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园艺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220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要求是: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热爱党、热爱祖国,献身园艺事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2.具有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应用先进的信息工具;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论文摘要和进行一般的专业交流;具有独立地承担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科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园艺植物种质资源遗传改良
2.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3.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生理生态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学习的最低年限为3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本校在职硕士研究生最低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5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本人应在毕业前一年12月上旬提出延期答辩的申请报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前答辩时间不超过半年,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超过1年。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获得30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
1.学位课(20学分)
政治理论课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          1学分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第一外国语
基础外语                    4学分
专业外语                    1学分
专业基础理论课(根据研究方向,任选2门)
高级植物生理学              3学分
植物生理研究技术            3学分
高级生物化学                3学分
植物生化研究技术            3学分
分子生物学                  3学分
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          3学分
专业课(6学分)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          3学分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进展讨论  3学分
2.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任选12学分)
①专业选修课
高级果树生理学              2学分
现代生物技术                3学分
果树生态学                  2学分
果实采后生理学              2学分
果树分类学                  2学分
植物激素与果树生长发育      2学分
高级果树栽培专题            2学分
高级果树育种专题            2学分
植物细胞及组织培养          2学分
高级蔬菜育种学              3学分
蔬菜种子工程技术            2学分
蔬菜种质资源学              2学分
蔬菜质量检测                2学分
蔬菜研究方法                2学分
花卉品种分类学              3学分
花卉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2学分
园林植物开花生理与调节      2学分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采集      2学分
      ②公共选修课
细胞遗传学                  3学分
细胞生物学                  3学分
植物显微技术                2学分
农业生态学                  3学分
仪器分析                    2学分
电子显微技术                2学分
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1学分
生物数学                    3学分
数量遗传学                  3学分
分子遗传学                  3学分
免疫学实验技术              2学分
试验设计                    2学分
计算机文化与科学计算        1学分
同位素应用                  2学分
农业生态学                  3学分
文献检索                    1学分
模糊数学                    2学分
其它                        2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选题、立题(开题论证),科研实施、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论文发表等几个环节。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现有生产实际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上选题,并明确研究方向,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第一学年内提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确定论文题目。论文开题工作由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学科点组织,本学科主要教师或5名以上(包括5名)硕士生导师参加,经充分讨论、交流和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从论文开题到答辩不少18个月。
学位论文要求文句简练,印刷工整,图表清晰,层次分明,学风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结论正确。
学位论文由2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或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有一份评阅意见不通过者可增加评审一份,总计有两份评阅意见不通过者,本次申请答辩无效,本人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一年后重新申请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委员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委员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或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论文评阅人可同时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博士生导师担任。答辩人的导师不能列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由教研室提名,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批。
论文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授予硕士学位方可通过;未通过者,答辩委员会应是否修改后重新答辩作出决议,重新答辩应在一年内进行。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方式以导师负责制为主,也可由导师和导师邀请的有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专家若干人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指导小组成员可以跨学科、跨专业以增强指导力量。硕士生入学后,应由导师或指导小组尽快制定出培养计划,并对其硕士论文的选题等研究工作全面指导。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硕士生应定期向导师或教研室提出阶段性报告,以及时取得指导。硕士生培养立足本校培养。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研究生班讨论;或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增进知识,锻炼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硕士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及教研活动,可以讲课,指导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或向专业教师或学生作有关专题讲座;还可协助指导导师承担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论文设计等,或以助教身份进行教学工作。教学实践总工作量应达15学时(以承担讲授为主)以上。
