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西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大学考研群] [西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北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城市与环境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乡规划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   
        
 
 

一级学科名称 城乡规划学
一级学科代码 0833
二级学科名称 区域发展与规划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城乡规划管理
二级学科代码 国家暂未定
培养单位名称 城市与环境学院
培养单位代码 022
 
一、学科简介
西北大学城乡规划学研究生教育渊源于地理学硕士教育,是我国地理学界最早开展城乡规划相关研究的学科点之一。2003年获得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9及2013年本专业先后通过建设部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的初评和复评。2011年获得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点现拥有城乡规划实验室,具有包括工程扫描仪、大幅面数字喷绘仪、绘图工作站、服务器等一批仪器设备,可以完成城乡规划研究与设计方面各种技术工作。本学科具备国家城乡规划与设计乙级资质、土地利用规划甲级资质,依托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中心、陕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西北大学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十一五”以来,承担了大量城乡规划方面的研究与设计项目,涉及区域发展与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多个领域。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等多项奖励。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城乡发展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创新意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具备跨学科素养并能向相关领域拓展的复合型规划设计研究专门人才。能够从事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较强沟通、表达、组织和协调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并具备良好团队合作意识和自律意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区域发展与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区域发展与规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及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两个方面。
2、城市规划与设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四个方面。
3、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两个方面。
4、城乡规划管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土地及房地产管理、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公共政策分析与研究、城市规划管理理论与方法、城乡防灾规划与空间管制等四个方面。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累计学习年限最长为五年。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程学习 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33 ≥30 2 1
 
六、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课 政治
理论课
SG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6 2 考试 1 必修
SG00003 自然辩证法 18 1 考试 1 必修
外国语 SG00004 基础外语 72 3 考试 1 可以免修免考
SG00005 综合外语 72 3 考试 2  
学科课≥21学分 平台课≥9学分 S022017 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进展 54 3 考试 1  
S022018 数字城市与城市GIS 54 3 考试 1  
S022019 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前沿 54 3 考试 2  
S022020 人居环境学 54 3 考试 2  
方向课 S022021 区域及城市空间结构与模型 36 2 考查 1  
S022022 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学专题 36 2 考查 1  
S02202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专题 36 2 考查 1  
S022024 城市经济学前沿问题 36 2 考查 1  
S022025 公共政策分析与研究专题 36 2 考查 1  
S022026 城乡规划专业外语 36 2 考查 2  
S022027 城乡规划管理专题 36 2 考查 2  
S022028 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专题 36 2 考查 2  
S022029 城市总体规划研究专题 36 2 考查 2  
S022030 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专题 36 2 考查 2  
S02203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专题 36 2 考查 2  
S022032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36 2 考查 2  
跨门类课 全校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修。
最多计4学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的课程最多计3个学分
补修课 导师为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补修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七、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1.参加科研活动要求
必须至少参加1项科研课题研究,完成相应工作量,由课题负责人对其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并写出评语,考核合格者,取得1个学分。
2.参加学术活动要求
(1)应参加6次学术报告或学术沙龙,结合学位论文选题,撰写1篇学科发展综述。
(2)应参加1次学校学术月活动并提交论文。
(3)应在一定范围内主讲1次学术报告。
达到上述要求,考核通过者,取得1个学分。
八、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研究生应参加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要求1个学分。主要形式有:
1.讲课、辅导、协助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和毕业论文等;
2.深入社会基层从事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指导、社会服务、调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等。
教学与社会实践(规划设计实践)活动一般应安排在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教学实践工作量应为36-54课时;社会实践(规划设计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4周,实际工作量不少于154学时,可以集中安排,亦可分散进行。
九、开题报告
按照《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几点意见》(研字[2010]38号)文件要求进行。
在读期间课程和各项实践考核环节出现不合格的学生,按照学校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要求,不允许其进行论文开题。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及开题阶段,强调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城乡规划领域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论文开题报告会由院系分专业统一组织,经导师指导团队及相关教师论证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研究。对于论文开题“不达标”的学生,推迟三个月重新开题。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四学期末完成,且答辩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十、科研成果及学位论文要求
1.科研成果要求
根据《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西大研〔2014〕8号)相关要求和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具体要求,申请硕士学位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城市规划或城市问题研究领域主流刊物中的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刊物目录如表1;
表1  西北大学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要求
序号 期刊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1.  城市规划 2.  规划师  
3.  城市规划学刊 4.  现代城市研究  
5.  城市问题 6.  城市发展研究  
7.  国际城市规划 8.  城市环境与城市研究  
9.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10.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城市经济   经济地理  
  人文地理   旅游学刊  
  经济学动态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   开发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理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生态学报  
25. 其他CSCD/CSSCI源期刊(含扩展版)、985或211大学学报(须在西北大学圈定之核心刊物目录内)
(前10个刊物为主流刊物,希望重点向前10个刊物投稿)
 
