。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研究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对于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身份考入的研究生,导师须根据学生知识背景,要求学生补修相关本科生必修课程。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一般在入学后前两个月内完成。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和必要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既要牢固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
在培养环节上,要保证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重点突出科学研究在培养环节的重要性。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师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要因材施教,管教管导,教书育人,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七、实践环节
研究生在第2-5学期进行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专业实习、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专业实习。实习期30天,以生产管理实践和科研训练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科学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可根据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研究生实践活动结束需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活动报告,并将参加实践环节活动情况记入《鲁东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考核表》。由实践指导教师或导师组评分并加盖公章,实践活动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
八、科学研究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核心期刊及以上水平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身份正式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每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至少完成2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在答辩申请前完成要求的学术活动后,填写《鲁东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并提交主讲学术报告或由主持讲座教师签字的听取学术报告清单等支撑材料。指导教师或导师组据此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学术活动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
九、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按《鲁东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规定执行,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延期毕业。
十、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
在师生互选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督促并指导研究生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开展选题工作。论文选题应确属研究生所在学科专业,选题要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或在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先进性,使研究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开题
在第三学期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经开题审核小组审核同意开题的,按论文工作计划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首次开题审核及二次开题审核两次均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3.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检查
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后,进入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研究生撰写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汇报论文工作情况,导师应经常了解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末进行。
4.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完毕并符合如下条件后,方能提出答辩申请: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完成实践活动规定的专业实习工作和科研实践活动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论文答辩工作具体程序及要求按《鲁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十一、必读文献
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详见《水产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十二、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颁发鲁东大学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鲁东大学农学院农业农艺与种业专硕简介

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
(代码:095131)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艺与种业领域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和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政治思想方面要求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业务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植物生产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发展需求规律技术应用及传播模式,具备植物生产全产业链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掌握大田农作物、园艺作物和种业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作物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要求
本方案涉及领域包括作物科学、园艺科学、种业科学三个方向:
(1)作物科学方向:掌握大田农作物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作物类农艺与种业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经营管理、服务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2)园艺科学方向:掌握园艺作物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园艺类农艺与种业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经营管理、服务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3)种业科学方向:掌握种业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植物种业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经营管理、服务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采用半脱产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采用集中授课方式,一般在暑假或寒假集中授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意愿也可以随同全日制研究生在自然学期上课。每门课程只能选择一个时段修读。
四、课程设置
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应突出相应学科方向的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渔业发展领域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攻读农艺与种业领域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附表课程的学习和必修环节,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实践训练4学分。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方式均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可采用考试方式,也可采用考查方式;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
五、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试验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校外基地的实践研究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进行,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训练不少于6个月。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实践学习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实践期满后研究生需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培养单位应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2)实行双导师制
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聘请校外导师参与制定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报告等指导工作。
(3)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从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对于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身份考入的研究生,导师须根据学生知识背景,要求学生补修相关本科生必修课程。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一般在入学后前两个月内完成。
(4)培养中注重培养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六、专业实践
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一般在研究生所在单位进行,结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开展实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到本领域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须提交实践手册、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等材料,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 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植物生产类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推广应用、生产管理等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第三学期期末,根据论文选题,确定研究内容,形成技术路线,设计研究方案,并公开作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形成明确的选题评议意见与建议;研究生根据专家意见完善开题报告。
(2) 中期考核
第四学期末,按《鲁东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规定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延期毕业。
(3) 论文形式与写作
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开发、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发明专利、技术标准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论文撰写符合学校相关规范要求。
(4) 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导师不得担任本人指导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委员。
完成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未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而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

