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山东艺术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东艺术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山东艺术学院考研难吗] [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院] [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群] [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费] [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辅导] [山东艺术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戏剧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方向)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戏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方向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较高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戏剧服装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艺术团体、剧院、院校、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需要的,能够胜任戏剧舞台服装设计、制作、教学等相关工作,以及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中应突出戏剧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专业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与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授课学习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6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4、毕业论文写作                                     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部剧目的整体人物设计构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戏剧演出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第三学年由主课导师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要求。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共同作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专业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应用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理论阐述能力。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作品须体现其相关专业学术含量及艺术创新性特征,对其分析评价包括作品内容主题、专业技能和总体功效(包括审美、社会影响等)三方面内容;应体现出申请人对本专业领域较为深广的认知和理解;能反映出申请人具有良好的相关专业实践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产生一定的审美功效及社会影响。
2、具体要求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设计)方向作品是独立完成一部剧目整体的人物形象设计,要求不少于50幅服装效果图作品,不少于10件根据效果图制作的服装实物。要求学生服装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新性,服装制作工艺合理,制作精美。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本领域专业学位申请人皆应提交学位论文并完成答辩。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性分析和阐述。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
3、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须附录专业能力展示作品光盘)。
4、学位论文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毕业考核委员会,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苏)阿·波波夫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2、《演员创造角色》(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来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3、《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英)J·L·斯泰恩著,周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4、《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徐晓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5、《戏剧导演》张仲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6、《谭霈生文集》谭霈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7、《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王晓鹰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8、《片段表演教学法》叶涛陈茂林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9、《影视表演语言技巧》武振国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10、《话剧台词艺术教程》郭博澜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11、《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981年版;
12、《中国戏曲通论》张庚郭汉城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3、《戏曲本质论》吕效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南戏新证》刘念兹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郭英得著,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16、《京剧艺术发展史简编》刘静沅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7、《中国戏曲现代戏史》高义龙李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8、《中国戏曲史教程》钮镖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20、《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21、《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于是之等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22、《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23、《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一、二、三册(美)斯泰恩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24、《20世纪西方戏剧思潮》陈世雄周宁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25、《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6、《戏曲美学》苏国荣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27、《曲论探胜》齐森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8、《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论中国戏剧批评》夏写时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
30、《中国戏剧艺术论》傅谨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3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王钟陵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残缺的戏剧翅膀》宋宝珍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3、《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焦尚志著,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34、《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36、《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7、《苦闷的灵魂》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8、《曹禺剧作论》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9、《田汉传》董建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田根胜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1、《新中国戏剧史》傅谨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中国戏剧史》徐慕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3、《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4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建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45、《新时期戏剧述论》田本相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46、《90年代戏剧研究》蔺海波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7、《中国戏曲史》廖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8、《西方美学史》吴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审美心理学》邱明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1、《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审美现代性批判》周宪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3、《剧作法》阿契尔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54、《戏曲美学》傅谨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55、《中国戏剧学史稿》叶长海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6、《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 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7、《中国现代戏剧论》周靖波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8、《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9、《戏剧艺术原理》施旭升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60、《宋元戏曲考》王国维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61、《闲情偶寄》李渔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
62、《西方演剧艺术》吴光耀,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63、《戏剧理论史稿》余秋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64、《舞台美术设计实践与技巧》沈尧定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5、《舞台设计概论》韩生 胡佐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66、《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67、《中国美术史》中央美院中国美术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68、《舞台设计创作论》徐翔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
69、《充满符号的戏剧空间》胡妙胜著,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70、《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樊林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设计方向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设计) 135102 13510205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戏剧服装设计专门人才。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基础课 xjb0201001 美学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2 作品分析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3 演剧史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4 戏剧影视理论专题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xjb0202005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方向)专业主课与毕业论文写作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jx02001

