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暂无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西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广西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广西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广西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广西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广西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广西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广西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以下即是广西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广西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严建新 王承就 汪晗 闭伟宁 韦继光 吴海燕 黄海珠 顾明华 邓军

       
        邓军,男,1965年10月出生,广西灌阳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6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在职研究生学历。历任广西师范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广西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家组《形势与政策》首席专家,广西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广西高教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广西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
        先后给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开设十多门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获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出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等学术论着5部(含合着), 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艺术中升华的理论》、《黄格胜:艺术与教育》等研究文集3部;在《社会主义研究》、《学术论坛》、《新闻界》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部分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不同奖项。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教育厅级科研和教改项目20多项。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8人。
 

       
        顾明华,男,教授。1984年在华南农学院获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在广西农学院获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在日本岐阜大学获生物资源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大学农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和植物逆境胁迫适应机理方面科研教学工作,其中在植物酸胁迫(铝胁迫)及其耐性机理、作物营养特性及其合理平衡施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获省部级和厅级科技进步奖各一项。目前主持和参加的科研课题有1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项。
 


        1987,广西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工学学士。
  1997,广西大学商学院,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研究生班毕业。
  2005,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哲学硕士。
  2009,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管理学博士。


        王承就,男,湖南城步县人,法学博士,研究员,广西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211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对口支援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1986年毕业于湖南吉首大学政治系,并于同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1986年至2002年,在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从事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曾担任城步苗族自治县林业中学教导主任。
  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5年7月进入广西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研究和教学工作。
  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在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学位,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赴古巴哈瓦那大学留学,从事古巴问题研究,获高级西班牙语证书。
  2010年10月,到广西大学发展规划处工作。
  懂英语和西班牙语,能用两种语言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汪晗,女,汉族,安徽桐城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2012年6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土地经济、城市经济、土地法学等。目前在《中国土地科学》、《城市发展研究》等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民族地区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管制下土地发展权受限与空间转移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城市用地扩张过程中土地类型转换碳储碳排放效应的管控研究——以广西南宁市城乡交错区为例。

▶姓名:
闭伟宁
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
▶个人简介:
闭伟宁,男,1963年5月生,广西天等县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责任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1984年获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山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在武汉大学任教到2008年10月正式调入广西大学,一直从事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方面的教学研究。曾主持“基督教在中国东南沿海农村的传播”(福特基金项目)、“梧州人现代化程度研究”(横向委托项目)、“国家大型工矿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征地问题”(横向委托项目)等项目。参与“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研究”(国家社会基金重点项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安排和注意力分配”(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合作)等多项研究。参与《社区导论》等5部教材、著作的撰写工作,发表了《基督教在中国东南沿海农村的传播》、《论科学技术在历史由区域史向世界史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数篇论文。

姓名 黄海珠 性别
吴海燕
女博士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1)线虫生物学和生态学;(2)植物寄生线虫的滞育机制及生物防治;(3)寄主与线虫互作关系。
个人简介: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并获博士学位,2003-201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3年4月调入广西大学农学院。2006-2008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受人事部中韩博士后交流计划(KOSEFKOSEF)和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于2009.3-2010.3和2010.4-2010.10分别在韩国庆尚北道农业技术研究院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线虫学实验室研究工作。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植物检疫学》、《植物病理学》等本科生课程和《植物线虫学》等研究生课程的讲授任务。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2013AA102903)、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2012PD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420)、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1LC23)、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子课题(**),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8BS070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基金及博士后基金等,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584,30872024)、山东省自然基金(2004ZRB01001)等多项科研课题,获发明专利各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先后在Nematology、PlantDisease、ThePlantPathologyJournal、植物病理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12篇;副主编、参编《植物线虫病害防治》、《植物线虫学》、《植物病理学》等著作6部
联系方法:
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农学院
办公地点办公电话电子邮件传真
农学楼whyzxb@gmail.com
韦继光
男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
研究方向:
真菌分类学,林木病理学,真菌分子系统学.
