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暂无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沈阳工程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沈阳工程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沈阳工程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沈阳工程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沈阳工程学院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以下即是沈阳工程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许晓峰 刘莉 王晓文 白迪 徐有宁

徐有宁,男,1962年生,博士,二级教授,沈阳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博导,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高级访问学者,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热能工程学科”辽宁省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动力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负责人,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十三五专项煤化工方向评委,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辽宁省清洁燃烧发电及供热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1年1月至02年6月任德国锡根大学能源中心热能工程高级工程师,研究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完成了博士后研究。  
曾获中国科学院发明奖1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奖3等奖,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四、五届沈阳市优秀专家、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获得了辽宁省教育厅教研项目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三届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精品课2项。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沈阳市第四、五届优秀专家、沈阳市教科工委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工程学院第一批“135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现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学会冶金炉分会理事。  
主持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燃煤锅炉复合分级超低NOx排放燃烧技术”子课题、国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等项目3项,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3项,沈阳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4项。参与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4项;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8项,参与19项;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近20篇发表在SCI和EI检索杂志。  
2012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负责人,该专业获得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专业评估省属院校排名第1。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发电技术研究所建立教师培训基地,获得了德国锡根大学捐赠的20万欧元的“增压循环流化床热态实验系统”。为学校获得科研、教研、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等项目费近1000万元,为学校争取多家企业捐赠设备总价值超过500余万元。
白迪,硕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农业电气化专业负责人。2010在天津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国内青年骨干教师访学。被评为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是辽宁省电网节能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的成员。主要从事农业电气化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变电工程设计》、《电气设备》等课程。近年来参与了辽宁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1项,主持了辽宁省科技厅面上项目1项,沈阳市科技项目1项,参与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获省教学成果2等奖2项,参与多项省级教研项目;指导学生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6篇被EI检索。先后获校巾帼先进个人称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校优秀教师称号。 
王晓文,女, 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工程学院第二届教学名师。  
1966年11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供用电系统》,参编教材5部。《供用电系统》精品课负责人。主讲“电力系统分析”、“电力工程”、“供用电系统”等10余门专业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主持和参与教研、科研项目二十余项。获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30余篇,EI论文9篇。  
2012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主持该专业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还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教育部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主持建设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一个。 
刘 莉,博士,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辽宁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带头人,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负责人,教育部第6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负责人,辽宁省示范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负责人,辽宁省教学团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负责人,沈阳市电网节能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荣获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主持参与了纵向项目20余项,主持完成的“中压配电网优化调度算法”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获省级科技成果6项。主持完成的“基于项目导向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与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近几年在IEEE/PEST&D 等国内外重要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EI、ISTP收录二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
 
许晓峰,1960年8月出生,电力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辽宁省本科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电机与拖动》课程负责人,曾荣获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三育人”先进个人、沈阳市高校优秀教师等称号。  
主讲《电机学》《电机与拖动》《电力系统分析》《供用电工程》《电气工程导论》等十余门课程。主编的《电机与拖动》教材入选教育部首批本科“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的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机及拖动》,连续修订四版,分别荣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和“辽宁省精品教材”,相继入选“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持教育科学“十一五”国家规划课题子课题重点项目1项、辽宁省教学改革专项课题1项,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教研课题1项、省级教研课题4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课题4项、市级1项、校级4项、横向课题6项。公开发表三十余篇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1.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优化;2.新能源发展对电网安全的影响;3.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及状态评估;4.电机及其控制。  
姓  名 职  称 学  位 专  业 部  门
 崔仑峰  讲师  学士  美术学  数字媒体理论与工程系 
 代钦  讲师  硕士研究生  计算机应用  物联网工程系 
 费雅洁  教授  硕士研究生  通信与电子  物联网工程系 
 富璇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通信工程  学院办公室 
 高建华  副教授  硕士  教育管理  学院办公室 
 关颖  讲师  硕士研究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软件工程系 
 姜柳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李波  讲师  硕士研究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李美旭  教授  硕士  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办公室 
 李珍  教授  硕士研究生  工业自动化  微机原理教学部 

