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简介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新疆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师资简介] [新疆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新疆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简介] [新疆大学软件学院师资简介] [新疆大学软件学院简介]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师资简介]

新疆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新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新疆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新疆大学考研难吗] [新疆大学研究生院] [新疆大学排名] [新疆大学考研群] [新疆大学研究生学费] [新疆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简介正文

电气工程系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气工程领域最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在新能源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及新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自治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专业,专业团队被列为教育部重点培育的创新团队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本专业拥有一个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电气工程一级博士点,一个电气工程一级硕士点;拥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一个,校级重点学科一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一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一个。
1、专业发展历程
1973年,新疆工学院机电系成立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简称发配电专业),并开始招生。1981年,机电系更名为电气工程系,本专业更名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并开始招收民、汉族本科生。1996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开始招收研究生,本科招生规模也扩大为民、汉族本科班级各一个,年度招生量为60人/年。2000年,新疆工学院与新疆大学合并,本专业更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自治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专业,被列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本科招生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为民、汉班级各两个,年度招生量为120人/年。目前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全疆在电气领域唯一的博士一级和硕士一级授权点、唯一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培育的创新团队,具备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团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有IET Fellow 1人,政府特贴人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疆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新疆大学教学名师1人,外聘 “天山学者”讲座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招生规模为120人/年,在校民、汉族本科生规模达到480名以上。
2、专业特色及优势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水、风、光发电资源极为丰富。新疆特高压交直流坚强网架结构的建设对于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开发、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新疆电网“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投运更多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带输电走廊的重要节点和连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主力军,新疆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深远,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电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新疆电气专业的最高学府,已形成较好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据行业统计,近几年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供不应求。目前本专业与新疆电力公司、各新能源发电公司、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各企事业单位已建立了良好的供求关系。
3专业定位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和新疆能源战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需求,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推进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以培养电气工程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电气工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宗旨,努力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的需求,为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电气工程人才和科技支撑。专业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和自治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发挥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制定以应用型、工程型人才培养为主,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为辅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有关的电力系统运行、设计、通讯、综合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针对以“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为特征的现代电力工业发展的行业背景和职业导向,以洁净能源利用与电力网技术为重点,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新能与发电及并网技术等方向上做出成效和特色。加强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立足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电气工程人才。
4、师资队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团队依托教育部重点培育的创新团队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建设,团队整体实力得到增强,团队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构建了较为合理的教学梯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任教师17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到64.7%。年龄结构:40岁以下教师6人,40-50岁教师6人,50岁以上教师5人。学历结构:博士学位者10人,硕士学历者8人,其中博士在读2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8.83%。
电气专业教学团队基本形成了教学过程规范、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风格,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含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风、火打捆特高压外送等技术研究上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的研究队伍,取得了一些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现有实验技术人员2名,均为高级实验师,本科学历。两位实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承担了大量实验和课外实践内容,为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做了大量工作。外聘专家:“天山学者”讲座教授:梅生伟教授、王一波研究员。梅生伟教授,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知名专家,在博弈论、压缩空气储能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王一波研究员,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新能源组负责人,光伏发电领域青年一代领军人物,在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储能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5、教育教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和自治区第一批区级紧缺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等方面已凸显优势。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自治区精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和校级精品课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建设提升了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成效,使学生能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近几年来,通过校级教学督导组听课和调研、学院领导听课以及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教学质量调查反馈结果来看,团队整体教学效果优良,教学效果得到专家的好评。本专业教师共编写出版“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系列教材”3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出版专著3部,编制学习辅导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十余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立完善了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基本实践能力培养平台(课程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各类实习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各类设计等)、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创新设计实验、创新实践与技能等)、科研能力培养平台(科研实训、参与教师课题等),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学分)占总时数(学分)的25%。24 门主干课程中,20门开出实验的课程,按照大纲要求开出实验率为100%。科研实训、职业技能培训、实验室开放卓有成效。
电气专业已与国电红雁池电厂、宝钢集团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金风科技、特变电工、达坂城风电场等多家企业签订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经过多年的共建,已相对稳定,实习目的和内容明确,配备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导人员,为巩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开发潜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场所,很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要求。通过加强校企联合,推进订单式培养,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学院非常重视和珍惜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我院的学科建设及本科教学能力提升工作,积极进行对口专业间的交流和学习,吸收他们本科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理念、经验和方法。通过援疆平台提升了学术水平和本科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jiangdaxue/yanjiushengyuan_31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