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兽医学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兽医学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0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召开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会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全日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IB)]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师资概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简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师资概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简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考研难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考研群]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学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辅导]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兽医学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兽医学 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章 学位授予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学科概况和学院特色与优势
兽医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防、动物福利和保障人类健康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有家畜、家禽、伴侣动物、水生动物、经济动物、实验动物、观赏动物、蜜蜂和蚕等。兽医学科研究方向包括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药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实验动物及比较医学等。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面向华南地区畜牧业发展、动物健康及兽医公共卫生的需求,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动物疾病基础理论和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产业经济和区域发展为追求,力争实现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国际一流、学科整体水平国内领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特色鲜明的建设目标。
现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 个、农业部创新团队2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3个,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3人,高级职称人员中45岁以下教师占54%。现有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兽医专业博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禽病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为该学科全国最早设立的授权点。“动物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并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中心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8个。
 
第二部分 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兽医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系统掌握兽医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室技能,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演绎归纳能力,了解兽医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学术道德
崇尚科学,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
    二、获兽医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能力
掌握并利用现代社会的网络系统,从规范路径和程序获取各种文献资料,并且具备全面和系统分析所得资料的能力,熟练掌握兽医学学科前沿研究动态。  
(二)学术鉴别能力
了解兽医专业的发展趋势、结构体系和研究方向,熟悉兽医学科相关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了解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和前景,熟悉掌握兽医学科相关研究方向先进的研究手段。对已有论文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写作规范、逻辑结构等有准确的鉴别能力。
(三)科学研究能力
掌握兽医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了解兽医学科相关研究方向进展的基础上,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具备独立设计有理论意义和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的能力,能独立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独立从事兽医学基础研究、兽用药物和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的能力,或具有从事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和保障公共卫生等相关工作的能力,或具有较强的兽医临床诊疗能力等。
(四)学术创新能力
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获得创新研究成果。从事理论研究须为兽医学科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新发现、新理论、新见解;从事应用性研究的,须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技术、新产品,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五)学术交流能力
具有较好的汉语及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能熟练归纳和总结兽医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展示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能熟练地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三、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一)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兽医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面向我国兽医学发展实际。论文选题要有理论意义和或重大的应用价值或应用前景。一般要求撰写与论文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文献综述。综述要紧扣主题,反映论文相关研究领域在一定时间内的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技术,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引用的文献要全面、新颖,富有科学性和代表性。论文综述篇幅一般不宜超过实验或者临床研究部分。
    (二)规范性要求
兽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要符合自然科学博士论文规范,充分反映兽医学科特点。具体要求如下:
1.涉及的研究对象要有系统科学的名称。
    2.研究过程中应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自己建立的新方法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对采用的实验材料进行必要的说明。
3.实验数据的处理要符合统计学规范。
    4.除了兽医一级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列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5.学位论文应配有必要的图表,并附有中英文图表标题。
     6.学位论文应有专门的一章对所有各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阐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意向。应避免将研究结果简单罗列。
     7.博士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要与兽医学相关,并有一定的系统性。
    (三)成果创新性要求
兽医学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可以是兽医一级学科层面或兽医一级学科包含的研究方向层面理论研究和方法途径的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物疾病新的防治技术或对致病、免疫及防控机理的新认识。
2.兽医学领域相关的新发现或新技术、新方法。
3.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为发表在ESI收录的本专业领域国际期刊;登记授权的发明专利、成果证书,以及国家接受或颁布的标准或著作权成果。
 
第三部分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兽医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掌握兽医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兽医学科和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兽医学科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学术道德
    崇尚科学,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杜绝一切学术不端的行为。不得未经导师许可擅自发表或传播课题组未公开的技术、数据等研究成果。
    二、获兽医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备从课堂、书本、网络、实验室、兽医实践场所获取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知识、思路和方法。了解兽医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和生产实践需求。
    (二)实践能力
    具备能够独立从事动物疾病的临床诊疗和防控工作,或者具备从事兽医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
(三)科学研究能力
    了解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能评价已有成果的科学价值,提出科学问题,并能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兽医实践。掌握扎实的现代动物疾病临床诊疗、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实验技术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并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总结问题的解决过程。
    (四)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准确和完整地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学术成果。具备一定的利用英语交流和专业知识和学术思想的能力。
    三、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一)规范性要求
1.论文选题要全面、认真地思考,切入点要准确,理论前提成立且可靠。
2.论文必须以兽医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理论作为论证自己观点的理论支撑,且在文中体现如何运用这些学术理论。
3.论文的核心学术概念要明确、严谨、有效,原则上应采用学科内公认的学术论著对概念的阐释。
4.引文和注释要符合规定的写作要求,引证全面,不断章取义和歪曲引用。
(二)质量要求
1.论文的论证部分能够成为论文的主体。对于提不出科学问题,没有核心观点,没有充足论据的论文,应视为不合格的论文。
2.论文的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可靠,符合技术标准。
3.获兽医学科硕士学位论文需有一定的工作量,并且与兽医学科相关。
 
第二章 培养方案
学院 兽医学院 培养类别 硕士、博士
一级学科名称 兽医学 学科代码 0906
二级学科及代码 基础兽医学(09061);预防兽医学(09062);临床兽医学(090603);兽医药学(0906Z1)
学制 硕士生3 年,博士生3 年 培养
方式
全日制
最长学习年限: 硕士生5 年,博士生7 年
学分 课程学分要求:硕士生23学分,博士生12学分
培养环节学分:硕士生3学分,博士生2学分
一、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硕士 博士 备注
公共必修课
硕士生6学分
博士生4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   必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春/秋 必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0   选修  
 
