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江苏海洋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江苏海洋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江苏海洋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江苏海洋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以下即是江苏海洋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学院导师介绍汇总表
焦豫良
学历/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
邮箱:laioni1980@126.com
从事专业:生物学
研究方向:海洋微生物酶
所在部门:海洋科学系
一、承担教学工作:
任现职以来,先后承担了《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生物技术大实验》、《专业英语》等教学大纲的编写,以及本系各课程教学大纲的审订工作。
二、发表论文:
2008年任职以来,在《海洋学报》、《微生物学报》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5篇,在《CurrentMicrobiology》、《JournalofBasicMicrobiology》等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
三、:科研项目:
目前主持连云港市科技局项目1项,并且参与国家863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省级课题2项。
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导师介绍
李存华,男,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数学系,1987年硕士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数学系,同年入淮海工学院工作,2004年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5-1996年国家公派赴美国德州基督教大学从事访问研究。现任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江苏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嵌入式信息终端共性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与通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连云港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连云港市“521人才工程”市知名专家。
李存华教授长期致力于数据库理论与系统、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与科技开发工作,先后支持和参与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科技部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和一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项,市级科研课题8项,4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软件著作权3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专业一级学报和核心期刊发表专业研究论文40余篇,博士论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科研成果获江苏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开展智能机器人的开发研究,在2005、2006年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在2006年度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中夺得冠军。近五年来,主持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江苏海洋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导师介绍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名单
学科名称 | 研究方向 | 导师名称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01化学工程 | 卢星河 |
01反应与分离工程 | ||
02材料化学工程 | ||
03环境化学工程 | ||
081702化学工艺 | 李树安 | |
01精细化工 | ||
02绿色合成工艺 | ||
03医药及中间体合成工艺 | ||
081703生物化工 | 宋晓凯 马桂珍 | |
01资源微生物工程 | ||
02生物制剂工程 | ||
03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 | ||
081704应用化学 | 张田林 | |
01功能配合物 | ||
02现代分析技术 | ||
03精细有机合成 | ||
04资源利用化学 | ||
081705工业催化 | 童志伟 | |
01纳米技术与应用 | ||
02先进功能催化材料 | ||
03催化反应与技术 |
江苏海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汇总表
龚成龙,男,1964年4月生,汉族,连云港市人,民盟。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龚成龙同志1984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88年中国矿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来到淮海工学院工作,历任淮海工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电子工程系副主任等职,2000年起任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2003年晋升教授。兼任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江苏省电子学会理事、连云港市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此外,还兼任民盟连云港市市委委员、民盟淮海工学院支部主委,连云港市九届及十届政协委员、常委,连云港市科协委员等。受聘为连云港市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淮海工学院学报》编委、南京邮电学院硕士生导师。
龚成龙教授主要从事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于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篇,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连云港市科技局等基金研究项目10余项,其它纵横向研究课题多项。龚成龙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获淮海工学院优秀教育工作、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1998年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9年被确定为江苏省“333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2年入选连云港市“521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3年再次入选江苏省“333二期工程”。近年来,龚成龙教授在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大力加强与企业联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工作服务,2003年,1项科研成果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连云港市一等奖,2005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龚成龙教授治学严谨,学风正派,领导的电子工程系在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工作成绩,受到淮海工学院党委好评。2004年,领导的电子信息科研组获淮海工学院优秀教师群体称号,2005年,领导的自动化教研室被授予“江苏省文明示范岗”。2006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计划。为表彰龚成龙教授的工作成绩,今年4月,连云港市政府授予了龚成龙教授“劳动模范”称号。
周渊深
1、本人简历和主要成就
周渊深教授,博士。1962年生,男,汉族,江苏溧阳市人,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国家重点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取得教授任职资格。现任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副主任,连云港市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运动控制与检测技术专委会委员。1998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3年选为连云港市“52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周渊深教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讲过电工学、矿山电力拖动与控制、交直流调速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等;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多篇,多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的被EI收录;近5年来,出版专业学术专著1部,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部级规划教材3部,合编、参编著作3部;主持教育科学“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子项目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
2、大专以上学历
(1)学历和学位:
1983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7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4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国家重点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
(2)进修经历:
1985年9月至86年7月在上海大学电工学科助教进修班,学习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1999年3月至7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煤炭电力传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作高级访问学者,从事“电力传动全数字控制系统”课题研究。
3、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连云港市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运动控制与检测技术专委会委员。
(1)主要学术与科研工作经历:
●系统讲授过《矿山电力拖动与控制》、《电工技术》、《交直流调速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工程》等课程。
●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规划教材6部、出版专业学术专著1部。
●主持连云港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教育科学“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子项目1项、院第二批学科建设项目1项;参研横向科研项目5项。
