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齐齐哈尔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招生] [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齐齐哈尔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齐齐哈尔大学考研难吗] [齐齐哈尔大学考研群] [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学费] [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辅导] [齐齐哈尔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2日    点击:[433]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采取2+2的分流模式,学生按计算机大类招生进校后,前两年修读学科大类基础平台课程。后两年根据《齐齐哈尔大学按类招生专业培养与分流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专业分流,进入到该大类所涵盖的专业学习。学生在第四学期进行分流,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及管理等工作。
按类招生的学生在第五学期还可以自愿选择校企合作“3+1”软件应用人才“定制班”培养模式。即第四学期计算机大类培养学生中,根据学生自愿报名选择校企合作“3+1”软件应用人才培养方向的学生由学院的合作企业(凯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柯莱特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软件等公司)进行面试单独成班,在第七、八学期到相应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真正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根据计算机学科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面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人才的急需情况,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施3+1教学模式,将最新的技术引入课堂,实施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在“产学研”方向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该专业以“夯实理论,重视实践,软硬结合,面向应用”作为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实践的指导思想。专业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利用开放实验室环境,组织学生专项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成绩优异,在ACM/ICPC黑龙江省及东北地区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应用作品竞赛一等奖;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组织的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中,获得黑龙江省二、三等奖;在由共青团中央组织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金奖和银奖两项殊荣。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拥有一支年轻化、实力强、作风踏实、锐意进取的专业队伍,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软件工程专业以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为目标,按照工程化的培养方向,培养具有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实用性软件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几年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毕业生在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软件开发公司中承担重要角色,部分优秀学生入职微软、IBM、阿里等国际化企业,专业依托全国大学生实训基地,灵活引入“3+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凯捷中国、华信等软件行业领军企业深入合作,培养软件外包服务、网站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等方面的软件开发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要求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软件设计方法、开发方法和工程管理方法,获得软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同时熟悉国际标准和软件开发规范,能够在软件领域中从事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实施和管理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大部分毕业生到IT企业、政府部门、金融保险企业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维护工程师,毕业生具备有良好的就业通道。
网络工程专业 培养网络技术领域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较强的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具备网络规划、组网方案设计及网络设备与系统的安装、配置与调试能力;具有一定的网络系统管理维护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专业从2014年起与H3C网络设备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同时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华三杯”全国网络设计大赛。
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能力,又可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实施。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考取华为、华三、思科等网络工程师认证。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工作;在网络公司、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教育机构、银行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网络技术部门从事网络规划师、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技术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9年04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我校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制4年,同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专业于2016年实现黑龙江省内一本招生,按英才班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涉及电机控制技术、输变电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专业。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具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有5人具有博士学历,2人为在读博士,2人曾到美国知名学府访学,2人参加过百名工程师计划,多人有国内知名学府访学和专业学习经历。
该专业侧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在国家级大赛和省赛多次获得一、二等奖;专业下设电机控制和电力系统两个方向,开设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20多门必修课,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电气工程设计、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实际问题,适应电气工程领域各项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毕业后主要在电力公司、发电厂、供电公司、电力设计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生产、设备研发、营销及管理单位工作,每年考取研究生和国家电网的学生超过1/3。