个人简介:
韦继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学位,植保系副主任,(植物保护专业)专业责任教授,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1962年8月出生,广西大化县人。1982年7月在广西农学院获得植物保护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12月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得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在浙江大学获得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7月至1983年8月在广西罗城县农业局从事农作物病虫预报与防治工作,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广西农学院植保系攻读植物病理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7月至2004年7月,在广西大学林学院任教,2004年8月起,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植保系任教。2006年12月获得教授职称,2009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10年3月招收第一个博士研究生。
主持科研项目19项(其中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南宁市攻关项目),参加的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1项广西攻关项目)。公开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国内一级刊物论文8篇,核心刊物2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广西大学生“挑战杯”课外论文竞赛获得一等奖,并被评为广西大学生“挑战杯”课外论文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参加撰写的论文“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006年荣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1998年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00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支教队员,2007年被评为广西大学2005-2007年度“师德”标兵和2005-2007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分别受聘为广西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委员、广西隆安县板栗专家大院专家和《广西植保》杂志的编委。中国菌物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安全分会理事,广西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菌物学会植物病原菌物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法:
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农学院(邮编:530004)
办公地点办公电话电子邮件传真
广西大学农学院3235398jiguangwei@gxu.edu.cn3235612
学术研究: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腐霉属分子系统学研究(2007—2009,编号:30670012)。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拟盘多毛孢属的DNA条形码研究(2010—2012,编号:3097002)。
3. 作为第一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资源、多样性及分类研究(2003—2005,编号:30270015)。
4.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豆科植物罗汉松根瘤中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2002—2004,编号:30170033)。
5. 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植物病原腐霉的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研究(2006年7月—2009年6月,编号:桂科自0640013)。
6. 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拟盘多毛孢属的DNA条形码研究(2011年3月—2014年3月,编号:2011GXNSFA018078)。
7. 主要参加广西重大项目:桉树人工生态效应与调控机制研究(2010--2014)
8. 参加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马蹄贮藏病害数字化研究与防治示范” (2005年1月—2007年12月,编号:桂科攻0537002-1)。
9. 主持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板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技术应用示范(2006年6月—2008年5月,编号:20060138B)。
10. 主持广西林业科技专项招标项目:桉树人工林重大病虫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子项目:速生桉焦枯病研究)(2009—2011,编号:桂林科字[2009]3号)。
11. 主持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控制板栗疫病菌营养体不亲和性基因多样性的研究(执行年限:2009—2011,编号:J0802)
12. 主持广西大学拔尖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 菌物分子系统学研究(2010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
13. 主持广西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杉木立木腐朽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004—2006,编号:2000125)
14. 主持广西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山茶科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2005—2007,编号:X051098)
15. 主持广西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思树的病害调查”( 2006—2008,编号:X061012)
16. 主持横向项目 “西南桦枝枯病的病原及侵染途径” (2006年4月—2009年3月)
17. 主持横向项目 “板栗流胶病的病原及侵染途径” (2006年4月—2009年3月)