●在电气控制系统的MATLAB图形化仿真技术、化工过程控制中的内模控制技术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98年被评为“青蓝工程”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3年被遴选为连云港市“52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张春光,男,1964年3月生,汉族,致公党
职称:副教授
职务: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1、主要从事自动化领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主编了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控
制技术》教材,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3、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承担江苏省教委指导
课题2项,其它院、市级以及横向课题数项
主要获奖情况:
1、参与国家级课题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参与国家级课题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参与课题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
省国防办科技进步一等奖
4、主持课题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5、0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其它:
1、致公党淮海工学院支部主委
2、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
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汇总表
史金飞,男,江苏丹阳人,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分会理事,全国磨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西门子公司终身技术专家,江苏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职获东南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博士学位。曾于1995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访问进修,2000年在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合作研究。1988年8月至2008年6月在东南大学工作,先后任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副主任、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2008年6月至2013年7月,任南京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2008年10月当选为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常委。
2013年7月起,任淮海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舒小平,男,1962年7月生,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教授,民进会员。
工作简历: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并留校任教,1989年3月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4月任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教研室主任,1996年9月起先后任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诺丁汉大学,2000年1月至2000年7月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研究。2004年12月任淮海工学院副院长。
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0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学科专长:承担9项国外、国家和省研究课题。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8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30余篇被SCI、EI收录,SCI他引130余次。出版专著一部。获航空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
社会兼职:民进连云港市主委、连云港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江苏省固体力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建明,男,1965年生,江苏武进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1989、2004年先后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在韩国国立庆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从事机械制造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机械制造技术”、“特种加工”、“金属切削原理”等课程,任副主编或参编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2部。科研方向为特种加工新技术,主持完成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或在研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3篇。
石延平,男,1958年生,陕西延安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先后就读于吉林工业大学本科上海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长期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测控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主讲硕士研究生“现代测试技术”等课程。主持完成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海资院项目1项,参与部级教改课题1项。3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项发明专利转让于相关企业。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余篇,其中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学报》、《计量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5余篇,EI、ISTP收录40余篇。曾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是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市“十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市第四期“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
申屠留芳,女,1965年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晋升教授,2008年获南京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省机械工程学会、省农机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机械设计及理论、叠层膜片联轴器、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主持完成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首次提出了“关节联轴器”概念。2001年起与市元天农机研究所合作进行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持完成市科技攻关项目3项,通过农业部技术鉴定项目1项,获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在《中国机械工程》、《机械科学与技术》、《中国农机化》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EI(ISTP)收录1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5项,实现专利转让1项,主编《机械原理》教材1部,2011年获得江苏省省级精品教材。
孙旭光,男,1960年生,黑龙江人,工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会员。1983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蒸汽燃气轮机专业本科毕业,1994、199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先后获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长期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流体机械、计算机工业控制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在燕山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30多人,副导师身份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独立及主要参与完成气动板形检测仪、宝钢虚拟轧制、承钢CTC技术改造等近15项省、部及横向科研项目,并在《机械工程学报》等权威期刊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近40篇。
郭廷良,男,1956生,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1991年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澳大利亚SwinburnUniversityofTechnology做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现代设计理论”、“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及机械强度、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工作,主持市级科技项目1项,参与省级科技项目1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得“沈阳市骨干教师”、“沈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曾宪梓讲教金”等称号,获冶金工业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文西芹,男,1962年生,湖北汉川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兼直属党支部书记。担任工信部中小企业咨询专家、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金工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市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兼CAD/CAM专委会主任、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市“52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机械动态监测、传感器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作为重要合作者完成或在研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校级以上教改课题5项,其中1项参与成果获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先后主持完成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2项、省级示范中心建设项目1项,校级实验室建设项目2项,目前正主持中央与地方共建专业实践平台建设项目1项。发表论文40余篇,EI收录7篇。出版教材3部,其中1部被评为省精品教材。主持完成校级精品课程2门,先后获校多媒体课件一等奖1次、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创新制作比赛和机器人大赛获一、二等奖。