xjx02026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第一、二学年每学期举行一次专业实践汇报,每次2学分。 8 1—4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毕业演展 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学位申请人应提交独立完成一部剧目整体的人物形象设计,要求不少于50幅服装效果图作品,不少于10件根据效果图制作的服装实物。 8 5—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硕士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戏剧·播音与主持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较高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播音与主持专门人才,培养电视台、电台、艺术团体、剧院、院校、文化馆站、媒体、文艺研究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需要的,能够胜任播音与主持演出、教学、文化传播等相关工作,以及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中应突出戏剧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专业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与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授课学习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6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4、毕业论文写作                                  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播音与主持电视栏目创作构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戏剧演出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第三学年由主课导师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广播电视文艺创作研究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要求。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共同作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专业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应用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理论阐述能力。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作品须体现其相关专业学术含量及艺术创新性特征,对其分析评价包括作品内容主题、专业技能和总体功效(包括审美、社会影响等)三方面内容;应体现出申请人对本专业领域较为深广的认知和理解;能反映出申请人具有良好的相关专业实践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产生一定的审美功效及社会影响。
2、具体要求
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方向学位作品要求制作主持类的节目中分两部分,一是传统的播报方式进行的新闻类节目主持,节目必须自己编辑录制播出,时间不低于十分钟;二是根据自己适合的播音风格选择主持类中的一种形式,栏目主持类必须是本人独立策划并采编播的节目,以上两类都要达到市级以上播出要求,也可以以新媒体方式向相关网站投递,主持过程中要求熟练掌握语言基本表达技巧,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提升节目层次及收视效果。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本领域专业学位申请人皆应提交学位论文并完成答辩。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性分析和阐述。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
3、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须附录专业能力展示作品光盘)。
4、学位论文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毕业考核委员会,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苏)阿·波波夫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2、《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播音发声学》,徐恒著,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版。
4、《中国播音学》,张颂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播音创作基础》,张颂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演员创造角色》,(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来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7、《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英)J·L·斯泰恩著,周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8、《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徐晓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9、《戏剧导演》,张仲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10、《谭霈生文集》,谭霈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11、《片段表演教学法》,叶涛陈茂林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2、《影视表演语言技巧》,武振国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13、《话剧台词艺术教程》,郭博澜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14、《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981年版;
15、《戏曲本质论》,吕效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京剧艺术发展史简编》,刘静沅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7、《中国戏曲现代戏史》,高义龙李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8、《中国戏曲史教程》,钮镖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20、《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21、《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于是之等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22、《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23、《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一、二、三册(美)斯泰恩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24、《20世纪西方戏剧思潮》,陈世雄周宁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25、《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6、《戏曲美学》,苏国荣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27、《曲论探胜》,齐森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8、《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论中国戏剧批评》,夏写时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
30、《中国戏剧艺术论》,傅谨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3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王钟陵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残缺的戏剧翅膀》,宋宝珍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3、《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焦尚志著,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34、《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36、《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7、《苦闷的灵魂》,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8、《曹禺剧作论》,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9、《田汉传》,董建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田根胜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1、《新中国戏剧史》,傅谨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中国戏剧史》,徐慕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3、《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4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建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45、《新时期戏剧述论》,田本相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46、《90年代戏剧研究》,蔺海波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7、《中国戏曲史》,廖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8、《西方美学史》,吴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审美心理学》,邱明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1、《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审美现代性批判》,周宪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3、《剧作法》,阿契尔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54、《戏曲美学》,傅谨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55、《中国戏剧学史稿》,叶长海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6、《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 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7、《中国现代戏剧论》,周靖波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8、《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9、《戏剧艺术原理》,施旭升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60、《宋元戏曲考》,王国维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61、《闲情偶寄》,李渔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
62、《西方演剧艺术》,吴光耀,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63、《戏剧理论史稿》,余秋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64、《舞台美术设计实践与技巧》,沈尧定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5、《舞台设计概论》,韩生 胡佐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66、《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67、《中国美术史》,中央美院中国美术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68、《舞台设计创作论》,徐翔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
69、《充满符号的戏剧空间》,胡妙胜著,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70、《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樊林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5102 13510204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播音与主持专门人才。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基础课 xjb0201001 美学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2 作品分析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3 演剧史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4 戏剧影视理论专题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xjb0202004 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
专业主课与毕业论文写作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jx02001