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学科简介

学科简介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8日    点击:[507]
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于2006年初经国家学位办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生;2010年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本学科所依托的本科专业是我校1975年创办的自动化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在师资、科研、实验环境等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实力;本学科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中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本学科拥有旅行者-Ⅱ移动机器人等一批先进的一起设备。
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自主机器人研究方向以人工智能等方法研究移动机器人对环境的建模、定位和路径规划问题,以及基于ARM的机器人平台的开发;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着重于智能优化算法是综合利用物理学、生物进化、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等所构造的算法,主要包括进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微粒群算法等,如何将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到各种科学领域中所出现的优化问题并不断地提高智能优化算法的优化性能和效率。该方向所取得的成果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
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以测控系统中的检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其它控制装置为对象,以被息获取和处理为核心,研究测控系统及其应用的理论和方法;它涉及如何获取各种反映自然界特性的参数,并将其按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光电检测与传感器技术,研究基于声光调制和声光可调谐滤波原理的集成化光电测控装置和传感器数字化、自补偿、自诊断等智能化及多传感器融合方;其次是基于分形理论和小波理论的目标检测技术,它着重于目标检测方法的研究,可以分成基于像素分析的检测方法、基于特征的检测方法和基于变换的检测方法。
3.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该方向的研究基础是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具体研究内容一是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以网络系统的控制为主要对象,包括网络系统的控制传感器技术研究、网络系统的控制驱动方式及控制策略研究、人工智能及非线性控制方法在网络系统的控制中的应用技术等;其次是图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包括图像处理部分和图像变换,模式识别部分主要针对统计模式识别,包括贝叶斯分类器,聚类算法等。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1999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得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学科在队伍建设、研究方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形成方向明确、队伍稳定、人才培养成绩显著、科研成果丰硕的学科点。2017年升为一级学科硕士点。
1.计算机应用技术
围绕现代服务业重大需求,着眼新型材料、农产品等行业技术创新,在计算智能、数据处理、散斑图像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
(1)突出计算智能与新型材料学科的渗透性与交叉性,使其具有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2)数据处理应用技术在农产品配方的稳定性分析方面的创新成果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并成功转化;
(3)散斑图像处理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数字图形检测,在提高医学图像的预诊断准确性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围绕国家和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需求,致力于数据库与知识库、智能计算理论、服务计算与业务流程管理,着眼软件工程、云计算、大数据等理论和技术创新展开研究。
(1)数据科学基础理论,尤其是面向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等方面研究形成优势和特色;
(2)基于图形模式的智能数据处理理论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3)数据挖掘基础理论、数据挖掘工具的研制和应用尤其是贝叶斯网络、集群智能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3.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围绕网络流量特征描述建模、网络拥塞与远程调度问题、无线通信网络动态资源优化方面开展研究。
(1)网络安全检测领域,将分形理论应用于网络流量特征描述,提出多重分形模型与预测对于网络流量异常检测具有实时性和可观测性效果;
(2)计算机远程控制领域,提出复杂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建模与控制方法;
(3)无线通信网络领域,提出迟滞噪声混沌神经网络,解决WiMAX Mesh无线网络、OFDMA蜂窝无线网络频谱和功率无线资源优化分配以及网络服务质量问题。

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整体实力雄厚,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1个负责全校计算机教学的基础教育中心和1个高职本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院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个二级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一级学科(含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拥有计算机技术和控制工程2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2014年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团队被评选为齐齐哈尔市级领军人才梯队。
 
学院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热爱教育事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有教授13人,副教授35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人,硕士学位教师60人,有10余名是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新西兰、马来西亚、俄罗斯访问学习的归国专家学者。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科教成果丰硕。现已形成了自主机器人研究、智能优化算法、光纤检测、网络控制等多个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学院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研项目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在权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80余篇。学院实验条件良好、仪器设备先进,有实验教学和工艺装备与过程控制两大实验中心,设有计算中心实验室、双创实验室、硬件实验室、软件实验室、嵌入式与DSP实验室、检测仪表实验室、电气控制实验室、控制工程实验室、智能优化算法研究室、计算机控制与网络研究室、自主机器人研究室等实验、实训场所31个,实验场所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设备总值近1500万元。良好的实验环境,先进的实验设备,充分地满足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需要。
 
学院始终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培养掌握最新电子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不断加强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院学生荣获国家银奖。学院自2015年开始,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按“计算机类”进行招生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6年实现黑龙江省内一本招生,按英才班培养。
 
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和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学院在全校率先与有“上海后花园”之称的昆山花桥经济区联合实施“3+1”培养模式,与凯捷咨询(昆山)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齐齐哈尔大学-凯捷咨询(昆山)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成功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该基地是我校首个国家级实践基地。2017年,建立学校首个华信大数据学院。近3年每年都有25%以上的毕业生在京、沪、粤等地的大型IT企业就职。毕业生良好的专业综合素质得到了包括凯捷(中国)公司、柯莱特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大连华信等世界知名企业的一致好评。学院成立以来为社会培养了近4000名毕业生,他们主要工作在科研设计单位、大中型企业、高等学校、软件公司及合资企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的骨干,部分自主创业者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民营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