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联系方式] [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硕士介绍]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硕士介绍]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介绍]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介绍]

青海民族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host/sites/okaoyan.com/templets/sql/yuanxiao_sql/.html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简介正文

藏学院基本情况
 
 
     一、学院师生状况
     全院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职教师27名。在27名专职教师中,教授16人,副教授9人;已获博士学历者21人,在读博士1人。
     获得曾宪梓高等师范优秀教师奖励1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1人 ,人才支持计划”奖励教师1人,博士生导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 ,获得“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 千人计划·拔尖人才”称号3人 。
    目前,学院面向全国藏区招生本科生和硕士生、博士生,学生总数达774人,其中本专科生637人,硕士生131人,博士生6人。
    二、教学科研
    现有本科专业方向4个,研究生专业6个、17个方向,博士生专业方向3个。
    相关教师,先后出版专著及教材160余部,发表汉藏论文有近700篇,获得各类奖项140项;承担和完成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及各类省部级项目66项;235人次余人次参加在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地召开的国际藏学研讨会和《格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学科专业
     学院本科教育现有藏语言文学一个本科专业,下设藏语言文学、汉藏翻译、政史地师范、藏语言文学玉树定向班、藏族文化专业玉树大专班等。
     研究生教育现有藏语言文学、宗教学、逻辑学、历史文献学、格萨尔学、藏学等6个二级硕士点,设有藏族古典文学、汉藏翻译、语言学、藏族现当代文学、藏族民间文学、格萨尔研究、因明与形式逻辑、藏传佛教经典、藏传佛教发展史、藏传佛教教派原理研究、藏传因明发展史、藏族文献整理与研究、古藏文文献研究、笨教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研究、藏族社会发展研究等17个研究方向。
     现有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的“汉藏历史文化交流”和“藏传佛教科学阐释”博士专业方向2个和自主设置的“藏学”博士专业方向1个。
    四、办公场所
     办公用房总面积为 1556.84平米 ,科研用房总面积为 219.73平米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 每人1584元 ,仪器设备总价值为 900万左右,近三年教学经费投入 共计150万元左右。
    五、特色优势
  (一)教学平台优势
    学院现拥有 “藏族古典文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育部:全国唯一)、“藏族文学史家级精品课程” (教育部:全国唯一)、“藏语言文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育部:全国唯一)“藏族古典文学国家级视频公开课” (教育部:全国唯一)、“藏族文学史国家级资源公开课” (教育部:全国唯一)“教育部本科教学改革试点单位”、“藏学国家民委重点学科”、 “藏语言文学青海省重点学科”等8项国家级及省部级专业学科平台。
  (二)科研平台优势
    学院还拥有青海省藏学研究中心、青海省汉藏翻译人才培养与研究中心、藏学院文献资料中心、藏传佛教与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中心、《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编辑部等5个研究机构。文献资料中心藏书近5万册。
  (三)生源优势
    1949年至1956年培养藏语言文学各类人才近7000名。藏语言文学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始终保持在100%,位居全校乃至全省之首;目前,本专科生637人,硕士生131人,本专科人数和硕士研究生人数为全国同类学院之首。
  (四)学生成果优势
    十八大以来,汉藏翻译方向本科生先后发表世界童话名著译作280余篇,出版《德国童话》《意大利童话》等藏译译著和文学作品15部。
  (五)重大成果优势
    藏学院更登教授负责的研究团队,于2019年11月,历时6年完成《宗喀巴师徒三尊对勘本》47卷本出版发行,总投资1千6百万。项目一完成,就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六)师资力量优势
    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者占比为80%,为全校之最;专任教师中教授和副教授占比为90%左右,也为全校之最。
  (七)学科专业优势
    现有本科专业方向4个,研究生专业6个、17个方向,博士生专业方向3个,其中硕士研究生专业及方向数量为全国同类学院之首。
  (八)科研项目优势
    近三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项,各类项目总经费达466万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总数连续三年为全校之首。
    六、存在的问题
    1.学院教师中,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的情况比较严重,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和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项偏少。
    2. 人才的学科转型力度不够,研究现实问题的成果数量不多,产出的汉语科研成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3. 本科生的对外交换与交流,教师赴外访学与交流力度不够一直是学院的一个短板,消除这一短板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4.专任教师注重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缺乏足够的责任心,有些教师自身就存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强的问题。
    5.个别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牢,政治意识、规矩意识不强,政治敏感性不高,平时进行的各种思想教育,没有入脑入心,外化于行。
    七、解决的思路
    1.制定《青海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实施办法》,从量化的层面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标准,促使学院的教学研究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3.继续鼓励老教师继续产出优秀的藏语科研成果的前提下,激励轻教师产出汉语和外语方面的成果,全力提高学院在汉语学术圈和国际学术圈的影响力。
    4. 积极与国外的波兰雅基隆大学、丹麦奥斯陆大学、日本广岛大学、俄罗斯的彼得堡大学、卡尔梅克大学及国内的中山大学、燕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联合培养交换生的合作关系。
    5.开展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十世班禅大师爱国主义思想、喜饶嘉措大师爱国主义思想、杰桑·索南达杰先进事迹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党支部每周三下午集中学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党章党规及时事政治,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qinghaiminzudaxue/yanjiushengyuan_28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