七、思想品德教育
学院党委、导师、任课教师要共同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公共活动和公益劳动。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科研道德、团结协作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主要措施有:
1.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提高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院党委应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随时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并及时联系导师、班主任等解决遇到的问题。
3.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半年总结、年终总结及中期考核制度,导师应至少1月同研究生进行一次思想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变化及其周围事件对研究生的影响,并进行正向引导。
八、其它考核要求
1.外语6级: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国家外语6级考试,否则不能申请论文答辩。
2.中期考核:在研究生入学后第3学期或第4学期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表现;学位课程学习、学分及成绩;科研能力及学位论文的开题及进展情况。
学院和专业成立两级考核小组,学院考核小组由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或副院长),研究生秘书以及研究生指导教师3–5人组成,负责全院研究生考核的总体安排、审查,以及考核结果确定工作。考核小组由3–5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组长和考核小组成员的人选,由学院院长聘任,报研究生部备案。专业考核小组负责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的具体评定工作。
考核评定工作按自评,研究生汇报,专业考核小组评审及学院考核小组审查的程序进行。专业和学院考核小组均按照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才可作为考核小组通过意见。经考核合格者,同意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对于考核不合核者,经学校中期考核分流领导小组审批,终止其学习,作肄业处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列入考核不合格范围。①受过校级警告以上处分无明显悔改表现和进步者;②论文开题报告两次未获得通过者;③无故不参加中期考核者;④思想品德和组织纪律差,且多次教育无效者;⑤曾因身体不合格休学半年到一年,期满后经复查仍不合格者。
3.发表论文: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学术水平基本要求暂行规定》执行。
4.学术报告: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参加校内和国内外学术报告会不少于6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2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茶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要求是: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热爱党、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中化民族优良传统。
2.      具有茶学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训练的实践操作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训练操作计算机并应用先进的信息工具;能用一六外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论文摘要和进行一般的专业交流;具有独立地承担茶学学科教学、科研、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茶树育种与生物技术
2.      茶树生理生态
3.      茶叶化学与制茶工程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学习的最低年限为3年,最长为4年,本校在职硕士研究生最低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5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本人应在毕业前一年12月上旬提出延期答辩和申请报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前答辩时间不超过半年,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超过1年。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获得30学分
1.学位课(20学分)
政治理论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                            1学分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第一外国语
      基础外语                                       4学分
专业英语                                       1学分
专业基础理论课
高级植物生理学                                3学分
植物生理研究技术                              3学分
高级生物化学                                  3学分
植物生化研究技术                              3学分
专业课
茶叶加工理论                                  3学分
茶学研究进展讨论                              3 学分
2.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现代生物技术                                  3学分
茶叶研究技术                                  3学分
茶树基因工程                                  3学分
茶树组织培养技术                              2学分
茶树遗传育种学专题                            2学分
高级茶叶生物化学                              2学分
茶叶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2学分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2学分
公共选修课
 细胞遗传学                                   3学分
细胞生物学                                   3学分
植物显微技术                                 2学分
农业生态学                                   3学分
仪器分析                                     2学分
电子显微技术                                 2学分
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1学分
同位素应用                                   2学分
数量遗传学                                   3学分
分子遗传学                                   3学分
免疫学实验技术                               2学分
第二外国语                                   2学分
文献检索                                     1学分
试验设计                                     2学分
