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科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科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专业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科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辽宁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辽宁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辽宁师范大学排名] [辽宁师范大学考研群]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科简介正文

学科建制: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 :现代文学与文化 / 现代小说与戏剧研究 / 当代小说研究 /影视文学研究
    博士生专业课考试 : 1.2005文学理论与批评
              2.3011中国现当代文学   
    硕士生专业课考试 :1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概论 ( 各占 75 分 ),2 中国现当代文学 (150 分 )
 
  二、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古典小说研究 / 先秦两汉文学 / 魏晋至唐文学 / 宋代文学 / 元明清文学
       硕士生专业课考试:1 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 ( 各占 75 分 ),2 中国古代文学 (150 分 )
    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 :古籍整理与研究 / 古典文献与文化研究
     硕士生专业课考试:1 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 ( 各占 75 分 ),2 中国古代文学 (150 分 )
 
  三、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 : 现代汉语 / 古代汉语
        硕士生专业课考试 :1 古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 (100 分 +50 分 ),2 现代汉语 (150 分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 : 社会语言学 / 对外汉语教学
        硕士生专业课考试 :1 古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 (100 分+50 分 ),2 现代汉语 (150 分 )
 
  四、文艺学学科
    文艺学研究方向: 文艺理论 / 文艺美学 / 文化理论研究
    硕士生专业课考试 :1 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 (150 分,各占75分),2文艺学(150 分 )
 
  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 : 欧美文学 / 俄罗斯文学 /日本文学
        硕士生专业课考试 :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概论 ( 各占 75 分 ),2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50 分 )
  
  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与写作
        硕士生专业课考试 :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国家统考)
 
学科创始人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创始人——李世刚教授简介
 
    李世刚(1920—2007),男,辽宁铁岭人,笔名李落。1940年考入东北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曾任四川省三台县二中、成都市女中、四川省立幼稚师范、四川省立女师、长春二中、沈阳三中等学校教员。1951年8月,担任沈阳师专语文科主任。1953年8月,任东北教育学院中文系文选教研室主任。1954年8月,任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58年1月,任辽宁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58年12月至退休,任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78年评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职称,是八十年代以来辽师评聘的首批文科教授之一。
    李世刚教授教学与科研并重。曾先后担任过现代文学、文选习作、古代文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给中文系学生系统讲授中国文学史,知识准确,有深度和广度,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编写了九十多万字的教学资料,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教学质量优秀。李世刚教授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发表文艺创作四十多篇,并出版有独幕剧《送花》。与李骞教授共同编著的《唐代文学作品选讲》于1958年由辽宁出版社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82年以来与人合作点校出版了四部明清小说:《定情人》《鼓掌绝尘》《生绡剪》《金凤箫》,此外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撰写了部分辞条,为古代文学的普及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创始人——边家珍教授简介
 
    边家珍,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杞县人。1981年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1985-1988年在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先秦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2003年在山东大学文学院学习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河南大学文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经学会理事等职务。
    边家珍教授长期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侧重于经学与文学之关系方面的研究,有志于弘扬传统学术文化之精华。边家珍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完成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文史哲》、《孔子研究》、《学术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之《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之《中国哲学》、《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儒学年鉴》、《中国美学年鉴》等转载、摘编、介绍多篇,一些学术观点为海内外研究者引述。边家珍教授的专著《汉代经学发展史论》、《汉代经学与文学》、《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等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边教授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经学作为汉代以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始终有必要被放到显要的位置上;从经学角度来观照古代作家的创作思想与文学观念、理解作品的涵蕴,从而能够更为具体、准确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及其发展流变的某种内在规律性。边家珍教授在《诗经》研究、先秦诸子研究等方面也不乏创见。
 
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创始人——郭栋简介
 
    郭栋(1919—1996),汉族,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伪满建国大学(长春)文教学科,在校学习六年,曾赴日本帝国大学留学。曾任辽西师专教务副主任,哈尔滨师院教务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图书馆主任、教研室主任,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等。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创始人,1979年开始带研究生。1951年被评为模范教师代表,先后两次出席辽西省工农兵模范代表大会,教师模范代表大会,评为二等模范;分别于1962年被评为教学先进工作者,1972年被评为院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78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
    郭栋先生多年从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教学工作,还为中学教师举办二十余次古代汉语短期讲座。结合古汉语教学实际进行科研工作,独立编写古汉语教材《文言文语言知识》,1962年出版,1973年又作了修订。这份教材到1976年印刷8000冊,除供中文系学生使用外,在省内销行5—6千冊,本溪教师进修学院、营口第二师范学校等还作为本校教材。发表论文《岁赋其“二”解》《柳宗元诗选注解中的一些问题》《要联系上下文意读解文言文》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郭栋先生注重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如73年、78年分别对两届青年教师进修班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对本教研室新任课的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成绩很大,像当时的王翊、薛安勤等,都深受其益。1979年开始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陈榴教授就是他带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之后有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颜洽茂教授等,都是郭栋先生的研究生。
 
