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西南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群]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南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外国语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学生应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熟悉和了解各自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史、国内外学术前沿新动态以及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了解并遵守学术研究的一般规范,学位论文在语言、内容、形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熟练掌握工作语言(英语),具有在较高层次上运用该语言的能力,并掌握一门第二外语(法、德、日、西班牙、朝鲜语),可以阅读一般的文章以及与所学专业领域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位获得者可在学校和科研院所独立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旅游、外事外贸、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语言学
现代语言理论与流派,双语词典学,语用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等。2.文学
英语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文学批评等。3.翻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典籍翻译研究,翻译家以及区域翻译史研究。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 5 年,经批准休学创新创业的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3 年。对于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生,经本人申请,全面考核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在校期间(取得国家注册学籍后)不得少于 2 年。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数不得低于 29 学分。学分含学位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其中学位课至少 15 学分,选修课至少 11 学分,必修环节 3 学分。
研究生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选课。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对于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学生,要求自行补修相应专业本科核心课程至少 3 门,但不计学分。

五、必修环节

硕士生必修环节包含四大部分,要求硕士生分别完成以下内容:
1. 入学教育:内容包括学校、学院、专业介绍、素质拓展教育、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等,学生全程参加入学教育活动,通过入学教育考试,可获得 0.5 学分。
2. 社会实践:内容包括主要指研究生到教学单位、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
进行教学实践、翻译实践或参与科研项目等,写出总结报告,同时实习单位出具书面证明,交导师考核认定,报所在学院备案。考核合格后,将材料报所在学院检查备案,获得 0.5 学分。
3. 学术活动:为了提高硕士生学术交流能力,拓宽硕士生的知识面,学生在
校期间必须参加 8 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后,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与参加学术活动证明材料一起交导师考核认定。达到学术活动要求后,将材料汇总报所在学院检查备案,获得 1 学分。
4. 文献综述与开题考查:要求学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阅读本学科前沿国
内外文献 6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 30 篇以上,英文撰写 4000 词左右的文献综述,综述考查应提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学术或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开题考查。文献综述与开题考查通过后,将材料报所在学院检查备案,获得 1 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应有必要的理论分析或实证研究以及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在文学、语言、翻译、文化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独立进行相关工作的能力。

(二)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对涉密硕士生论文应严格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和内部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论文工作。

1.开题考查

(1) 开题考查时间: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接受学位论文开题考查申请。
(2) 开题考查方式:开题考查应以考查会的形式,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考查会须由本学科 3 位副教授或副教授以上的职称专家组成考评组,并作出考评意见。
(3) 开题考查内容:依据《开题考查表》的要求,做开题考查。在开题考

查会后,及时完成《开题考查表》,交学院检查备案。
(4) 开题考查未通过者,1 个月内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考查不过者, 列入下次硕士生开题范围或建议退学。
(5) 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考查。
(6) 论文开题通过 1 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论文工作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 1 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学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3. 中期检查

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开始论文工作半年以后),学院组织检查小组 (由 3~5 名副教授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组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检查。每个学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查。检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现场给出评定意见。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未通过者, 限期整改,1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中期检查,或另行选题,重新开题。

4. 学位论文撰写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学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5. 预答辩

学生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正式答辩之前 3 个月应进行一次预答辩。预答辩须由本学科 3 位副教授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考评组,通过集体会诊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通过预答辩者,完善论文后准予进入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环节。未通过者,限期整改,1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预答辩。两次预答辩不过者,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6. 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

非涉密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接受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涉密论文由导师把关, 防止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1)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20、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30的可安排论文送审。
(2)20 <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或 30<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 的,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按时间要求进行复检,复检如达到送审要求可安