(2)参加导师或本校其他老师主持科研项目并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且本人在有效获奖名次之内。
2.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依据学校论文写作、论文评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相关最新文件执行。
论文送审前,需进行预答辩,预答辩没有通过的,论文不能进入送审环节。所有学位论文均由学校和学院分别送去外审,论文送审结果(三份或两份)均为不同意答辩的,则不能进入答辩环节;论文送审结果中有一份为不同意答辩,则需再送审一份,如仍为不同意答辩,则不能进入答辩环节;论文送审结果均为同意修改后答辩,则该论文修改后需经学院学术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研究生论文答辩应由院系统一安排。研究生导师不能作为本人所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每个答辩小组原则上应聘请校外具备相应资格的专家1-2名,答辩小组组长应由校外专家担任。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   
        
 

一级学科名称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 0830
二级学科名称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代码 083001
083002
培养单位名称 城市与环境学院
培养单位代码 022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点从1994年开始建设,是我国较早设立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点。2000年成立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成立环境工程硕士点。2010年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学科点现拥有化学分析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和生态环境实验室,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总有机碳分析仪、地物光谱仪等一批重要的仪器设备,可以满足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本学科包括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岭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环境评价与规划研究中心、自然保护研究所、水资源与水土保持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有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自然地理学、生态学3个重点学科。近年来,共承担了各类课题百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20余项,省部级等纵向课题30余项。近20年中,共获得包括省部级一、二等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科技成果奖励5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式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研究生系统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打下坚实、宽广的业务基础;具备独立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生态规划、环境变化、生态环境修复等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备优秀的品德素质、团队合作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全球变化与西部环境响应、水污染控制工程、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环境评价与规划、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生态过程与生态修复等。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累计学习年限最长为五年。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程学习 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33 ≥30 2 1
 
六、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课 政治
理论课
SG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6 2 考试 1 必修
SG00003 自然辩证法 18 1 考试 1 必修
外国语 SG00004 基础外语 72 3 考试 1 可以免修免考
SG00005 综合外语 72 3 考试 2  
学科课≥21学分 平台课 S022033 环境科学专题 54 3 考查 1 必修
S022034 现代环境管理与生态规划 54 3 考查 1
S022035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 72 4 考查 1
方向课 S022036 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 36 2 考试 2 环科、环工公共选修
S022037 环境影响评价原理与方法 54 3 考查 2
S022038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36 2 考查 1/2 环科方向4选3
S022039 环境生态修复 36 2 考查 2
S022040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36 2 考查 2
S022014 GIS原理与空间分析方法 36 2 考查 1
S022041 环境工程技术前沿I 36 2 考查 2 环工方向4选3
S022042 环境工程技术前沿II 36 2 考查 2
S022043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36 2 考查 2
S022044 水资源与水环境前沿 36 2 考查 2
跨门类课 全校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修。
最多计4学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的课程最多计3个学分
补修课 根据入校学生所学专业单独确定。
导师为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补修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七、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1.参加科研活动要求
必须至少参加1项科研课题研究,完成相应工作量,由课题负责人对其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并写出评语,考核合格者,取得1个学分。
2.参加学术活动要求
(1)应参加5次学术报告或学术沙龙,结合学位论文选题,撰写1篇学科发展综述。(其中至少选听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组织的科学道德、学术修养报告,或研究生学术月期间各培养单位学风建设主题活动)
(2)应参加1次学校学术月活动并提交论文。
(3)应在一定范围内主讲1次学术报告。
达到上述要求,考核通过者,取得1个学分。
八、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研究生应参加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要求1个学分。主要形式有:
1.讲课、辅导、协助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和毕业论文等;
2.深入社会基层从事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指导、社会服务、调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等。
九、开题报告
按照《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几点意见》(研字[2010]38号)文件要求执行。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四学期末完成,且答辩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十、科研成果及学位论文要求
1.研究生学位申请科研成果要求根据《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西大研〔2014〕8号)相关要求进行。
2.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依据学校论文写作、论文评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相关最新文件执行。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   
        