18. 主持横向项目 “桉树生理性病害的病因调查及组方施肥试验” (2006年4月—2009年3月)
19.主持横向项目 “林木新病害的防治试验” (2007年4月—2010年3月)
20.主持横向项目“高峰林场桉树生理性病害的成因调查与治理技术应用推广” (2007年8月—2010年7月)
21. 主持横向项目:良凤江树木园植物病害调查(2010--2014)
22. 主持横向项目:“平乐县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技术咨询(2009-2011)
23. 主持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广西乐业县小户型农民猕猴桃根腐病的预防与治理研究与培训”( 2011年元月6日至2012年10月31日,项目编号:20110324)
24. 主要参加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利用核辐照处理板栗的安全保鲜技术开发应用(2008年7月—2011年2月,编号:**B)
25. 主要参加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隆安县金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2008年7月—2011年6月,编号:**B)
26. 主要参加横向项目: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珍贵及乡土树种研究(2010-2014)
论文论著:
1WeiJGandXuT.(韦继光,徐同)2004.Pestalotiopsiskunmingensissp.nov.,anendophytefromPodocarpusmacrophyllus.FungalDiversity15:247-254(SCI)
2WeiJG,XuT,GuoLD,LiuAR,ZhangYandPanXH.(韦继光,徐同,郭良栋,刘爱荣,张英,潘秀湖)2007.EndophyticPestalotiopsisspeciesassociatedwithplantsofPodocarpaceae,TheaceaeandTaxaceaeinsouthernChina.FungalDiversity24:55-74.(SCI)
3WeiJG,PanXH,LiQQ,QinWM,ChenJNandXiongY.(韦继光,潘秀湖,黎起秦,秦武鸣,陈进宁,熊英)2007.FirstreportofPestalotiopsisversicolorcausingleaf-tipblightonacaciainChina.PlantPathology,56(2):348.(SCI)
4WeiJG,XuT,GuoLDandPanXH.(韦继光,徐同,郭良栋,潘秀湖)2005.EndophyticPestalotiopsisspeciesfromsouthernChina.菌物学报,24(4):481-493.(一级刊物、核心刊物)
5WeiJGandXuT.(韦继光,徐同)2003.Pestalotiopsiskarstenii,anewrecordofendophyticfungifromCamelliasasanquainChina.菌物系统(2005年改称菌物学报),22(4):666-668.(一级刊物、核心刊物)
6韦继光,徐同.2003.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11(2):162-168.(一级刊物、核心刊物)
7LiuAR,WuXP,XuT,GuoLDandWeiJG.2006.EndophyticPestalotiopsisspeciesfromHainan,China.菌物学报,25(3):389-397.(一级刊物、核心刊物)
8付岗,赖传雅,袁高庆,韦继光.2005.广西北部地区腐霉种类和地理分布研究.菌物学报,24(3):330-335.(一级刊物、核心刊物)
9黎起秦,谢义灵,林纬,韦继光,罗宽.2006.广西番茄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和数量动态.生物多样性,14(6):534-540.(一级刊物、核心刊物)
10韦继光,徐同,郭良栋,赖传雅,潘秀湖,熊英.2005.从分子系统学的角度分析拟盘多毛孢属与近缘属的界限.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4(3):201-204.(核心刊物)
11韦继光,徐同,郭良栋,刘爱荣,潘秀湖,张君成,袁高庆.2005.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特征界定拟盘多毛孢属的种.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4(4):304-313.(核心刊物)
12韦继光,徐同,潘秀湖,廖旺姣2006.拟盘多毛孢属的分类学研究进展.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5(1):78-85.(核心刊物)
13韦继光,徐同,郭良栋.2006.拟盘多毛孢属形态稳定性及分类学意义.莱阳农学院学报,23(4):280-284.(核心刊物)
14李贵玉,韦继光,罗基同,赵庭坤,廖旺姣,潘秀湖.2006.板栗疫病在广西区内的危险性分析.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5(4):310-314.(核心刊物)
15韦继光,徐同,郭良栋.2005.拟盘多毛孢属及近缘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中国食用菌24(增刊):1-4.(核心刊物)
16廖旺姣,韦继光,赖传雅,袁高庆.2006.广西荸荠病害的调查.中国食用菌25(增刊):112-115.(核心刊物)
17韦继光,潘秀湖.2005.杉木立木腐朽病的初步调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33(增刊):115-117.(核心刊物)
18韦继光,秦武鸣,黄勇,潘秀湖,廖旺姣.2006.广西高峰林场相思树的真菌病害调查.菌物研究4(4):42-48.
19韦继光,陈育新.1992.三七黑斑病初报.中药材,15(1):7-8
20韦继光,陈育新,许宗瞰.1990.靖西田七炭疽病的调查和防治试验.广西农学院学报,9(2):17-23.
21韦继光,陈育新,吴景华.1989.田七炭疽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广西农学院学报,8(1):25-33.
22张超冲贤振华韦继光陈超美周筱兰1983玉米青枯病菌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研究广西农学院学报(1):53-62
23韦继光1996柑桔矢尖蚧的发生与防治广西植保(3):23
24韦继光1998乐斯本防治蔬菜害虫试验广西植保(4):31-32
25韦继光1999乐斯本防治甘蔗绵蚜试验广西植保(4):24-25
26韦继光,邱少宜.1995.九里香白粉病初报.广西植保,(1):18-21
27周传明,邓永青,熊英,韦继光.2002.小驳骨锈病的发生防治研究初报广西植保(2):1-3.
28农慧珍唐上威黄明广曾传骏唐华忠黎尊谊唐月兰黄惠章李文忠韦继光2000丁当林场荔枝低产原因探讨及其改造广西林业(5):38-39
29颜梅新,袁高庆,赖传雅,韦继光2006.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研究广西农业科学,37(3):273-276.
30韦继光,秦武鸣,陈进宁,潘秀湖,熊英2005.广西相思树病害的初步调查.《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国植保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349-355.