其它                                         2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选题、立题(开题论证),科研实施、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论文发表等几个环节。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现有生产实际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上选题,并明确研究方向,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第一学年内提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确定论文题目。论文开题工作由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学科点组织,本学科主要教师或5名以上(包括5名)硕士生导师参加,经充分讨论、交流和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从论文开题到答辩不少18个月。
学位论文要求文句简练,印刷工整,图表清晰,层次分明,学风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结论正确。
学位论文由2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或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有一份评阅意见不通过者可增加评审一份,总计有两份评阅意见不通过者,本次申请答辩无效,本人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一年后重新申请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委员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委员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或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论文评阅人可同时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博士生导师担任。答辩人的导师不能列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由教研室提名,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批。
论文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授予硕士学位方可通过;未通过者,答辩委员会应是否修改后重新答辩作出决议,重新答辩应在一年内进行。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方式以导师负责制为主,也可由导师和导师邀请的有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专家若干人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指导小组成员可以跨学科、跨专业以增强指导力量。硕士生入学后,应由导师或指导小组尽快制定出培养计划,并对其硕士论文的选题等研究工作全面指导。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硕士生应定期向导师或教研室提出阶段性报告,以及时取得指导。硕士生培养立足本校培养。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研究生班讨论;或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增进知识,锻炼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硕士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及教研活动,可以讲课,指导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或向专业教师或学生作有关专题讲座;还可协助指导导师承担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论文设计等,或以助教身份进行教学工作。教学实践总工作量应达15学时(以承担讲授为主)以上。
七、思想品德教育
学院党委、导师、任课教师要共同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公共活动和公益劳动。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科研道德、团结协作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主要措施有:
1.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提高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院党委应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随时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并及时联系导师、班主任等解决遇到的问题。
3.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半年总结、年终总结及中期考核制度,导师应至少1月同研究生进行一次思想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变化及其周围事件对研究生的影响,并进行正向引导。
八、其它考核要求
1.外语6级: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国家外语6级考试,否则不能申请论文答辩。
2.中期考核:在研究生入学后第3学期或第4学期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表现;学位课程学习、学分及成绩;科研能力及学位论文的开题及进展情况。
学院和专业成立两级考核小组,学院考核小组由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或副院长),研究生秘书以及研究生指导教师3–5人组成,负责全院研究生考核的总体安排、审查,以及考核结果确定工作。考核小组由3–5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组长和考核小组成员的人选,由学院院长聘任,报研究生部备案。专业考核小组负责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的具体评定工作。
考核评定工作按自评,研究生汇报,专业考核小组评审及学院考核小组审查的程序进行。专业和学院考核小组均按照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才可作为考核小组通过意见。经考核合格者,同意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对于考核不合核者,经学校中期考核分流领导小组审批,终止其学习,作肄业处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列入考核不合格范围。①受过校级警告以上处分无明显悔改表现和进步者;②论文开题报告两次未获得通过者;③无故不参加中期考核者;④思想品德和组织纪律差,且多次教育无效者;⑤曾因身体不合格休学半年到一年,期满后经复查仍不合格者。
3.发表论文: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学术水平基本要求暂行规定》执行。
4.学术报告: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参加校内和国内外学术报告会不少于6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2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蔬菜学高级专门人才,并具备如下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品德,热爱党、热爱祖国,献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掌握蔬菜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水平。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应用先进的信息工具,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论文摘要,并进行一般的专业交流。具有独立承担蔬菜学科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治学严谨,事实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蔬菜种质资源与育种
2.蔬菜生理生态
3.设施园艺
4.蔬菜采后生理
5.蔬菜生物技术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学习的最低年限为3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本校在职硕士研究生最低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5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本人应在毕业前一年12月上旬提出延期答辩的申请报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前答辩时间不超过半年,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超过1年。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获得30学分,其中教学实践2学分。
1.学位课(20学分)
政治理论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学分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第一外国语