排论文送审;复检后如果仍未达到送审要求,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3)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或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7. 学位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评阅人由 2 名本学科具有副教授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校外专家不少于 1 名)。学位论文评阅采取通讯评议方式进行,论文最迟在答辩前2 个月送达论文评阅人。
论文评阅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者,可以进入后续环节;如有 1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再增聘 1 位评阅人进行评阅,最终评阅结果如有 2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继续完善论文。
评阅意见为“修改后答辩”,则应与导师讨论评阅人提出的修改意见,确定修改内容,完成论文修改,并填写《对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回复及修改说明》, 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可申请答辩,如未通过检测,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8. 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 5 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校外专家不少于 1 名),导师不能参加所指导学生的答辩。答辩以学术民主为原则,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前应进行公告。
答辩委员会意见是“修改后通过”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答辩委员会所提意见与导师讨论,按要求进行修改,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审核,如检测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答辩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修改后进行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再次答辩;检测未通过或再次答辩不过者,报学校批准终止其硕士学业。

七、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

1. 毕业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 学位授予

申请学位者须获得毕业资格,在校期间无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 75 分(含 75 分)以上,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科研成果要求,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因未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科研成果要求而未获得硕士学位申请资格者,若在其毕业后两年内达到要求,可再申请硕士学位。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4
 
 
 
 
 
 
 
 
 
 
 
 
 
 
 
 
 
学位课
 
公共课
11116709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2       考试  
1111670998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6
      考试  
2 选 1
1111670997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考试
 
 
 
 
 
 
 
 
 
 
 
 
 
 
专业课
1131670001 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2 32       考试  
 
所有方向必修
1131670002 翻译学概论 2 32       考试
1131670003 英语文学研究 2 32       考试
1131670004 学术论文写作 2 32       考试
1131670005 第二外国语(日语一)  
 
 
 
 
 
 
 
 
 
 
4
32       考试  
 
 
 
 
 
 
 
 
 
限选一个语种
1131670006 第二外国语(日语二) 32       考试
1131670007 第二外国语(法语一) 32       考试
1131670008 第二外国语(法语二) 32       考试
1131670009 第二外国语(德语一) 32       考试
1131670010 第二外国语(德语二) 32       考试
1131670011 第二外国语(俄语一) 32       考试
1131670012 第二外国语(俄语二) 32       考试
1131670013 第二外国语(西班牙语一) 32       考试
1131670014 第二外国语(西班牙语二) 32       考试
1131670015 第二外国语(朝鲜语一) 32       考试
1131670016 第二外国语(朝鲜语二) 32       考试
 
 
 
 
 
 
 
 
 
非学位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2101680992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1 16       考查  
2101680993 研究生创新创业指导 1 16       考查
1141670994 公共体育 1 16       考查
 
 
 
 
 
 
专业选修课
1131680001 句法学 2 32       考查  
 
 
 
 
 
 
语言学类
1131680002 语用学 2 32       考查
1131680003 语义学 2 32       考查
1131680004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2 32       考查
1131680005 英语词典学概论 2 32       考查
1131680006 二语习得 2 32       考查
1131680007 认知语言学 2 32       考查
1131680008 功能语言学 2 32       考查
1131680009 语料库语言学 2 32       考查
1131680010 话语分析 2 32       考查

 
    1131680011 中西翻译史 2 32       考查  
 
 
 
 
 
翻译类
1131680012 文学翻译 2 32       考查
1131680013 英汉对比与翻译 2 32       考查
1131680014 口译理论与实践 2 32       考查
1131680015 笔译理论与实践 2 32       考查
1131680016 中西文化比较 2 32       考查
1131680017 典籍翻译 2 32       考查
1131680018 实务翻译 2 32       考查
1131680019 中国译论 2 32       考查
1131680020 西方译论 2 32       考查
1131680021 西方文论 2 32       考查  
 
 
 
 
 
 
 