xjx02026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第一、二学年每学期举行一次专业实践汇报,每次2学分。 8 1—4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毕业演展 戏剧语言艺术专业学位申请人应提交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以对话为主的戏剧作品(或独幕剧),不少于50分钟并面对观众演出。 8 5—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广播电视文艺创作)艺术硕士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戏剧·广播电视文艺创作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较高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广播电视文艺创作人才,培养电视台、电台、艺术团体、剧院、院校、文化馆站、媒体、文艺研究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需要的,能够胜任广播电视文艺创作、制作、教学、文化传播等相关工作,以及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中应突出戏剧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专业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与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授课学习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6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4、毕业论文写作                                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创作构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戏剧演出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第三学年由主课导师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广播电视文艺创作研究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要求。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共同作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专业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应用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理论阐述能力。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作品须体现其相关专业学术含量及艺术创新性特征,对其分析评价包括作品内容主题、专业技能和总体功效(包括审美、社会影响等)三方面内容;应体现出申请人对本专业领域较为深广的认知和理解;能反映出申请人具有良好的相关专业实践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产生一定的审美功效及社会影响。
2、具体要求
广播电视文艺创作研究方向学位作品是独立导演拍摄制作一部影视作品(纪录片、微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等);要求在省级电视台播出,或在网络播出并有较大影响;作品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须提交导演分镜头本和导演阐述。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本领域专业学位申请人皆应提交学位论文并完成答辩。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性分析和阐述。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
3、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须附录专业能力展示作品光盘)。
4、学位论文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毕业考核委员会,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苏)阿·波波夫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2、《演员创造角色》(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来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3、《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英)J·L·斯泰恩著,周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4、《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徐晓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5、《戏剧导演》张仲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6、《谭霈生文集》谭霈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7、《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王晓鹰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8、《片段表演教学法》叶涛陈茂林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9、《影视表演语言技巧》武振国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10、《广播电视概论》周小普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1、《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981年版;
12、《中国戏曲通论》张庚郭汉城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3、《戏曲本质论》吕效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黄匡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5、《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郭英得著,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16、《京剧艺术发展史简编》刘静沅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7、《中国戏曲现代戏史》高义龙李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8、《中国戏曲史教程》钮镖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20、《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21、《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于是之等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22、《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23、《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一、二、三册(美)斯泰恩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24、《20世纪西方戏剧思潮》陈世雄周宁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25、《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6、《戏曲美学》苏国荣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27、《曲论探胜》齐森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8、《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论中国戏剧批评》夏写时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
30、《中国戏剧艺术论》傅谨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3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王钟陵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残缺的戏剧翅膀》宋宝珍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3、《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焦尚志著,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34、《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36、《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7、《苦闷的灵魂》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8、《曹禺剧作论》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9、《田汉传》董建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田根胜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1、《新中国戏剧史》傅谨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中国戏剧史》徐慕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3、《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4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建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45、《新时期戏剧述论》田本相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46、《90年代戏剧研究》蔺海波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7、《中国戏曲史》廖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8、《西方美学史》吴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审美心理学》邱明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1、《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审美现代性批判》周宪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3、《剧作法》阿契尔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54、《戏曲美学》傅谨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55、《中国戏剧学史稿》叶长海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6、《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 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7、《中国现代戏剧论》周靖波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8、《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9、《戏剧艺术原理》施旭升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60、《宋元戏曲考》王国维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61、《闲情偶寄》李渔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
62、《西方演剧艺术》吴光耀,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63、《戏剧理论史稿》余秋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64、《舞台美术设计实践与技巧》沈尧定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5、《舞台设计概论》韩生胡佐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66、《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67、《中国美术史》中央美院中国美术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68、《舞台设计创作论》徐翔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
69、《充满符号的戏剧空间》胡妙胜著,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70、《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樊林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广播电视文艺创作)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 广播电视文艺创作 135102 1351020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广播电视文艺创作专门人才。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基础课 xjb0201001 美学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2 作品分析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3 演剧史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4 戏剧影视理论专题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xjb0202003 广播电视文艺创作研究专业主课与毕业论文写作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jx02001

xjx02026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第一、二学年每学期举行一次专业实践汇报,每次2学分。 8 1—4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毕业演展 广播电视文艺创作研究方向学位申请人应提交独立导演拍摄制作一部影视作品(纪录片、微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等)。 8 5—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戏剧语言艺术)艺术硕士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戏剧·戏剧语言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较高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戏剧专门人才,培养艺术团体、剧院、院校、文化馆站、媒体、文艺研究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需要的,能够胜任戏剧艺术创作、制作、教学、文化传播、戏剧批评研究、文化艺术管理等相关工作,以及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中应突出戏剧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专业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与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授课学习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6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4、毕业论文写作                                  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戏剧演出节目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戏剧演出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第三学年由主课导师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戏剧语言艺术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要求。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共同作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专业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应用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理论阐述能力。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作品须体现其相关专业学术含量及艺术创新性特征,对其分析评价包括作品内容主题、专业技能和总体功效(包括审美、社会影响等)三方面内容;应体现出申请人对本专业领域较为深广的认知和理解;能反映出申请人具有良好的相关专业实践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产生一定的审美功效及社会影响。