 

一级学科名称 地理学
一级学科代码 0705
二级学科名称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二级学科代码 070501
070502
070503
培养单位名称 城市与环境学院
培养单位代码 022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点从1937年开始建设,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地理系科之一。1978年创办“测量与地图学”硕士点,1983年成立自然地理学硕士点,1993年成立人文地理学硕士点,2003年成立人文地理学博士点,2005年成立自然地理学博士点。该学科点现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2000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20余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各类规划设计和咨询项目6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9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0余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励20余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该语种的写作和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能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管理及技术工作,或能从事本专业的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具备进一步深造的资质,德、智、体、能全面发展,能够适应我国当代乃至未来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自然地理过程和演变、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人地关系与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规划;土地利用与人居环境;测量学与地图学、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累计学习年限最长为五年。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程学习 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33 ≥30 2 1
 
六、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课 政治
理论课
SG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6 2 考试 1 必修
SG00003 自然辩证法 18 1 考试 1 必修
外国语 SG00004 基础外语 72 3 考试 1 可以免修免考
SG00005 综合外语 72 3 考试 2  
学科课≥21学分 平台课≥9学分 S022001 地理学进展 54 3 考试 1  
S022002 地理学研究方法 54 3 考试 1  
S022003 GIS与遥感地学分析 54 3 考试 2  
方向课 S022004 现代自然地理 36 2 考试 1  
S022005 自然资源评价与管理 36 2 考试 2  
S022006 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36 2 考试 2  
S022007 城市与区域研究专题 36 2 考查 1  
S022008 土地与房地产研究专题 18 1 考查 1  
S022009 旅游与文化研究专题 36 2 考查 2  
S022010 规划实务 18 1 考查 2  
S022011 现代测量技术 36 2 考查 2  
S022012 现代地图学 36 2 考查 1  
S022013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36 2 考查 2  
S022014 GIS原理与空间分析方法 36 2 考查 1  
S022015 地理数据库 36 2 考查 2  
S022016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36 2 考查 2  
跨门类课 全校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修。
最多计4学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的课程最多计3个学分
补修课 导师为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补修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七、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1.参加科研活动要求
必须至少参加1项科研课题研究,完成相应工作量,由课题负责人对其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并写出评语,考核合格者,取得1个学分。
2.参加学术活动要求
(1)应参加10次学术报告或学术沙龙,结合学位论文选题,撰写1篇学科发展综述。(其中至少选听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组织的科学道德、学术修养报告,或研究生学术月期间各培养单位学风建设主题活动)
(2)应参加1次学校学术月活动并提交论文。
(3)应在一定范围内主讲1次学术报告。
达到上述要求,考核通过者,取得1个学分。
八、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研究生应参加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要求1个学分。主要形式有:
1.讲课、辅导、协助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和毕业论文等;
2.深入社会基层从事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指导、社会服务、调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等。
九、开题报告
按照《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几点意见》(研字[2010]38号)文件要求进行。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四学期末完成,且答辩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十、科研成果及学位论文要求
    1.研究生学位申请科研成果要求根据《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西大研〔2014〕8号)相关要求进行。
2.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依据学校论文写作、论文评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相关最新文件执行。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   
        
 

一级学科名称 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代码 0202
二级学科名称 区域经济学
二级学科代码 020202
培养单位名称 城市与环境学院
培养单位代码 022
一、学科简介
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的前身为经济地理专业。早在1937年的自然地理学专业成立后就开始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并开设此课程,1985年招收本科生。1995年起在人文地理硕士专业中招经济地理硕士生,2003年城市与环境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共同申请到区域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各自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培养方案。
本学科拥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7人,教师中,有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有11人先后到前苏联、奥地利、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等国留学或者访问。拥有省级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实验教学中心1个,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甲级资质等。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8项,省部级等纵向课题30余项。获得各种科研奖励2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素养,扎实的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利用其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进行写作和国际交流;熟练掌握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独立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或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我国当代乃至未来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土地与房地产经济等。
四、培养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累计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支持研究生为完成高水平研究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要求。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程学习 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33 ≥30 2 1
 