文学类
1131680022 英美诗歌 2 32       考查
1131680023 美国族裔文学研究 2 32       考查
1131680024 英美戏剧研究 2 32       考查
1131680025 文体学概论 2 32       考查
1131680026 美国文学经典选读 2 32       考查
1131680027 文学伦理学 2 32       考查
1131680028 圣经与西方文学 2 32       考查
1131680029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2 32       考查
1131680030 文化研究导论 2 32       考查
1131680031 英美小说选读 2 32       考查
1131680032 西方叙事学 2 32       考查
 
 
 
必修环节
1131690001 入学教育 0.5         考试  
1131690002 社会实践 0.5         考查  
1131690003 学术活动 1         考查  
1131690004 文献综述与开题考查 1         考查  

 
Course
Catalog
Course
Number
 
Courses
 
Credits
Credit Hours Semester Assessment
method
 
Others
1 2 3 4
Degree course Public basic course  
1111670999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32
 
      Examination  
 
1111670998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1
 
 
16
   
    Examination  
 
Either
 
1111670997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Examin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1131670001
Theories & Schools of
Linguistics
 
2
 
32
 
      Examination  
 
 
 
Required for all Test fields
 
1131670002
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ology
 
2
 
32
 
      Examination
1131670003 English Literature Studies 2 32       Examination
1131670004 Academic Writing 2 32       Examination
 
1131670005
-1131670016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French, German,
Russian, Spanish or Korean)
 
4
 
64
 
 
    Examination
elective cours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2101680993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1
 
16
   
    Test  
2101680992 Graduat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1 16       Test  
1141670994 Public Sports 1 16     Test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1131680001 Syntax 2 32       Test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1131680002 Pragmatics 2 32       Test
1131680003 Semantics 2 32       Test
 
1131680004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Linguistics
 
2
 
32
   
    Test
 
1131680005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exicography
 
2
 
32
   
    Test
1131680006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 32       Test
1131680007 Cognitive Linguistics 2 32       Test
1131680008 Functional Linguistics 2 32       Test
1131680009 Corpus 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2 32       Test
1131680010 Discourse Analysis 2 32       Test
 
1131680011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 Psycholinguistics
 
2
 
32
     
  Test
1131680012 Literary Translation 2 32       Test
 
1131680013
Contrastive & Translation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2
 
32
     
  Test
1131680014 Theories & Practices of
Interpreting
2 32       Test
1131680015 Theories & Practices of Translation 2 32       Test

 
    1131680016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 Western Cultures 2 32       Test  
1131680017 Classics Translation 2 32       Test
1131680018 Practical Translati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2 32       Test
1131680019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China 2 32       Test
1131680020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he West 2 32       Test  
 
 
 
 
 
 
 
 
 
 
Literature
1131680021 Literary Theories in the West 2 32       Test
1131680022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2 32       Test
1131680023 Studies on American Minority Literature 2 32       Test
1131680024 Studies on British and
American Drama
2 32       Test
1131680025 An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 2 32       Test
1131680026 Selected Readings of
American Literary Classics
2 32       Test
 
1131680027
Literature and Ethics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Masterpiece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2
 
32
     
  Test
1131680028 The Bibl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2 32       Test
1131680029 Romanticism in British Literature 2 32       Test
1131680030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Studies
2 32       Test
1131680031 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Fictions 2 32       Test
1131680032 Western Narratology 2 32       Test  
 
 
Compulsory Training
1131690001 Enrollment Education 0.5         Examination  
1131690002 Social Practice Training 0.5         Test  
1131690003 Academic Seminar 1           Test  
 
1131690004
Literature review &
Thesis Proposal
         
  Test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0551 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翻译教育与训练,使其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获得丰富的行业经验,成为符合国家建设与发展需要、达到符合国家翻译专业资格认证标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英汉笔译口译专才。基本要求如下:
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合作的态度,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
2. 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宽广的人文视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具有运用所学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解决文化、科技、商务翻译实践问题的能力。
4. 具有中型翻译项目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
5. 具有运用翻译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综合能力。
6. 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基于翻译实践撰写实证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二、研究方向