基础外语 4学分
专业外语 1学分
专业基础理论课(任选2门)
高级植物生理学 3学分
植物生理研究技术 3学分
高级生物化学 3学分
生化研究技术 3学分
专业课(前两门课任选1门)
高级蔬菜育种学 3学分
高级蔬菜栽培生理学 3学分
蔬菜学进展讨论 3学分
2.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现代生物技术(果树生物技术) 3学分
植物细胞及组织培养 2学分
蔬菜市场学(蔬菜经营管理) 2学分
蔬菜种子工程技术 2学分
蔬菜种质资源学 2学分
蔬菜质量检测 2学分
设施园艺进展 2学分
蔬菜研究方法 2学分
公共选修课
研究生素质教育(必选) 1学分
生物数学 3学分
细胞遗传学 3学分
分子生物学 3学分
农业生态学 3学分
 
 
农业系统工程 2学分
植物显微技术 2学分
细胞生物学 3学分
仪器分析 3学分
计算机文化与科学计算 1学分
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1学分
电子显微技术 2学分
同位素应用 2学分
模糊数学 2学分
文献检索 1学分
第二外国语 2学分
免疫学实验技术 2学分
其它(含人文、社科) 2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选题、立题(开题论证),科研实施、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论文发表等几个环节。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从现有生产实际中或学科发展的前沿上选题,并明确研究方向,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第一学年内提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确定论文题目。论文开题工作由教研室组织,本学科主要教师或3名以上(包括3名)硕士生导师参加,经充分讨论、交流和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从论文开题到答辩不少18个月。
学位论文要求文句简练,印刷工整,图表清晰,层次分明,学风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结论正确。
学位论文由2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或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有一份评阅意见不通过者可增评一份,有两分不通过,本次申请答辩无效,本人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一年后重新申请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委员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委员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或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论文评阅人可同时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正高级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担任。答辩人的导师不能列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由教研室提名,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同意,报研究生部审批。
论文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授予博士学位方可通过;未通过者,答辩委员会应是否修改后重新答辩作出决议,重新答辩应在一年内进行。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指导方式可采用导师负责制,或由导师和导师邀请的有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专家若干人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指导小组成员可以跨学科、跨专业以增强指导力量。硕士生入学后,应由导师或指导小组尽快制定出培养计划,并对其硕士论文作全面指导。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硕士生应定期向导师或教研室提出阶段性报告,以及时取得指导。硕士生培养以立足本校为主。根据需要,也可安排短期外出进修,或在外单位进行科研工作。如在外单位进行科研工作时,可由导师临时邀请该单位的专家进行指导,或合作培养。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研究生班讨论;或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增进知识,锻炼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硕士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及教研活动,可以讲课,指导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或向专业教师或学生作有关专题讲座;还可协助指导导师承担硕士生的课程和硕士生的培养工作。教学实践总工作量应达15学时(以承担讲授为主)。
七、思想品德教育
学院党委、导师、任课教师要共同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公共活动和公益劳动。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科研道德、团结协作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主要措施有:
1.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提高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院党委应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随时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并及时联系导师、班主任等解决遇到的问题。
3.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半年总结、年终总结及中期考核制度,导师应至少1月同研究生进行一次思想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变化及其周围事件对研究生的影响,并进行正向引导。
八、其它考核要求
1.外语6级: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国家外语6级考试,否则不能申请论文答辩。
2.中期考核:在研究生入学后第3学期或第4学期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表现;学位课程学习、学分及成绩;科研能力及学位论文开题情况。
学院和专业成立两级考核小组,学院考核小组由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或副院长),研究生秘书以及研究生指导教师3—5人组成,负责全院研究生考核的总体安排、审查,以及考核结果确定工作。考核小组由3—5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组长和考核小组成员的人选,由学院院长聘任,报研究生部备案。专业考核小组负责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的具体评定工作。
考核评定工作按自评,研究生汇报,专业考核小组评审及学院考核小组审查的程序进行。专业和学院考核小组均按照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才可作为考核小组通过意见。经考核合格者,同意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对于考核不合核者,经学校中期考核分流领导小组审批,终止其学习,作肄业处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列入考核不合格范围。①受过校级警告以上处分无明显悔改表现和进步者;②论文开题报告两次未获得通过者;③无故不参加中期考核者;④思想品德和组织纪律差,且多次教育无效者;⑤曾因身体不合格休学半年到一年,期满后经复查仍不合格者。
3.发表论文: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学术水平基本要求暂行规定》执行。
4.学术报告: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参加校内和国内外学术报告会不少于6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2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果树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要求是: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热爱党、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2.具有果树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应用选进的信息工具;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论文摘要和进行一般的专业交流;具有独立地承担果树学科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果树种质资源与育种
