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西南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民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民族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群]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南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门类发展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学科之一。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立足坚持与时代发展相同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该硕士点以杨翰卿教授为领衔导师,贾秀兰教授、吴传一教授为导师,刘俊哲教授、李蜀人教授、李元光教授等为任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优势,特色突出,现有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哲学社科项目和中央高校科研专项基金团队等各种科研项目8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少数民族哲学、生态哲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中,成果丰硕,师资力量阵容齐整,实力较强,现有7位教授、2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位湖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2名副教授、6名博士。出版论著主要有《中国先进文化继承创新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能力论》、《中国哲学文化继承与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科教—托起西部明天的辉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概论》、《现代礼仪概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现实》、《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等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和文化的交融互动”、“从劳动异化到权力异化—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论基础”、“试论‘公有资本’”等几百篇学术论文,《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数十篇,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等学术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现设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研究两个学科方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列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专题、中国哲学专题和西方哲学专题等课程。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硕士点适时对于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学习、论文进展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密切结合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规律性,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的“两大结合”(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哲学和文化相结合)的深刻内涵;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术理论研究特色。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哲学硕士点介绍

外国哲学硕士点现在由三位指导老师构成。其中领衔导师是李蜀人教授,其他两个导师是吴映平副教授和戴登云副教授。任课老师有6位,都是教授或博士。该点主持过国家课题三项,省部级课题五项,出版专著8本,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权威核心期刊2篇。
李蜀人教授系复旦大学外国哲学专业毕业的博士,曾经在2008年至2009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系做过访问学者;吴映平副教授在武汉大学哲学系经过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十年的专业训练,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戴登云副教授系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一直从事后现代哲学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后现代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研究较为深刻,并为此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一项:“解构的难题——德里达再研究”
该点现在设立有三个研究方向:其一是西方哲学史研究:该方向以相关原著为基础,较为透彻地了解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基本理路,特别是对古希腊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中的著名哲学家或流派要有一个深入的研究,初步形成学生今后继续研究的基本方向;其二是当代西方实践哲学研究:该方向以相关原著为基础,对于二十世纪以后西方实践哲学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特点有一个基本了解,对于其中的部门哲学,如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或社会哲学等,要有深入的了解。初步形成对于当代西方实践哲学中某种的研究纲要;其三是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该方向主要是从西方哲学的角度,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物、思想和流派,特别是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思想和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中西哲学的异同以及其作用和意义。探讨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线索,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该点的特点在于突出西方哲学基础性、实践性和当代性。这是同国内其他大学外国哲学点不同的。因为西方哲学有着自己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内在逻辑,这是任何研究西方哲学都必须重视的。然而,从西方哲学发展上看,实践性又是西方哲学中本来应该受到重视而又被忽视的特点。因此,该点特别强调西方哲学的实践性这一特点,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西方哲学思想和精神。特别有利于我们对于当代西方哲学了解,因此,该点不仅在从理论上深入了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且还特别重视西方哲学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外国哲学点培养的硕士生均是学术型硕士,因此其培养目标为:1、掌握西方哲学相关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较为全面的了解西方哲学历史和现实状态,以及所从事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2、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具备独立从事西方哲学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能力;3、培养出对于人类思想文化研究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和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工作作风,具有批判和怀疑的意识;4、密切地关注社会现实,形成将相关思想同社会具体的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学风。力争形成心怀大志,刻苦专研、勤奋工作,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
该点对于外语要求较高,一些课程都是用外语上课或者请国外专家或学者直接上课。因此,该点同国内外建立有紧密的联系,主要是培养学术型研究人员。凡是对于哲学喜欢,并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同学,欢迎你们报考该点!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于2006年正式批准建立,2007年开始招生。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学缘结构合理。该硕士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
46岁以上教师5人,36-45岁8人,36岁以下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4人;1人获得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教师分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学校。
该学科以提升专业研究的综合实力为目标,注重科研立项,突出研究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在等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7项,支配科研经费40多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10余项。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主要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和心理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品德优良、身心健康、专业知识扎实的,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和党政、企业、群团、社会工作、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伦理学原理专题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法社会学等课程。
目前该专业主要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三个专业方向,既覆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又在内容和方法上相互独立和相互交叉,着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和发展创新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科体系。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介绍

本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的学科,特别着重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关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以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主导的一系列新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使本学科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性。
承担该学科硕士生培养任务的是我校政治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领域有很强的研究与教学实力的教授和副教授。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方面都成果丰硕。
本学科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其他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工具,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专业知识,分析和研究中国当前的现实问题。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相应的社会机构的理论研究、教学或管理工作。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本专业学制为三年,在校修读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为2年,论文写作不少于1年。课程学习在教学上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硕士点在适当的时候对于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学习、论文进展及其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以督促其合格完成学业。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点介绍

