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扬州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扬州大学研究生招生] [扬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扬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扬州大学考研难吗] [扬州大学研究生院] [扬州大学考研群] [扬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扬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扬州大学研究生辅导] [扬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发布日期:2016-01-13浏览次数:605
       一、基本情况
该专业创办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时期的1978年,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8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被确立为校特色建设专业。以本专业为基础,2000年“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2010年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获批。2006-2010年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分委员会委员单位,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参加单位,并承担部分国家和地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调研工作,是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单位。2009年依托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成立; 2012年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评估优秀。
本专业近年来教学和科研成果显著,所依托学科被确定为“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校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名,其中正高4名,副高10名,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3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有1/3的教师拥有工程背景。本专业共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兼职教师12人,,他们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五年来,本专业承担国家、省、厅级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150多篇,大部分为权威期刊、核心期刊论文,举办或协办全国和国际会议10多次。本专业积极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扬州市电子学会挂靠单位。本专业高度重视本科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数字信号处理”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集成”为校精品课程。主编著《数字图像处理》为“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江苏省精品教材、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教材。2013年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工程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本专业注重本科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年派出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实习训练,提升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质量;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58项,132人次,获校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10人次;现有实习基地27个,人均拥有专业实验用房9.5平方米。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在满足课程实验任务的基础上,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训练计划以及各种竞赛提供了实践平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秉承“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江苏、融入区域、服务全国,培养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具有科学与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和智能系统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应取得以下的能力和成就:
目标1(工程能力):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集成、运行、测试和维护电子信息系统的能力,具备生产实践和项目实施经验,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和智能系统等复杂工程问题,胜任技术骨干或项目经理的工作。
目标2(社会服务):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环境、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有社会责任担当。
目标3(团队合作):具有协调沟通、项目管理和经济决策能力,在跨学科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能够有效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项目。
目标4(终身学习):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更新知识和持续创新能力,掌握电子信息新技术,适应并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
三、毕业要求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的毕业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和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Ⅰ、软件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Ⅰ、信号与系统Ⅰ、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电子测量技术。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认识与实践、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整机装配与测试、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第二课堂等。
  七、主要专业实验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电子测量技术实验等。
  八、就业前景
该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人数约250人,在校研究生达到60多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近几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保持在100%,,平均升学率达到25%。
  九、专业特色
专业围绕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特色,面向学科前沿,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需求,着力培养高质量的电子信息类宽口径、应用型、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该专业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几个方向: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智能系统。
本专业紧密围绕实际工程应用展开培养,培养特色主要包括:
(1)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采用“3+1”四年制本科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在工程环境下进行项目实训,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2)电子信息大类培养。前两年强化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两年学生可自主选择电子信息工程或通信工程专业进行学习。
(3)以实际工程项目为驱动进行培养。将实际工程问题融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 电话:0514-87993875、87993876 传真:0514-87887937 E-mail:fgr@yzu.edu.cn 邮编:225127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师资简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9人,博、硕士生导师84人,具有博士学位78人。拥有特聘教授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和教学成果奖励;每年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居学校前列。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位于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所属相关学科专业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
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7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类建设专业;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列入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院被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财政厅等部门批准为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软件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江苏省地方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单位。
学院现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计算科学、农业信息化技术、兽医生物信息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教育)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智能芯片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控制工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学院拥有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及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大数据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9人,博、硕士生导师84人,具有博士学位78人。拥有特聘教授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和教学成果奖励;每年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居学校前列。
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600多人,博、硕士研究生4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600多人。学院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几年,学生在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以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奖300多项次,获奖学生600多人次;每年获得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50多项。学院学生除享受学校各类奖助学金外,社会各界人士还为学院学生设立了郭画奖学金、东华测试奖助学金、美嘉奖助学金等。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20%以上,全院毕业就业率一直稳定在100%,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学院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外高校进行合作,互派学者访问进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等。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发布日期:2016-01-13浏览次数:604
       一、基本情况
该专业创办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时期的1978年,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8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被确立为校特色建设专业。以本专业为基础,2000年“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2010年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获批。2006-2010年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分委员会委员单位,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参加单位,并承担部分国家和地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调研工作,是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单位。2009年依托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成立; 2012年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评估优秀。
本专业近年来教学和科研成果显著,所依托学科被确定为“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校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名,其中正高4名,副高10名,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3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有1/3的教师拥有工程背景。本专业共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兼职教师12人,,他们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五年来,本专业承担国家、省、厅级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150多篇,大部分为权威期刊、核心期刊论文,举办或协办全国和国际会议10多次。本专业积极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扬州市电子学会挂靠单位。本专业高度重视本科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数字信号处理”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集成”为校精品课程。主编著《数字图像处理》为“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江苏省精品教材、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教材。2013年 “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工程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本专业注重本科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年派出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实习训练,提升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质量;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58项,132人次,获校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10人次;现有实习基地27个,人均拥有专业实验用房9.5平方米。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在满足课程实验任务的基础上,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训练计划以及各种竞赛提供了实践平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秉承“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江苏、融入区域、服务全国,培养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具有科学与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和智能系统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应取得以下的能力和成就:
目标1(工程能力):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集成、运行、测试和维护电子信息系统的能力,具备生产实践和项目实施经验,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和智能系统等复杂工程问题,胜任技术骨干或项目经理的工作。
目标2(社会服务):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环境、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有社会责任担当。
目标3(团队合作):具有协调沟通、项目管理和经济决策能力,在跨学科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能够有效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项目。
目标4(终身学习):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更新知识和持续创新能力,掌握电子信息新技术,适应并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
三、毕业要求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的毕业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和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Ⅰ、软件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Ⅰ、信号与系统Ⅰ、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电子测量技术。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认识与实践、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整机装配与测试、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第二课堂等。
  七、主要专业实验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电子测量技术实验等。
  八、就业前景
该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人数约250人,在校研究生达到60多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近几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保持在100%,,平均升学率达到25%。
  九、专业特色
专业围绕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特色,面向学科前沿,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需求,着力培养高质量的电子信息类宽口径、应用型、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该专业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几个方向: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智能系统。
本专业紧密围绕实际工程应用展开培养,培养特色主要包括:
(1)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采用“3+1”四年制本科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在工程环境下进行项目实训,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2)电子信息大类培养。前两年强化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两年学生可自主选择电子信息工程或通信工程专业进行学习。
(3)以实际工程项目为驱动进行培养。将实际工程问题融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师资简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9人,博、硕士生导师84人,具有博士学位78人。拥有特聘教授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和教学成果奖励;每年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居学校前列。
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600多人,博、硕士研究生4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600多人。学院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几年,学生在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以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奖300多项次,获奖学生600多人次;每年获得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50多项。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位于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所属相关学科专业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
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7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类建设专业;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列入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院被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财政厅等部门批准为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软件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江苏省地方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单位。
学院现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计算科学、农业信息化技术、兽医生物信息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教育)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智能芯片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控制工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学院拥有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及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大数据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9人,博、硕士生导师84人,具有博士学位78人。拥有特聘教授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和教学成果奖励;每年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居学校前列。
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600多人,博、硕士研究生4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600多人。学院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几年,学生在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以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奖300多项次,获奖学生600多人次;每年获得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50多项。学院学生除享受学校各类奖助学金外,社会各界人士还为学院学生设立了郭画奖学金、东华测试奖助学金、美嘉奖助学金等。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20%以上,全院毕业就业率一直稳定在100%,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学院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外高校进行合作,互派学者访问进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等。

扬州大学研究生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扬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人:高老师、魏老师,联系电话:0514-87979213(传真)。
  校址: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邮编: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