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山东中医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东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东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辅导] [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药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学位点介绍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组织纤维化等疾病发病机制及微生物相关来源治疗药物的研究、天然产物对病原细菌抑制活性机制研究、抗感染免疫研究。目前在中药活性成分对龋病等病原细菌抑制作用、真菌-中药双向发酵菌质治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


药学各二级学科分别制定了完整的培养方案,设置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设有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奖学金覆盖率达100%,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经费及生活补贴等落实到位。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设置合理,管理与运行机制健全。毕业生就业率高,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供职单位反映良好,赢得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药学和药理学学位点介绍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生药学和药理学学位点介绍
生药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药及中药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中药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药用真菌研究与应用、中药规范化种植研究。该方向在药用真菌系统分类、现代生物鉴定及其应用开发方面独具优势,为生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药理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药理学、免疫药理学、中药药效作用机理及安全性评价、制剂吸收机理研究。在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的药效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剂学和药物分析学位点介绍

药剂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制药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研究。该方向曾研制出我国第一个生物粘附片剂,在制药新技术、药物新剂型等研究领域优势突出。利用学科优势,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药物分析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药物分析、药物色谱与光谱分析技术、医药经济与药事管理。重点开展药物代谢组学、体内ADME、药物质量分析技术等研究,为医药行业制定药物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制剂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学位点介绍

药物化学 著名中药学专家袁久荣教授为我校该学位点首位研究生导师,以男用节育药-棉酚、甲酸棉酚的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贡献、首倡中药质量控制新模式及全成分控制论、首创“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该学位点建立的学科基础。经过几代人努力,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天然药物(中药)活性成分发现与质量控制研究、天然药物(中药)有效成分的植物组织培养及基因转移技术的研究。作为药物发现与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为基于天然产物的活性物质发现、提升新药自主研创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学科介绍

中药学学科创建于1958年,分别于1981年和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中药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山东省唯一的中药学研究生学位点。
学科特色: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基于“产学研”密切结合与科教协同,深度融合科研优势资源、行业优质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重点研究山东道地药材及其制剂,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国家和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立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5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①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②中药质量控制研究;③中药新剂型和制剂新技术研究;④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⑤中药药理及体内过程研究。
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 聚焦山东道地药材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化学等技术,开展资源调查、资源预警、资源评价、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质量控制与综合开发利用等领域研究,在确保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道地药材生产的规范化、规模化与产业化,促进中药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本方向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真菌类中药鉴别与资源、山东道地药材与饮片商品鉴别等领域研究,研究重点是中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中药品质评价方法和检测指标等。质量是中药的生命,本方向针对中医药临床和发展需求,与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和中医药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吻合度较高。
中药新剂型和制剂新技术研究 本方向依托现有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聚焦中药制药技术提升,研究内容包括中药药效物质提取纯化、中药新药开发、中药新剂型新技术等,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
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 本方向聚焦中药炮制研发关键技术,通过多学科交叉,重点研究中药炮制原理、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中药饮片药效物质发现与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等。
中药药理及体内过程研究 本方向以中医药新药研发及作用机制为切入点,运用基因组学、功能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技术,开展中药及复方作用机制与安全性评价研究,探讨复方配伍特点及药效物质基础,促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依托已有的学科资源优势,瞄准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围绕中药学学科前沿和山东省创新驱动需求,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中的医养健康方向,针对制约中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中药质量控制与产业技术链条。开展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可持续开发利用---规范化生产---质量控制---综合开发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中成药二次开发,研发中药新药,推动重大新药创制;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加速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推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在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现代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发现与评价、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的药效与机制研究、中药新药研发新技术等领域引领学科发展和行业进步
学科面向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主动对接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校地共建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已经投入运行,深入在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经方深度开发和海洋药物研发等研究,同时在中药理论应用、中医药卫生与健康管理等中医药理论创新与中医药软实力建设方面进行拓展。
近五年承担“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达8000万;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学学科介绍

我校1986年设立药物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设立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药学专业学位点授权。目前已授硕士学位589人,在读116人。
借助我校中药学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本学科开展以天然药物为重点研究对象的药学研究。经过3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淀,形成了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生药学、药理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6个稳定的二级学科方向。在天然产物分离与纯化、活性物质筛选与作用机理、制药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药物体内外分析技术、生药质量分析调控与新产品开发等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特色与优势,致力于培养药学基础研究、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药品经营管理以及药学服务领域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医药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教育概况