鲁东大学农学院硕士点概况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2019 年 4 月修订)的要求,农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制定了2019年农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细则。本细则适用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研究生单项奖学金的评审,旨在奖励优秀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一、组织管理
学院成立由党总支书记(或院长)任主任、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领导任副主任,导师代表、研究生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代表为成员的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本学院研究生奖学金的申请、初审及推荐等工作。
二、评选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刻苦、成绩优良;
5.热心社会工作,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学术文化活动等方面表现优秀;
6.按学校要求注册并按时缴纳学费等有关费用。
(二)、国家奖学金申请条件:
研究生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除满足基本条件外,须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或专业实践能力。
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作为前三位成员出版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译)著;或以第一作者发表1 篇以上(含 1 篇)本学科(专业)学术论文,其中理工类至少包括 1 篇 A类期刊发表的论文,或 1 篇被 SCI 收录的论文,或 1 篇被 EI Compendex[工程索引(核心版)]索引的论文,或 2 篇 B 类及以上论文,人文社科类至少包括 1 篇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
2.作为额定成员获得市(厅)级及以上政府(部门)科研奖励(市厅级首位,省部级前三位,国家级前五位)。
3.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4.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完成市(厅)级及以上研究项目(市厅级为首位、省部级前三位、国家级前五位成员)。
5.首位获得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
6.首位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类大赛第二等次及以上奖项;或首位获得省(部)级创新创业类大赛最高等次奖项。
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作为前三位成员出版专(译)著;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 1 篇本专业领域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
2. 作为额定成员获得市(厅)级及以上政府(部门)科研奖励(市厅级首位,省部级前三位,国家级前五位)。
3.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4.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完成市(厅)级及以上研究项目(市厅级为首位、省部级前三位、国家级前五位成员)。
5.首位获得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
6.首位在各专业学位教指委举办的全国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技能大赛(相关类别)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若研究生在读期间其所学专业领域未组织全国性的专业技能比赛,则须在校级专业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并在本科院校学报层次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至少 1 篇本专业论文。
7.首位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类大赛第二等次及以上奖项;或首位获得省(部)级创新创业类大赛最高等次奖项。
8.其他实践成果(文艺作品、新闻与影视作品、应用设计、案例报告等)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本科院校学报层次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至少 1 篇本专业论文。
(三)、学业奖学金申请条件:
满足基本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相应等次的学业奖学金。
1.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率为100%
推免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含其下设独立学院)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本科期间获得过省级及以上政府奖学金者,可申请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其余研究生可申请二等或三等学业奖学金。二、三等学业奖学金在评定时,按照综合测评成绩排序。综合测评设 4 个一级指标,权重如下:
(1)入学成绩(复试成绩、初试成绩)40%;
(2)研究生生源(第一志愿报考、毕业院校、报考院校)30%;
(3)学习、科研成绩(课程学习、上课出勤、科研成果等)20%;
(4)民主评议(思想道德表现及参与学校、学院、班级活动等)10%。
2.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率为70%
按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绩(专业学位实践成绩)以及民主评议 3 个一级指标进行综合测评。
一级指标权重如下:
(1)课程学习成绩 20%;
(2)科研成绩(专业学位实践成绩)50%;
(3)民主评议(参与“三助一辅”、参与各级各类活动、担任研究生干部及贡献、各类评优或奖励等)30%。
3.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率为70%
按科研成果和民主评议2个一级指标进行综合测评。
一级指标权重如下:
(1)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科研获奖、发明专利、科学研究、比赛获奖等)70%;
(2)民主评议(参与“三助一辅”、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担任研究生干部及贡献、各类评优或奖励等)30%。
二、三年级研究生申请一等学业奖学金,参照国家奖学金评审条件执行。
三、评审细则
(一)一年级研究生
学院按照申请者综合成绩排名评审奖学金,综合成绩计分公式为:Z=A*40%+B*30%+C*20%+D*10%
其中A为入学成绩得分,B为研究生生源得分,C为英语、科研成绩得分,D为民主评议得分,加分内容的时限以当年通知为准。
1、入学成绩得分
入学成绩以研究生院导出的总成绩为准,换算为百分制。
2、研究生生源得分(见附件1)
3、英语、科研成果得分(见附件1)
英语、科研成果得分要求换算百分制。
4、民主评议得分(见附件1)
计算方法为:D=导师评议得分*50%+获得荣誉得分*50%;获得荣誉得分要求换算百分制。
导师评议见附件2,荣誉得分加分项仅限本科期间市级及以上社会活动奖励
(二)二、三年级研究生
学院按照申请者综合成绩排名评审奖学金,综合成绩计分公式为:Z=A*20%+B*50%+C*30%(二年级),Z=B*70%+C*30%(三年级),其中A、B、C均为百分制。
其中A为学业成绩得分,B为英语、科研成绩得分,C为民主评议得分,加分内容的时限以当年通知为准。
1、学业成绩得分
计算方法为所修科目的加权平均分。设学生全年所修的各科成绩A1、A2、A3……An,各科相应的学分分别为B1、B2、B3……Bn,则加权平均分为(∑Ai*Bi/∑Bi)(i=1,2,3……n)。
学业成绩由学院研究生秘书统一提供,科目为上一学年度所上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非专业选修课不计算。
如有特殊情况不列入计分的课程由学院公布。
2、英语、科研成果得分:
科研成绩得分按照本节(一)部分标准执行
3、民主评议得分
计算方法为:D=导师评议得分*20%+获得荣誉得分*60%+学生工作*20%;获得荣誉得分与学生工作得分要求换算百分制。
四、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本学年奖学金参评资格:
1.违反国家法律、校规校纪受到通报批评及以上处分;
2.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查证属实;
3.在教学检查中被发现无故缺课并受到通报批评;
4.有课程补考或重修;
5.学年累计三次违纪(含宿舍违纪)或无故旷课;
6.论文一稿多投者;
7.无故不按时缴纳学校规定的相关费用;
8.学籍状态处于休学或超出修业年限;
9.不按学校规定时间报到和注册,离校外出不履行请假手续;
10.因私出国留学、疾病、创业等原因未在校学习;
11.参与非法组织及活动。