 
二选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选修  
 
  硕士生英语 3.0   必修    
  博士生英语 2.0     必修  
公共
选修课
             
专业
必修课
硕士生6学分
博士生2学分
11011090600001 兽医学研究进展 2.0   必修  
11021090600001 兽医学研究实验技术 3.0 必修    
11021090600002 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0 必修    
11012090600002 兽医药学研究进展 2.0     选修  
11012090600004 动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2.0   选修  
11012090600005 分子免疫学 2.0   选修
11012090600006 现代寄生虫学进展 2.0   选修
11012090600003 动物超微组织学 2.0   选修
11012090600007 兽医临床专题讨论 2.0   选修
11012090600008 分子生物学 2.0   选修
11012090600009 动物生殖生物学 2.0   选修
11011090600001 兽医学研究进展 2.0 选修  
11022090600004 高级兽医药理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05 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06 药理实验方法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07 兽医毒理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08 解剖学实验技术 2.0 选修  
11022090600009 高级动物解剖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10 组织学实验技术 2.0 选修  
11022090600011 高级动物组织胚胎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12 高级兽医病理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13 兽医病理学诊断实践 2.0 选修  
11022090600014 高级兽医微生物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15 实验动物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16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2.0 选修  
11022090600017 兽医生物制品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18 高级动物传染病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19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2.0 选修  
11022090600020 人兽共患病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21 高级兽医寄生虫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22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2.0 选修  
11022090600023 家禽免疫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24 禽类胚胎病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25 高级禽病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26 高级兽医内科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27 兽医临床实践 2.0 选修  
11022090600028 兽医X线诊断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29 兽医超声诊断技术 1.5 选修  
11022090600030 高级兽医临床诊断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31 家畜生殖内分泌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32 高级中兽医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33 高级中草药学 1.5 选修  
11022090600034 兽医高级外科学与外科手术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35 基因工程原理 2.0 选修  
11022090600036 高级微生物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37 现代药物分析 2.0 选修  
11022090600038 兽医麻醉学 1.5 选修  
11022090600039 兽医针灸学 1.5 选修  
11022090600040 分子寄生虫学理论与技术 2.0 选修  
11022090600041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实验技术 2.0 选修  
11022090600042 禽病学综合实验技术 2.0 选修  
11022090600043 兽医传染病学综合实验技术 2.0 选修  
11022090600044 兽医临床病理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45 色谱与色–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2.0 选修  
11022090600046 高级动物基因工程 2.0 选修  
 
11022090600047  生物信息学导论 2.0 选修  
11022090600048 高级兽医产科学 2.0 选修  
  11022090600049 兽医药学专题 2.0 选修    
二、培养环节及时间安排
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要求 培养环节安排时间 学分 备注
硕士生 博士生
1. 制定培养
计划
  课程学习计划:入学3周内;
论文工作计划:第2学期
   
2.开题报告   第3学期    
3.中期考核   第3学期    
4.文献阅读   第1学期 1  
5.硕士生
学术交流
  第1-4学期   1  
6. 博士生
学术交流
    第1-4学期 2  
7.实践活动   第1-4学期 1  
8.同等学历或跨学科考生补修本学科主干课程  以同等学力和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至少补修该专业硕士(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 
三、培养环节具体标准及考核要求
(一)开题报告
    以学科或教研室为单位,组织至少3位高级职称专家组成的指导小组会议评审,对开题报告的完整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议。评议不合格,半年后重新申请开题和评审。
(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由导师审核,审核通过者递交中期考核材料至学院教务室备案。
(三)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在进行开题论证前应广泛阅读研究文献,在第二学期初提交文献综述1篇(中文不包括参考文献3000字以上),以学科或教研室为单位,组织3位高级职称以上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开题报告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进行评审,评出良好(30%)、合格(70%)和不合格。不合格,须在下一年度重新参评。
(四)学术交流
学术型硕士生至少参加学术报告6次或在学院范围内做学术报告2次。学术型博士生至少参加学术报告8次和在学院或更大范围内公开做2次学术报告,并至少参加国内或国际学术活动1次。参加学术报告由研究生辅导员组织鉴证。上述活动登记表、学术报告文稿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学院教务备案。
(五)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实习实践),包括教学实践、科研(生产)实践(实习)和社会实践等。除完成以学位论文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外,导师要安排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其它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导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效果评定成绩。
(六)实验记录审核和存档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生必须详细、认真、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研究结果。研究生答辩前必须交回毕业论文实验的所有原始数据,由导师或所在实验室存档。
(七)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按学院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四、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
(一)学术型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之前,必须提交与毕业论文密切相关的ESI论文(含正式录用),要求博士生以第一作者、华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且导师为通讯作者,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论文影响因子总和达 3.0,且单篇论文影响因子须达到 1.5;
2.在JCR 检索源1区期刊上发表论文SCI论文1篇;
3.在JCR 检索源3区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
(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之前,必须提交与毕业论文密切相关的论文(含正式录用)或专利,要求硕士生以华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且导师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SCI论文影响因子1.0以上(含1.0)或JCR检索源3区以上(含3区),且研究生排名排前两位;
2.SCI论文影响因子3.0以上(含3.0)或2区(含2区)以上,且研究生排名排前三位;
3.发明专利(须获得受理号),研究生排第一位,或者导师排第一位研究生排第二位;
4.在国家一级核心期刊上,或者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下SCI论文,研究生排名排第一位。
注:上述博士生和硕士生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为发表当时影响因子。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学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及培养环节要求、并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的研究生,可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方可授予学位;最终未通过答辩者作结业处理;未达到课程学分及培养环节要求的作肄业处理。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fskxjsxy/yjsy_25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