2、具体要求
戏剧语言艺术方向学位作品是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部以对话为主的戏剧作品(或独幕剧)不少于50分钟并面对观众演出。要求学生做到语言动作清晰明了,潜台词表达明确,语言表达又魅力。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本领域专业学位申请人皆应提交学位论文并完成答辩。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性分析和阐述。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
3、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须附录专业能力展示作品光盘)。
4、学位论文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毕业考核委员会,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苏)阿·波波夫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2、《演员创造角色》(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来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3、《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英)J·L·斯泰恩著,周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4、《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徐晓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5、《戏剧导演》张仲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6、《谭霈生文集》谭霈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7、《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王晓鹰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8、《片段表演教学法》叶涛陈茂林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9、《影视表演语言技巧》武振国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10、《话剧台词艺术教程》郭博澜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11、《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981年版;
12、《中国戏曲通论》张庚郭汉城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3、《戏曲本质论》吕效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南戏新证》刘念兹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郭英得著,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16、《京剧艺术发展史简编》刘静沅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7、《中国戏曲现代戏史》高义龙李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8、《中国戏曲史教程》钮镖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20、《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21、《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于是之等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22、《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23、《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一、二、三册(美)斯泰恩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24、《20世纪西方戏剧思潮》陈世雄周宁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25、《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6、《戏曲美学》苏国荣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27、《曲论探胜》齐森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8、《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论中国戏剧批评》夏写时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
30、《中国戏剧艺术论》傅谨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3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王钟陵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残缺的戏剧翅膀》宋宝珍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3、《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焦尚志著,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34、《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36、《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7、《苦闷的灵魂》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8、《曹禺剧作论》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9、《田汉传》董建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田根胜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1、《新中国戏剧史》傅谨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中国戏剧史》徐慕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3、《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4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建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45、《新时期戏剧述论》田本相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46、《90年代戏剧研究》蔺海波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7、《中国戏曲史》廖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8、《西方美学史》吴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审美心理学》邱明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1、《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审美现代性批判》周宪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3、《剧作法》阿契尔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54、《戏曲美学》傅谨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55、《中国戏剧学史稿》叶长海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6、《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 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7、《中国现代戏剧论》周靖波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8、《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9、《戏剧艺术原理》施旭升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60、《宋元戏曲考》王国维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61、《闲情偶寄》李渔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
62、《西方演剧艺术》吴光耀,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63、《戏剧理论史稿》余秋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64、《舞台美术设计实践与技巧》沈尧定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5、《舞台设计概论》韩生 胡佐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66、《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67、《中国美术史》中央美院中国美术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68、《舞台设计创作论》徐翔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
69、《充满符号的戏剧空间》胡妙胜著,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70、《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樊林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戏剧语言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 戏剧语言艺术 135102 13510202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戏剧专门人才。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基础课 xjb0201001 美学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2 作品分析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3 演剧史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4 戏剧影视理论专题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xjb0202002 戏剧语言艺术专业主课与毕业论文写作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jx02001

xjx02026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第一、二学年每学期举行一次专业实践汇报,每次2学分。 8 1—4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毕业演展 戏剧语言艺术专业学位申请人应提交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以对话为主的戏剧作品(或独幕剧),不少于50分钟并面对观众演出。 8 5—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演剧艺术创作)艺术硕士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戏剧·演剧艺术创作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较高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戏剧专门人才,培养艺术团体、剧院、院校、文化馆站、媒体、文艺研究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需要的,能够胜任戏剧艺术创作、制作、教学、文化传播、戏剧批评研究、文化艺术管理等相关工作,以及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中应突出戏剧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专业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课堂讲授、与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授课学习方式。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主科与专业相关课程)和选修课。公共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专业必修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为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1学分=18课时)。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
公共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2、艺术原理                                      2学分
3、外国语                                        4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36学分:
1、学位专业课                                    6学分
2、学位基础课                                    8学分
3、专业实践                                     16学分
4、毕业论文写作                                  6学分
