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西北工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北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群]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北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因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电子综合技术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电子综合技术是个不错的研究生专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研究生。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电子综合技术考研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系统地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为科研院所、产业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机构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体目标为:
(1)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操守;拥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态; 
(2) 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与信息获取、处理、利用等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知晓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
(3) 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深刻理解本学科的新理论和先进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4) 具有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具备勇于探索、不畏艰难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5) 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具备快速查阅外文文献获取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能运用英语进行一般性的国际学术交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协调关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1.新一代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结构  
1. 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的体系架构研究
2. 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快速原型设计技术
3. 航空电子系统健康预测与管理技术
4. 民用网络技术在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航空电子系统高速传输网络技术 1. 机载高速传输网络拓扑结构、余度配置和管理技术
2. 机载高速传输网络协议研究
3. 机载高速传输网络交换机关键技术研究
4. 机载高速传输网络建模、仿真与分析评估

 
3.航空电子系统综合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 1. 航空电子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综合技术
2. 基于虚拟现实的航空电子系统仿真技术
3. 航空电子系统通用验证与测试平台研究
4. 航空电子系统分析与评估技术
4.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探测技术 1. 机载多传感器综合探测新技术、新原理
2. 机载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与综合管理
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智能处理新方法
4. 航空电子系统射频综合技术
5.座舱显控与人机接口技术 1. 智能化座舱显示与控制技术
2. 座舱显控人机功效设计与分析
3. 脑-机接口原理和技术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的组成可根据硕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内容由导师提名、学院领导批准,小组成员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含导师)组成,但硕士生导师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指导小组应协助导师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学院及有关领导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2.5 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 27 学分,其中包括:
1. 公共课(学位必修课,6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13M0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1,2 考试
13M009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1,2 考试
16M001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0 1,2 考试
2. 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5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11M001 矩阵论 60 3.0 1 考试
11M003 数值分析 60 3.0 1 考试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 3.0 2 考试
11M005 数理统计 60 3.0 1 考试
11M006 随机过程 40 2.0 2 考试
11M009 数学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试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试
3. 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6 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086001 高等电磁理论 40 2.0 1 考试
086007 现代网络分析 40 2.0 2 考试
086010 现代通信理论 40 2.0 1 考试
086012 信息交换原理 40 2.0 2 考试
086013 最优控制理论 40 2.0 2 考试
086014 大系统理论及应用 40 2.0 1 考试
086015 军事运筹学 40 2.0 2 考试
086016 智能控制基础 40 2.0 2 考试
086024 信号检测与估计 40 2.0 2 考试
086030 大气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系统 40 2.0 1 考试
086036 系统仿真综合 40 2.0 1 考试
086037 最优估计 40 2.0 1 考试
086038 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40 2.0 1 考试
096001 大系统理论及应用 40 2.0 1 考试
096012 数据分析与信号处理 40 2.0 2 考试
096021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 40 2.0 2 考试
096024 计算机集散控制 40 2.0 1 考试
096040 嵌入式实时系统设计 40 2.0 1 考试
106005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40 2.0 1 考试
106025 复杂系统建模与软件设计 40 2.0 2 考试
106034 软件形式化方法 40 2.0 2 考试
08M001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60 3.0 1 考试
09M001 线性系统理论 60 3.0 1 考试
09M002 计算机控制系统 60 3.0 1,2 考试
09M003 数字信号处理 60 3.0 1 考试

 
4. 专业课(学位选修课,中至少选 9 学分,其中包括一门公共实验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
选 4 学分,其余可在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S*** 公共实验课(见公共实验课课程目录)     1,2 考查
085007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 40 2.0 1 考试
085008 单片机原理、接口与应用 40 2.0 1 考试
085014 多媒体信息处理 40 2.0 2 考试
085017 多媒体通信系统 40 2.0 2 考试
085018 先进航空火力控制系统 40 2.0 1 考试
085019 航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40 2.0 2 考试
085020 航空电子系统工程概论 40 2.0 2 考试
085021 数据压缩技术及其应用 40 2.0 1 考试
085024 高速信号处理器原理与应用 40 2.0 1 考试
085035 信号处理的工程应用 40 2.0 2 考试
085042 计算智能导论 40 2.0 1 考试
085043 航电系统仿真测试与分析 40 2.0 1 考试
086004 高等天线理论 40 2.0 2 考试
086005 微波有源电路 40 2.0 2 考查
095004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 40 2.0 2 考试
095033 模糊决策与控制方法 40 2.0 1 考试
095034 离散系统的智能设计方法 40 2.0 1 考试
095036 现代测控技术 40 2.0 2 考试
095049 串行总线与分布式测控系统 40 2.0 2 考试
095072 智能系统内自检测理论与应用 40 2.0 2 考试
105001 图像工程 40 2.0 1 考试
105042 实时系统 40 2.0 2 考试
5. 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学术素养概论 1 学分,其余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13M010 学术素养概论 18 1.0 1 考查
00N001 体育 40 2.0 1,2 考试

