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动力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动力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计算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北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排名]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群]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动力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0703

英文名称 Power Machinery and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 身心健康。掌握动力机械及工程领域中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内容,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的硕士研究生。
二、研究方向
1. 动力机械的润滑理论、实验及故障诊断:动力机械的润滑、冷却及封严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动力机械润滑系统的设计及校核技术;动力机械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动力机械润滑系统的封严技术研究;动力机械的测试、信号处理技术;动力机械内流系统热分析。
2. 动力机械的结构、强度、振动、寿命及可靠性:动力机械结构强度设计及刚度、变形限制分析;动力机械裂纹萌生及裂纹扩展寿命及可靠性分析及试验评估技术;动力机械结构动力学与故障诊断;动力机械振动、强度、寿命可靠性分析;高温部件蠕变及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
3. 动力系统控制:控制理论及在航空推进系统中的应用;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关键技术; 发动机多变量、鲁棒、非线性控制;推进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推进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发动机控制规律及性能优化;发动机新控制模式研究;发动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新概念、新原理发动机控制系统研究。
4. 风机研究及应用:风机设计理论;风机性能分析;风机实验研究;高性能风机控制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的组成可根据硕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内容由导师提名、学院领导批准,小组成员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含导师)组成,但硕士生导师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指导小组应协助导师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学院及有关领导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2.5 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 27 学分,其中包括:
1. 公共课(学位必修课,6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1,2 考试
13M009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1,2 考试
16M001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0 1,2 考试
2. 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5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11M001 矩阵论 60 3.0 1 考试
11M003 数值分析 60 3.0 1 考试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 3.0 2 考试
11M005 数理统计 60 3.0 1 考试
11M006 随机过程 40 2.0 2 考试
11M009 数学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试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试
3. 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6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07M001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60 3.0 1 考试
076002 机械振动 40 2.0 2 考试
076003 转子动力学 40 2.0 2 考试
076004 弹塑性力学 40 2.0 1 考试
076005 工程结构的疲劳 40 2.0 2 考试
076006 粘性流体力学 40 2.0 1 考试
076007 航空发动机实验测试技术 40 2.0 2 考试
076009 计算流体力学 40 2.0 2 考试
076015 计算传热学 40 2.0 2 考试

 
076022 鲁棒控制理论与系统设计 40 2.0 1 考试
076023 动力装置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与仿真 40 2.0 2 考试
076024 非线性控制系统导论 40 2.0 2 考试
076029 流体力学的理论与应用 40 2.0 2 考试
076031 机械零件可靠性分析 40 2.0 2 考试
076035 风力发电技术 40 2.0 2 考试
076046 先进燃气轮机燃烧室 40 2.0 2 考试
075041 矢量和张量分析及其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 40 2.0 2 考查
075052 微尺度流动基本物理理论概述 40 2.0 2 考查
4. 专业课(学位选修课,中至少选 9 学分,其中包括一门公共实验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
选 4 学分,其余可在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实验课(见公共实验课课程目录)   1.0 2 考查
075001 有限元程序设计 40 2.0 2 考查
075006 空气喷气发动机原理 40 2.0 1 考查
075011 流体机械的测试技术 40 2.0 1 考查
075012 叶栅气体动力学基础 40 2.0 1 考查
075015 湍流力学 40 2.0 2 考查
075017 系统辩识 40 2.0 2 考查
07G118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40 2.0 1 考查
075020 智能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 40 2.0 1 考查
075027 虚拟仪器与信号处理 40 2.0 1 考查
075029 先进流体与传热计算技术 40 2.0 2 考查
075033 航空推进控制系统分析方法 40 2.0 1 考查
075042 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 40 2.0 2 考查
075047 发动机结构非线性问题有限元分析 40 2.0 2 考查
075049 发动机转子结构强度设计 40 2.0 1 考查

 
075051 航空发动机系统内部流动及热分析 40 2.0 2 考查
075053 飞机/发动机防冰技术概论 40 2.0 2 考查
076060 结构分析有限元法理论 40 2.0 2 考查
076039 航空推进系统控制 40 2.0 2 考试
076036 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40 2.0 2 考试
5. 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学术素养概论 1 学分,其余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13M010 学术素养概论 18 1.0 1 考查
00N001 体育 40 2.0 1,2 考试
00N003 求职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国语 60 2.0 3 考查
  艺术素养课程 32 2.0 1,2 考查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六、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 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 1 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应在两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教学实践、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

 
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3.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起点,最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学院、学位分会与导师须协商成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设组长 1 人,硕士生应向评审小组汇报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进行严格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
评审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进行论文开题汇报,评审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 6 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学院、学位分会与导师协商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设组长 1 人,考核小组负责对硕士生提交的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报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
5.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和相当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科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得到正确结果。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6.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beigongye/yanjiushengyuan_31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