选修课:6学分
六、中期考核与学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戏剧演出节目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及戏剧演出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二学年,在读研究生每学期需进行专业学期考核,并由考核组老师集体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第三学年由主课导师给出学期专业考核成绩。
七、毕业考核
演剧艺术创作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要求。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共同作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专业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应用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理论阐述能力。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
(一)专业能力展示
1、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作品须体现其相关专业学术含量及艺术创新性特征,对其分析评价包括作品内容主题、专业技能和总体功效(包括审美、社会影响等)三方面内容;应体现出申请人对本专业领域较为深广的认知和理解;能反映出申请人具有良好的相关专业实践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产生一定的审美功效及社会影响。
2、具体要求
演剧艺术创作方向的学位作品是完成一部完整舞台作品(原创、改编或经典剧目)的演出,不少于60分钟。要求思想性、艺术性兼备。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本领域专业学位申请人皆应提交学位论文并完成答辩。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性分析和阐述。
2、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
3、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须附录专业能力展示作品光盘)。
4、学位论文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毕业考核委员会,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四)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打印两份论文,交与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工作。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毕业考核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者,经授予单位学位委员审核批准,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颁发艺术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九、阅读书目
1、《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苏)阿·波波夫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2、《演员创造角色》(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来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3、《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英)J·L·斯泰恩著,周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4、《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徐晓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5、《戏剧导演》,张仲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6、《谭霈生文集》,谭霈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7、《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王晓鹰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8、《片段表演教学法》,叶涛陈茂林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9、《影视表演语言技巧》,武振国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10、《话剧台词艺术教程》,郭博澜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11、《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981年版;
12、《中国戏曲通论》,张庚郭汉城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3、《戏曲本质论》,吕效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南戏新证》,刘念兹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郭英得著,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16、《京剧艺术发展史简编》,刘静沅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7、《中国戏曲现代戏史》,高义龙李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8、《中国戏曲史教程》,钮镖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20、《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21、《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于是之等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22、《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23、《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一、二、三册(美)斯泰恩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24、《20世纪西方戏剧思潮》,陈世雄周宁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25、《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6、《戏曲美学》,苏国荣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27、《曲论探胜》,齐森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8、《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论中国戏剧批评》,夏写时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
30、《中国戏剧艺术论》,傅谨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3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王钟陵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残缺的戏剧翅膀》,宋宝珍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3、《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焦尚志著,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34、《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丁罗男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36、《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7、《苦闷的灵魂》,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8、《曹禺剧作论》,田本相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9、《田汉传》,董建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田根胜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1、《新中国戏剧史》,傅谨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中国戏剧史》,徐慕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3、《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4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建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45、《新时期戏剧述论》,田本相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46、《90年代戏剧研究》,蔺海波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7、《中国戏曲史》,廖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8、《西方美学史》,吴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审美心理学》,邱明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1、《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审美现代性批判》,周宪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3、《剧作法》,阿契尔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54、《戏曲美学》,傅谨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55、《中国戏剧学史稿》,叶长海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6、《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 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7、《中国现代戏剧论》,周靖波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8、《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孙庆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9、《戏剧艺术原理》,施旭升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60、《宋元戏曲考》,王国维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61、《闲情偶寄》,李渔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
62、《西方演剧艺术》,吴光耀,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63、《戏剧理论史稿》,余秋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64、《舞台美术设计实践与技巧》,沈尧定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5、《舞台设计概论》,韩生 胡佐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66、《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67、《中国美术史》,中央美院中国美术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68、《舞台设计创作论》,徐翔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
69、《充满符号的戏剧空间》,胡妙胜著,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70、《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樊林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全日制艺术硕士(MFA)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演剧艺术创作)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 演剧艺术创作 135102 13510201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戏剧专门人才。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ggb0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2002 艺术原理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2003 外国语 72 4 2 讲授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基础课 xjb0201001 美学基础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2 作品分析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3 演剧史 36 2 2 讲授 考试  
xjb0201004 戏剧影视理论专题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xjb0202001 演剧艺术创作
专业主课与毕业论文写作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jx02001

xjx02026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08 6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专业
实践
第一、二学年每学期举行一次专业实践汇报,每次2学分。 8 1—4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毕业演展 演剧形态创作研究专业学位申请人应完成一部完整舞台作品(原创、改编或经典剧目)的演出,不少于60分钟。 8 5—6 学位分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与专业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一切不端学术行为。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 毕业考核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影视艺术创意研究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戏剧与影视学·影视艺术创意研究
专业名称:戏剧与影视学                      专业代码:130300
