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上海外国语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难吗]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群]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费]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辅导]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新闻传播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简介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我校为适应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突出应用能力、重视国际化、强调复合型素质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特色和主要方向。本专业在教学设计上与国际接轨,充分体现出国际化和前沿性的特点,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该专业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2013年获批建设教育部“网络与新媒体实训基地”,2014年获批教育部合作框架下的“上外—IBM大数据分析中心”。学生可依托实践基地和分析中心在校内开展充分的新媒体实践操作。学生本科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与新媒体实践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进行内容制作、创意策划及新媒体的社会化和数据化应用,并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宽广国际知识和敬业精神的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新闻传播原理、数字多媒体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编程、互联网发展史、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视频制作、数字出版创意与策划、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融合新闻报道、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数字化营销、媒体道德与法规等。
英语语言课程:英语主干课程贯穿一、二、三年级。一年级与英语本科专业同要求、同教材、同试卷,从二年级开始设立英语第二专业学习。
特色教学项目:与媒体及公司企业合作共建开展实践教学,实践课程融入业界的新媒体开发或运营,学生与业界人员密切配合,接受专业教师与业界人员的共同指导,做中学,学中做,实践成果直接接受市场检验,学生也能够通过业界实战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暑期海外实践项目,对接国际新媒体业界一线资源和经验。
毕业生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传播活动,包括对外传播媒体和涉外机构中英文门户网站及移动传播的工作、网络媒体内容和产品的策划以及信息文本采写和音像内容编辑制作等。毕业生还能胜任国内外网络机构的中英文公关策划以及数字出版等工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在全国外语类院校中率先开设了一批非外语类文学专业。新闻传播学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93年开办的。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二级本科专业,广告学专业于1997年筹办,1998年正式招生,这是新闻传播学院除新闻学专业以外,开设的第二个本科教学专业。广告学专业依托上外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开放式的办学资源,依托新闻与传播学的新兴专业优势和师资整合能力,依托于上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良机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传媒环境,依托上海开放的海派文化和4A云集的广告氛围,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广告学专业的定位是在外语类学生中有非常专业的广告学知识,在广告类学生中有最好的外语基础,跟本土广告人才比有良好的国际视野,跟国际广告人才比有较好的本土文化积淀。在专业教育中,坚持外语特色的复合型文科专业的办学思想,在培养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强化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具备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广阔的专业视野、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掌握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视听觉传达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在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咨询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制作、营销、市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学制4年,完成学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广告学专业开办16年来,每届招生一个班级25名学生左右,到2014年,共有13届毕业生离校,很多学生毕业后继续读研或直接去国外高校深造,绝大多数学生就业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知名广告企业(特别提供全面广告代理服务的4A广告公司)、营销传播公司、新闻媒介部门、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公司等,所从事的大都与企业营销和广告相关的工作。升学加就业率达到100%。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大力欢迎和高度评价,为专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2013年,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增设了广告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正式招生,第一届为5名学生,以后将逐步增加。学科点目前设有广告与品牌传播、广告与数字营销和广告与媒介经济等专业方向。
机构设置:
1. 以广告学科为基础,学院成功获得了“十二五”国家1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的“媒体融合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项目;
2. 创建了全国高校唯一的“3D影视和广告制作基地”;
3.由广告系牵头的校级研究机构“多语种国际传播能力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简介

广播电视学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2014年,该专业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际型)。广播电视学为新闻传播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学业结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专业、敬业、乐业的跨媒体国际广播电视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丰富的新闻传播学知识,较高的音视频制作水平,综合的多媒体实践技能,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及一定的经营管理意识。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的工作包括:国内外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涉外记者或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双语主播或出镜记者;电视制作公司和电视广告公司的编导策划;政府、公司、媒体的策划宣传或双语公关等。
