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应用数学硕士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应用数学硕士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苏州科技大学体育部师资]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苏州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苏州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科技大学考研群]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苏州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应用数学硕士简介正文

应用数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数学(0701)         
二级学科名称(代码):    应用数学(070104)    
 
一、学科简介
应用数学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信息、管理、经济、金融、社会和人文科学的重要桥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借助功能日益强大的计算机,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众多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某些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应用数学也是数学新问题的重要来源。应用数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阔,既涉及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包括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
应用数学学科现设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和工程中的数学技术两个方向。该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结构较合理、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及多名年轻博士。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学术刊物《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 》编委等。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5项;有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获多项省部级、市厅级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50余篇论文被SCI、EI检索。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学基础和系统的应用数学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动向及发展前沿,在力学、工程、运筹与优化和管理决策等领域有较强的数学建模、算法、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能够从事运筹管理、设计计算、咨询开发、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本学科所培养的硕士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开拓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坚持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三、研究方向
01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
致力于数学和力学的交缘,利用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如:微分方程、微分流形、李群和李代数、非光滑分析、分数阶微积分等)深入研究和发展约束系统动力学理论,着重研究非保守力学系统、非完整约束系统、伯克霍夫系统的变分问题、积分理论、对称性理论、稳定性理论、全局分析以及各种专门问题等。该方向的研究已进行了20余年,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02 工程中的数学技术
工程中的数学技术:主要以现代数学方法中的分形几何、空间信息统计学、非线性分析、最优化理论等为基础,结合计算机科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工程问题进行仿真和智能计算,重点解决建筑、土木、环境、机械、地球科学等应用领域的实际问题。既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研究,更注重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该研究方向在复杂系统建模、系统优化以及系统预测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
 
四、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3年。学习成绩优异、科研成果突出、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研究生可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如遇特殊情况,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分管领导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1-3年。
 
五、培养方式
1. 按照分类培养、创新模式的原则,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学科团队合作培养、校—校联合培养等模式。
2. 培养采用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课程、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要使学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创新气氛,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六、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本学科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修完不少于34学分,且总学分原则上不超过37学分,同时满足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
 
七、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学位课 公
课 10332004 基础英语(一) 64 2 √ 考试
7学分
10332005 基础英语(二) 64 2 √ 考试
10332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 考试
10332015 自然辨证法概论 16 1 √ 考试
学科基础课 07010149 拓扑学基础 32 2 √ 考试 8学分
07010172 泛函分析基础 48 3 √ 考试
07010173 抽象代数基础 48 3 √ 考试
专业基础课 07010401 变分法基础 32 2 √ 考试 8学分
07010174 现代分析基础 32 2 √ 考试
07010125 最优化理论 48 3 √ 考试
08030018 科技论文写作 16 1 √ 考试
 
非学位课 选
课 公选课:详见校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目录 32 2 √ 考试 2学分
07010402 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32 2 √ 考试 至少
7学分
07010133 Birkhoff系统动力学 32 2 √ 考试
07010107 凸分析 48 3 √ 考试
07010410 分数阶微积分基础 32 2 √ 考试
07010135 李群李代数对经典力学的应用 32 2 √ 考试
07010417 时间尺度上的微积分 32 2 √ 考试
07010139 非完整系统动力学 32 2 √ 考试
07010171 科研报告技巧 16 1 √ 考试
07010419 Hamilton-Jacobi方程的粘性解 32 2 √ 考试
07010420 弱KAM理论 32 2 √ 考试
必修
环节 10332012 学术活动 1 考查 2学分
10332013 实践活动 1 考查
补修
课程 07010415 数学基础 48 √ 考试 不计
学分
07010416 力学基础 48 √ 考试
 
(二)课程要求
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实践活动,共2学分。
学术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会,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学术报告计1学分。
实践活动:研究生应承担一个学期的助教工作及安排的其它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计1学分。
补修课程:本科数学专业的毕业生补修力学基础课程,力学、物理等专业的毕业生补修数学基础课程。
(三)教学安排
第一、二、三学期主要是基础课及专业课等的学习,第四学期经中期考核(具体按照《苏州科技大学中期考核办法(试行)》执行)合格后,开展学位论文相关工作。第四、五、六学期主要用于完成学位论文,必修环节(学术活动、实践活动)原则上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八、学术成果要求
(一)研究生在提出学位申请时,其相关学术论文成果须达到如下要求之一:
1. 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 
2. 以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为导师),同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
发表的学术论文均须以苏州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核心期刊是指CSCD核心期刊目录、CSSCI核心期刊目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补充期刊;被SCI、SCIE、SSCI、EI、A&HCI期刊收录的论文视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视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级别的认定以论文录用当年的适用目录为准;在增刊、专刊、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不能作为申请学位的成果材料。
(二) 申请学位时,支撑材料要求如下:
1. 研究生以学术论文形式提出学位申请时,须提交相关学术论文成果的期刊原件(审核后返还)和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论文全文、封底),或录用通知单原件和论文稿;对于持“录用通知单”的学术论文,应在该学术论文发表后,补充成果支撑材料,由学院及时汇总归档;
2. 学术成果存在弄虚作假,或仅以“录用通知单”作为申请学位条件但两年内论文仍未发表的,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撤销其已授学位。
(三)申请提前毕业的基本要求
申请提前毕业的的硕士研究生,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当年中科院分区一区)两篇及以上,硕士学位论文完成,经导师同意,可向数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申请提前毕业,数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将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初步审核,并报送研究生部审批。
 
九、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评阅、答辩等具体环节。
应用数学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且能表明作者在本学科领域掌握了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是有创新点、有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能反映作者对本学科方向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论文要求表达准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字通顺、格式与图标规范、数据准确可靠、论证周详严谨、结论正确可信,书写必须符合《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格式及相关要求》。论文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其中创新成果和研究过程的规范性是衡量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标志。应用数学学科硕士学位论文主要用来考察研究生是否受到本领域系统的研究训练,是否具备应用数学领域的基本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与研究计划:考察该生能否及时确定其研究课题以及研究计划的可行性;
开题报告:考察研究生的文献收集与查阅、整理、综述和研究设计能力,以及对相关研究水平的了解程度;
论文答辩:主要考察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与成果、论文写作的逻辑性、规范性、创新性、完整性和工作量的饱和性等;
发表成果:结合已发表成果的质量与数量,考察研究生研究成果的价值与被认可度,用以佐证该生课题研究的质量。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zkjxy/yjsy_29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