1. 笔译方向
英语笔译方向以书面翻译的基本技巧和实际操作为训练重点,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及翻译技能,具备英汉之间文字全方位转换的能力。

2. 口译方向

英语口译方向主要针对各类文体的英汉双向口译。在具备英语国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如何熟练地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转换,掌握跨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原则和技巧。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 3 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5 年,经批准休学创新创业的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3 年。对于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生,经本人申请,全面考核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在校期间(取得国家注册学籍后)不得少于 2 年。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每 16 学时计 1 学分;完成学业至少修满 38 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 22 学

分,必修环节 5 学分。
硕士生导师负责指导硕士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选课。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允许在导师指导下跨专业类别(或领域)选择 1~2 门课程作为本专业类别(或领域)的选修课;对于跨专业类别(或领域) 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生,要求自行补修相应专业本科核心课程至少 3 门,但不计学分。

五、必修环节

硕士生必修环节包含四大部分,要求硕士生分别完成以下内容:
1.入学教育:内容包括学校、学院、专业介绍、素质拓展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等、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等,硕士生全程参加入学教育活动,通过
入学教育考试。完成后获得 0.5 学分。2.实践环节
1) 专业实践:内容包括硕士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笔译方向研究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总计不少于 15 万字的英汉、汉英翻译实践量。笔译方向研究生修满学分后,即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项目翻译。学位项目翻译为导师指导下的必修笔译实践项目,是检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标准。要求学生独立承担英汉或汉英笔译工作,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少于15 万字的英汉、汉英翻译作品。
口译方向研究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总计不少于 400 磁带时的口译实践量。口译方向研究生修满学分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口译实践项目。要求学生独立承担英汉、汉英口译工作,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00 磁带时口译或模拟口译实践。口译实践成果包括录音资料和质量评价报告两个部分。
专业实践不计入学分,完成实践任务后方可攥写学位论文。翻译实践项目总评价达到 75 分以上者,可参加学位翻译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的撰写。未达到 75 分以上者,可于下一年再参加一次考核,但费用自理。第二次考核如仍未通过, 则取消参加答辩的资格,只发肄业证书。考核合格后,将材料报所在学院检查备案。
2) 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在前三学期进行社会实践,完成社会实践报告记录册,达到社会实践要求后,在第三学期期末将材料汇总报所在学院检查备案,获得 0.5 学分。
3. 学术活动:为了提高硕士生学术交流能力,拓宽硕士生的知识面,硕士生
在校期间必须参加至少 8 次学术活动。每次参加报告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与参加学术活动证明材料一起交导师考核认定。要求至少有 8 次参与学术报告合格认定,达到学术活动要求后,将材料汇总报所在学院检查备案,获得 2 学分。

4.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要求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阅读本学科前沿
国内外文献 40 篇以上,写出 3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综述报告应提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学术或技术或实践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通过后,将材料报所在学院检查备案,获得 2 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从开题到答辩一般为两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1. 翻译实习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口笔译实习,并就实习的过程写出不少于 15000 词的实习报告;
2. 翻译实践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 5000 单词的研究报告。所选翻译项目英译汉原文字数不少于 15,000 单词,汉译英原文字数不少于 10,000 字;翻译原文原则上应来源于同一翻译项目;如果属于不同项目,最多不超过 3 个,且原则上应具有主题相关性,或是属于同一文类;需附上原文和译文;
3. 翻译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 15000 词的实验报告;
4. 翻译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翻译理论、翻译训练或翻译实践中的重要问题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写出不少于 15000 词的研究论文。
无论采用上述任何形式,学位论文都须用英语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制。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学位论文须经至少 2 位论文评阅人评审通过后方能进入答辩程序。答辩委员会至少由 3 人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二)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对涉密硕士生论文应严格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和内部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论文工作。

1.开题报告

(1) 开题报告时间: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接受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申请。
(2) 开题报告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