陈连,男,1952年生,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教授。198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同年到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系任教;1993年调入原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历任化工系副主任、化工系主任、机械系主任;2002年起,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部(独著1部);参加并完成教育部重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主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淮海工学院各类研究课题多项。
王世龙,男,1951年生,吉林长春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和“在线监测”及“机械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讲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主干课10余门。担任吉林省省级优秀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第一负责人。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烟气二氧化硫在线监测系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等)多项;为中国一汽集团等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多项(均投入使用)。主持并完成教研课题1项。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高层次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EI检索多篇)。出版教材1部。多次荣获“教学效果优秀奖”。
李贵三,男,1953年生,辽宁辽阳人,民盟会员,教授。现任全国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高级专家。
从事大型高速旋转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持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获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重大科技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主持与完成教研项目的获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果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奖各1项。发表论文50余篇。曾被评为辽宁省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中国设备管理成果评估“杰出人物奖”。主编出版有《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教材。
张南乔,女,1962年生,江苏苏州人,教授,工业工程系主任,全国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研究会理事、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校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1983年毕业于石河子农学院,1995年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结业。
从事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和科研近30年,主讲本科“数控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CAD/CAM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课程;曾主讲研究生“机械振动学”、“模具CAD/CAM”课程。主持省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多项,获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任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先进加工技术实验室负责人、校精品课程群“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负责人。现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研究,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互换性与质量控制基础》、《数控技术实训教程》、《CAD/CAM实用教程》。
李纪明,男,1965年出生,江苏泰州人,中共党员,硕士,教授,校纪委委员、教务处处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分会执委会委员、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咨询专家组副组长、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市农机学会副理事长、市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市电机学会理事。1986年毕业于江苏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自动化专业。1996年任原机械工程系副主任。1998年,在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习,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2001年10月,任东港学院常务副院长(正处)、院长。
任教的主要课程有“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技术”、“金属切削机床”等。编写《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教材4部。主要从事CAD/CAM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被评为校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授课教师等。
乔斌,男,1966年生,江苏高邮人,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1985年从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毕业,1988年从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入选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材料”、“特种加工”等课程的教学,是校精品课程“工程材料”负责人;副主编教材1部。近期研究方向是金属粉注射成形,主持、参加完成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项;在《航空材料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获国家专利3项。指导学生获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奖2项。1项成果通过市科学技术局鉴定。先后获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周建来,男,1969年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教授。1991年、2005年先后于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
承担“材料成形技术基础”、“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及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任务。科研集中在制造技术、农业机械两个方向;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对数控加工工艺、测量工艺、系统算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突出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数控车系统的刀具补偿功能提出了一种新的补偿策略;在农业(渔业)机械方面,发明并深入研究了一种渔业养殖增氧机;2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专业核心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EI、ISTP收录。主持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1项、校科研课题2项、校精品课程建设课题1项。
赵明光,男,1970年生,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连云港市人民政府高级咨询员。1993、1996年先后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我校任教;2005年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机电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控制工程基础”、“机床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主持省级科研课题4项、校资助课题2项。在敏捷制造、工业自动化、WEB技术应用等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EI收录4篇。
卢龙,男,朝鲜族,1962年生,吉林延吉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江苏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热加工工艺》期刊理事,韩国润滑学会会员。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8月从韩国庆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在韩国庆尚大学航空器部品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讲“特种加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等课程;主要从事金属表面改性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由教育部资助的“基于PVD技术提高齿轮减摩抗磨性的研究”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委中韩合作研究项目1项,主持完成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2项,主持完成连云港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1项,申请2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E)和EI收录6篇。
李跃宇,男,1963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学士、硕士学位;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9月到我校任教。连云港市“521工程”培养对象,省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弹性力学”、“塑性成形与CAD”课程。从事材料塑性成形CAE的研究,完成校内课题各2项,完成院精品课程建设课题1项。完成航空科学基金“脱层层板的弯曲分析”,主持完成胜利油田课题“割缝管的强度计算”。发表论文10余篇。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省力学学会优秀论文奖、省力学会优秀先进工作者。
