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导师:柳炳康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导师:柳炳康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导师:翟华]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曾亿山]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导师:严正峰]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导师:王勇]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导师:王旭迪]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导师:王健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合肥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合肥工业大学考研难吗]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合肥工业大学考研群]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合肥工业大学保研夏令营 合肥工业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导师:柳炳康正文

 


姓名 柳炳康
性别
出生年月 1952.07.04
学历学位 研究生 硕士
职务  
职称 教授
所属学院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所属专业  
社会兼职 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土建学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徽超限建筑抗震设计审查委员会专家,安徽省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 、结构动力分析及工程结构抗震、建筑结构易损性分析及震害预测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鉴定加固、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方面的研究
主讲课程 先后主讲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结构、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等5门本科生课程;主讲结构振动控制、结构抗风设计等4门研究生课程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0551-62901487
E-mail liubingkang@hfut.edu.cn
通信地址 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
邮编 230009
个人简介
柳炳康,1982年1月合肥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88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3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土建学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徽超限建筑抗震设计审查委员会专家,安徽省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2005年度和2006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2008年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主持建设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2010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的教改项目“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2010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科研项目“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2010年12月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
研究介绍
近几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压装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建设部科技项目“城市道路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偏心节点抗震性能”,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项目“城市道路废弃建筑垃圾和杂填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纵向课题研究,以及横向课题“结构易损性分析及抗震鉴定”,“预应力管桩与承台接合部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合肥市政府项目“合肥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等项目研究。内容涉及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房屋及桥梁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方面的研究。
先后主持芜湖南瑞商城结构设计,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楼结构设计,安徽继远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科研楼、生产楼结构设计等10余项工程的结构设计。先后主持合肥发电厂100m钢筋混凝土烟囱检测与鉴定、安庆天主教神甫楼结构检测及鉴定、合磨路立交桥结构静载试验与可靠性鉴定、安徽江汽股份公司研发中心大楼预应力梁检测、合肥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等60余项工程的检测与鉴定。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之后,于5月下旬亲临地震灾区进行房屋震害调查和结构安全性评估。
近五年来在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工业建筑、建筑结构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主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主编《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2007年以来发表的论文(本人第一作者,或本人第二作者研究生第一作者):
[1]柳炳康,李建宏,张星宇,盛海,宋寅.预应力填芯管桩抗弯性能与延性特征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7,(3).
[2]柳炳康,田井锋,张瑜中,徐远征,昌献峰.低周反复荷载下预压装配式PC框架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J].建筑结构学报,2007,(3).
[3]李有香,柳炳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要求[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4]何鹏,柳炳康,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有限元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7(4).
[5]宋寅,柳炳康,李建宏,盛海,张星宇.填芯与非填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的比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
[6]顾亮,柳炳康,各向异性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挠度和应力的计算[J],工程与建设,2007(5).
[7]柳炳康,葛 斌,扈惠敏,李德章.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及其应用[J].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0.
[8]柳炳康.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9]付佳丽,柳炳康,扈惠敏.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J].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0.
[10]张星宇,柳炳康,凌应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承台接合部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8(4).
[11]陈传鼎,柳炳康,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侧向约束影响的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8(2).
[12]蒋亚琼,柳炳康,合磨路立交桥的静荷载试验与承载力评价[J],工程与建设,2008(3).
[13]洪涛,柳炳康,水平荷载作用下管桩受力性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8(4).
[14]周徽,柳炳康,陆国,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06期
[15]程琛,柳炳康,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拱度计算与实测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8年 06期
[16]Liu Bingkang,Zhang Yuzhong,Wu Jibo.Damag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Bulletin of Institu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nto Gakuin University May,2009
[17]张李黎,柳炳康,胡波,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与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18]胡波,柳炳康,张李黎,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
[19]陆国,柳炳康,周徽,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强度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9年 02期
[20]曹勇;柳炳康;夏琴,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试验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9年 01期
[21]夏琴;柳炳康;曹勇,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01期
[22]沈靓;柳炳康;张瑜中;吴季柏;汶川地震中框架楼梯典型震害分析与有限元计算[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4期
[23]柳炳康,黄慎江,宋满荣,周安,蒋亚琼,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 05期
[24]吴阳,柳炳康,汶川地震中框架填充墙结构震害数值模拟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 09期
[25]柳炳康,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十二五”建设与发展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6期
[26]杨晓波,柳炳康,黄慎江,宋满荣,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27]昂正文,柳炳康,宋满荣,周安,陈丽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延性特征及耗能能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 12期
[28]柳炳康,郝星,安徽省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若干问题探讨[J],施工技术,2011年06期
[29]柳炳康,宋满荣,蒋亚琼,黄慎江,周安,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2期(EI收录)
[30]Bingkang Liu,Jinsong Fan,Huimin Hu,Lihui Fu.Recycled Technology of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Waste and Miscellaneous Fill Used as Subgrade Fillings[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Vol.250-253 (2011)3460-3464.CEABM2011(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Materials )(EI收录)
[30]Jinsong Fan,Bingkang Liu,Huimin Hu.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ategory and Recycle of Miscellaneous Fill Used as Subgrade Fillings[J].ACEE2011(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rchitecture,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I收录)
[32]Song Manrong;Liu Bingkang;Huang Shenjiang;Zhou An,Experimental study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n three-story prestressed fabricated concrete frame[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250-253,p1287-1292,2011.(EI收录)
[33]柳炳康,宋满荣,黄慎江,周安,三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EI收录)
[34]柳炳康,黄慎江,宋满荣,王洪林,陈丽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11期。(EI收录)
[35]柳炳康,陈丽华,周安,郑宇,符栎辉,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1期。(EI收录)
[36]吴童,柳炳康,周安,陈丽华,低周反复荷载下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7]范劲松,柳炳康,扈惠敏,城市道路建筑渣土三级分类体系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Vol.34,No.11,1711-1714
[38]符栎辉,柳炳康,陈丽华,周安,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Vol.34,No.12,1849-1853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添加合肥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合肥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合肥工业大学报录比、合肥工业大学考研群、合肥工业大学学姐微信、合肥工业大学考研真题、合肥工业大学专业目录、合肥工业大学排名、合肥工业大学保研、合肥工业大学公众号、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合肥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合肥工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efeigongye/daoshi_50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