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齐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专硕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专硕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联系方式] [齐鲁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学科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运筹与控制科学硕士点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智能科学系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齐鲁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齐鲁工业大学考研难吗] [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齐鲁工业大学排名] [齐鲁工业大学考研群] [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齐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专硕简介正文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型人才。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修养,具有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3.掌握坚实的高分子材料、材料物理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良好的基础。能检索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
5.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二、研究方向
1.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化学或物理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及精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改性。
2.高分子复合材料:无机、有机等复合材料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3.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具有光、电、磁、催化、化学、分离等功能的新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4.高分子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以现代物理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系统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缺陷与性能。
5.计算机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
三、培养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不少于2年,不超过5年(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时间)。其中论文研究时间不少于1年(从通过论文开题到答辩申请)。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实行学分制。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和学科前沿专题课程。本专业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1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
课程设置如下:
1.学位课(21学分)
①学位公共课(9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门,共3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含理论和实践),《自然辩证法》1学分;
外国语课程(英语)6学分,其中,《英语阅读与写作》3学分,《英语听说》2学分,《专业英语》1学分;
专业英语由各研究生指导教师或导师组结合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分别教授所带的研究生,要求研究生掌握本学科所需的常用专业英语词汇、专业英语论文阅读技巧和专业英语论文写作方法等;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借助词典将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汉英互译,并能用英文书写专业论文。要求研究生阅读30篇英文专业文献,并至少英译汉2篇、撰写综述性英文论文1篇,译文和英文论文交所在学院备案。经导师或导师组考核合格,学院审核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②学位专业课(10学分)
学位专业课不少于3门,不少于10学分;
③学科前沿专题课程(2学分)
学科前沿专题课程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领域学术研究热点问题、研究动态。本学科专业提供3门专题课程。要求必修至少1门,2学分。
2.非学位课程(10学分)
本学科专业提供14-16门选修课程,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第二外语1门 1学分(日语和德语任选其一);
3.补修课:2门,不计学分。
对于跨学科考入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理论薄弱或专业知识不足的研究生,以及由于其他原因入学以后需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都需补修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五、中期筛选
硕士生实行中期考核与筛选制度,在第三学期的12周前完成,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促使研究生顺利地进入到论文写作阶段,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考核内容包括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具体实施办法按《齐鲁工业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的实施办法》规定执行。
六、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能否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与开题报告。论文工作宜尽早开始,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答辩申请之日止)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具体要求按照《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1.文献阅读与综述
研究生在进行论文研究以前,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有关课题的中外文献资料,做出分析与评价,写出不少于六千字的书面报告,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30篇。在第三学期的第2周前填写“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与综述考核表”,并交研究生处。
2.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按《齐鲁工业大学关于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实行开题报告论证的实施办法》要求,在第三学期的第4周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开题报告要求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计划等。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可正式开展论文研究工作。如第一次开题未通过,可在一个月内重新开题一次。研究课题应结合科研任务和生产工程项目。
3.论文中期检查。
第四学期第11周前,学校就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研究生按期、高质量地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4.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硕士生一般在第五学期末或第六学期初写出论文初稿,在第六学期6月份,进行论文答辩。最终提交的学位论文需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语言通畅,图表规范,数据详实,有所创见,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按照《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组织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
七、其他环节
1. 科研实践
除了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以外,研究型研究生必须参加与学位论文无关的课题研究。研究生导师在第一、二学年为研究生安排不少于3个周的科研实践,实践结束后,研究生须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总结报告,并填写《齐鲁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考核表》,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审核后,报研究生处审批,答辩资格审核时需要。科研实践采取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小发明、小创造等形式。成绩不合格者须重新安排实践。
2.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生本人做专题讲座,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专家所做的学科前沿学术报告。学术活动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在学期间本人做专题讲座至少2次,听取学术报告至少8次。研究生应据实填写《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经所在学院与导师通过一定方式考核后,报研究生处审批。