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由本学科及相近学科 3 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考评组至少有 1 位专家具有生产实践经验),并作出考评意见。
(3) 开题报告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交学院检查备案。
(4)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列入下次硕士生开题范围或建议退学。
(5) 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 论文开题通过 1 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 1 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硕士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 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3. 中期检查

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开始论文工作半年以后),学院组织检查小组(3 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组成)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检查。每个学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检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现场给出评定意见。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未通过者,限期整改,3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中期检查,或另行选题,重新开题。

4.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5. 预答辩

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正式答辩之前 3 个月应进行一次预答辩。预答辩须由本学科及相近学科 3 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通过集体会诊的方式对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通过预答辩者,完善论文后准予进入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环节。未通过者,限期整改,1 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预答辩。两次预答辩不过者,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6. 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

非涉密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接受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涉密论文由导师把关,

防止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1)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20的、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30的可安排论文送审。
(2)20<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的、30<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按时间要求进行复检,复检如达到送审要求可安排论文送审;复检后如果仍未达到送审要求,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要求继续修改,6 个月以后根据学院安排重新进行预答辩。
(3)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的或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返回修改,6 个月以后根据学院安排重新进行预答辩。

7. 学位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评阅人由 2 名本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
(校外专家不少于 1 名)。学位论文评阅采取通讯评议方式进行,论文最迟在答辩前 2 个月送达论文评阅人。
论文评阅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者,可以进入后续环节;如有 1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再增聘 1 位评阅人进行评阅,最终评阅结果如有 2 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继续完善论文。
评阅意见是同意修改后答辩的,应与导师讨论评阅人提出的修改意见,确定修改内容,完成论文修改,并填写《对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回复及修改说明》, 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可申请答辩,如未通过检测,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8. 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 5 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校外专家不少于 1 名,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专家不少于 2 名),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进行, 答辩前应进行公告。
答辩委员会意见是修改后通过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答辩委员会所提意见与导师讨论,按要求进行修改,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审核,如检测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答辩委员会审核通过,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审核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委员会同意,可在答辩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修改后进行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再次答辩;检测未通过或再次答辩不过者,应报学校批准终止其硕士学业。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1. 毕业要求
硕士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 学位授予

学生可申请翻译硕士学位。
申请学位者须获得毕业资格,在校期间无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 75 分(含 75 分)以上,在规定年限内至少修满 38 学分,完成学位项目翻译及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外语、科研或实践成果要求,经本人申请,经 MTI 教育中心和西南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 授予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因未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外语、科研或实践成果要求而未获得硕士学位申请资格者,若在其毕业后两年内达到要求,可再申请硕士学位。

 
附表: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4
学位课 公共课 11116709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考试  
1111670998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6
      考试  
2 选 1
1111670997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考试
专业课 1131670109 日语  
2
32       考试  
2 选 1
1131670110 法语 32       考试
1131670103 翻译概论 2 32       考查  
1131670101 笔译理论与技巧 2 32       考试  
1131670102 口译理论与技巧 2 32       考试  
1131670104 中国语言文化 3 48       考查  
1131670105 文学翻译 4 64       考试 笔译必选
1131670106 非文学翻译 4 64       考查
1131670107 交替传译 4 64       考试 口译必选
1131670108 同声传译 4 64       考试
非学位课 专业选修课 1131680101 中外翻译简史 2 32       考查  
1131680102 翻译批评与赏析 2 32       考查  
1131680103 计算机辅助翻译 2 32       考查  
1131680104 跨文化交际 2 32       考查  
1131680105 笔译工作坊 2 32       考查  
1131680106 国防科技翻译 3 48       考试  
1131680107 经贸翻译 2 32       考试  
1131680108 商务谈判口译 3 48       考试  
1131680109 口译工作坊 2 32       考试  
1131680110 国际会议传译 2 32       考试  
 
 
必修环节
1131690101 入学教育 0.5 8       考试  
1131690102 社会实践 0.5 8       考查  
1131690103 学术报告活动 2 32       考查  
1131690104 论文选题与写作 2 32       考查  

