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河海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研友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河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河海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历年】] [河海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河海大学考研难吗][河海大学考研难吗]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河海大学排名] [河海大学考研群] [河海大学研究生学费] [河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正文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主导方向,以机械设计与制造、机器人工程、材料加工、能源动力、工业设计等为主要专业特色,面向工程应用,培养现代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与信息化、机器人设计及制造、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机电系统测试与控制、空调与制冷、材料加工工程、工业设计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工业设计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水利机械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共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电子工程”为部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本科专业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第一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9年6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和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类。设有机械基础实验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州校区工程训练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中心三个实践教学平台;拥有国家工科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河海大学-常州宝菱重工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院设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四个系,力学、工程图学两个教研室。截至2019年月6月,学院在校本科生1859人,全日制在读研究生402人(硕士研究生370人,博士研究生16人,留学生16人),非全日制硕士116人;教职工137人(专任教师103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1人,具有副高职称44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5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4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4人。
学院拥有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常州市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光伏系统集成与生产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市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市高空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4个市级等科研平台;设有河海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研究所、河海大学机电控制及水下机器人研究所、河海大学焊接技术与金属结构研究所、河海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河海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河海大学疏浚教育与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特种机器人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大禹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2017年机械工程专业教学成果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国家“863”、“973”计划重点项目子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部省基金项目35项、横向研发合作项目100余项,年科研项目经费平均1200万元以上,2018年科研项目经费达3326万元。有近百人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每年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80余篇;每年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学院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的教育,十分重视外语、计算机应用、现代制造技术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训练。为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实施个性化“英才计划”、“卓越计划”、“1442工程”和“162”计划培养模式创新,努力培养学术英才、工程英才、管理英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多年来学院培养的学生具有机电结合、工管结合的特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院学生先后在足球机器人世界杯比赛、国际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机器人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包括国有和中外合资大中型企业、研究所、设计院、水力电力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近几年学生考取公务员的比例逐年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继续升学率达到43%以上。从毕业生的调查反馈信息中获悉,学院毕业生中有很多人已成为本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ehaidaxue/yanjiushengyuan_25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