2.果树生物技术
3.果树生理
4.园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学习的最低年限为3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本校在职硕士研究生最低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5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本人应在毕业前一年12月上旬提出延期答辩的申请报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前答辩时间不超过半年,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超过1年。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获得30学分,其中教学实践2学分。
1.学位课(20学分)
政治理论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 1学分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第一外国语
基础外语 4学分
专业外语 1学分
专业基础理论课(任选2门)
高级植物生理学 3学分
植物生理研究技术 3学分
高级生物化学 3学分
植物生化研究技术 3学分
专业课
果树种质资源学 3学分
果树学进展讨论 3学分
2.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高级果树生理学 2学分
果树生物技术 3学分
果树生态学 2学分
果实采后生理学 2学分
果树分类学 2学分
植物激素与果树生长发育 2学分
果树病毒与其防治 2学分
高级果树栽培专题 2学分
高级果树育种专题 2学分
植物组织培养 2学分
公共选修课
研究生素质教育(必选) 1学分
细胞遗传学 3学分
细胞生物学 3学分
高级生物统计学 2学分
植物显微技术 2学分
农业生态学 3学分
仪器分析 2学分
电子显微技术 2学分
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1学分
同位素应用 2学分
数量遗传学 3学分
分子遗传学 3学分
免疫学实验技术 2学分
第二外国语 2学分
文献检索 1学分
试验设计 2学分
其它 2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选题、立题(开题论证),科研实施、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论文发表等几个环节。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从现有生产实际中或学科发展的前沿上选题,并明确研究方向,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第一学年内提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确定论文题目。论文开题工作由教研室组织,本学科主要教师或3名以上(包括3名)硕士生导师参加,经充分讨论、交流和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从论文开题到答辩不少18个月。
学位论文要求文句简练,印刷工整,图表清晰,层次分明,学风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结论正确。
学位论文由2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或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有一份评阅意见不通过者可增评一份,有两分不通过,本次申请答辩无效,本人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一年后重新申请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委员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委员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或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论文评阅人可同时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正高级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担任。答辩人的导师不能列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由教研室提名,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同意,报研究生部审批。
论文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授予博士学位方可通过;未通过者,答辩委员会应是否修改后重新答辩作出决议,重新答辩应在一年内进行。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指导方式可采用导师负责制,或由导师和导师邀请的有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专家若干人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指导小组成员可以跨学科、跨专业以增强指导力量。硕士生入学后,应由导师或指导小组尽快制定出培养计划,并对其硕士论文作全面指导。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硕士生应定期向导师或教研室提出阶段性报告,以及时取得指导。硕士生培养以立足本校为主。根据需要,也可安排短期外出进修,或在外单位进行科研工作。如在外单位进行科研工作时,可由导师临时邀请该单位的专家进行指导,或合作培养。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研究生班讨论;或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增进知识,锻炼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硕士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及教研活动,可以讲课,指导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或向专业教师或学生作有关专题讲座;还可协助指导导师承担硕士生的课程和硕士生的培养工作。教学实践总工作量应达15学时(以承担讲授为主)。
七、思想品德教育
学院党委、导师、任课教师要共同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公共活动和公益劳动。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科研道德、团结协作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主要措施有:
1.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提高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院党委应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随时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并及时联系导师、班主任等解决遇到的问题。
3.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半年总结、年终总结及中期考核制度,导师应至少1月同研究生进行一次思想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变化及其周围事件对研究生的影响,并进行正向引导。
八、其它考核要求
1.外语6级: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国家外语6级考试,否则不能申请论文答辩。
2.中期考核:在研究生入学后第3学期或第4学期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表现;学位课程学习、学分及成绩;科研能力及学位论文开题情况。
学院和专业成立两级考核小组,学院考核小组由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或副院长),研究生秘书以及研究生指导教师3–5人组成,负责全院研究生考核的总体安排、审查,以及考核结果确定工作。考核小组由3–5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组长和考核小组成员的人选,由学院院长聘任,报研究生部备案。专业考核小组负责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的具体评定工作。
考核评定工作按自评,研究生汇报,专业考核小组评审及学院考核小组审查的程序进行。专业和学院考核小组均按照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才可作为考核小组通过意见。经考核合格者,同意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对于考核不合核者,经学校中期考核分流领导小组审批,终止其学习,作肄业处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列入考核不合格范围。①受过校级警告以上处分无明显悔改表现和进步者;②论文开题报告两次未获得通过者;③无故不参加中期考核者;④思想品德和组织纪律差,且多次教育无效者;⑤曾因身体不合格休学半年到一年,期满后经复查仍不合格者。