专业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媒体概论、新闻伦理学、多媒体新闻传播、中外新闻事业史、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画面编辑、视听语言、中英文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双语主持与新闻现场报道、新闻编译、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策划、纪录片创作、纪实电视、跨文化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目前有十余门采用全英语授课。此外,英语语言课程与英语本科专业同要求、同教材、同试卷。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双语主持与新闻现场报道能力,2008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重大事件新闻报道”项目开始实施,严格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开展教学实践。目前已完成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和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的双语出镜报道,学生作品全部在网络实时发布,历次报道实践活动均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
2010年6月,学生媒体工作坊“新电图电子媒介工作室”成立,作为广电专业的核心产品,致力于节目模式的开发制作。工作室借鉴专业媒体的运作管理模式,总监、副总监和部门主任均由学生担任,结合相关课程制作各类视频节目,在专业视频网站播出,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节目推广,目前拥有官方微博平台、微信平台、人人平台、豆瓣平台,总计10万粉丝和订阅数。
2015年2月,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广播电视学专业微信订阅号“西索传媒”上线,作为广电专业的新媒体项目,致力于融合性与互动性内容的生产;立足于上外新闻传播学科总体发展目标,力求全媒体多角度讲述上外故事、上海故事、中国故事。
近五年来,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承担多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纪录片创作,有若干学生作品在国际微电影节获奖。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简介

国际新闻专业始于1983年,是我校最早设立的非语言类专业,也是全国最早的国际新闻专业之一。30年的发展期间,为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培养了大量精英人才。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专业秉承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步提出了以培养“全球新闻人”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国际新闻素养、通晓国际传播规则、适应于国内外新闻业界、跨文化的人才和精英,既能熟练掌握外语,又能运用新媒体技术,同时精通国际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国际新闻专业以培养“全球新闻人”为发展目标,立足于“外宣”二字,积极打造以“国际化”和“实践化”为核心的专业特色。
为对接新华社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台等国际性媒体对驻外记者的需求,专业在学校与新华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下,于2012年开设了全校性的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旨在培养精通两门外语(一门非通用语种和英语),又掌握国际新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国际传播人才。该项目整合了全校各方资源,搭建了一个跨学科、跨院系、跨语言的创新性培养平台,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新闻学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专业。专业不仅在课程建设方面着力突出国际新闻实践,还拥有近20年历史的学生中文新闻实习基地《新传快递》以及英语新闻实习基地---上外英语新闻网站(http://en.shisu.edu.cn)。国际新闻专业与上海外语频道(ICS)、《上海日报》和《环球时报》英文版以及SMG新闻中心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把新闻媒体人士成功引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此外,专业每年还组织学生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台和《中国日报》和上海地区中英文媒体以及京沪等地的境外媒体(《纽约时报》和《南华早报》等)开展实习活动。
国际新闻专业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突显,已与美国和欧洲的新闻传播院校加强合作,拓展学生海外留学和实习项目,推动本硕连读的国际教学合作项目。
国际新闻专业拥有一支长期从事国际新闻理论与国际传播、英语新闻业务和国际舆情的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目前,新闻专业有三名教授、十名副教授,绝大部分教师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具有博士学位,在各自教学和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国际新闻专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还是校级学术机构——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人员。研究中心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和权威学术数据,在国际舆情和国际政治等领域对接国家发展需求。该中心拥有我国首个国际舆情网站(www.globalpubopinion.org),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已成为我国国际舆情的学术高地。
国际新闻专业拥有专职学生事务管理团队,负责日常教育、学生资助、心理辅导、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各项学生事务和管理工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
学院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已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中外师资协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的高级职称教师占三分之一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的超过70%,95%以上专业教师拥有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具有开设全英语和双语专业课程能力。同时,学院注重聘请外籍师资加盟教师队伍,采取长短期聘任相结合的灵活方式,2016年还通过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引入美国知名学者,成为上外首例。此外学院还聘请来自传媒业界专家、高级编辑和记者参与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新闻传播学院


1、整体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设立于1983年的国际新闻专业,现已发展成为以“国际化”、“厚基础”、“实践型”为人才培养特色,以全球传播和国际舆情智能数据为研究重点的教学研究实体,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名列前茅。