31韦吉锋,韦继光,陆家海.2005.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探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4):141-145.(核心刊物)
32袁高庆,韦继光,赖传雅,李琼科,赵斌,苏小兰.2006.《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网站的建设.菌物研究,4(3):66-69
33韦吉锋,韦继光,徐细希,张辉.2005.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3):90-94.
34韦继光,袁高庆,赖传雅,张君成,黎起秦.2007.《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需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6(增刊):188-190.
35韦继光,袁高庆,赖传雅,张君成.2006.真菌学教学实践与构想.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卷(增刊):72-75.
36袁高庆,韦继光,赖传雅,黎起秦,赵斌,李琼科.2007.农业植物病理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6(增刊):196-200.
37LuChunxia;GuoLin;WeiJiguangetal.TwonewspeciesofSeptobasidium(Septobasidiaceae)fromsouthernChina.Mycotaxon,2010,111:269-274(SCI)
38Liu,Ai-Rong, Chen Shuang-Chen,WuShang-Ying,XuTong, GuoLiang-Dong, JeewonRajesh, WeiJi-Guang.CulturalstudiescoupledwithDNAbasedsequenceanalysesanditsimplicationonpigmentationasa phylogeneticmarkerinPestalotiopsistaxonomy.MolecularPhylogeneticsandEvolution,2010,57(2):528-535(SCI)
39TaoYonghong,ZengFeng,HoHonhing,WeiJiguang,WuYixin,YangLili,HeYueqiu.PythiumvexanscausingstemrotofDendrobiuminYunnanProvince,China.JournalofPhytopathology,2011,159:255–259.(SCI)
40Yan-YanLong,Ji-GuangWei,XiangSun,Yue-QiuHe,Ji-TongLuo,Liang-DongGuo.TwonewPythiumspeciesfromChinabasedonthemorphologyandDNAsequencedata.MycolProgress,2011,(DOI10.1007/s11557-011-0778-6)(SCI)
41S.L.Huang,B.Yan,J.G.Wei,W.H.Yan,Z.L.CenandT.Yang.2007.FirstreportofplantainzonateleafspotcausedbyPestalotiopsismenezesianainChina.AustralasianPlantDiseaseNotes,2007,(2):61–62.
42G.Fu,S.L.Huang,J.G.Wei,G.Q.Yuan,J.G.Ren,W.H.YanandZ.L.Cen.2007.FirstrecordofJatrophapodagricagummosiscausedbyBotryodiplodiatheobromaeinChina.AustralasianPlantDiseaseNotes,2007,(2):75–76.
43LongYan-Yan,WeiJi-Guang(通讯作者),HuangCui-Liu,HeYue-Qiu,YuanGao-Qing,ShiYu,XiongYing.AnewPythiumspeciesisolatedfromvegetablefieldsandanalysisofitsrDNAITSsequence.Mycosystema,2010,29(6):795-800(一级学报)
44熊英,韦继光(通讯作者),王忠文,兰克诚,周传明.两种灌木根结线虫病在广西发生的调查.中国森林病虫,2008,27(3):27-29(核心刊物)
45袁高庆,韦继光(通讯作者),黎起秦,赖传雅.引起滇刺枣褐斑病的拟茎点霉属一新种.菌物学报,2008,27(5):631-633(一级学报)
46葛起新,陈育新,徐同等主编,韦继光参编《中国真菌志,第38卷,拟盘多毛孢属》2009.6,科学出版社,1-235
47韦继光.广西植物保护事业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广西农学报,2009,24(增刊):80-81
48刘运华,韦继光,秦武明,潘秀湖,熊英,于浩龙.2007.广西相思树病害的调查与防治.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6(2):154-158.(核心刊物)
49张君成,廖咏梅,韦继光.2007.植物病理学实践独立设课的一点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增刊),155-157.
50韦继光,袁高庆,黎起秦,赖传雅,张君成.使用外文专著作为《普通真菌学》课程教材的体会.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增刊):118-120.(核心刊物)
51张君成,廖咏梅,蓝绍明,王忠文,韦继光.2008.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质量.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7(增刊):121-124.