3.发表论文: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学术水平基本要求暂行规定》执行。
4.学术报告: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参加校内和国内外学术报告会不少于6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相关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园艺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园艺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 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独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3.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国民教育系列应届和往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或本科同等学力)。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
(一) 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各培养单位应根据培养需要建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其中实践研究不少于1年。
(二)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为主,聘请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
五、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突出对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培养的特点。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含实践研究及报告6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由培养单位确定。
(一)课程学习(总学分≥30分)

栏目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学时 年度学期
学位课
≥11分
sz016100 专业学位硕士第一外国语 3.0 90.0  
sz021002 自然辩证法 2.0 32.0  
sz021003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 2.0 32.0  
sz021004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2.0 32.0  
sz021005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2.0 32.0  
选修课
≥14分
sy004002 果树生理生态学 2.0 40.0  
sy004009 蔬菜生理生态学 2.0 40.0  
sz004001 园艺学进展 2.0 32.0  
sz004002 园艺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 2.0 32.0  
sz004003 设施园艺工程技术 2.0 32.0  
sz004004 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营销 2.0 32.0   春 秋
sz004005 园艺产业案例 2.0 32.0  
必修环节 1513 专硕实践环节06 6.0    
19 实践研究计划 0.0    
2 开题论证 0.0    
补修课程 xb004001 果树育种学 0.0 40.0  
xb004002 落叶果树栽培学 0.0 64.0  
xb004005 蔬菜育种学 0.0 32.0  
xb004006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 0.0 80.0  
xb004008 蔬菜栽培学各论 0.0 64.0  
xb004010 茶树栽培学 0.0 32.0  
xb004014 园艺设施学 0.0 32.0  
xb004016 设施果树栽培 0.0 40.0  
xb004017 设施蔬菜栽培 0.0 56.0  
xb004020 植物育种学 0.0 64.0  
本专业所有学生 学位课从 自然辩证法,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专业学位硕士第一外国语,农业科技与三农政,选够11学分。
4. 实践研究(6学分)
研究生根据选题从事不少于1年的实践研究。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实践学习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培养单位应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二)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包括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报告(或文献阅读、实践报告)等。
六、学位论文
(一) 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二) 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项目(产品)设计、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应用基础研究等。
(三) 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本行业或相关领域应用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7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七、毕业与学位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者,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获得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园艺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单位名称 园艺学院 学科名称 园艺学 学科代码 0902
覆盖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果树学(090201)、 蔬菜学(090202)、 茶学(090203)、 设施园艺学(0902Z1)
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热爱党、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中华名族优良传统。
(2)具有园艺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独立地承担园艺学科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获取硕士学位应具有较为系统的园艺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同时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3年,最长4年 培养方式 全日制
学分 总学分≥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8学分,学术交流=2学分,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
研究方向 1.园艺植物生物技术与育种;2.园艺植物生理生态;3.园艺植物采后科学与技术;4.设施园艺工程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与学分要求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硕士 备注
公共必修课=7学分 6190001 硕士外国语 4 64 春、秋 必修  
614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必修  
618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春、秋 必修
学科专业必修课
≥8学分
6033001 现代生物技术 3 48 必修  
6122003 高级植物生理学 3 48   必修 2选1
6122001 高级生物化学 3 48  
6123007 植物生理研究技术 2.5 40   必修 2选1
6123006 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2.5 40  
选修课
≥13学分
6350001 中文科技论文写作 2 32   入学语种非英语的硕士生必选
7034001 果树生理生态学 2 32    
7034002 果树种质资源学 2 32    
7034003 园艺采后生理学 2 32    
7034004 园艺植物病毒学 2 32    
7034005 蔬菜生理生态学 2 32    
7034006 高级蔬菜育种学 2 32    
7034007 蔬菜种质资源学 2 32    
7034008 蔬菜作物研究法 2 32    