八、其他需要规定的内容,如专业必读书目等
1、科技期刊
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材料导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Mater.Sci.Eng.,J Appl.Poly. Sci.,J Am. Ceram. Soc.等。
2、科技书目
化学的今天和明天、材料加工原理、复合材料成型技术、Material Science and Engnering等。
九、本培养方案自2016级研究生开始执行。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研究型人才。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修养,具有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3.掌握坚实的高分子材料、材料物理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良好的基础。能检索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
5.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二、研究方向
1.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化学或物理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及精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改性。
2.高分子复合材料:无机、有机等复合材料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3.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具有光、电、磁、催化、化学、分离等功能的新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4.高分子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以现代物理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系统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缺陷与性能。
5.计算机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
三、培养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不少于2年,不超过5年(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时间)。其中论文研究时间不少于1年(从通过论文开题到答辩申请)。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实行学分制。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和学科前沿专题课程。本专业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1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
课程设置如下:
1.学位课(21学分)
①学位公共课(9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门,共3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含理论和实践),《自然辩证法》1学分;
外国语课程(英语)6学分,其中,《英语阅读与写作》3学分,《英语听说》2学分,《专业英语》1学分;
专业英语由各研究生指导教师或导师组结合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分别教授所带的研究生,要求研究生掌握本学科所需的常用专业英语词汇、专业英语论文阅读技巧和专业英语论文写作方法等;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借助词典将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汉英互译,并能用英文书写专业论文。要求研究生阅读30篇英文专业文献,并至少英译汉2篇、撰写综述性英文论文1篇,译文和英文论文交所在学院备案。经导师或导师组考核合格,学院审核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②学位专业课(10学分)
学位专业课不少于3门,不少于10学分;
③学科前沿专题课程(2学分)
学科前沿专题课程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领域学术研究热点问题、研究动态。本学科专业提供3门专题课程。要求必修至少1门,2学分。
2.非学位课程(10学分)
本学科专业提供14-16门选修课程,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第二外语1门 1学分(日语和德语任选其一);
3.补修课:2门,不计学分。
对于跨学科考入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理论薄弱或专业知识不足的研究生,以及由于其他原因入学以后需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都需补修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五、中期筛选
硕士生实行中期考核与筛选制度,在第三学期的12周前完成,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促使研究生顺利地进入到论文写作阶段,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考核内容包括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具体实施办法按《齐鲁工业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的实施办法》规定执行。
六、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能否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与开题报告。论文工作宜尽早开始,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答辩申请之日止)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具体要求按照《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1.文献阅读与综述
研究生在进行论文研究以前,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有关课题的中外文献资料,做出分析与评价,写出不少于六千字的书面报告,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30篇。在第三学期的第2周前填写“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与综述考核表”,并交研究生处。
2.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按《齐鲁工业大学关于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实行开题报告论证的实施办法》要求,在第三学期的第4周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开题报告要求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计划等。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可正式开展论文研究工作。如第一次开题未通过,可在一个月内重新开题一次。研究课题应结合科研任务和生产工程项目。
3.论文中期检查。
第四学期第11周前,学校就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研究生按期、高质量地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4.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硕士生一般在第五学期末或第六学期初写出论文初稿,在第六学期6月份,进行论文答辩。最终提交的学位论文需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语言通畅,图表规范,数据详实,有所创见,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按照《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组织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
七、其他环节
1. 科研实践
除了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以外,研究型研究生必须参加与学位论文无关的课题研究。研究生导师在第一、二学年为研究生安排不少于3个周的科研实践,实践结束后,研究生须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总结报告,并填写《齐鲁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考核表》,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审核后,报研究生处审批,答辩资格审核时需要。科研实践采取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小发明、小创造等形式。成绩不合格者须重新安排实践。
2.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生本人做专题讲座,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专家所做的学科前沿学术报告。学术活动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在学期间本人做专题讲座至少2次,听取学术报告至少8次。研究生应据实填写《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经所在学院与导师通过一定方式考核后,报研究生处审批。
八、其他需要规定的内容,如专业必读书目等
1、科技期刊
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材料导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Mater.Sci.Eng.,J Appl.Poly. Sci.,J Am. Ceram. Soc.等。
2、科技书目
化学的今天和明天、材料加工原理、复合材料成型技术、Material Science and Engnering等。
九、本培养方案自2016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qlgydx/yjsy_27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