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江西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江西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江西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江西师范大学考研群]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国际教育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2011年成功设置了江西省唯一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该硕士点的硕士生导师及全体日语教师都是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学者,其中3人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7人在日本获得硕士学位,所学专业包括商学、历史、文化、经济、语言、翻译等,涉及领域广泛。该硕士点兼职教授王雨森先生,现任职江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巡视员,曾任江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长期分管我省的外事侨务工作。在数十年的对日交流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外事经验。另外,国际教育学院与日本的香川大学、冈山商科大学、歧阜经济大学等学校已经建立了多年互派学生的合作关系,与日本的大学交流紧密,具有研究日本语言文化的突出优势。本硕士点包括以下三个方向:
(1)商务日语研究方向
以研究日本经贸领域的发展变化为中心,客观地分析日本经济的运行机理、企业管理的模式与营销方式该方向硕士生导师江新喜教授在1994年就取得了日本修道大学的商学博士学位,致力研究森林经营,对竹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科研成果丰富。
(2)日汉翻译方向
运用翻译学理论,就文体翻译、修辞翻译等方面的日汉互译所涉及的文体、风格、语气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该方向硕士生导师黄虎清副教授在江西日语翻译界享有盛名,主要方向为笔译。
(3)跨文化交际方向
以日本和国民性为切入点,比较东北亚各国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重点研究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该方向硕士生导师朴彦博士毕业于京都大学,主修东亚国际关系史、外交史。
 
本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短期留学机会。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商务英语硕士点简介

商务英语硕士点简介
 
2007年和2008年,教育部先后批准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三所大学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2年商务英语成为目录内基本专业,专业代码050262,这标志着商务英语已从若干门课程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截至2017年为止,全国已有323所高校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其中江西省有17所高校开设。
江西师范大学在2017年获批商务英语二级硕士点,2019年招生。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知识, 娴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又具备坚实的国际商务知识, 能运用语言学、管理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知识,研究国际商务交际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基于此,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商务英语语言与教学、商务英语翻译以及商务英语实务等三个方面,内容如下:
1. 商务英语语言与教学研究
商务英语语言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商务语篇的词汇意义、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和文体修辞的特征,对商务语篇进行语篇分析。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商务文本进行语言学分析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探讨商务英语语篇的构成规律;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在第二语言习得、双语教学、全英教学、国际贸易人才培训等领域探讨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商务英语教学评价等。本研究方向拟培养具有一定商务英语语言研究能力及商务英语教学实践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
2. 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商务语言技能研究是以“语言”和“技能”为对象,讨论如何将所学的语言用于具体商务活动中去,并且研究各种基本的商务行为技能 ,如演示、谈判、会议、报告等;研究商务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活动。
商务英语翻译研究以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商务语篇的词汇、语篇特点及英汉语言的特点,探讨商务英语的翻译规律,以培养具有一定翻译理论知识,又具有翻译实践能力的人才。
3. 商务英语实务研究
商务英语研究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就是将英语语言学与国际商务实践相结合,是英语的功能扩大化、实用化和效用化。国际商务是英语的主要应用领域,也是英语最具发展前景和产生经济效益的用武之地,符合国家开放型经济的需求。商务实践研究涉及经济、贸易、法律、营销、金融 、财务、管理以及保险等诸多领域,基于案例法、任务法等方法讨论商务活动中的技巧以及实践应用。
商务英语实务研究就是招收具有较强英语语言功底的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同时,依据兴趣和爱好深入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金融与投资等某一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商务修养,培养语言基础扎实、国际商务应用与研究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东南亚研究硕士点介绍