伦理学专业硕士点现有专业教师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本学科教师中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学校学科带头人2人,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该硕士点领衔导师为余仕麟教授。伦理学专业硕士点现设有四个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化研究方向(导师:余仕麟教授)、伦理学原理与应用伦理学研究方向(导师:段吉福副教授)、西方伦理思想研究方向(导师:李蜀人教授)、民族与宗教伦理研究方向(导师:刘俊哲教授)。
本学科教师历来注重科学研究,尤其是近些年来,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科研获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以来,本学科教师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主持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支配各级科研经费70余万元;在《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出版《儒家伦理思想与藏族传统社会》、《伦理学概论》、《藏族道德》、《道德教育论纲》、《宗喀巴大师宗教伦理思想研究》、《道德王国的重建》、《熊十力、唐君毅道德与文化思想研究》等学术著作、相关专业教材近2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6项。
伦理学专业硕士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指导,将理论研究、史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研究伦理道德问题;突出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各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的研究;强调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立足实践、服务现实、面向未来,为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伦理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本专业开设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专题研究、伦理学原理专题研究、中国伦理学名著选读、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现当代中国伦理思潮、现当代西方伦理思潮、中国伦理思想史专题研究、伦理学体系与方法、应用伦理学专题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西方伦理思想史专题研究、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民族与宗教伦理学、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专题研究等课程。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硕士点介绍

中国哲学硕士点2OOO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设立。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均较合理的学术群体。现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6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35岁以下的5人,36-45岁的11人,46-55岁的7人,56-60岁的1人。他们毕业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且绝大数毕业于哲学专业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8人具有哲学博士学位。
本硕士点非常重视学术研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19项。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编著30多部,在《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学术成果以其开拓性或特色性得到了较高的学术评价,获得省部级科研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9项。本专业为四川省重点(培育)学科。
本硕士点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藏传佛教哲学、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尤其在中国近现代哲学、藏传佛教哲学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赢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在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中,突出了熊十力、金岳霖、冯友兰、贺麟及港台新儒家人物的学术思想研究,在知识论、价值哲学、道德文化意识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在藏传佛教哲学研究方面,获得了6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中观哲学、藏传佛教伦理思想、因明学等有着创新性的研究,出版了9部专著,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在西方哲学研究中,注重进行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研究,尤其对康德哲学有着显著的研究成果。在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中,儒家哲学的研究成果尤为突显。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学术发展及师资队伍状况,十分注意凝练研究方向,现设置有中国近现代哲学、中西哲学比较、藏传佛教哲学、中国传统文化4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其中,藏传佛教哲学方向不仅优势明显,而且特色非常突出。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及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带领学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围绕本专业发展的需要设立有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所、藏族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大力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特别是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等。所有这些举措活跃了学术风气,也使本硕士专业的发展向纵深推进,同时也保证了本硕士点培养的人才质量。本专业的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毕业研究生中,5位考上了博士研究生,有的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有的在外资企业工作等。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介绍

学院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特点和学校作为民族高校的学校特色,密切联系当代中国现实,突出问题意识,聚焦民族地区,致力于富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了本学科在我校既“信马”又“姓民”的双重特色与优势。拥有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少数民族哲学与宗教文化、藏传因明翻译与研究、民族伦理学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重点学科建设取得实质进展:2011年哲学硕士点获得一级学科授权,2012年哲学被列为学校4个博士点建设重点培育学科之一,2014年哲学一级学科获批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2015年获四川省首批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2016年在国家民委和四川省政府共建学校协议中哲学列为博士点建设重点培育学科,201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学校列为“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的特色学科,2018年哲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
 
学院高度重视团队建设,经过长期学术积累,目前已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藏族哲学研究、儒学与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等4个团队。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力量

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77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博士36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 、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 、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 、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校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优秀教师”3人、校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5人 、国家民委“文明职工”1人。获四川省首批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培育)”。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介绍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负责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任务的专门二级机构,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政治教研室。2016年1月,学校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下辖办公室、团委、6个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建设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教学中心和资料室。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77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博士36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 、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 、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 、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校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优秀教师”3人、校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5人 、国家民委“文明职工”1人。获四川省首批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培育)”。
围绕学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务实奉献、知行合一特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各民族高素质人才”这一总目标,学院发扬“高举旗帜、凝心聚力、独辟蹊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秉承“政治建院、专家立院、人才强院、民主管院、学术兴院”的理念,加强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致力打造思想高地、红色阵地、人才洼地和立德树人基地。发挥思政课“重要阵地”“主干渠道”“核心课程”的作用,为学校各专业人才的培养担负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引领和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任务。
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特点和民族高校实际,学院聚焦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致力于富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了既“信马”又“姓民”的双重特色与优势,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坚强的学理支撑。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新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现有在校研究生80余人。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培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藏族哲学、儒学与少数民族哲学等4个团队。科研成绩显著,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近30项,独立或合作出版学术专著、编著40余部,在《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6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近30项科研成果获厅局级奖励。
学院重视学术交流,近五年邀请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学者近100人作客“道济论坛”,举办“道济论坛”系列学术讲座。与海内外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