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民族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民族学一级学科简介]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的师资力量]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的联系方式]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的介绍] [三峡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联系方式]

三峡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三峡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峡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三峡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三峡大学考研难吗] [三峡大学研究生院] [三峡大学排名] [三峡大学考研群] [三峡大学研究生学费] [三峡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三峡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01)

机械工程领域是通过研究并实施各种制造技术,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及国防的发展提供各类机械制造产品、各类装备和相应服务的重要基础工程领域。
机械工程领域主要覆盖基于各种科学原理的制造工艺类技术,支持不同制造工艺及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装备及其自动化类技术,面向产品、工艺、装备及制造系统的设计类技术,工艺实施及装备运行的控制类技术,保证或改善工艺、产品及装备品质的检测、试验、诊断及质量控制类技术,工艺过程、制造系统或制造企业的信息获取、管理及应用类技术;工艺装备的安装、维护、保养技术等。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目标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
2)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研究方法,熟悉机械工程领域的相关规范。
3)具有借用相关方法和途径获得各种载体的知识素材并通过学习、合理分类归档、比较与分析、综合与归纳、提取与再制,形成为己所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运用专门知识和综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有关技术或管理问题的能力;对所从事的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有深刻的认识,具备从技术及管理层面合理规划并分解工作的能力,明晰和策略地表达自己的技术或管理见解及建议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技术研发能力。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位学制为3年,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实践环节不少于1年;具有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非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三、学分要求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5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7学分。课程学分中学位课16学分,公共选修课2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模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修课要求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09000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考试 必修 1  
0900000003 自然辩证法 16 1 考试 必修 1 二选一
0900000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考试 必修 1
1400000010 第一外国语(英语) 48 3 考试 必修 1  
0900000005Z 工程伦理 16 1 考查 必修 1
专业  
基础课
1000000001Z 矩阵论 48 3 考试 必修 1 至少选修11学分
1000000003Z 数值分析 48 3 考试 必修 1
0308520104Z 科技论文写作 16 1 考试 必修 1
0308520105Z 高等流体力学 32 2 考试 选修 1
0308520106Z 机器人学 32 2 考试 选修 1
0308520109Z 有限元法 32 2 考试 选修 1
0308520110Z 制造系统工程 32 2 考试 选修 1
0308520111Z 人工智能技术 32 2 考试 选修 1
专业课 0308520112Z 先进制造技术 32 2 考试 选修 2 至少选修5学分
0308520113Z 材料分析方法 32 2 考试 选修 1
0308520114Z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32 2 考查 选修 2
0308520115Z 凝固原理 32 2 考查 选修 2
0308520116Z 流体传动与控制 32 2 考试 选修 2
0308520117Z 结构强度与可靠性 32 2 考试 选修 2
0308520118Z 摩擦学原理 32 2 考试 选修 2
0308520119Z 高等机构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308520121Z 机械故障诊断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308520122Z 机械信号处理及应用 32 2 考查 选修 1
0308520107Z 现代控制理论 32 2 考试 选修 1
0308520108Z 机械动力学 32 2 考试 选修 1
0308520123Z 车辆系统动力学 32 2 考试 选修 2
0308520124Z 车辆传动与控制 32 2 考试 选修 2
0308520125Z 噪声与振动控制 32 2 考试 选修 2
公共
选修课
  研究生院统一公布     考查 选修   至少选修2学分
      考查 选修  
      考查 选修  
实践环节 0308520127Z 专业实践   5 考查 必修 3/4 至少选修7学分
0308520128Z 学术交流   1 考查 必修  
0000000020Z 教学实践   1 考查 选修  
社会实践   1 考查 选修  
助管助教和学生辅导员   1 考查 选修  
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   1 考查 选修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2门及以上本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补修课成绩要求合格但不记学分。
 
注:学术报告按相关规定执行,其中听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报告应不少于2次。
五、实践环节
(一)专业实践(必修)
专业实践:一般依托校外实践基地、以及相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完成;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岗位,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其中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在专业实践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和实习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评价后给出成绩,合格者计5学分。
(二)学术交流
研究生就读期间需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10次及以上,其中本人作学术报告至少1次,听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不少于1次。达到以上要求者由学院学科建设及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1个学分。学术报告学分不累加。
(三)教学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根据需要参加不少于1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授课和助教工作。其中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应控制在2~4学时。授课前研究生要跟班听课2周,听课期间要认真做好记录、答疑、批改作业等辅导工作,上课时指导教师要亲自听课并做具体指导和评价工作。助教工作参照《三峡大学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三峡大研〔2015〕7号)执行。助教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如专业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学生实习、实验,以及指导或协助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工作量由导师、学院学科建设及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和研究生院联合认定。研究生填写教学实践考核表并通过认定后计1个学分。
(四)社会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可根据学习、科研需要参加企业实习、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撰写实践报告,填写社会实践考核表后由导师评定成绩,考察合格由学院学科建设及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1个学分。
(五)助管助教和学生辅导员
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三峡大研〔2015〕7号)执行,承担助管助教和学生辅导员工作不少于6个月,计1学分。此项由学科建设及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评定成绩,学分不累加。
(六)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
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参加上述活动者由学院学科建设及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1个学分。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至少有1位企业导师或行业导师。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入学后两周内,应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录入到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专业实践、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同时打印纸质版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经导师、学位点负责人签字后交学院存档,学生个人留存一份,培养计划一经确定不允许随意改动。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专业实践的要求参见“六、实践环节”。
七、中期考核
研究生在课程学分完成后进行中期考核工作,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以课程考核成绩为基础,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论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八、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具有一定技术难度,能体现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有足够工作量;论文研究应体现作者的知识更新及在具体工程应用中的新意,论文研究结果能对行业或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 1年。
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类论文等。
(二)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应于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第三学期结束之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完成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相关要求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规定(暂行)》(三峡大研〔2015〕11号)执行。
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为:拟选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课题的理论意义和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形式;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参考文献等。
开题报告应经导师审核同意,由导师组织答辩评议并通过。通过开题报告者可以进入硕士论文研究阶段。
(三)论文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12月底前完成,相关要求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规定(暂行)》执行。通过中期检查者可以进入论文后期研究阶段和答辩环节。
(四)论文撰写和质量保障
学位论文格式及规范遵照《三峡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执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等遵照《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办法(试行)》(三峡大研[2018]5号执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环节,论文全文重复率不得高于25%。
(五)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和学位论文答辩遵照《三峡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认定标准(暂行)(三峡大研〔2014〕28号)、《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实施办法(暂行)》(三峡大研〔2018〕7号)、《三峡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三峡大研〔2014〕27号) 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本学科研究生申请学位需满足下述所有条件:
(1)公开发表一篇本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
(2)申请并授权专利(含软件著作权)一项。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anxiadaxue/yanjiushengyuan_27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