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动力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动力工程专硕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联系方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师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联系方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建筑学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招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考研难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考研群]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学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辅导]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动力工程专硕培养方案正文

一、学科专业简介
  以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和水泵站内的流体动力机械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量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与新技术,采用理论推导、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致力于能源的有效利用和本领域内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从事动力工程领域内的科技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及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本学科现有水轮机、水轮机调节、水电站数字化、控制技术、发电厂仿真、热工、燃烧、振动、泵站技术、喷射技术10个专业教学和研究性实验室,实验室面积共1500M2,拥有各种实验设备150余台(套),不仅可以满足一般专业课教学实验,还可用于科学研究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培训。
  本学科针对动力工程领域的特点,还可以与工矿企事业联合培养,结合学员所在企事业或部门的实际需要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在学校和企事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课题进行研究工作,撰写毕业论文。
二、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将进一步在英语、数学、流体、机、电、热、炉、控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学习中获得坚实的理论知识,具有对动力工程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试验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且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
  1、水电站与泵站技术及其运行管理
  2、水力机组及其控制技术    
  3、热力发电技术及经济分析
  4、洁净燃烧与环境污染控制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在校最长年限不得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
  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采取以学校导师指导为主,企业导师指导为辅,与学科领域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发挥各学科领域的整体优势。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课程教学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间,保证半年以上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分学位课、非学位课两部分,除课程学习外还安排有实践环节部分。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全校通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生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要求学位课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全校通开课)、专业选修课,要求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11学分。
  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75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为及格。
  实践环节包括开题报告、生产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10学分。
  1.学术活动。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五次本学科领域新技术进展讲座或学术活动,每次写出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成绩全部合格者,计1学分。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开学八周内完成,开题报告需经所在工程领域的领导小组和双导师审核通过,完成此环节获得1学分。
  3.生产实践。为提高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须到实践基地生产实践,实践内容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协商决定,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要制定并提交实习(实践)计划,填写专业实习(实践)记录表,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双导师给出考核成绩,成绩合格者,此环节获得8学分。无实践基地的,完成1项8000字以上的设计或研发报告,经导师考核合格后,也可获得8学分。
七、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低于15学分。其余学分通过选修课程取得,以达到每位研究生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八、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由学校负责实施。
  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
  2.论文要求。在导师指导下,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论文应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
  3.评审与答辩
  (l)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均有来自本行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九、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各研究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研究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出席有关的学术会议,出差调研、搜集资料等。研究生在读期间,须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bslsddx/yjsy_26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