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桂林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桂林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桂林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桂林理工大学考研群]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桂林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培养方案

《计算机技术》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培养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
2、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有关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各种专门知识,熟悉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通过与其它学科交叉,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多种研究及应用课题。能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与科技转化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资料。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有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能胜任高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4、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习年限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研究生如需延期毕业的,需本人申请,导师签署具体意见,经学院同意,报研究生处批准,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延长期一般不超过一学年,延长期间的住宿及其它待遇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如果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包括经批准的延长期)内,未能完成硕士生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答辩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三、研究方向
1、计算机网络技术;
2、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
3、制造业信息化技术;
4、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
5、数据库及其应用技术;
6、工程软件与应用。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的计算机专门人才,能胜任高层次的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
3、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与科技转化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摘要、进行学术交流。
4、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具备综合创新,实践和管理的能力;有良好的科技协作精神。
5、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制与在校年限
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3年,在校学习时间可为2~4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成绩优秀者可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
1、嵌入式软件;
2、企业计算;
3、语义信息处理;
4、工程软件;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的计算机专门人才,能胜任高层次的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
3、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与科技转化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摘要、进行学术交流。
4、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具备综合创新,实践和管理的能力;有良好的科技协作精神。
5、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制与在校年限
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3年,在校学习时间可为2~4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成绩优秀者可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
1、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2、制造业信息化;
3、工程软件与理论;
4、智能信息处理;
5、计算机网络技术;
6、数据库及其应用技术;
7、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信息学院)成立于2009年,其前身是应用物理与计算机系(1992年成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正高职称16人、副高职称28人,具有博士学位23人。程小辉教授2019年获得“广西教学名师”称号。
学院学科基础扎实,包括博士点支撑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广西区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广西特色优势专业(计算机专业群)广西重点实验室(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系统),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区级一流课程(《计算机网络》)等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与华为联合成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中国计算机实践教育联合会”首批会员单位,与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0多个。
学院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院目前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和软件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2600多人,其中本科生2400多人,研究生近200人。学院拥有良好的实验条件,设有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信息与控制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总价值3600多万元。学院近年来在互联网+、电子竞赛、数学建模、英语竞赛、程序设计等各类竞赛中成绩卓著,获省级以上各类奖励达300余项。
学院科研工作快速发展,在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智能感知信息处理研究、智能计算及应用等研究方向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共获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地厅级科研项目40余项,项目总经费2000多万元。研究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桂林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得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500多篇,三大检索收录300多篇。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区域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类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