六、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由公共课、学科课、跨门类课、补修课4部分构成。其中,跨门类课程是研究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在全校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进行任意选修的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课 政治
理论课
SG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6 2 考试 1 必修
SG00003 自然辩证法 18 1 考试 1 必修
外国语 SG00004 基础外语 72 3 考试 1 可以免修免考
SG00005 综合外语 72 3 考试 2  
学科课
≥21学分
平台课
≥9学分
S022045 城市与区域研究进展 54 3 考试 1  
 
S002P001 中级宏观经济学 54 3 考试 2  
S002P002 中级微观经济学 54 3 考试 2  
方向课 S022003 GIS与遥感地学分析 54 3 考试 2  
S022046 城市与区域分析技术 54 3 考试 2  
S022007 城市与区域研究专题 36 2 考查 1  
S022008 土地与房地产研究专题 18 1 考查 1  
S022009 旅游与文化研究专题 36 2 考查 2  
S022010 规划实务 18 1 考查 2  
跨门类课 全校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修。
最多计4学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的课程最多计3个学分
补修课 导师为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补修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七、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1.参加科研活动要求
必须至少参加1项科研课题研究,完成相应工作量,由课题负责人对其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并写出评语,考核合格者,取得1个学分。
2.参加学术活动要求
(1)应参加10次学术报告或学术沙龙,结合学位论文选题,撰写1篇学科发展综述。(其中至少选听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组织的科学道德、学术修养报告,或研究生学术月期间各培养单位学风建设主题活动)
(2)应参加1次学校学术月活动并提交论文。
(3)应在一定范围内主讲1次学术报告。
达到上述要求,考核通过者,取得1个学分。
3. 自然科学类博士研究生还应该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为样式撰写一份基金申请书;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应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请书”为样式撰写一份基金申请书。记1个学分。
八、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研究生应参加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要求1个学分。主要形式有:
1.讲课、辅导、协助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和毕业论文等;
2.深入社会基层从事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指导、社会服务、调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等。
九、开题报告
按照《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几点意见》(研字[2010]38号)文件要求进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四学期末完成,且答辩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十、科研成果及学位论文要求
 1.研究生学位申请科研成果要求根据《西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西大研〔2014〕8号)相关要求进行。
2.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依据学校论文写作、论文评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相关最新文件执行。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乡规划学学科介绍

学科简介
西北大学城乡规划学研究生教育渊源于地理学硕士教育,是我国地理学界最早开展城乡规划相关研究的学科点之一。2003年获得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9及2013年本专业先后通过建设部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的初评和复评。2011年获得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点现拥有城乡规划实验室,具有包括工程扫描仪、大幅面数字喷绘仪、绘图工作站、服务器等一批仪器设备,可以完成城乡规划研究与设计方面各种技术工作。本学科具备国家城乡规划与设计乙级资质、土地利用规划甲级资质,依托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中心、陕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西北大学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十一五”以来,承担了大量城乡规划方面的研究与设计项目,涉及区域发展与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多个领域。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等多项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区域发展与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区域发展与规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及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两个方面。
2、城市规划与设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四个方面。
3、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两个方面。
4、城乡规划管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土地及房地产管理、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公共政策分析与研究、城市规划管理理论与方法、城乡防灾规划与空间管制等四个方面。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介绍

本学科点从1994年开始建设,是我国较早设立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点。2000年成立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成立环境工程硕士点。2010年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学科点现拥有化学分析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和生态环境实验室,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总有机碳分析仪、地物光谱仪等一批重要的仪器设备,可以满足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本学科包括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岭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环境评价与规划研究中心、自然保护研究所、水资源与水土保持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有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自然地理学、生态学3个重点学科。近年来,共承担了各类课题百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20余项,省部级等纵向课题30余项。近20年中,共获得包括省部级一、二等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科技成果奖励5项。
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全球变化与西部环境响应、水污染控制工程、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环境评价与规划、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生态过程与生态修复等。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学学科介绍

本学科点从1937年开始建设,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地理系科之一。1978年创办“测量与地图学”硕士点,1983年成立自然地理学硕士点,1993年成立人文地理学硕士点,2003年成立人文地理学博士点,2005年成立自然地理学博士点。该学科点现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2000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20余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各类规划设计和咨询项目6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9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0余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励20余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自然地理过程和演变、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人地关系与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规划;土地利用与人居环境;测量学与地图学、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学科介绍