 
00N003 求职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国语 60 2.0 3 考查
  艺术素养课程 32 2.0 1,2 考查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六、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 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 1 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应在两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教学实践、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3.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起点,最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学院、学位分会与导师须协商成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设组长 1 人,硕士生应向评审小组汇报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进行严格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

 
评审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进行论文开题汇报,评审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 6 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学院、学位分会与导师协商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设组长 1 人,考核小组负责对硕士生提交的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报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
5.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和相当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科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得到正确结果。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6.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学科介绍

 
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学科基本情况介绍表
 
简介 航空电子综合技术是2011年新成立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在航空技术和电子技术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综合性学科。主要针对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需求,从航空电子系统及技术综合一体化的高度出发,研究综合航电系统信息获取与处理、智能控制、对抗与效能分析及其综合技术,以大幅度提升飞行器的环境感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和任务协同能力。
 
骨干教授 许家栋 、高晓光、 周德云、 张安
学科方向 (1)复杂电子系统理论及应用:开展复杂大系统的结构设计与优化理论、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方法、多智能体控制与决策理论、任务规划理论与应用等研究。
(2)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探测:开展机载多传感器综合探测新技术、新原理,机载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与综合管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智能处理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
(3)航电系统一体化综合设计:开展航空电子系统构型、优化与一体化综合设计,多节点系统的性能分析与系统集成研究,以及基于统一网络的航空电子互联技术研究。
平台条件 (省部级以上实验室或工程中心)
“空天电子信息感知与光电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0809Z1航空电子综合技术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航空电子综合技术     专业代码:0809Z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为例
据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电子综合技术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电子信息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指 导
教 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9Z1航空电子综合技术  
4
   

01新一代综合化模块航空电子系统结构
02机载系统的高速传输网络技术
03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及仿真技术
04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探测
05航空电子系统射频综合技术研究

高晓光教授
周德云教授
张安教授
郭陈江教授
丁君教授
冯晓毅教授
李辉教授
李会方教授
吴勇教授
袁志荣研究员
张建东副教授
何建华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42俄语(一外)
③301数学(一)
④804电磁场与电磁波
或874电路与模拟电子学

复试科目
初试考“电磁场与电磁波”的考生复试科目是:931微波技术

初试考“电路与模拟电子学”的考生复试科目是:845电路基础或933航空电子系统与控制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自动控制原理
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系统
任选两门但不能与初试科目相同
242俄语(一外)限报:高晓光、张安老师

专业院校排名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2 所,本次参评4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A+
2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286 东南大学 A
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A-
7 10246 复旦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3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4 10056 天津大学 B+
15 10183 吉林大学 B+
16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B+
17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20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1 90045 空军工程大学 B+
22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3 10055 南开大学 B
24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25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28 10384 厦门大学 B
29 10486 武汉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2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357 安徽大学 B-
35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6 10386 福州大学 B-
37 10422 山东大学 B-
38 10532 湖南大学 B-
39 10611 重庆大学 B-
4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42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43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C+
44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45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46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47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48 10216 燕山大学 C+
49 10280 上海大学 C+
50 10533 中南大学 C+
51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90005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C+
54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55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56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7 10512 湖北大学 C
58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59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60 10610 四川大学 C
61 10657 贵州大学 C
62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63 9003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C
64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65 10075 河北大学 C-
66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67 10110 中北大学 C-
6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69 10285 苏州大学 C-
70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71 10459 郑州大学 C-
72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73 10590 深圳大学 C-
74 10697 西北大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