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中国海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在填报志愿选专业时,查询中国海洋大学怎么样、优势专业有哪些是必须的,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的中国海洋大学院校概况信息如下,供各位了解中国海洋大学王牌专业和大学排名,解决中国海洋大学怎么样的问题。

相关推荐:[2021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中国海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难吗]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群]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费]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19泰晤士世界大学排,中国大学世界排名] [2019年USNEWS全球大学排名之亚洲大学排名及中国大学排名] [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600强完整榜单(上海软科)] [2019中国大学排名,排行榜前400名(武书连版)] [2019中国大学排名,大学排行榜前730名(校友会版)] [2019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学上榜名单一览(完整榜单)] 更多大学排名榜单请点击 大学排名网>>

观点一

海大是一所以水产养殖和海洋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水产和海洋是特色不假,这个综合实在谈不上,人文学科尤其薄弱,如历史、哲学、教育等相关专业都没有。从建校思路上,海大一直走特色化的以科研为导向的路线,导致优势资源集中在海洋等学科上,其他专业学生能得到的资源其实很少。
另一方面,学校有一种保守到固步自封的以及官僚的作风,加上资源匮乏,结果就是整体上看学校显得缺乏活力,这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是学术氛围,各类学术讲座比较少,常来的也就是王蒙和毕淑敏。至于各专业情况不一,只拿我所在的计算机系来说,本科生能参与的实际项目太少,和社会企业的交流也很少。至于创新能力不足什么的,应该是中国大学的通病,不提也罢。
其次是学校社团活动,首先学校给社团使用的资源就很少,比如可供社团活动的教室只有两个,而且这些资源还大多集中在校团委直属的五大社团中,结果就是小社团的生存空间极为有限,学校的社团活动缺少新意。
海大一个特色是我们的选课系统,这里还是介绍一下。每学期开始选课的时候每人都有100的权重分,你想选一个课,就要投上一定的权重分,已经投到一门课上的权重分不能再用来投另一门课。到最后选这一门课的人根据大家投分的高低排序,比方一个课只招40个人,还剩一个名额,你投了20分,别人投了21分,结果就是他选上了你没选上。
简单说就是这样,而且,在选课的时候可以不限专业,但选本专业课的时候有优先权,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课我就有优先权,哪怕只投0分,外专业的人投100分,仍然是我优先选上。
所以呢,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那些对外专业感兴趣或者想转专业的同学来讲是十分方便的。但问题是海大的各专业间差距太大,结果就是热门专业投100分也选不上课,冷门专业投0分也能中。还有就是一些运气欠佳的同学,比如到大四了还没选上思修这种。就只能到教务处磨嘴皮子,而海大的教务处真是最坑爹的行政机构。
至于学习氛围,由于地处山东,爱学习的不在少数。但是这里又不得不吐糟学校的学习条件了。比方为什么不开放更多自习室,为什么图书馆不通宵开放也没有通宵自习室,为什么到期末自习室正紧张的时候总要承办各种各样的考试让大家早上六点起来去图书馆前面排队……总之希望学校越来越好吧。
从生活方面说,学校现在还有两个校区,绝大多数人都在崂山校区,就坐落在山区里,出门想去个商场都得坐半个小时公交。崂山校区真的不临海,只有图书馆前面一个人工湖。另一个鱼山校区则在市中心地带,也临海,目前只有水产生物等几个专业在那里。整个校区都是德式建筑,非常漂亮,但因为是六七十年前的老房子,所以住宿条件不敢恭维。
学校的住宿条件很一般,六人间、上下铺、没有空调。至于有人说停水停电是因为崂山校区还在建设,我刚来的时候非常严重,到走时候已经好了很多。
食堂不多说了,物价飞涨,菜式很少,也不怎么变,但全国似乎都差不多,这一点倒没什么可抱怨的。
但是,因为学校地处郊区,学校周围也没什么吃的,这才是问题,上次回去的时候发现北门正在修路,本来就没几家店现在更没有了,希望路修好后能尽快搬回来。
突然发现自己说的几乎都是缺点,但毕竟海大只是一所普通的重点高校,和其他的985院校有明显的差距,说这些只是希望学校更完美。
下面还是说说优点吧。
首先,青岛真的是一个很美丽很悠闲的城市,海大也一样。每到春天的时候总是3区门口的杏花先开了,然后是路两旁的樱花,起风时整个校园飘着白色的花瓣,每到周末或者下晚自习回去,看到路上稀稀落落的几个人,总是怡然自得的。对比北京从早7点到晚11点学校里人满为患的真是不习惯。
其次,在海大遇到过很多非常非常好的老师,如教政治的王付欣老师,教大英的杨倩老师,教高数的姚增善老师,教我普通心理学的孙艳霞老师,更不用说我们计算机系的一系列老师等等。

