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湖北医药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介绍] [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临床药学学科介绍] [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药学专硕评估工作推进会] [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研究生师资力量] [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简介] [湖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联系方]

湖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湖北师范大学考研群]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正文

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学院源于1980年设置的历史教研室,1982年开始招收历史教师进修班学员。1983年创办历史科。1984年开始招收历史教育专科生。1986年成立历史系,开始招收历史学本科生。1996年开始与湖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增设社会工作专业,开始招收社会工作本科生。2005年增设导游服务专业,开始招收导游服务专科生。2006年历史学专业被增列为湖北省第四批立项建设硕士点。2008年学校实行院系改革,历史系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2011年开始招收历史学+地理学双学位本科生。2011年获批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史硕士研究生招生权。2013年获批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2014年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招生权。
师资队伍:我院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1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4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校学术带头人1人,校学术骨干5人。外聘教授10人。
科研成果:近五年我院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7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教育厅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30多项、黄石市社科项目10项,在研经费达200余万。近五年我院教师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奖20项,其中毕道村教授的专著《现代化本质》荣获吴玉章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
学科建设:现设有现代化研究、鄂东旅游资源研究、社区发展研究、汉冶萍研究、老龄人研究和残疾人研究等6个研究所。拥有2个校级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中国史一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有校级鄂东地方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目前,我院有2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视频精品课程,5门校级优质课程。建成集个案、小组与计算机房于一体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历史专业建有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西安、洛阳-郑州-开封、井冈山等野外见习基地和30余个教育实习基地;社会工作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在北京、香港、深圳、厦门、苏州和省内建有20余个教学实习基地。院资料室藏书2万余册,各种教学音像资料1000余盘/带,电子专业书籍2000册,订有专业期刊110余种;重点研究基地资料室藏书890册,电子专业书籍1650册。每年均邀请在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官员、企业家等来我院讲学,学术氛围浓郁。
人才培养:近五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校级以上科研立项43项;获省优学士学位论文45篇;获得校级以上奖项50项,其中,我院学生连续获得湖北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在湖师独占鳌头!
30年来,我院毕业生或扎根基础教育事业、或走上行政岗位、或落户基层社区、或遨游旅游界、或潜心学术研究、或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或活跃在律师行业、或驰骋商界。在毕业生中有80人考取博士;有近百人在高校工作,其中教授18人、博士导师6人;有50余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其中副厅级干部8人;国家一级作家1人;全国最美社工1人;特级教师2人,20多人担任中学副校长以上职务,绝大部分毕业生成为中学骨干教师。设有“三明奖学金”、“冰马奖学金”、“陶兵林奖学金”等校友奖学金。
 
专业名称:历史学(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教育和历史教学工作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教学论、中国思想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史学史、版本目录学、西方文化史、西方史学史、西方经济史、西方政治制度史等。 
就业去向:中学历史教师;博物馆、文物单位和地方志编撰机构;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公务员以及考研深造等。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能在社会保障部门、社会团体组织、社会福利和服务机构、基础政权和社区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人口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高等数学、社会行政学、社会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环境保护、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保障与福利、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工作法规与职业道德、应用文写作等。 
就业去向:民政部门、社保部门、福利机构、学校社工、各级社区单位、街道办、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民间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考研深造等。
专业名称:历史学--地理学(师范类,双学位四年制本科,授予历史学学士、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掌握历史学、地理学以及教师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流的中学师资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史学概论、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论、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气候学、地图与测量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就业去向:中学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教师;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考研深造等。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相应的旅游产业实践技能,能在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行政部门及相关旅游企业从事服务、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并能在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一体化”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教育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教学论、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等。
就业去向: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组织机构;考研继续深造等。
联系电话:0714-6511260,0714-6511565,
网    址:http://www.ls.hbnu.edu.cn
长江之滨,青山湖畔,欢迎您走进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因为您的融入、关心和支持而更加美好!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ube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