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硕士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硕士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教改项目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师资] [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联系方式] [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日语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专业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青岛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青岛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青岛理工大学排名] [青岛理工大学考研群]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硕士简介正文

硕士研究生专业:应用数学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6-09-19   点击:[6539]
硕士研究生专业:应用数学
 
泛函微分方程已在理论定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先后获省部级奖励4项,其中张广教授自1995年至今在时滞微分方程的周期解、中立型微分方程的振动性、差分方程的振动性方面已作了许多工作,先后发表论文67篇,其中9篇被SCI收录,13篇被SCI引用,3篇被EI收录,并出版了相关专著一本,并与台湾清华大学及国内部分学者建立了学术交流与互访制度。李春光、郭希娟、闫玉斌面向数值方法从事了十年的研究工作,共计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他们的研究工作将为本方向在数值处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杨志林博士在积分方程的研究中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本方向的研究队伍中还具有从事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副教授2人,讲师1人,均为硕士学历,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数值实验能力。
 
研究方向:
 
1、泛函微分方程;
 
2、应用泛函分析;
 
3、科学计算
 
应用数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人:徐雷    发布时间:2018-08-23   点击:[164]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做到:
 
1. 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有正确的科学观,有团结协作精神及优良学术道德,具有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 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学术进展与研究动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 毕业后能从事与应用数学相关的教学、科研或其他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偏微分方程在物理海洋中的应用
 
本方向主要依托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等涉海单位所建立的合作关系,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下数学与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的交叉与融合开展研究。结合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主要研究偏微分方程在力学、物理海洋学、声(光电子)成像和数据图像分析与处理中的应用。目前主要从事微波遥感领域中各种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水声检测与成像算法和环境检测系统的后处理算法、蓝绿激光测深与水下光成像技术等。本方向注重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多物理场耦合建立的数学模型,以非线性泛函分析为理论基础,以拓扑度理论、临界点理论、半序方法以及有限元和差分计算等数值方法为手段,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际数据处理,为应用学科中的数学问题和工程中的科学技术问题提供合理的数学依据及技术支撑。本方向在海洋内波信息提取的研究和开发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863”课题,研究经费超过200万元。
 
2. 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与系统仿真
 
微分方程在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凡是与变化率有关的问题几乎都可以用微分方程模型来研究。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不求解微分方程而研究时间趋于无穷时解的渐近性态,它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由常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随机微分方程等所描述的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为设计稳定的动力系统,避免不稳定的事故的发生,提供数学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利用稳定性理论与方法研究或设计具体的非线性控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等实际动力系统。再一方面研究微分方程数值方法和仿真算法理论及应用的多个方面,包括延迟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方法,保结构算法、数学建模和仿真等。
 
3. 群表示理论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在量子信息领域存在着大量的与群表示相关的对称性,因此群对称在量子信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量子信息中越来越多的课题都可以从群理论的观点来理解。本方向主要是利用群表示方法一方面来研究量子信息中的代数结构问题,主要应用在量子态调控、量子信息处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等方面;另一方面研究量子密钥协议问题。在密钥协商协议中,由两个或多个实体协商,共同建立会话密钥,任何一个参与者均对结果产生影响,不需要任何可信的第三方参与。会话密钥由每个协议参与者分别产生的参数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出。密钥协商协议的生成方式可分为证书型和无证书型。近五年,本方向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纵向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在国际权威物理期刊上发表SCI科研论文40余篇。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定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至2年毕业。
 
四、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每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在入校后进行导师和研究生互选,确定指导教师。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完整的培养计划,包括:选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完成课程配置、硕士论文开题、完成硕士论文、通过论文答辩等。
 
对于学位课程等课堂教学课程,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每学期的具体授课安排,保质保量地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和上课学时数,并认真进行考核。
 
五、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1、应修总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学分。一般按照16—20教学学时数记1学分设置每一门课程的学时数。
 
2、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件。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以上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计学分。
 
3、必修环节
 
学术学位必修环节包括:专题讲座环节1学分、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环节1学分、创新创业活动环节1学分,社会实践环节1学分。
 
社会实践环节:研究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工作,特别是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专业实习,要求实习内容要与个人就业紧密结合,完成实习后要提交实习报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且取得显著成绩者,可获得该环节1学分;
 
专题讲座环节:共16学时,包括4部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专题4学时,创业指导专题4学时,心理健康教育专题4学时,信息检索专题4学时。考核通过后,计入1个学分。
 
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环节: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文献准备,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相关研究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并作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原则上在第二学期完成,最迟在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硕士至少1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论文开题与中期考核通过后,计入1学分。
 
研究生创新创业活动(1学分) 要求:至少完成以下五项之一。
 
Ⅰ 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类活动
 
参加市级及以上科技竞赛、或研究生党总支及理学院组织的各项科技竞赛类活动。成功参加后计入1个学分。
 
Ⅱ 在学位申请时学校要求必须达到的学术成果要求之外,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专利授权、或获得其他科研成果。达到此项要求的计入1个学分。
 
Ⅲ 参加国内或国际会议/论坛、境内或境外学术交流1次,达到此项要求的计入1个学分。
 
Ⅳ 听取学术讲座至少10次, 达到此项要求的计入1个学分。
 
Ⅴ 理学院认可的其他创新创业活动(如创业专题培训等)。成功参加的计入1个学分。
 
六、学术成果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须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本人所学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青岛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由于时间原因,学术论文不能正式出版,需提交编辑部出具的证明材料。
 
七、论文工作安排
 
硕士研究生至少要用一年半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不计学分。论文工作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1)选题和开题报告:研究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科学调研和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最迟在第三学期9月份完成选题并在学科组作开题报告,学科组就研究生对所选课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工作进度、预期成果等进行论证和审核,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可行,方能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在规定时间内未开题者,将延期毕业。
 
(2)论文中期检查:到第四学期6月份,要求研究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学科组有关人员参加。学校将组织各院、系对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高质量的硕士学位论文。采取举行报告会的方法,由学科组组成考核导师组,并委任一位组长。报告会由考核导师组组长主持,研究生做20分钟的报告,主要是论文已经进行的工作,以及下一步的打算等,参加会议的导师进行提问和评议。
 
(3)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研究生应对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论文内容应侧重于研究生本人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新的见解。要求论文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的基本论点、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技能等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或者用已有的理论方法解决新的课题,在学术上应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篇幅应掌握在三万字左右。
 
(4) 论文评审。所有论文都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论文查重和盲评,按照学校要求的标准进行考核。符合学校要求的论文参加论文答辩。
 
(5)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第3学年下学期。硕士生应最迟在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一个半月完成,并向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有关教师、导师、论文指导小组成员全面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应严格按照《青岛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组织评阅和答辩。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通过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达到学术成果要求,德、智、体、美合格者,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研究生通过硕士论文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学术成果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满足上述基本要求者,可以授予硕士学位。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qdlgdx/yjsy_28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