 
 
Course Catalog
Course Number  
Courses
 
Credits
Credits hours Semester Assessment method  
Others
1 2 3 4
 
 
Degree Courses
Public basic
course
 
1111670999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32
 
       
Examination
 
1111670998 Dialectics of Nature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1
 
16
      Examination  
Either
1111670997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Examin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1131670109 Japanese  
2
32       Examination  
Either
1131670110 French 32       Examination
1131670103 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2 32       Test  
1131670101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kills 2 32       Examination  
1131670102 Interpreting Theories and Skills 2 32       Examination  
1131670104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3 48       Test  
1131670105 Literary Translation 4 64       Examination Compulsory course for
translation
1131670106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4 64       Test
1131670107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4 64       Examination Compulsory course for
interpreting
1131670108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4 64       Examination
 
 
Elective course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1131680101
A Brief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2
 
32
     
   
Test
 
 
1131680102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2
 
32
     
   
Test
 
1131680103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2 32       Test  
1131680104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2 32       Test  
1131680105 Translation Workshop 2 32       Test  
 
1131680106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la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  
3
 
48
     
   
Examination
 
1131680107 Economic and Trade Translation 2 32       Examination  
1131680108 Business Negotiation Interpreting 3 48       Examination  
1131680109 Interpreting Workshop 2 32       Examination  
11316801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2 32       Examination  
 
 
Compulsory Training
1131690101 Enrollment Education 0.5 8       Examination  
1131690102 Social Practice 0.5 8       Test  
1131690103 Academic Report Activity 2 32       Test  
1131690104 Thesis Writing 2 32       Test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绵阳
邮编:621010
电话:0816-6089641传真:0816-6089641
网址:Http://flc.swust.edu.cn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余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0人、博士22人,已获得硕士学位教师8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先后50余名教师出国攻读学位、学习进修。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以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级学会理事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学名师、教学良师等组成的带头人。聘任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0余人,校外合作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常聘外籍专家、外聘教授20余人。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介绍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和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点,设有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翻译和商务英语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读学生1800余人,其中研究生2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余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0人、博士22人,已获得硕士学位教师8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先后50余名教师出国攻读学位、学习进修。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以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级学会理事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学名师、教学良师等组成的带头人。聘任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0余人,校外合作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常聘外籍专家、外聘教授20余人。
学院现有四川省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建有四川省级视频公开课《科技英语阅读》、建有《英语笔译》、《基础英语》两门省级“精品课程”;拥有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四川历史文化故事普及基地”、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建“中国传统文化外译中心”、与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共建“西班牙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等科研、文化交流平台,建有语言测试分析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语料库实验室等支撑平台,设有教育部海外考试中心托福(TOEFL)考点、剑桥商务英语(BEC)考点、教育部四六级口语测试考点等教研平台。

学院致力于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开放办学,常年有知名专家来院讲学,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西班牙、智利、古巴、日本、韩国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多渠道搭建师生发展平台。

学院秉持“立己达人、和谐发展”的精神,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在“外语学科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资源和市场、引领人文科学和主导优秀文化传播”的外语学科发展目标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专业特色鲜明、外语优势突出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联系方式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联系方式:张老师 MTI@swust.edu.cn 0816-6089659 东7C座406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胡晓华


  胡晓华,男,副教授
  所在院校:西南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外国语学院
  职称:教授
  招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199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工作以来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省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3项。代表性研究论文:“安妮·莱斯吸血鬼系列小说中的回归意识”(《外国文学》2009年第6期);“一个女人的故事——略论格林童话中的女主角”(《名作欣赏》,2007年第6期);““皇后”和她的“女儿”——女性主义改写《白雪公主》”(《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重新解读丽蓓卡”(《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不在的存在,无声的有声——论《丽蓓卡》的叙事技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主要科研项目:“英美女性哥特小说主题研究”(四川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