学院目前拥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4个本科专业,在新闻传播学科一级硕士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3个二级硕士点,1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下设“全球传播”二级博士点和“全球传播”二级硕士点。目前学院已形成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2、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经过三十余年建设,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均取得长足发展。2010年,新闻学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特色专业。2012年,上外新闻传播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系上海唯一入选单位。2014年,学院获准设立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际型)。作为推进“上外—新华社战略合作项目”的重要内容,学院于2011年成为“多语种+”培养模式试点单位,开设“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旨在培养既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又精通英语+一门其他语种的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目前“多语种+”模式已成为学校的发展战略。2017年,学院与中国日报社签署部校共建协议,并于次年与中国日报社联合创立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中心,致力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创新国际传播理论。2019年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签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为学科建设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同年学院正式推出新闻传播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3、教师队伍:
学院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已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中外师资协作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的高级职称教师占三分之一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的超过70%,95%以上专业教师拥有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具有开设全英语和双语专业课程能力。同时,学院注重聘请外籍师资加盟教师队伍,采取长短期聘任相结合的灵活方式,2016年还通过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引入美国知名学者,成为上外首例。此外学院还聘请来自传媒业界专家、高级编辑和记者参与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4、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
学院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手抓、两手并重的原则。2014年以来,共获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8项,省部级及其他纵向科研项目共3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项目共15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和工具书合计47部/本,正式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0篇,同时还获得4个省部级科研奖项,3个省部级教学奖励。科研团队积极承担中宣部舆情直报任务,每年报送中宣部舆情局200余篇报告,三年来提交近600篇咨询报告,其中300余篇获得中宣部采纳,并有近50篇获得中央领导人批示。
5、实验中心和实践基地:
学院各专业均有较强实践特色,在教学资源配置和硬件设施上投入巨大。学院建立了实验中心,下有2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教育部“网络与新媒体实训基地”)、大数据实验室等。实验中心配有最先进的数码摄影摄像器材、采访设备、非线性编辑机、苹果电脑和专业软件。此外,学院重视学生校外实习,长期保持与传媒业界的密切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已签约及正在签约中的合作单位有十多家。实习实践基地不仅为专业实习提供了更多机会,也在日常教学与育人中发挥重要作用。
6、国际化办学:
学院国际化办学特色近年来日益突出。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莱斯特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开展双学位项目;积极开拓学生海外实践项目,包括“全球重大事件双语新闻报道项目”、“全球新闻报道暑期实践项目”等,从而实现学生出国学习和短期交流人数逐年增加;通过交换生项目,每年选派优秀本科生与研究生前往国外知名大学交换,如美国滑石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先后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州州立大学、英国林肯大学、新西兰基督城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实行科研交流和师生互访。
7、学生活动:
学院拥有丰富的学生实践和品牌活动,如“西索新语”系列讲座、校园媒体《新传快递》、SISUMEDIA、“新文化”系列沙龙等,每年举行各类专业比赛,广泛组织媒体参观交流以及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在上外名列前茅,也在全国“挑战杯”和上海市“知行杯”等赛事中崭露头角。目前学院正致力于建设学生公共服务体系和“背包记者”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8、知名校友:
学院毕业生人才辈出,已成为各自行业的中流砥柱,如《中国日报》总编周树春、央视外语频道总监江和平、《中国日报》副总编曲莹璞、凤凰卫视评论员杜平、灿星文化传播公司制作总裁金磊、澎湃新闻网常务副总编李嵘、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副总郑敏雪、华尔街见闻创始人兼CEO吴晓鹏、北京丝绸之路合作与发展促进会会长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评论员韩桦、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及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俊、上海安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鸣、上海电视台知名双语主持人陈辰、3am咨询创始合伙人张翼等。
9、党建活动:
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致力于“创新党建形式、搭建多元平台、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党建+学科建设、思政教育、实践平台、智库建设,与学院中心工作以及国家战略紧密对接,促使党建与学科深度融合。
其中,“西索新语·党建直播间”系列组织生活会借助融合媒体实验室,打造融合热点时政内容的模拟直播间。活动获得人民日报、澎湃新闻、人民网、上海基层党建网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学院党总支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招生联系方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 550 号 1号楼 411 室
邮编:200083
联系电话:021-35373072,021-35373125(传真)
电子邮箱:shisuyzb@126.com
微信订阅号:上外研招(SISUY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