东南亚研究硕士点介绍
 
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自主设置东南亚研究二级硕士点,2019年招生。东南亚研究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东南亚基础知识、娴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各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和能力开展东南亚研究。基于我们现有的条件,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分东南亚国际关系、东南亚语言与文化传播和东南亚经贸三大方面。
1、东南亚国际关系研究
在二战后以来的国际关系发展中,东南亚地区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大国争霸的角逐场。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伴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及实施,东南亚国家力图在大国博弈中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外交政策及行为对亚太的安全与稳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与研究中,我们将主要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南海问题与东南亚国家的对华战略选择;二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主线,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三是大国博弈与东南亚国家的未来发展;四是东南亚国别研究。
2、东南亚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
东南亚文化包罗万象,主要包括语言、文学、宗教、习俗、传播等五个方面。该方向既研究有关东南亚与中国相互影响的文化,也研究东南亚各国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文化交往既注重历史研究,也注重现代交往,更侧重从历史交流对今天的影响。
在文化交往上,我们关注历史影响,东南亚是古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官方交往和民间交往都非常密切,特别是汉朝、唐朝以及明朝。然而,我们更关注今天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例如儒家思想对东南亚的影响以及演变、中国影视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华人(华文)文学在东南亚的影响和作用。
在文化习俗上,我们主要研究东南亚有特色的文化,更研究中国文化习俗对东南亚的影响。中国文化习俗随华人而在东南亚传播发展,如时节习俗和地方风俗。在当地传播过程中,这些习俗可能遭受种种挫折或阻碍,例如印尼苏哈托时期禁止一切与中国有关的东西,至今令人耿耿于怀。
3、东南亚经贸研究
经济贸易主要包括经贸往来、经贸政策、商务沟通、财政金融等方面。经贸往来是双向的,我们既研究东南亚国家的经贸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也研究中国的经贸政策对东南亚产生的影响。在研究经贸政策的同时,既研究正常的经贸往来,还特别关注经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经贸往来与其他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各类相关国家政策等。
经济贸易,我们也会研究历史,但更注重现当代,尤其关注在“一带一路”思想指导下的经济互动关系。我们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1)东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东南亚经济一体化有三个转折点,主要沿着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大东盟战略-综合一体化的路径进行。
2)东南亚与欧盟区域经济演进动力机制的国际比较。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与战略格局。我们尤其关注中国应如何借鉴东盟模式,如江西优势产业如何与东南亚合作以及江西与东南亚的贸易投资如何便利化问题。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商务(国际投融资方向)硕士点介绍

国际商务(国际投融资方向)硕士点介绍
 
江西师范大学在2017年设立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由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联合申报,合作管理。该硕士点下设4个研究方向,其中国际商务(国际投融资方向)由国际教育学院独立招生、独立培养,2019年招生。
 
一.招生设置
本硕士方向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国际商务硕士(国际投融资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国际理念、开拓创新精神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商务人才。
培养熟悉并掌握公司治理、资本运营、与国内外资本市场运作手段等内容,理解企业投资与融资的理论与实务,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级应用性管理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分析、决策及解决问题的实际管理能力,既能够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又能够在跨国机构、国际组织以及对外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系统的国际投融资领域的专业知识、出色的专业技能和不同区域环境下的战略分析能力;具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领导才能,能熟练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国际投融资管理和开展商务活动;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科技手段。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学生在规定期间未能修满指定学分,或未能完成学位论文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累计延长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1年。
 
四.培养方式
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努力通过课堂讲授、案例探讨、讲座论坛、专题讨论、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收获一种更新颖、更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及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学习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包括考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论文等。核心课程必须通过考试,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方向课为考查,考试形式由任课老师选定,成绩按百分制评定。任选课采用所选课程的考核方式。实践课由研究生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学校根据实践计划、实践总结报告进行考核。
实行学分制培养,总学分不少于40分。国际商务硕士(国际投融资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获得核心课程学分14学分,方向课程不少于12学分,任选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课6学分
实行双导师制。发挥联合培养作用,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中相关人员参加研究生论文指导工作和实践教学。
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五. 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方向课、任选课和实践课。核心课程必须修读14学分,方向课程至少修满12学分,任选课由学生在方向课中未选过的课程中选修至少8学分,实践课6学分。
1. 核心课(必须修读,共14分):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管理研究、国际投融资理论与实务等。
 
2.方向课(必须修满12学分)
国际资本市场与汇率、公司理财、国际项目融资、国际投资、计量经济学、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高级商务英语、风险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与市场、国际金融管理、企业投融资与资本运营、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区域经济分析、创新创业管理、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国际投融资政策研究。
 
3.任选课(必须修满8学分)
在方向课中未选过的课程中选择至少8学分。
 
4.实践课(6学分)
   在学期间必须进行至少半年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必须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并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
 
六.学位论文
国际商务硕士(国际投融资管理方向)专业学位论文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国际投融资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国际投融资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上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
 
七.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并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达到毕业条件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国际商务硕士(国际投融资方向)专业学位。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介绍