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创意研究                  方向代码:1303008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影视艺术创意专业性人才,能够系统掌握影视艺术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本方向主要研究影视艺术创意的历史与理论,探索影视创意实践发展的不同类型、在影视创意历史知识学习基础上,总结影视艺术发展的经验、规律,培养影视创意实践研究的专业人才。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艺术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在读研究生每年需进行学年考核。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均需提交学年论文,由主课导师给出学年专业考核成绩。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或带领本科生进行有关实验课程的练习。导师及任课教师将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2—5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含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等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版
2.《电影的故事》马克·卡曾斯著 新星出版社 2006年版
3.《电影美学》巴拉兹·贝拉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4.《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电影的意义》克里斯蒂安·梅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当代电影分析》雅克·奥蒙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世界电影史》汤普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艾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10.《电影语言》马歇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11.《电影作为艺术》鲁道夫·爱因汉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12.《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13.《蒙太奇论》,爱因斯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14.《电影实践理论》诺埃尔·伯奇,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15.《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中国电影出版社,1956年版。
16.《并非冷漠的大自然》爱森斯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17.《图像的威力》勒内·于格,世界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18.《影像论》萨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20.《电影书写札记》罗伯特·布列松,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迎向灵光消失的年代》本雅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克拉考尔,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23.《导演功课》大卫·马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艺术,让人成为人》理查德·加纳罗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阿恩海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光影大师》丹尼斯·谢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魔灯》伯格曼,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29.《我的最后一口气》布努埃尔,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30.《我,费里尼》夏洛特·钱德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判断力批判》(上下)康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2.《美学》黑格尔,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3.《悲剧的诞生》尼采,三联书店,1986年版。
34.《诗·语言·思》海德格尔,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35.《美学理论》阿多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先锋派理论》彼得·比格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7.《美学入门》佐佐木健一,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8.《现代性的五福面孔》马琳内斯库,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9.《艺术即经验》杜威,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0.《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刘小枫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
41.《电影艺术观念》游飞 蔡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中国当代电影史》陆绍阳 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43.《艺术电影美学》刘志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版。
44.《影视批评学》李道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电影艺术讲稿》陈旭光,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与影视学·影视艺术创意研究)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与影视学 影视艺术创意研究 130300 13030081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影视艺术创意研究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当代传媒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在传媒艺术与制作研究与实践领域形成自己的特长,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建设服务。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xyb0101006 中外电影史研究 54 3 1 讲授 考试  
xyb0101008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54 3 1-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xyb0102069 影视艺术创意实践研究 72 4 2 讲授 考试  
xyb0102070 艺术电影美学 72 4 2 讲授 考试  
xyb0102072 20世纪电影理论思潮研究 72 4 2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yx01001

xyx01094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2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 1
艺术考察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戏剧与影视学·电视艺术
    专业名称:戏剧与影视学              专业代码:130300
    研究方向:电视艺术                  方向代码:13030080
    一、培养目标
培养电视艺术方向的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创作人才及相关管理人才,经过三年的专业训练应该熟悉电视艺术领域,特别是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等电视节目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路径。倡导学生深入电视节目制作一线,在与创作团队、策划团队的近距离接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电视媒介所需人才的综合性能力,特别是团队配合能力、策划领导能力、思想创新能力;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技术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文化的建设、发展服务。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从事媒介生产的人文情怀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并具有执行力。
    3.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地研究成果。
4.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5.毕业后能够胜任电视台及电视传媒公司的相关职务,也能从事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研究方向介绍
本方向主要研究与电视媒体相关的艺术生产、艺术欣赏、艺术接受等艺术规律,以及电视艺术与社会文化、媒介生活等的密切关系,提升学生对电视艺术的理解和对电视文化生态的整体认知。本专业方向强调影视文化的息息相关性,强调传播学等学科的专业支撑,强调知识宽度和综合能力,三年的学习是知识的积累,同时也为研究生以后从事电视行业的技术工作或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艺术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在读研究生每年需进行学年考核。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均需提交学年论文,由主课导师给出学年专业考核成绩。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导师规划和学生计划的互补性,突出学生优点和优势,弥补和修正学生的短板。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3000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或带领本科生进行有关实验课程的练习。导师及任课教师将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予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2—5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含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未通过毕业专业考核,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 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2.[德]马克斯•韦伯:《伦理之业》,中央编译出版社,王容芬译,2012年8月第1版。
3.[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商务印书馆,刘成富等译,2012年第1版。
4.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5.杨伯峻 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第3版。
6.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1版。
7. [美]罗伯特•麦基 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8.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最新修订版)(上,下),2005年1月第1版。
9.罗艺军、徐虹:《中国当代电影:补阙与反思》,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10.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11.章柏青  贾磊磊主编:《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12.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13.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中华书局,2008年4月北京第一版。
1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1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16.徐泓编著:《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17.《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陈犀禾、吴小丽编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电视文化》,[美]约翰·菲斯克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9.《中美电视艺术比较》,苗棣 等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20.《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美]保罗·梅萨里著, 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1.《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美]保罗·M·莱斯特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2.《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3.《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4.《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美]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 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25.《新新媒介》,[美] 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6.《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英]戴维·冈特利特 主编,彭兰 等译,