 
    我系现现有的专业教研室,为保险教研室。教职员工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1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有物业管理、保险、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1门,《保险原理》课程被评为院级优秀课程。被评为院级培育团队1个。

龚艳冬 王满良
安玉兴 赵大鹏
杨屏 朱雅琴
赵晗 宋巍
王冰 许静
冯华楠 徐鸣哲
薛睿 陈德坤
许会博 亓俊


    新能源学院成立于2013年。我院现有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为精良的教师队伍。我院在职教师共有23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以上学历6人,在读博士3人,其余全为硕士。另外有3名为硕士生导师。

部门

成员名单

学院领导

关焕新、陈阳春、韩希昌、迟新利、胡曼琳

办公室

高庆忠 夏雅丽 于源

学生工作办公室

薛鹏飞、宋福圣、张远、汪浩

自动化系

郭南、李玉杰、张玉艳、邓玮、杨庆柏、刘禹林、于红霞、朱小娟、马阳、贾晓梅、林盛、任海燕、梁强

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吕勇军、祝尚臻、于宏涛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田景贺、郝波、李川、马超、杜士鹏、

郎东革、孟祥斌、高明亮

通信工程系

党元一、毛红艳、王春、何思远、陈晓红、

杨跃宣、杨毅、苏苇

控制工程研究所

田卫华、郭永树、李丽霞、杨秀敏、姜凌、

宛波、王森、王艳

电子技术教学部

曲延华、秦宏、马洪勃、张玉梅、黄硕

自动控制实践教学中心

张娜、雷彦华、厉国铭

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心

包妍、周春阳、刘俊清、王蓉、赵忠厚、

赵辉、李凤阳、梁杰、于增安

 
    1.刘莉
  刘莉博士,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辽宁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带头人,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负责人,教育部第6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负责人,辽宁省示范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负责人,辽宁省教学团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负责人,沈阳市电网节能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荣获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主持参与了纵向项目20余项,主持完成的“中压配电网优化调度算法”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获省级科技成果6项。主持完成的“基于项目导向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与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近几年IEEE/PEST&D等国内外重要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EI、ISTP收录二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
  2.吕中枢
  吕中枢,男,工学硕士,二级教授,学校有突出贡献专家、学术带头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实践教学与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主任,曾获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劳动模范和辽宁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完成12项科研项目。其中,“海洋机器人作业工具包用油源驱动电机”和“新型高温电动机研制”两项国家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新型转子异步电动机”和“中型高速电机偏心磁场临界转速动态特性研究”两项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水下推进系统稀土永磁直流伺服电机”获国家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多功能离心开关测试仪”和“ZX5-63型整流弧焊机”获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4篇。
  3.朱晓萍
  朱晓萍,1960年出生,山东栖霞人,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工企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3月获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曾在沈阳市化学工业学校任教,担任《电工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学校团委书记工作。1986年9月至今任教于沈阳工程学院,历任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先后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电工理论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电路》、《电工学》、《电磁场》、《电工测量技术》、《电路电子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11年被评为院级“教学名师”;2005年负责的《电路》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主编国家级教材3部;2007年主编的《电路分析基础》被评为辽宁省精品教材。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主持、参与了多项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其中:获国家科技成果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沈阳工程学院考研真题 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院 沈阳工程学院招生简章 沈阳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沈阳工程学院考研复试 沈阳工程学院成绩查询 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专业 沈阳工程学院考研分数线 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 沈阳工程学院专业排名 沈阳工程学院参考书目 沈阳工程学院考研经验 沈阳工程学院考研报录比 沈阳工程学院考研问题

添加沈阳工程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沈阳工程学院考研分数线、沈阳工程学院报录比、沈阳工程学院考研群、沈阳工程学院学姐微信、沈阳工程学院考研真题、沈阳工程学院专业目录、沈阳工程学院排名、沈阳工程学院保研、沈阳工程学院公众号、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沈阳工程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沈阳工程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