52韦继光,徐同,黄伟华,郭良栋,潘秀湖.从分子系统发育探讨内生拟盘多毛孢与病原拟盘多毛孢的关系.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34(4):367-373.(核心刊物)
53莫冰萍,韦继光*,曹春梅,贤振华,黄霞,潘保宁.板栗病虫害的防治历.中国食用菌,2008,27(增刊):27-30(核心刊物)
54龙艳艳,韦继光*,曹春梅,莫冰萍,潘秀湖.我国植物病原腐霉的为害与种类.中国食用菌,2008,27(增刊):77-82(核心刊物)
55韦继光,黄翠流,于浩龙,莫冰萍,李贵玉,罗基同,赵庭坤.桉树病害的发生与为害.中国食用菌,2008,27(增刊):83-86(核心刊物)
56邓绍林,黄承标,农必昌,曹继钊,韦继光,黄克非.稀土不同配方施肥对八角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广西农业科学,2008,30(1):75-77.
57廖旺姣,颜梅新,袁高庆,韦宗便,黄超福,玉小迷,赖传雅,韦继光.荸荠贮藏期腐烂病药剂筛选与防治研究.广西植保,2009,22(2):8-11
58袁高庆,黎起秦,韦继光,赖传雅.广西滇刺枣的病原菌种类鉴定.中国南方果树,2009,38(3):57-59(核心刊物)
59韦继光,袁高庆,张君成,黎起秦,曾东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些做法.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增刊):88-90
60韦吉锋,韦继光.论和谐社会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功能.广西教育院学报,2009,(3):5-10.
61贤振华,孙晋,潘保平,韦继光.隆安县栗链蚧发生特点及防治建议.广西植保,2009,22(3):37-38.
62颜梅新,廖旺姣,袁高庆,韦继光,赖传雅.广西荸荠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广西农业科学,2009,40(7):840-643
63陶怡,杨媚,韦继光,罗基同,梁红艳,谭学锋.板栗果实腐烂病的病原种类及其侵染规律.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增刊):48-52
64韦继光,黎起秦,王忠文,彭好文.《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做法与体会.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增刊):233-235
65黎起秦,顾明华,韦继光,曾东强,陆温,刘斌.植物保护专业团队的建设.教育教学论坛,2010,9:120-122
66黎起秦,韦继光,曾东强,陆温,刘斌,顾明华.专业教学团队的人员组成及其素质对团队建设的影响.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32:135-137.
67杨媚,李曼,韦继光,罗基同,梁红艳,谭学锋,潘秀湖.低毒病毒对板栗疫病菌的影响及其应用.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增刊):92-95
68于浩龙,韦继光,苏小兰.广西北部林区木霉菌资源初探.广西农业科学,2010,41(7):703-706
69韦继光,黎起秦,曾东强,张君成,袁高庆.植物保护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中国科技纵横,2011,(2):126-127
70何伟,韦继光.构建和谐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96-999,103.
71邓绍林,黄承标,农必昌,曹继钊,韦继光,黄克非.稀土不同配方施肥对八角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广西农业科学,2008,39(1):75-77.
社会兼职:
广西隆安县板栗专家大院专家
广西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委员
广西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
《广西植保》杂志的编委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菌物学会植物病原菌物委员会委员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
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安全分会理事
广西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导师闭伟宁介绍:
姓名:
闭伟宁
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
个人简介:
闭伟宁,男,1963年5月生,广西天等县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责任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1984年获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山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在武汉大学任教到2008年10月正式调入广西大学,一直从事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方面的教学研究。曾主持“基督教在中国东南沿海农村的传播”(福特基金项目)、“梧州人现代化程度研究”(横向委托项目)、“国家大型工矿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征地问题”(横向委托项目)等项目。参与“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研究”(国家社会基金重点项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安排和注意力分配”(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合作)等多项研究。参与《社区导论》等5部教材、著作的撰写工作,发表了《基督教在中国东南沿海农村的传播》、《论科学技术在历史由区域史向世界史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数篇论文。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广西大学考研真题 广西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大学招生简章 广西大学联系方式 广西大学考研复试 广西大学成绩查询 广西大学研究生专业 广西大学考研分数线 广西大学研究生导师 广西大学专业排名 广西大学参考书目 广西大学考研经验 广西大学考研报录比 广西大学考研问题

添加广西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广西大学考研分数线、广西大学报录比、广西大学考研群、广西大学学姐微信、广西大学考研真题、广西大学专业目录、广西大学排名、广西大学保研、广西大学公众号、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西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西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daoshiku/50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