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吉林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群]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吉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吉林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吉林师范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吉林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吉林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吉林师范大学
考研网快讯,据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吉林师范大学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学院 |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
初试参考书目
|
初试内容范围
|
备注
|
014物理学院
|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01原子、分子结构与光谱学
02原子、分子与光的相互作用
03新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与合成
|
070201理论物理,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8无线电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
③626量子力学
④830普通物理一(力学、热学、电磁学)
070205凝聚态物理,070207光学,077301材料物理与化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
③626量子力学
④830普通物理一(力学、热学、电磁学)
或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
③627有机化学
④831无机化学
|
626《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量子力学》,曾谨言,科学出版社,2004
830《普通物理学》,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或
627《有机化学》第四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831《无机化学》第一版,宋天佑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
|
第三科、第四科选考化学类科目须携带计算器
|
点击【】查看更多参考书目。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一、学科简介
原子与分子物理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原子分子结构、性质、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提供基础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数据,是许多研究领域的基础,原子与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它的发展对物质科学的研究尤为重要。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渗透面宽,它的深入研究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电子学和电子产业、光电子学和激光产业等现代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应用范围广,在能源、材料、环境、医学和生命科学以及国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开拓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目前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正处于新的发展高峰时期。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今世界在能源、材料、环境、信息、生命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大量新数据新概念新构思,而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作为以上各项研究的基础,其作用也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计算机、激光、同步辐射、束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原子分子物理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特别是近场技术和飞秒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认识微观物质世界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许多新仪器设备相继诞生。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的空间分辨水平提高到原子量级,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将人们带入了奇妙的原子世界,对单原子的操控已经成为现实。利用超快技术实现高精度时间分辨,可以研究原子分子的相对论效应,许多以前观测不到的现象现在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1) 离子、原子、分子的囚禁、冷却、操控及在相关条件下的应用和一些精密测量,如能级的高精度测量、BEC的实现及其应用、原子激光、离子阱频标技术和新方案等。2) 极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物理研究。主要包括在外加强电场、强磁场、强光场、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结构及其动力学行为的研究。3) 基于目前一些新环境下的原子、分子与团簇的结构与碰撞动力学研究。如冷原子分子之间的碰撞,分子、分子离子、团簇的结构与光谱,分子与电子的碰撞, 高离化态原子的碰撞及其与电子、光子等的相互作用。4) 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实验室里相继在离子阱中的离子、光腔中的原子、核磁共振中的核自旋等体系中演示了基本量子逻辑门操作,推进了量子计算机的研究。5) 与生命、化学、材料、信息等方面的交叉,进行机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
本学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人。学科成员获得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新世纪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四平市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
本学科重视学科基本建设,拥有了一些重要的实验设备,如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等仪器设备,为原子分子物理学科持续、稳定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四平市科技厅等资助的科研项目数20余项,研究成果获四平市科技进步奖5项,近5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同时,本学科重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并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学科注重学术交流,先后邀请中科院院士、国内外著名教授和学者来本学科讲学,并聘请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瑞典林雪萍大学的多名教授为本学科兼职教授。
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是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学科,形成教学、科研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并结合我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我省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是品行端正,热爱祖国,学风良好、治学严谨、身体健康,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及技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并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与原子分子物理学专业有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原子、分子结构与光谱学
2. 原子与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3. 激光与原子、分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4. 原子分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三)主要相关学科
材料,化学,光学,天体和凝聚态物理。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习年限为3年;学分不少于35,不超过38学分。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生考试科目:
903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01飞秒激光场中分子行为
02原子分子超快量子调控
03复杂分子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04 整形脉冲作用下的原子分子过程
05 极紫外超快光源及其应用
06分子和离子激发态结构与动力学
07强场原子分子动力学过程理论模拟
08动量空间下研究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
09高次谐波、阿秒脉冲的产生与应用
10离子-原子分子碰撞动力学
11原子相干操控
12液相分子超快动力学过程
13激光等离子体光谱
14等离子体中的原子分子过程
15飞秒激光在大气中的传播
16飞秒激光精细微加工
17分子光伏器件
18热电和纳米材料的原子设计
19含能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
20开放量子系统动力学
21含时量子蒙特卡罗方案研究强场中的电子关联
22纳米材料的光电转换特性研究
23手性分子结构与功能模拟
24团簇结构与性质理论计算
25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研究 |
2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70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需携带计算器)
④956固体物理(需携带计算器)或957量子力学(需携带计算器) |
复试科目:专业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可在科目④中选择与初试不同的科目为其中一科,另一科为原子物理。 |
原子与分子物理考研参考书:
http://www.jilinkaoyan.com/kaoyanziliao/yuanziyufenziwuliyanjiusuo/32_cankaoshu.html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生就业去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揭示微观世界奥秘的先驱,是现代物理学创立的奠基石和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此外,这个领域的研究还为人类贡献了激光,原子钟,核磁共振等很多重要的高新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该领域的研究除了继续探寻原子分子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阐明物理学基本定律,以及提供各种原子分子的科学数据之外,还和凝聚态物理、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等方向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学科交叉,在物理学研究前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在技术上具有诱人的前景。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渗透面宽,它的深入研究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电子学和电子产业、光电子学和激光产业等现代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应用范围广,在能源、材料、环境、医学和生命科学以及国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开拓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