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介绍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2011年成功设置了江西省唯一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二级硕士点。至今年,已经有三届研究生通过答辩,获得学位。该硕士点的教师所学专业包括商学、历史、经济、语言、翻译、教育等,涉及领域广泛。本硕士点和《日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上海市翻译协会等单位的编辑和学者也有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一.师资队伍
该硕士点的11名教师都有日本留学经验,其中4人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36%,代表了江西省日语教育的较高水准。硕士点兼职教授王雨森先生,现任职江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巡视员,曾长期分管我省的外事侨务工作。为引进优秀人才,特聘请中国人民大学蔡晓辉博士作为导师进行研究生指导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商务日语研究方向
以研究日本经贸领域的发展变化为中心,客观地分析日本经济的运行机理、企业管理的模式与营销方式。
该方向硕士生导师江新喜教授在1994年就取得了日本修道大学的商学博士学位,致力研究森林经营,对竹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科研成果丰富。2015年引进的蔡晓辉博士,毕业于人民大学,曾留学日本九州大学。专业为商业经济学
2.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运用翻译学理论,就文体翻译、修辞翻译等方面的日汉互译所涉及的文体、风格、语气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
该方向硕士生导师,岐阜大学博士张颖副教授在江西日语翻译界享有盛名,主要方向为笔译。
3. 跨文化交际方向
以日本和其国民性为切入点,比较东北亚各国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重点研究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该方向硕士生导师朴彦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主修东亚国际关系史、外交史。2013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
 
三. 人才培养
现有硕士生18名,
2012级、2013级、2014级共有11名同学赴日本冈山商科大学留学,其中杨典同学顺利考取山口大学博士课程。
2012级研究生李俊潇、2013级研究生任禾、2014级研究生昝贵军、2015级杨璐璇分别获得江西省创新基金课题立项。
2012级研究生李俊潇、2013级研究生任禾、2014级研究生昝贵军和曾奕超获国家奖学金、,奖金2万元,2013级研究生张微,连续2年获得江西省奖学金,奖金1万元。
2014级研究生昝贵军2017年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
2017年研究生陈秋雨桐赴日本交换,获学校留学资助3万元。
 
四.国际合作
国际教育学院与日本的香川大学、冈山商科大学、歧阜经济大学等3所学校已经建立了多年互派学生的合作关系,硕士点现已交换派出过1届6名学生赴日留学。此外,与日本武藏野学院大学、中村学园大学、九州产业大学的合作关系也在有序进行中。随着与更多学校的深入交流,留学生派出的比例会继续加大。本硕士点与日本的大学交流紧密,具有研究日本语言文化的突出优势。
 
五.本硕士点新的研究合作平台
2016年5月,外交部正式签发《复关于成立江西师范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的函》,批准我校成立“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拟于11月中下旬举行揭牌仪式,届时还会举办“2016中日韩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
目前我校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初步拟在明代复古潮流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中日韩农产品流通比较研究两个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工作。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1名,专任教师6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4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33人(含在读),校 “十佳百优”教师12人,星级课程教师17人。教师获海外硕、博士学历的有17人,90%的教师具有在国外留学、进修或访学的经历。还常年聘请外国专家及外籍教师10余人进行专业主干课程教学。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简介

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发展留学生教育所创建。主要负责招收和培养赴外留学生,招收来华留学生,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和境外办学,承担着学校教育国际化“桥头堡”和“试验区”作用。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国情省情校情,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砥砺出“博采五洲、开物成务”的院训精神和“爱生尊师、开放进取”的优良院风。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800人,研究生20人,各类来华留学生近100人。学院是江西省外语学会商务英语分会会长单位,是获国家语委批准挂牌的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和考试基地,也是国家汉办指定的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81名,专任教师6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4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33人(含在读),校 “十佳百优”教师12人,星级课程教师17人。教师获海外硕、博士学历的有17人,90%的教师具有在国外留学、进修或访学的经历。还常年聘请外国专家及外籍教师10余人进行专业主干课程教学。
学院开设有商务英语(跨国商务)、商务英语(国际会计)、商务英语(国际金融)和朝鲜语2个专业3个方向招收本科生,汉语言专业招收来华留学生。商务英语专业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中被评为全校唯一的一个五星级专业,位列全国第六。学院有江西省第一个商务英语和第一个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以及东南亚研究和国际商务(国际投融资管理)共4个硕士点,还有一个外交部批准成立的江西师范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和一个校级东南亚研究中心。
学院与30个国家、地区50多所大学有合作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海波特大学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2018年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和国立全南大学优秀本科生资助项目。
近年来,学院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外研社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二等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江西省高等院校“亿学杯”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特等奖。学院狠抓本科生教育教学和学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专业等级通过率、考研(公)录取率和毕业生出国率稳步增长,仅2018年就有145名毕业生考上国内重点大学和境外知名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