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简介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专业介绍] [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师资简介] [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师资简介] [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长江师范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长江师范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长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长江师范学院研究生辅导] [长江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简介正文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1931年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后历经涪陵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35-1946)、涪陵县立师范学校(1946-1950)、涪陵县师范学校(1950-1950)、涪陵师范学校(1950-1956)、涪陵地区师范学校(1956-1961、1968-1977)、涪陵地区师范学校高师班(1977-1982)、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2-2001),于1984年学校正式成立体育系并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后学校更名为涪陵师范学院(2001-2006)、长江师范学院(2006—至今)。体育系于2009年3月更名为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并于2012年随着学校从江东搬迁至了李渡。
学院“立足重庆、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秉持“弘毅致远 行健至善”的院训精神和“建特色学院 育一流人才”的办学愿景,以“办精办强办特”为宗旨,着力培养“德高(品德好)、善教(教学好)、技强(技能好)、会说(口才好)、熟写(写作好)、活用(应用好)”的“六好”新师范卓越体育人才。
教学设施不断完善。现有400米标准田径场2个、体育馆1座、篮球场16块、网球场12块、排球场4块、羽毛球练习场19块、室外球场30片、标准游泳池1个。体育馆内设体操房1间、乒乓球房2间、50米室内塑胶跑道6条、体育舞蹈房2间、武术房1间、健美操房2间、健身房1间、艺术体操房1间、多功能厅1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1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射弩)训练房1间、藏有200余册资料室1间。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博士5人,有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国家社科同行评议专家2人、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2人、运动健将级运动员1人、国家一级运动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2人。
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先后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上千名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成为了单位、行业骨干。众多学子考取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攻读硕士学位。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竞技性人才培养显著,毽球队屡获国家级、省市级冠亚季军;网球队曾获重庆市大学生网球比赛男子甲组和女子甲组团体冠军、男子甲组单打、双打冠军、女子甲组双打冠军、男子丙组单打冠军,该赛事十二项冠军,我校获得其中六项。甲组男子双打进入全国前八名(第二十四届全国网球锦标赛〈总决赛〉)。田径、羽毛球、游泳、乒乓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等代表队也屡获佳绩。近年来,各项比赛共计获得国家级比赛冠亚季军20余人,获得市级比赛冠亚季军100余人。
科学研究不断攀升。秉承“立校促乡”的科学研究理念,长期深入酉阳、彭水、贵州、湖南等地紧紧围绕体育文化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主题展开科学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省(市)级3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共20余部。获省(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各类科研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17项。
文化传承不断彰显。秉承“博颂古今”的文化传承理念,先后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共建巴渝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与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建毽球、板鞋竞速和射弩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学校专门成立巴渝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常年开设板鞋、射弩、毽球、毽球、竹铃球等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和训练课程,并与酉阳体育局、奉节永安中学、酉阳实验中学、彭水第一中学、彭水黄家中学等共建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传习研究基地,弘扬和传承巴渝传统体育文化。
社会服务不断拓展。多次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和重庆市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与重庆市体育局和涪陵区体育局合作,建有重庆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重庆市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培训基地,常年为重庆各区县培养输送篮球、田径、游泳、登山、马拉松、网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人才和裁判工作人员,为重庆体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弘毅”方可“致远”、“行健”乃得“至善”。当前,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精神鼓舞下,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党政领导正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深入学习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脚踏实地、锐意改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有内涵、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体育学科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yznu/yjsy_32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