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师资队伍] [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师资队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 [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简介正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始建于1995年,由原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增设医药管理系而来,2000年正式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006年,原含其中的社会科学部“两课”及心理学教学机构脱离另行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6年4月起更为现名。
自建院以来,卫生经济管理学院秉承了南中医悠久的校园文化,质朴的校风学风以及深邃的学术思想,顺应中国经济社会与医药行业发展的潮流,开拓中医药院校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教育新格局,积极探索养成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综合素质基础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政学合作等多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学院目前共设有公共管理、经济贸易、信息管理、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药事管理与法律、健康管理与医疗保障等7个系,国际贸易等17个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3个办公室,4个挂靠研究机构。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室面积400平米,能同时容纳230人进行实验操作。设在学院的省局共建中医药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政策法规的重要研究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高素质、高学历的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职教师65人;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共30人(教授6人,副教授24人);获得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数46人;有3人获得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称号,9人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称号,1人被授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4人获得先声先进教师奖。
学院致力于培养现代国际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以中医药学科为支撑,形成行业定位和专业特色;以现代经济、管理和法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以与政府、企业合作为平台,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职业化能力;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师资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配置,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学院倡导“诚信、朴实、自强、奋进”的学风,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改革教育模式和方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专业设置)现设有公共管理1个硕士学位点学,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药事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与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和公共管理1个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类、2个省特色专业、4个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2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现拥有在校本科生1800余人,在校硕、博士生70余人。

在科研方面,学院立足学科特色与学科优势,主要从事医药卫生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各级委办局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逾1000万元,发表各类论文1000余篇。有2项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二等奖,共有8项研究项目20余人次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学院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委托的应用性项目研究,为各级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提供了大量政策咨询服务。此外,学院还致力于教材建设,近5年共有十余本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4本教材被评为省重点(特色)教材,由学院教师著述或主编或参编的教材(专著)更达数十部,得到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专业同行们的认同。
学院重视与国内外学界的交流与合作,迄为止已经与澳大利亚的西悉尼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斯维本科技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义守大学等境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办学和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与中国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起学生互换交流项目。
学院还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立足教学与管理的创新,有效实施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选拔优秀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教师党员捐助贫困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开办学术讲座、开展班室共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及教风学风。学院组织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10年获得省级表彰,2002年还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的表彰;2008年荣获江苏省大学生辩论赛亚军;2010-2012年,学院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级“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暨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三等奖,5次省级竞赛奖项;2010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省级二等奖;2011-2013年3次获得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国家一等奖;2012年获得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jingzhongyiyaodaxue/yanjiushengyuan_27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