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7.《音乐鉴赏》,刘晓静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8.《创意经济学》,郭辉勤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29.《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美]约翰S·道格拉斯、格林P·哈登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0.《艺术与视知觉》,[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好莱坞怎样讲故事》[美]克莉丝汀·汤普森 著,李燕 李慧 译,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32.《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美]史蒂文·约翰逊著,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33.《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喻国明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34.《传媒的魔力》,曾文经 编著,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35.《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澳]Stephen Quinn, [美] Vincent F. Filak著, 任锦鸾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36.《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美]伊莱休·卡茨 等编,常江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7.《媒介融合论》,徐沁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8.《认识媒体》,[美]乔治·罗德曼著,邓建国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39.《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斯曼 著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娱乐至死》,[美]尼尔·波斯曼 著,章艳 吴燕莛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的类型与变迁》,[英]大卫·麦克奎恩著,苗棣 赵长军 李黎丹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2.《视觉文化》,[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葛红兵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丁汉清 支庭荣 陈端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电影和电视制作》,[美]林恩·罗格斯、拉里·沃德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5.《媒介分析技巧》阿瑟·阿萨·伯杰著,李德刚、何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视听语言》,邵清风 李骏、俞洁、彭骄雪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中外纪录片比较》,张雅欣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迈克尔·拉毕格著,何苏六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纪录片创作》,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传媒产业经营实务》,周鸿铎著,新华出版社,2000版年版;
51.《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加]马修·弗雷泽著,刘满贵、宋金品、尤舒等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52.《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阿芒·马特拉著,中国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3.《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 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媒介文化十二讲》,蒋元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5.《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美]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 著,郭振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英]斯托克斯 著,黄红宇 曾妮 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谢新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互联网艺术产业》,黄鸣奋 著,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59.《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文森特·莫斯可 著,胡正荣、段鹏、付春怡、洪丽、宋菁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0.《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美]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 等著,蔡文美 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1.《丰裕的寓言》,[美]李尔斯 著,任海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2.《电视与银幕写作》,[美]理查德·A·布鲁姆著,徐璞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63.《电视娱乐节目:理念、设计与制作》,宗匠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64.《策划传媒》,席文举 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与影视学·电视艺术)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与影视学 电视艺术 130300 13030080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电视艺术方向的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创作人才及相关管理人才,经过三年的专业训练应该熟悉电视艺术领域,特别是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等电视节目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路径。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技术特长,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文化的建设、发展服务。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课 xyb0101007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54   3 1-2 讲授 考试  
xyb0101008 媒介分析方法 54 3 3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xyb0102057 经典影视解读 72 4 2-3 讲授 考试  
xyb0102064 艺术前沿热点问题研究 72 4 2-3 讲授 考试  
xyb0102065 故事创作 72 4 1-2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yx01001

xyx01094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 2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 1
艺术考察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课教学
专业基础课教学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毕业创作、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电影美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美学)
    专业名称:戏剧与影视学                     专业代码:130300
    研究方向:电影美学                         方向代码:13030079
    一、培养目标
培养电影理论与批评领域的专业性人才,能够系统掌握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等知识,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外电影理论、电影批评、艺术批评思潮、与当下电影文化、电影批评实践紧密结合。研究电影美学理论的性质、任务、方法、规律。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研究生应于每学期完成1-2篇课程论文,有条件的可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要求3000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八、毕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学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3—5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核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含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等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版;
2.《电影的故事》,马克·卡曾斯著,新星出版社 2006年版;
3.《电影美学》,巴拉兹·贝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4.《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电影的意义》,克里斯蒂安·梅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当代电影分析》,雅克·奥蒙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世界电影史》,汤普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艾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10.《电影语言》,马歇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11.《电影作为艺术》,鲁道夫·爱因汉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12.《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13.《蒙太奇论》,爱因斯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14.《电影实践理论》,诺埃尔·伯奇,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15.《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中国电影出版社,1956年版;
16.《并非冷漠的大自然》,爱森斯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17.《图像的威力》,勒内·于格,世界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18.《影像论》,萨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20.《电影书写札记》,罗伯特·布列松,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迎向灵光消失的年代》,本雅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克拉考尔,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23.《导演功课》,大卫·马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艺术,让人成为人》,理查德·加纳罗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阿恩海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光影大师》,丹尼斯·谢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魔灯》,伯格曼,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29.《我的最后一口气》,布努埃尔,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30.《我,费里尼》,夏洛特·钱德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判断力批判》(上下),康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2.《美学》,黑格尔,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3.《悲剧的诞生》,尼采,三联书店,1986年版;
34.《诗·语言·思》,海德格尔,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35.《美学理论》,阿多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先锋派理论》,彼得·比格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7.《美学入门》,佐佐木健一,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8.《现代性的五福面孔》,马琳内斯库,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9.《艺术即经验》,杜威,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0.《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刘小枫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美学)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美学 130300 13030079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领域的专业性人才,能够系统掌握美学理论、艺术基础理论、电影理论与批评的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xyb0101011 中西电影史研究 36    1 讲授 考试  
xyb0101012 中国美学艺术学名著选读 36 2 2 讲授 考试  
xyb0101013 西方美学艺术学名著选读 36 2 1 讲授 考试  


xyb0102054 西方电影理论思潮 72 4 2 讲授 考试  
xyb0102055 电影美学 72 4 3 讲授 考试  
xyb0102056 电影美学方向导师指定课 72 4 3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yx01001