7034009 茶树生理生态学 2 32    
7034010 茶叶加工理论 2 32    
7034011 高级茶叶生物化学 2 32    
7034012 高级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 2 32    
7034013 园艺作物生长模型 2 32    
7034014 现代温室建筑设计原理与工程工艺 2 32    
6031002 精密仪器操作技术 2 32 春、秋    
1030102 科研基本方法 1 16    
补修课 3033107 园艺植物栽培学概论 0 40   必修 以同等学力或者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生至少应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3门
3033108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0 64   必修
3034114 果树栽培学总论 0 40   任选一门
4034116 果树育种学 0 24  
3034214 蔬菜栽培学原理 0 32  
4034218 蔬菜育种学 0 32  
3034414 茶树栽培学 0 48  
3034314 花卉学 0 56  
3034511 设施蔬菜栽培学 0 56  
3033505 设施环境工程学 0 64  
3034118 果品贮运学 0 40  
4034119 园艺产品加工学 0 48  
3034125 采后生理学 0 24  
培养环节及时间安排
培养环节 学分 时间安排
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0 课程学习计划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完成;论文工作计划应尽早完成
2.论文开题 2 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
3.学术交流(含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 1 听取16次学术报告(在学期间)
1 参加团队或实验室Seminar活动20次(在学期间)
4.其他要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农艺与种业领域专业学位立足我国农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及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该领域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以及农村发展和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拥有三农情怀,服务我国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2. 掌握植物生产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3. 掌握大田农作物、园艺作物、草地和种业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农艺与种业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等能力。
4. 掌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发展需求规律及技术应用、传播模式,具备农艺与种业领域全产业链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5.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一)招生对象
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招生对象主要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应届和往届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二)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
三、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
学习方式分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采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
(一)培养方式
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开设不少于30%的实践课程强化实践训练,采用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实践训练环节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完成,在实践基地实践研究原则上不少于1年。
(二)指导教师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指导为主,同时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导师参与实践训练、科学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五、课程设置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宽广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含实践训练及报告5学分)。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补修农艺与种业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件。
六、培养环节
(一)培养计划制定
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完成课程学习计划,论文工作计划应在第2学期与校内外导师协商制定,论文开题时交学科方向秘书进行审查通过后方能进行统一开题。
(二)开题(1学分)
研究生选题内容必须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同时与本人的研究方向要保持高度一致。研究生需在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开题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三)中期考核(1学分)
研究生开题通过后,学院将于第5学期结束前对学位论文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以PPT汇报的形式向中期考核专家组介绍所获学分情况,学位论文开展的工作情况,包括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以及取得的初步结果、遇到的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是否能按期完成等。
(四)实践训练及实践考核
1. 实践训练(5学分)
建立并明确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研究生需在校外实践基地、涉农企业或政府涉农机构岗位实习不少于1年,实践研究结束后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研究报告,并由双导师审核签字后方可给学院提交书面实践活动报告。校外实践基地要对学生在实践基地开展工作的有关情况做出鉴定性评价。
2. 实践环节考核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学院将于第6学期对研究生参与的科研实践环节进行考核。学院成立实践考核小组,由研究生以PPT汇报的形式向实践考核专家组汇报参与各门课程实践环节及1年期基地实践环节的工作情况,同时提交5000字以上的实践报告。
(五)学术交流(1学分)
研究生在校期间需参加学术报告(校级、院级)不少于8次,其中实践研究方面报告不少于3次。
七、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作物科学、园艺科学、草业科学、种业科学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推广应用、生产管理等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目标,以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为重点,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二)论文内容
学位论文应能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内容原则上以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开发、调研报告、技术标准等形式呈现,同时必须体现详细的研究过程。
(三)论文写作
1.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 学位论文应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践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或建议,应在学术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学位论文表述须通顺、简洁、准确,图表清晰、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引用他人资料或结论须加以规范说明。
