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兰州财经大学法理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兰州财经大学法理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2021兰州财经大学保险硕士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兰州财经大学法理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兰州财经大学设计概论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兰州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兰州财经大学民商法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2021兰州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

兰州财经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 [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兰州财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兰州财经大学考研难吗][兰州财经大学考研难吗] [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财经大学考研群][兰州财经大学考研群] [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学费] [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辅导] [兰州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2021兰州财经大学法理学专业研究生考研考试大纲正文

一、考核性质
法理学作为法学专业的基础课,在法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它不仅为法学学习和研究提供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指导,而且为法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因此,对于法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选拔考试来说,该考核属于水平测试,不仅考察考生对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的熟练掌握程度;而且考察考生对与法学的基本理论的应用和法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的敏感度。
二、考核要求
法理学这门课程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法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以及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法学理论分析一些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能够意识到法学研究中的一些前沿性问题。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参考书目
本次考试大纲参考书目为: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法学
一、法学研究的对象
二、法学的历史
三、法学与相邻学科
四、法学的研究方法
五、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
第二章:法理学概述
一、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二、中国法理学
三、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第四章:法的概念
一、“法”的概念的语义分析
二、法的本质
三、法的基本特征
四、法的作用
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一、法的渊源
二、法的分类
三、法的效力
第六章:法的要素
一、法的要素释义
二、法律概念
三、法律规则
四、法律原则  
第七章: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释义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第八章:权利和义务
一、历史上的权利和义务观
二、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三、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四、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第九章: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释义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
三、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第十章: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四、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消灭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释义
二、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三、法律责任的承担
第十二章:法律程序
一、法律程序释义
二、正当法律程序
第十三章:法的历史
一、法的起源
二、法的历史类型
第十四章:法律演进
一、法律演进概论
二、法律继承
三、法律移植
四、法制改革
第十五章: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一、全球化的概念
二、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趋势
第十六章:法的制定
一、立法的概念
二、立法体制
三、立法过程与立法程序
四、立法的原则
第十七章:法的实施
一、守法
二、执法
三、司法
第十八章:法律职业
一、法律职业概述
二、法律职业技能与伦理
三、法律职业制度
第十九章:法律方法
一、法律方法概说
二、法律推理
三、法律解释
四、法律论证
第二十章:法的价值概述
一、法的价值释义
二、法的价值体系
三、法的价值冲突与磨合
第二十一章:法的基本价值
一、法与秩序
二、法与自由
三、法与效率
四、法与正义
第二十二章:法与人权
一、人权的释义
二、法对人权的保护
第二十三章、法与政治
一、法与政治的基本关系
二、法与国家的基本关系
三、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
四、法与民主
第二十四章:法与经济
一、法与生产方式
二、法与市场经济
三、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四、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十五章:法与文化
一、法文化的一般原理
二、法与道德
三、法与宗教
四、法律文化
第二十六章:法治与社会建设
一、法治的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三、法治与和谐社会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lanzhoucaijingdaxue/cankaoshumu_39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