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的前身为经济地理专业。早在1937年的自然地理学专业成立后就开始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并开设此课程,1985年招收本科生。1995年起在人文地理硕士专业中招经济地理硕士生,2003年城市与环境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共同申请到区域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各自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培养方案。
本学科拥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7人,教师中,有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有11人先后到前苏联、奥地利、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等国留学或者访问。拥有省级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实验教学中心1个,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甲级资质等。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8项,省部级等纵向课题30余项。获得各种科研奖励2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土地与房地产经济等。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在职环境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北大学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 工程硕士
学位类别代码 0852
专业领域方向 环境工程
专业领域代码 085229
培养单位名称 城市与环境学院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环境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环境工程技术和环境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及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建设等领域具有独立从事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学习方式、学制和学习年限
1. 采用“非脱产”学习方式。
2.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 6个月。
3.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实践
必修课 选修课
33 9 9 13 2
 
四、指导方式
采用导师组制,导师组由2名或2名以上的导师组成,要明确1名校内导师和至少1名校外导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课程教学、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见后表一。
六、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用闭卷、开卷和课程论文等考试方式,其中公共课程及部分专业课程以闭卷笔试为主。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七、专业实践
结合研究生实际情况,要求从事与环境工程相关的项目策划、技术论证、工程设计、设备运行与调试等不少于12个月的专业实践,结束后撰写专业实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所涉及工程问题的国内外动态分析;该领域所涉及的工程问题的思考与发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的思考等。实践报告字数一般不少于8000字。
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进入学位申请环节。
八、开题环节
学位论文应强调应用性。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环境保护相关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组的指导下通过学位论文开题答辩。开题答辩以研究生汇报,专家组提问的方式进行。开题答辩专家组由不少于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成员中至少应有1名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开题答辩的结论,分通过、修改后通过、不通过三种情况。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生产实践、工程设计需求、急需调研的环境工程与技术命题或具有明确的环境工程应用背景的预研课题。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也可以是工程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与工程应用等,还可以是针对环境工程和技术的软科学论文,如环境及其工程问题调查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与管理类研究报告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字数一般为2.5-3万字。
十、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学位论文由三位专家评审,评审人应是校外相同或相关学科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其中至少一名为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通过评审者方可组织正式答辩。
答辩委员会应由三至五位专家组成,且至少有一名为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十一、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修满学分,完成专业实践,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十二、其他
研究生在学期间须结合工程实践或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项目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可以是某项工程问题的开发、设计和管理方案等,报告字数不少于6000字。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北大学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 工程硕士
学位类别代码 0852
专业领域方向 环境工程
专业领域代码 085229
培养单位名称 城市与环境学院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环境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环境工程技术和环境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及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建设等领域具有独立从事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学制和学习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2.学制为3年。
3.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实践
必修课 选修课
33 5 12 10 6
 
四、指导方式
采用导师组制,导师组由2名或2名以上导师组成,要明确1名校内导师和至少1名校外导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课程教学、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见后表一。
六、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用闭卷、开卷和课程论文等考试方式,其中公共课程及部分专业课程以闭卷笔试为主。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七、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时间一般为6-12个月,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地点一般选择固定的专业实践基地,也可联系相关专业实习单位。研究生须在导师组指导下制定专业实践计划,进行专业实践,撰写专业实践报告。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进入学位申请环节。
八、开题环节
学位论文应强调应用性。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组的指导下通过学位论文开题答辩。开题答辩以研究生汇报,专家组提问的方式进行。开题答辩专家组由不少于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成员中至少应有1名相关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开题答辩的结论,分通过、修改后通过、不通过三种情况。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生产实践、工程设计需求、急需调研的环境工程与技术命题或具有明确的环境工程应用背景的预研课题。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应用研究类论文,也可以是工程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与工程应用等,还可以是针对环境工程和技术的软科学论文,如环境及其工程问题调查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与管理类研究报告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字数一般为2.5-3万字。
    十、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其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学位论文由三位专家评审,评审人应是校外相同或相关学科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其中至少一名为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通过评审者方可组织正式答辩。
答辩委员会应由三至五位专家组成,且至少有一名为相关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修满学分,完成专业实践,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