观点二
1.生活问题
本科生四人间(个别专业上床下桌,大部分上下铺),研究生二人间。外国语学院在东区宿舍,东区属于新宿舍区,宿舍楼很新很干净。至于公共浴室无独卫,这是北方大学的通病,南方人确实会感到不便的,也没必要单独黑海大。答主虽然是北方人,但是有洁癖,大学四年没进过澡堂。但是周围北方同学均表示浴室环境还是ok的。另外,东区和南区外面都有健身房,不贵,可以办张卡,健身洗澡一起解决。
2.交通问题
15年刚入学时,海大崂山确确实实是偏得没边儿。最近的商圈是李沧万达,打车大概20min,没有坐过公交,但是估计可能要更久。想吃好吃的或者买衣服很不方便。去市南玩的话打车要100+的样子。
但是!但是!但是!!
这几年11号线已经到学校门口啦!金狮广场坐地铁很快就到!喜茶青松馆muji海底捞!还有大海!出了金狮就是石老人浴场!游客少还有秋千和音乐喷泉!特别爽!!!下午下课直接从西门坐地铁去金狮,吃烤肉喝喜茶,再溜达到海边看夜色,大家谈诗聊梦想,脱下鞋一起去踩凉凉的海水,再在十点前狂奔回地铁站,踏着门禁回宿舍睡觉。这样的回忆,是离开海大后会流着泪思念的吧。
另外,安利鱼山和崂山之间的校车,即使在周五晚高峰,也可以把你迅速从崂山移动到鱼山!它好像也是个交际的好场所,可以和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国家的同学亲密接触一小时多。。(听说有个学长专门在校车上猎取留学生,借机练口语。。)然后到了鱼山,下车就可以在市南随便玩啦!
校内交通的话,大一刚来的时候非常想退学,因为校园真的很大。。。作为东区人,走着去教学区、学院、图书馆,真的很痛苦。尤其春秋冬天风不是一般的大。。。大一上学期,我还不懂事,很多课都是因为路远不想走而翘掉的。。
但是!但是!但是!!
16年(也可能是17年,我忘记了。。)已经普及校内小公交啦。扫码0.9元,图书馆、各教学区基本都可以到。外院需要下车再走一段。我喜欢坐在最后一排,背对着行驶方向,可以吹风,还可以看风景。去年毕业季,一辆小车满载学士服,齐声高唱着“黑板上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缓缓驶去。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另外,对于生活费有余力的同学,打车上课也很爽。。。学校周围叫滴滴还比较方便,尤其对于我这种日常迟到的人,要感谢滴滴拯救出勤率(想了想还是应该感谢我爸给钱。。)
3.学习问题
作为山东省内高校,海大的生源很多来自山东本地。大家从小习惯了专心学习,极少课外活动。。。因此,海大学风很好很好,图书馆日常满座,教学区也随处可见自习的同学。周末图书馆位置更抢手。不过,想必也跟学校位置远离市中心有关。。。
但是可能也是因为山东本地生源多,所以学生有点老实自闭,想得不多(neutral义&手动狗头),这一点还有待考证。
海大有个超人性化的政策,就是可以随便转专业!不卡绩点名次!(听说很多大学只有第一学年的专业前几才可以转专业)在海大,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第一个学期就可以开始转了。大三学校会统一审核,只要你修够了要转的专业学分的80%(我记得是),就官方认定转专业成功了!
至于本科毕业去向,本院上一届53%都选择继续升学。29%去国外,24%在国内。但是考虑到是外语类,可能留学率相对其他专业稍高一些。留学的话,因为是文科,大多数人还是去读一年制的授课型,UCL、CUHK很多,雅思4个7的话,剑桥也有的去。国内的话,保研和考研的人都很多,北大、北外、上交、人大每年都有不少,也有超多同学选择留本校(感觉这也侧面印证了在海大读书挺幸福的)。答主本人也申请过港校MA,申请体验是,海大的985地位还是很受认可的,包括GPA证明等相关程序也很正式,行远楼教务也比较给力,不是最棒最了不起的平台,但绝对不会拖学生继续深造的后腿。
4.教学问题
海大偏理,毋庸置疑。海科和水产专业都是A+,王牌专业,学校资源倾斜多。答主所在专业虽然是弱势的文科,但上次学科评估被评了B,所以答主的学习体验算是海大平均值。非常想夸的一点是,在海大读书的几年,遇到了几位很有人文情怀的教授,有本专业的老师,也有思政课老师。他们学术做的很棒,更难得的是,对待本科生教学也很认真。当然,官本位者也是有的,地域特色,仔细甄别就是了。还要夸的一点是,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很棒,为本科生开设了很多门语言学课程(在跟来自其他同档次大学同专业的同学交流时才知道原来其他学校很多都没有诶),这一点在申请国内国外硕士时都很加分。答主申请研究生时发现,我们大三应用语言学的上课教材是港大语言学MA的必读书目。
5.好看问题
海大有樱花,单樱双樱,很多很多,都很美。我更喜欢寡淡的单樱。我们有一条樱花大道。今年有樱花季校友集体婚礼。樱花季走在学校里,像走在梦里。每到樱花季,学校会涌入大批观光人。有一队一队的幼儿园小朋友排队来参观,有婚纱照情侣档,也有中老年阿姨叔叔来捕捉青春的尾巴。大家都很可爱。学校会招募学生来做护花使者,提醒大家不要攀折或乱丢垃圾,工时可以算创新创业学分的哈哈。