xyx01094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也可在本专业其他专业课中选修 144 8 按选修
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核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 2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 1
访学或文化考察(3周)报告 1 4-5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电影批评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戏剧与影视学·电影批评)
    专业名称:戏剧与影视学                    专业代码:130300
    研究方向:电影批评                        方向代码:13030078
    一、培养目标
培养电影批评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电影批评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具备一定的美学、电影学理论素养和分析写作能力,具有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高校教学、科研和文化艺术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中外电影批评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性质、任务、方法和规律。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研究生应于每学期完成1-2篇课程论文,有条件的可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要求3000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八、毕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学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3—5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核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含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中国无声电影史》,郦苏元、胡菊彬,中国电影出版社;
3.《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舒晓鸣,中国电影出版社;
4.《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
5.《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
6.《电影艺术导论》,黄会林,中国计划出版社;
7.《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艾伦·戈梅里,高等教育出版社;
8.《电影批评》,王志敏,中国电影出版社;
9.《中国电影批评史》,李道新,北京大学出版社;
10.《世界电影理论思潮》,游飞、蔡卫,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1.《荣誉 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教材》,苏牧,中国电影出版社;
12.《电影化叙事》,詹妮弗范茜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3.《电影阅读》,葛颖,上海大学出版社;
14.《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陈犀和 吴小丽,上海大学出版社;
15.《类型电影》,聂欣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6.《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郑树森,江苏教育出版社;
17.《影视类型学》,郝建,北京大学出版社;
18.《影视美学》,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19.《影视批评学》,李道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王志敏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21.《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郑树森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电影批评》,戴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23.《电影理论与批评》,戴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24.《雾中风景 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戴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25.《我们时代的叙事》,崔卫平,花城出版社《积极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6.《电影语言学导论》,贾磊磊,中国电影出版社;
27.《解读电影》,布鲁斯·F·卡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8.《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 克里斯汀·汤普森,北京大学出版社;
29.《电影诗学》,大卫·波德维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0.《电影导演论电影》,雅克奥蒙,世纪出版集团;
31.《电影的观念》,斯坦利梭罗门,中国电影出版社;
32.《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江苏教育出版社;
33.《电影理论史》,基多阿里斯泰戈,中国电影出版社;
34.《当代电影分析》,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江苏教育出版社;
35.《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安德烈·戈德罗 、弗朗索瓦·若斯特;
36.《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李恒基、杨远婴主编,三联出版社;
37.《想象的能指》,克里斯蒂安·麦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8.《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秦喜清,中国电影出版社。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与影视学·电影批评)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批评 130300 13030078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电影批评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教学人才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才,使其熟悉电影批评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具备一定的美学、电影学理论素养和分析写作能力,具有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高校教学、科研和文化艺术管理工作。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xyb0101011 中西电影史研究 54 3 1 讲授 考试  
xyb0101013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54 3 3 讲授 考试  


xyb0102051 电影批评学 72 4 2 讲授 考试  
xyb0102067 电影导演专题研究 72 4 3 讲授 考试  
xyb0102068 电影文化专题研究 72 4 3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yx01001

xyx01094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也可在本专业其他专业课中选修 144 8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核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 2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 1
访学或文化考察(3周)报告 1 4-5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欧美电影研究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戏剧与影视学·欧美电影研究)
    专业名称:戏剧与影视学                      专业代码:130300
    研究方向:欧美电影研究                      方向代码:13030077
    一、培养目标
培养电影学专业性人才,使其系统掌握电影艺术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了解欧美电影发展规律及动向,熟悉欧美电影的重要流派、作品、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研究、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系统掌握电影艺术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熟悉欧美电影发展规律及动向,把握欧美电影的重要流派及其作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研究生应于每学期完成1-2篇课程论文,并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要求3000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八、毕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学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图表)要求3—5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位论文学术审核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含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世界电影史》,大卫·波德维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世界电影史:60年代以来》,乌利希·格雷戈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4.《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中国电影出版社;
5.《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上海文艺出版社;
6.《电影是什么》,巴赞,中国电影出版社;
7.《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罗伯特·考克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8.《电影语言》,马塞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9.《电影导演技术与美学》,迈克尔·拉比格,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0.《好莱坞的叙事方法》,大卫·波德维尔,南京大学出版社;
11.《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1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3.《想象的能指》,克里斯蒂安·麦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4.《电影类型学》,郝建,北京大学出版社;
15.《视觉文化的奇观》,拉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当代电影分析》,奥蒙,江苏教育出版社;
17.《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伊芙特·皮洛,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版;
18.《看见的世界》,斯坦利·卡维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版;
19.《蒙太奇论》,爱森斯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20.《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21.《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大卫·波德维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2.《·1“电影馆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3.《·2“电影馆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24.“电影眼图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25.“外国电影理论名著丛书”,中国电影出版社;
26.“影视教程系列”,中国电影出版社。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戏剧与影视学·欧美电影研究)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戏剧与影视学 欧美电影研究 130300 13030077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电影学专业性人才,使其系统掌握电影艺术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了解欧美电影发展规律及动向,熟悉欧美电影的重要流派、作品、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研究、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xyb0101011 中西电影史研究 54 3 1 讲授 考试  
xyb0101007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54 3 1-2 讲授 考试  


xyb0102048 电影名家名作精读 72 4 2 讲授 考试  
xyb0102049 电影理论与批评 72 4 3 讲授 考试  
xyb0102050 欧美电影研究 72 4 3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xyx01001

xyx01094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也可在本专业其他专业课中选修 144 8 按选修
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核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 2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 1
访学或文化考察(3周)报告 1 4-5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5—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