      农学院
    二0一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鲁东大学农学院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
 
书记办公室(刘新海)
 0535-6697616
 北18号楼310室
 
院长办公室(程显好)
 0535-6664662
 北18号楼310室
 
副书记办公室(赵丽丽)
 0535-6691628
 北18号楼204室
 
副院长办公室(闫冬春)
 0535-6667036
 北18号楼206
 
     实验室
 
副院长办公室(王晓通)
 0535-6667037
 北18号楼204室
 
办公室(冯培勇)
 0535-6664669
 北18号楼201室
 
教务办公室
 
    ( 韩立亚 刘红阳)
 0535-6664665
 北18号楼201室
 
团总支办公室
 
(宋慧杰 王青 
 
       王律强 张爽)
 0535-6664663
 北18号楼203室
 
 
 
 
 
 
 
 
 
 
 
 

鲁东大学农学院简介

鲁东大学农学院成立于2012年,学院的建设目标是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成立以来,秉承“学科立院、特色兴院、科研强院”的发展理念,发扬“艰苦创院”的工作作风,全院师生勠力同心,干事创业,快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学科专业】学院坚持学科立院,学科实力不断增强。有园艺学(学硕)、水产(学硕)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农业(渔业发展)及农业(农艺与种业)(专硕)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设园艺、农学、水产养殖学三个本科专业;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专业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2018年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019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8年农学、水产养殖学招收山东省首批农技推广公费学生。
办学条件】学院教学科研用房面积450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拥有园艺、水产养殖学、农学三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个标准化的智能温室,建有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70多处,在校生1200余人。
教学成果】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关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年均考研率50%以上;教师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生数量占在读本科生总数的50%以上;近三年有70 名学生参与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 论文9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8项已经获得授权;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 项。自2014 年起,农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了“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技能竞赛,参加学生人数700余人,获奖学生人数121人。参赛项目获得国家金奖1 项,国家银奖2项,国家铜奖2项,山东省金奖(一等奖)7 项,山东省银奖(二等奖)12项,山东省铜奖(三等奖)11项。教师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科学研究】学院坚持科研强院,科研水平逐步提高。以地方农业特色需求为导向,结合学院的现状,形成了食用菌技术、农林作物遗传改良、水产养殖技术三个科研方向;建设了山东省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食用菌技术”泰山学者岗位、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育种”“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山东省滩涂贝类生态化开发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设有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两个研究机构。“十二五”以来,共主持国家级项目41余项、省部级项目42项,市厅级项目28项,横向课题8项,目前在研经费3478万元;发表SCI、SSCI、CSSCI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部,授权发明专利17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
师资队伍】学院坚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人,博士比例100%。其中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农业体系岗位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省属高校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玉米、食用菌、贝类)岗位专家3名,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成员2名,山东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1名,烟台市“双百计划”人才1名,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学者1名,威海市人才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1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
服务地方】学院密切关注“行业需求、地方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工作。总支自2015年先后选派1人挂职芝罘区团区委,1人到滨州无棣挂职科技副镇长,1人到乳山市挂职科技副市长,1人参加省“千名(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学院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研发出黑枸杞、蓝莓、杨树、玉米、小麦、羊肚菌、牛樟芝、猪肚菇、特色海参、乌牡蛎、海马等新品种,以及新型养殖、种植技术在国内推广,已累计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央视“朝闻天下”、《中国教育报》、“人民网”等多家省级以上媒体报道了女博士服务乡村振兴的事迹。
获奖情况】2016年山东省高校工委颁发“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获鲁东大学先进单位、先进党总支等优秀称号。农林作物遗传改良团队获山东省“黄大年”式团队,1位老师获“第七届中国侨届贡献奖”。1位教师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等奖励。农林作物遗传改良女博士团队获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授予“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
农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主题,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把学院建成人才培养质量高,科学研究优势突出、服务社会能力强,省内一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学院。(数据截止到2019年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