药学院1981年获批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近40年的积累和发展,至今已建成包括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内的比较完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实力强劲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有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88人,其中有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泰山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15人。
学院推行“创新主导、寓教于研”的培养理念,重视科技创新驱动,打造一流科研平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一是实行研究生双导师制或合作导师制。在资源共享和学科共建的基础上,通过校院、校企、校校合作,开展学科交叉、产学研协作的多导师指导,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开放共享的实践平台和师资资源,倡导人才共育理念,有机融合,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互动协同育人模式。二是实施研究生开放化培养方式。以交流和互访为纽带,采用研究生创新论坛、学术专业委员会年会、研究生暑假夏令营、国内外知名专家校内讲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教授论坛、学术会议、协同创新内部院校互访等各种形式,促进导师和研究生接触学科专业的最新学术前沿,感受科研氛围,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三是建设研究生课程新体系。以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针对中药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紧扣专业学术前沿,坚持以创新能力为导向,开设病毒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等课程,加强中药新药研发、组学分析、模式识别等方面的教学工作,更新研究生专业系列课程,增加实用性教学内容,并增加创新实践模块,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四是注重专业特色的彰显。将中药学类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以行业专家进课堂、横向研发联系企业来提升研究生应用能力,以传统技工师带徒来传承传统中药鉴别、炮制技能。带领研究生去鲁南制药集团等大型制药企业进行专业见习,选派优秀骨干研究生赴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派出多名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教育高层论坛。体现中药类学科专业的培养特色。培养既有中医药思维又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近3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36人,硕士研究生335人,博士后出站1人。获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国家级1项,省部级10项;获山东省优秀博士或硕士论文3项;获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3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国家奖学金21项。研究生发表论文492篇。其中,博士孙启慧撰写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肾阳虚外感小鼠的作用机制”在岐黄杯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博士王玲娜为首的包括博士生1人、硕士生3人、本科生3人的团队的“草之源”金银花精准扶贫:新品种与种植技术推广项目,获全国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这是全国中医药院校自大赛举办以来首次获得金奖。
在精研学术之余,还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术实践与文化活动。学校每年一次的“研究生科技文化月”系列活动。如开展“甲子薪传 砺行致远”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研究生征文比赛、“齐风鲁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星耀杯”研究生篮球赛、“弘扬中医药文化 温情进校园”、“弘扬国粹 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志愿服务走进社区活动、“他山之石”优秀研究生讲座、“魅力宿舍 绽放校研”宿舍文化评比等等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政治、学术、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各项活动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锻炼和提升自我的平台,从研究生学术水平、创新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等方面着手,打造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
截至2019年9月,我院共毕业统招博士研究生14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毕业研究生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区,有的成为教授、研究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有的已担任部门主要领导,成为各单位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工作的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3人,入选国务院特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省部级人才计划15人次。建设的“科技与教育同行,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师资队伍,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学院依托现有科研技术平台,近五年承担各类课题17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承担教学改革课题50余项,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0余项。在校生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级“科技创新奖”等省级以上奖励者50余人。在全国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金银花新品种培育与种植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大赛金奖,这是全国中医药院校自大赛举办以来首次获得金奖。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 邮编:250355
电话:0531-89628081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介绍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始建于1976年,始称中药系,1996年更名为中药学院,2004年更名为药学院。

学院下设中药资源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等14个教研室。学院拥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3人,入选国务院特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省部级人才计划15人次。建设的“科技与教育同行,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师资队伍,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经40余年的建设与积淀,学院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设有一级学科中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中药学、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6个本科专业。其中,中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山东省品牌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同时是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建设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于2012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重点专业”;全部6个专业2016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建设群”,2018年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重点专业建设群”。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药学4个专业2019年入选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立项。
学院建有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山东)-中药单元技术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山东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控制三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中药材良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药药效物质发现与纯化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中药质量控制与全产业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中药资源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省级科研平台及重点实验室。
学院依托现有科研技术平台,近五年承担各类课题17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承担教学改革课题50余项,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0余项。在校生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级“科技创新奖”等省级以上奖励者50余人。在全国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金银花新品种培育与种植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大赛金奖,这是全国中医药院校自大赛举办以来首次获得金奖。
学院致力于医药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先后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沃华、鲁南、步长、齐鲁等医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转化“银黄口服液”等十余项科研成果,对推动中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学院始终秉承“以管理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突破,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和服务力”的工作理念,借力传统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优势,紧密结合中药产业发展,狠抓学术团队建设,着力培养传统与现代并蓄的中药学类高级复合人才,已经成为在全国有较高影响力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