观点三
先说缺点:
1、这个鬼屎信号
我觉得这是因为东区后面的一些奇怪的高塔(青岛这个地方有些什么东西你得明白)
2、宿舍环境和路面建设(特指东区,别的区都很好)
空调!大部分已经上床下桌,但我是小部分(现在好像只有东区的一小撮了)
东区和南区路面很丑,绿化...
3、穷啊
上的时间长了之后你会知道学校是真穷
4、这个学校真不是综合性大学,文史哲都搞不全。理科专业也少啊。除了海洋方面的几乎是全了,全到没法再全了
开始吹了啊
1、一个985的毕业证书
别跟我说这东西没用,这个地方海大已经给你一个很高的下限了,作为985守门员,你既然考那点分,还要什么自行车
2、青岛
关于青岛和山东的话题总是被黑,我也是佛了
(1)交通
青岛的地铁和公交真的很方便,而且地铁是我见过最干净的,比西安上海北京的都要干净很多,而且人少。
(2)该有的东西都有
别看他们黑的那么乐,其实真的啥都不缺,一个新一线该有的东西基本都有,当然离北上广深有巨大的差距,巨大,但我无锡的舍友还是觉得这里更像大城市
好玩的很多,会玩的人自然会玩,我得期末考试,之后细说
(3)沙滩德国建筑(现在还有很多人在里面住)
一个旅游城市还是有很多很多东西的。市南是一个很小资的地方,比如鱼山校区,就在八大关里面,校门往前走几百米10块钱上小鱼山的塔上看看来往的大船。哦说到船我想起来部分专业(海洋强相关的,物海、海化、海生)是肯定要上船的,研究生好像还能去北极。
(4)气候
青岛的气候没的黑吧,但这绝不是宿舍不装空调的原因!!!!!
东西太多等我考完期末
3、海洋专业
硬实力你去官网看看?这里对于喜欢海洋的人算是国内唯一的选择吧(厦大也挺好,但海洋学中最重要的物理海洋海大领先的不要太多)
你如果做海洋方面的科研的话,国内每条科考船上都会有大量海大的人,你也可以研究一下青岛在我国海洋方面的地位,国家海洋局还有几个海洋所跟我校的关系,还有各地的海洋大学领导层教授层与我校的关系。
我知道喜欢这条路的人很少,但总有吧,比如那些过线50分甚至更高来我校的大佬。
学校虽然穷,但不会穷科研,不会穷船上的人啊,其实跟出海的老师做一些项目是有很多出海的机会的
4、学校的教育系统
在国内主流大学就我们一家吧,你有选择老师的权利,有安排学习顺序的权利。甚至你还有随便转专业的权利,这大概是国内转专业难度最低的学校吧,在网上搞一搞,然后再跟团委说一声就完事了,班里有个同学,一开学就转到海科了
5、办事好办
难道咱上的不是一所大学?我觉得办事还是很好办的,绝大部分老师还是很好说话的,绝大部分老师也都脾气很好(可能是科研压力小的缘故,据我和高中同学聊天,科研压力越大的学校老师越jb)......我以我血荐玉柱
6、本科生的科研
你想提前接触的话,(在我们院,其他的不是很清楚)老师十分欢迎,直接去办公室找就行




官方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现辖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设有17个院(系),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9个本科专业。现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5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 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3个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设在学校。有 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学、化学),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4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111创新引智基地,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海洋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4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拥有供教学和科学考察用船舶4艘,包括3500吨级“东方红2”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管2600吨级“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和在建中的5000吨级的“东方红3”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组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系统化的现场观测能力。

学校牵头与驻青国家海洋科研机构推动筹建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启动试点建设、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其中学校牵头主持了八个功能实验室中的“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两个功能实验室的试点建设,作为骨干力量参与了其他各功能实验室的试点建设。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 “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目前,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1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351人,其中本科生15424人、研究生约9000人 (硕士研究生7130人、博士研究生1797人)。毕业生中已有13位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本校毕业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5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67人、副高级657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QR”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2人,“筑峰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岗位教授3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 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107人。著名作家王蒙担任学校顾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受聘学校顾问、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此外,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名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2位知名作家受聘为 “驻校作家”,还有5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客座教授团”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海外教授团”。

学校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的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9个学科(领域)跻身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十一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200余项。管华诗院士领衔完成的项目“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获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0项、人文社会学科省部级奖励69项;被 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17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49项,授权发明专利881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4项。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建校百年前后,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或更长一段时间,立足海洋强国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面跨越,力争使学校跻身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添加中国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海洋大学报录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群、中国海洋大学学姐微信、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真题、中国海洋大学专业目录、中国海洋大学排名、中国海洋大学保研、中国海洋大学公众号、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 学校网址:www.ouc.edu.cn/
  • 研究生院网址:grad.ouc.edu.cn
  • 联系电话:0532-66782080,66782151
  • 邮箱:hdyzb@ouc.edu.cn
  • 通讯地址:青岛市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研招办(行远楼13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