张志文,男,1967年生,吉林延边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过程机械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1986年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至2008年赴日本山口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访问学者研究工作,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讲“化工容器设计”、“化工设备设计”、“过程装备CAD”、“过程装备管理工程”、“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专业外语阅读”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新型换热器的开发和应用、压电无损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火灾预防消防装置的开发等。参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8篇。
于雪梅,女,1975年生,辽宁凌源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1999、2003年先后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超精密加工、流体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参与完成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博士创新项目1项、主持连云港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项,主持淮海工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讲“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专业英语”等课程。
贺毅强,男,1981年生,湖南双峰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粉末冶金、金属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硕博期间从事喷射沉积耐热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等高技术、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参加国防军工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研完成(排名第2)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讲“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工程材料”等课程。
王智明,男,1969年生,甘肃天水人,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1992、2005年先后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6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评估及预防维修,包括故障数据分析、可靠性混合模型建模及非等周期不完全预防维修。在《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Science》、《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6篇。
葛藤,男,1972年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1996年毕业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2007年先后在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多年从事机械系统有限元分析、化工机械设备研究,发表论文8篇,其中EI收录3篇、ISTP收录1篇。主讲“工程力学”、“有限元法”等课程。
王振华,男,1976年生,河北遵化人,工学博士。2000年、2003年、2007年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博士专业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研究方向为分析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三体问题。
参加国防“十五”重点预研项目1项;参加国家863某主题专家组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并任副组长。发表文章数篇,收录于《振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主讲“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有限元法”等课程。
马雄波,男,1976年生,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毕业,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多年从事机电一体化方向的研究,在机电一体化装备的控制系统上有实际的设计经验,并在数控技术、特种加工技术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已发表多篇论文。主讲“数控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工程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等课程。
訾克明,男,1974年生,吉林九台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1998年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并留校任教,后分别于2002年和2005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习,先后获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博士专业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研究方向为CAD/CAE/CAM。
主要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设计制造、计算仿真及热控制热分析工作,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博士创新项目1项、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校教改课题多项。主讲机械设计、精密机械设计、UGNX软件、机械原理等课程,在《光学技术》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副主编教材3部。
王华兵,男,1976年生,山东巨野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1998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并进入济南铁路局工作;2002年在中南大学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来我校任教。
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电液系统与控制以及智能3M系统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参加中科院创新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2项,参与其它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ISTP收录1篇。主讲“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一体化设计”等课程。
崔伯第,男,1977年生,吉林辽源人,工学博士。2000年、2003年先后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2008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加工过程监测与控制、机械故障诊断等领域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7篇。主讲“机电传动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等课程。
陈劲松,男,1977年生,安徽肥东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合肥联合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至2008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博连读,200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特种加工技术,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基金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1项科技成果通过连云港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特种加工”、“运筹学”等课程。
冯立超,男,1975年生,辽宁凌源人,工学博士。1998年、2004年、2009年先后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从事金属陶瓷领域的研究工作,曾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抗热震及耐腐蚀整体陶瓷精密测温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跨学科基础研究项目“电解铝惰性阳极”的主要研究工作。主要参加完成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科技开放基金项目1项。主持连云港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项,主持淮海工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淮海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1项,在《JournaloftheAmericanCeramicSociety》、《MaterialsLetters》、《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CeramicTechnolog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同时收录6篇,SCI收录1篇,EI收录4篇,ISTP收录1篇。
张元良,男,1979年生,辽宁鞍山人,工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2009年先后在韩国全北大学控制与设备工程专业和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获得工学硕士、博士学位。
主讲“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人”、“专业英语”等课程。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移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6篇。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淮海工学院考研真题 淮海工学院研究生院 淮海工学院招生简章 淮海工学院联系方式 淮海工学院考研复试 淮海工学院成绩查询 淮海工学院研究生专业 淮海工学院考研分数线 淮海工学院研究生导师 淮海工学院专业排名 淮海工学院参考书目 淮海工学院考研经验 淮海工学院考研报录比 淮海工学院考研问题
添加江苏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江苏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苏海洋大学报录比、江苏海洋大学考研群、江苏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江苏海洋大学考研真题、江苏海洋大学专业目录、江苏海洋大学排名、江苏海洋大学保研、江苏海洋大学公众号、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苏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