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出版硕士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出版硕士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师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功能材料介绍]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功能材料介绍]

青岛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青岛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青岛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青岛科技大学排名] [青岛科技大学考研群]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出版硕士简介正文

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  2017-08-31 22:20:49
出版 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553 学科门类: 出版
 
一级学科: 新闻传播学 学分要求: 38
 
一、学科、专业简介 (Disciplines Instruction)
 
青岛科技大学是山东最早设立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该专业所在学院——传播与动漫学院,现有编辑出版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动画等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集文化产品挖掘与整理、文化传播、文化产品制作的完整学科体系。在“素质为本,责任为魂,实践为根”办学理念指导下,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在山东省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编辑出版学专业所在新闻传播学科整体排名全省第二。
 
传播与动漫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8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博士后2人,硕导22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3人,博士学位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近50%,学科背景包括编辑出版学、新闻传播学、文学、动画、影视编导、管理学等,队伍年轻化、多元化、学历层次高。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大多具有编辑出版实际工作经历。专职教师中有多名教师获得编审或副编审职称,拥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任元军、刘祥娥、魏绍和等多位教师兼任《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青岛科技大学报》等出版物总编、主编、顾问,与青岛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等合作完成众多有影响力、销量较大的图书的选题、策划、出版。
 
学校秉承政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坚持与政府、企业合作,坚持开放式办学,在传播与动漫学院成立伊始,就聘请了《光明日报》原总编辑袁志发为学院院长,并聘请赵启正(国新办原主任)、邵华泽(人民日报原总编)、莫言(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余培侠(中国动漫学会会长)、王英(央视著名动画导演)一批大家名师,以及山东省、青岛市行内30多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已形成专家学者领军,教授、副教授、博士为主力的教学研究队伍,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
 
传播与动漫学院一直以来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注重加强与社会特别是外界同行的联系,坚持以合作项目带动教学科研,几年来,建立了20多个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学院重点遴选了具有区域与行业代表性的出版社、民营书业公司、地方媒体,它们不仅在业内排名靠前,而且拥有充足的高学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业务骨干。这些合作单位的建立,既提供了充足的学生实习基地,也通过项目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大幅提高。
 
本学科办学历史长,社会声誉好,注重社会实践,立足产学研结合,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本学科点拥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牌的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之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本学科重视与政府、企业共同完成产学研联合专项研究。
 
本学科集文化研究、文化产品制作、传播于一身, 成立了动漫设计制作中心、广告设计研究中心、传媒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设有激光照排、影视广告制作、影视编辑合成、影视制作中心、动画制作、定格动画、摄影等7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累计投资600余万元。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外语、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成为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出版专业性人才。
 
获取出版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出版硕士应当能熟练使用不同检索工具,通过分类号、关键词、著者姓名等检索途径阅读、分析、理解本专业领域的相关专著、论文、专利等文献资料以及检索相关网络资源,利用一切可获得的信息。并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经过分析整理、归纳综合之后,整理出有价值的阅读报告或文献综述。(2)实践研究能力。出版硕士应具备能从出版专业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问题的能力,且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和不断的实践加以改进和解决。(3)发现问题能力。出版硕士应对出版领域拥有敏锐的触觉,能及时把握这一领域的最新动向,并能与出版实践紧密结合,有创见性地发现问题。(4)解决问题能力。首先能明确问题,弄清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和实践活动。其次,要仔细研究出版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再根据讨论的结果适当地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根据实践的结果进行总结,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5)组织协调能力。出版硕士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沟通、洽谈、协调、交流、组织以及国际交往的能力。在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等过程中,以及对外文化交流中,能进行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规范的报告和写作。(6)论文写作能力。出版硕士应具备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论文应选题明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体现出版硕士从事实践工作的总结能力。重视质量、严格要求是保证出版硕士论文质量的关键。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名 称
 
 
研究方向及特点
 
 
 
出版产业管理
 
 
2013年,我院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点,出版企业经营与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和出版产业研究是该方向的核心课程,在出版业转企改制的背景下,培养具备相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方向开设了数字出版及技术、网络出版物编辑、出版网站设计与管理等核心课程。我校具有雄厚的理工科优势、信息技术等因素,奠定了培养基于传统出版基础上的动漫游戏、网络媒体等数字出版人才的办学基础和优势。学院有较好的硬件设备,为相关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
 
 
 
 
五、课程设置
 
六、课程教学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方能达到毕业要求。其中公共课6学分,必修课16学分,选修课10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其中,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各1学分,企业实习4学分)。
 
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应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及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课程考核分考试、考查、课程论文、平时作业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硕士生在读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可以是各学院开设的硕士生学术讲座课程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国内外学者专家来我校的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
 
应届统招硕士生需要有社会实践环节,总计不少于6个月,实践结果考核合格后计入4学分。由导师(指导小组)组织安排具有副高或同等级别职称的出版单位工作人员指导。实践导师(指导小组)对其效果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评定成绩,成绩合格方可计入4学分。
 
七、论文的要求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指导。
 
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出版实践进行选题,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出版设计等,内容要有现实性、应用性,体现学生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字数应不少于2万字。
 
学位论文答辩前,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并给出等级,其中至少有1名是出版专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重点审查学生运用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
 
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是来自校外实践部门的专家。学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所有环节,完成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取得相应学分,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qdkjdx/yjsy_27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