语文学科教学论硕士点创始人——陈学法简介
 
    陈学法,1939年出生于大连,1962年高校毕业分配到大连市第一中学,先后担任过语文教研组组长、教导主任。1978年调到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任视导室主任。1979年到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法教研室任教,1989年作为中文系语文学科教学论硕士点创始人,开始带研究生,从此主要担负起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
    多年来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培训部主任,全心致力于提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先后举办过多期辽宁省、东北地区及全国语文教师培训班。尤其是1998年7月于大连市举办的“全国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演示会”创造了学会办会史上到会人数的“第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1750人,在全国语文界引起强烈反响,也给我校和学科争得了荣誉。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发表了《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等几十篇论文,并有《语文教育学》、《语文教学研究》等学术专著,主编了《语文素质教育新探》、《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语文创新教学》、《语文教学与创新》、《语文教学新视野》、《语文教学新拓展》等教材,主编了全国性期刊《中学课程资源》。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鲁刚教授简介
 
    鲁刚,1928年3月生,山东省菏泽巨野人。早年参加革命,1956年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研究班文学专业肄业。曾任黑龙江大学校长,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内著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
    鲁刚教授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和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讲授欧洲文学史。参与创建了辽宁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硕士学位点,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十多届研究生,现在文学院外国文学任职的赵琨老师就是他的高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学生讲授古希腊罗马文学时,鲁刚先生萌发了编写古希腊罗马神话的想法,三十年来一直孜孜以求致力于神话比较学的研究,在神话文化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主要著作有《希腊罗马神话词典》(合编),《世界神话词典》(主编);主要论文有《“帝”字解》,《论羿与后羿》等。
    《文化神话学》是鲁刚先生近年在旅美期间完成的一部学术论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重点推出。2010年9月21日,鲁刚先生的新著《文化神话学》研讨会在沈阳辽宁政协会馆举行。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王充闾,省作协顾问、著名作家金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名誉院长、著名文化学者彭定安,辽宁大学副校长、教授陆杰荣,以及郑晓凯、沙宪增、张颖、王多圣、吴玉杰、李黎、李霞、晓宁等近20名作家、评论家出席会议并发言。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庆昌到会讲话,省作协副主席、辽宁文学院院长高海涛主持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文化学、史学、哲学、文学等多角度,对鲁刚先生的学术风格与贡献,以及这本论著的结构特点与开拓性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交流。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创始人叶纪彬教授简介
 
    叶纪彬,笔名荆溪,1938年10月生,福建闽侯人,汉族,中共党员,著名文艺学家。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辽宁省美学研究会副会长、省文艺评论家联谊会理事,大连市作协理事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艺术创作规律论》、《中西典型理论述评》,主编《文学概论》等,论文《试论艺术内容的特殊性》、《论文学作品倾向性的艺术表现》、《“美学和历史的观点”内涵浅探》等100余篇,分别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学术反响很大。《论邓刚中短篇小说创作特色》获大连市政府优秀创作奖,12次获辽宁省、大连市优秀学术成果奖。获大连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及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
代表性论著介绍:
    《艺术创作规律论》(47万字,东北师大出版社1987年出版),此书侧重对艺术创作中难度大、争议多、对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美学指导意义的理论问题,作出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阐释与概括。力图大综合比较、分析研究、总结吸收中外古今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学术沉思,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慎重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审美反映论与艺术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美学角度阐释艺术创作的审美本质与特殊规律。该书获吉林省1987年度优秀图书二等奖,获辽宁省1987年一1991年社会科学省级优秀学术成果专著类二等奖,获辽宁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获大连市社科联1987年一1988年优秀学术成果专著一等奖;
    《中西典型理论述评》(45万字,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出版),此书以欧洲典型理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类型说、典型特征说、典型个性共性统一说等三种主要理论倾向与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作为研究专题,探讨其历史发展线索与规律,评析其理论内涵与特点,同时根据其理论倾向有重点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较为系统全面、深入地总结、概括、评述其理论观点。此书研究方法采用史、论、评统一的方法。获辽宁省级优秀成果三等奖,大连市社科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现当代文学学科创始人——陆文采
 
    陆文采(1931-2005),曾用名江沙、绿华、绿苗,江苏张家港人。1951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后到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任教,1956年加入共青团,并荣获“旅大市教师积极分子”荣誉称号。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流放到内蒙古一个偏远的山村务农,1978年被调到内蒙古师专任教,1979年1月被彻底平反调回大连,在辽宁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教授职称。1985年被评为大连市“九三”学社优秀社员,1987年被批准为辽宁省第六届政协委员。1994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于1989年开始招研究生,作为学科带头人,一直致力于学科建设。1985年作为主要负责人成立“中国丁玲研究会筹备组”并且当选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陆文采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女性文学研究,为女性文学研究的拓荒者,先后出版《中国现代女性形象初探》、《时代女性论稿》(与王建中先生合著)以及《中国现代女作家论》、《高兰评传》等,还参加了《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史》等10部书稿的编写工作。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新文学论丛》《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等权威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论文《新时期丁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是1994年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讨论会上的重点宣读论文,于1995年《文史哲》上发表后,被中国社会科学选入《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第四卷,后又译成英语,发表在1997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上。在“七五”和“八五”期间,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茅盾小说的人物及美感”、“东西方文化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等,学术著作和论文先后获国家、省、市级等学术成果奖励15项。
    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上言传身教,先后开设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女性文学等多门课程,培养出中文系第一位考取国家重点大学的博士生,现如今多名学生成为知名学者,并将他的学术精神传承下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王文襄
 
        王文襄,女,1924年9月出生,祖籍天津,燕京大学毕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
        1982年首次招收研究生,给研究生开设课程有:普通语言学、语音学、词汇学。
        198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王文襄、罗日新、孟守介、孟庆奎、贺水彬、鲁启华、欧阳光逊合著的《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lnsfdx/yjsy_26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