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学科专业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湖北医药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介绍]
[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临床药学学科介绍]
[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药学专硕评估工作推进会]
[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研究生师资力量]
[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简介]
[湖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联系方]
湖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湖北师范大学考研群]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学科专业介绍正文
地理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和我校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本系实际,制定地理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优秀本科生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横向联合研究,突出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目标,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地理科学专业建设成为立足黄石、面向湖北,辐射全国具有一定特色和水平的专业。以师范专业教育为基础,以人文地理学科建设为重点,形成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学相互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努力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能适应基础教育和湖北以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目标与根本任务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力争建成2—3个本科专业,达到校级重点扶植学科一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优质课程2门,校级创新团队1个。把本学科专业建设成为富有区域特色、并在湖北省同类学科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升地理学科的办学水平。
(二)专业教师总数达到10—1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50%。力争培养或引进省级学科带头人(或省级骨干教师)1名,校级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骨干教师3名。外聘教师2-3名,使师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更为合理。
(三)教学设备资产累计达400万元。努力促使教学科研条件大大改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更加完善。不断加大开放实验室建设力度,完善图书资料阅览室,对本专业图书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图书资料达到2000册,使其成为较高水平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平台。
(四)力争取得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科学理论成果,获得省级成果奖励1项,在核心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主持省级科研项3-5目项,力争国家级课题立项1项,大力推进纵、横向课题的立项,出版专著、教材1-2部,使学科的整体学术水平、社会反响大幅度提高。
(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具有明确的专业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具有科学规范的、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既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知识要求,又能反映本专业特色;具有完备的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具有科学的教材选用方案;教学方法与手段先进;建设若干稳定的实习基地,保证专业实习正常进行。
(六)在校生人数达到400人左右,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确保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力争考研入学率到达30%以上。
三、具体措施与实施办法
(一)加强专业建设领导
成立一个由专业负责人与教研室主任组成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业建设的规划、组织、论证、制订措施与制度、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评估等工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2、加大专业教师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博士或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3、有计划选派教师参加专业课程的培训进修。
4、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5、大力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新秀。
6、采取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老师、集体备课、听课等手段,通过“传帮带”,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以教学为中心、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就业为目标,调整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由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专业课程的设置论证工作,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2、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由本门课程负责人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制定,最后由专业建设领导小组集体研究论证。
3、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构建学生、教师双向信息反馈与评估,教学观摩与教学经验研讨,期中(末)教学检查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控制教师课时数量,实行课程负责制和主讲教师制度。实行教学示范课与观摩课制度,实行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制度;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改革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实验课程;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将教师的教学纪律、教学效果和教研成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4、加大课程建设力度。课程设置上倡导专业知识体系加技能模块,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确定重点课程建设门数,以重点课程和实验课程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的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材体系。各门课程,尽量使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近几年出版的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以及应用部分原版教材,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同时根据专业的特点,引进科学出版社、环境出版社等著名出版社的教材。组织教师编写或参与编写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自编教材。
(四)科学研究
1、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结合所教课程、所从事的学科从事科研,谨防脱离教学实际、学科建设的实际去闭门造车。
2、积极申报地理学科硕士点。
3、积极争取省级以上有经费资助的课题立项。要围绕如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来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特别要结合教学和落实本科培养目标,发现重大问题来加强科研,认真组织队伍做好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大力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术梯队。
4、经过2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各研究方向的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
5、加强激励机制。对教师申报成功的国家级、省部级立项课题、省部级奖励以及在重点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参照学校奖励标准给予奖励。
6、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校两级的教研立项,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科专业建设。
7、学术交流。继续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讲座,以本专业教授与副教授为骨干,面向广大教师或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并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讲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五)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1、加强实验室管理,充实实验室的人员,建立和建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提高实验人员的实验管理水平。
2、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对现有的教师要增强实验动手能力的增训,对引进的人才要特别注意考察其实践技能。
3、优化实验课程,建设好开放型实验室。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并改进学生的实习、见习、社会考察活动的管理,注重求实效。
4、建立基础教育教学实习基地10—15个,省内外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各一个,编写实习指导书、实习大纲,实习基地进行挂牌,聘请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本文来源:
http://m.okaoyan.com/hube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