3.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严格按照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执行。
4. 论文原则上不少于2.5万字。
(四)论文评审
1. 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通过课程考试并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校及学院组织的培养环节考核,方能进入论文评审阶段。
2. 学位论文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且“总文字复制比”小于10%。达到10%以上(含10%)者,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在答辩前重新申请检测;对于第二次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仍达到10%以上(含10%)者,研究生应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并在6个月后重新申请检测。
3. 研究生将学位论文须统一提交究生工作办公室,并由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将论文送2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研究生指导教师进行评审,重点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及撰写规范情况。有一份评审意见不通过者可遴选一位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增评一份,有两份不通过者,本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无效,申请人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在6个月后重新申请评审。
(五)论文答辩
1. 论文评审通过(优秀、合格)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7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3. 答辩要求表达流畅、叙述准确、回答问题简明扼要。
4. 按照学校学位论文答辩要求完成学位答辩,且成绩合格。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者,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获得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
附件:详细课程
1、公共学位课(必修课,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2)自然辩证法概论 1学分
(3)专业学位硕士英语 3学分
(4)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2学分
2、领域主干课:(必选课,8学分)
(1)现代植物生产理论与技术  3学分
(2)现代农业发展与实践案例 3学分
(3)现代草业科学与技术 2学分
3、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1)沟通与传播学 2学分 (领域必选课)
(2)高级植物育种理论与技术  2学分
(3)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 2学分
(4)作物栽培耕作理论与实践 2学分
(5)种子生产理论与技术 2学分
(6)植物营养学专题   2学分
(7)作物病虫草害防治   2学分
(8)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学分
(9)园艺植物栽培与管理  2学分
(10)设施园艺工程技术 2学分
(11)园艺产品生产与营销 2学分
(12)园艺学进展 2学分
(13)园艺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 2学分
(14)果树生理生态学 2学分
(15)蔬菜生理生态学 2学分
(16)茶树生理生态学 2学分
(17)茶叶加工理论 2学分
(18)草业科学导论 2学分
(19)草地资源与管理 2学分
(20)草地植物栽培管理 2学分
(21)草坪学研究进展 2学分
(22)高级生物统计学  1学分
4、补修课
(1)作物栽培学
(2)作物育种学
(3)园艺学概论
(4)草业科学概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园艺学科的介绍

园艺学科 创建于1934年,1936年招收本科生,1961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1984年分别获得果树学和蔬菜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果树学和蔬菜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设立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果树学和蔬菜学学科被批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涵盖果树学、蔬菜学、茶学等3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自主设置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葡萄与葡萄酒学、设施园艺工程3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植物栽培生理生态;设施园艺;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加工利用;葡萄与葡萄酒学。
  学科优势: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拥有实验用地900余亩,建有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圃,保存有柿、葡萄、苹果、桃、西瓜、大白菜等多种资源材料12000多份。在葡萄、桃、猕猴桃、西瓜、大白菜等作物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地位。形成了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园艺植物生理生态及设施园艺为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
  果树学科 1981年批准为硕士点,1986年批准为博士点,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果树种质资源;果树生物技术与育种;果树抗性生理;果实采后处理。
  蔬菜学科 1984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改良;蔬菜栽培生理生态;蔬菜生物技术;设施蔬菜。
  茶学学科 2000年获准拥有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茶叶加工;茶叶生物化学;茶叶生物技术;茶树种质资源;茶叶无公害栽培技术;茶树遗传育种;茶文化。
  设施园艺工程博、硕士点 2006年获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2006开始招生。
  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 :设施园艺工程;设施园艺环境;设施园艺生物生理生态。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博、硕点 2003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2005年招收硕士。
  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遗传与育种;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经济生物学特性;园艺植物种质资源逆境生理生态。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硕士点 2000年获准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6年获准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园林植物育种与生物技术;园林植物生理生态;园林规划设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72人,其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53人;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42人;双聘院士2人,学术院长1人,讲座教授1,客座教授1人、兼职教授8人;万人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青年人才入选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陕西省三秦人才2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人才计划2人;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联系方式
电话:029-87082613 
E-mail:yyxy@nwsuaf.edu.cn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