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湖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 [湖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大学考研难吗]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大学考研群] [湖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南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湖南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和招生专业类型
我校2014年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近三年在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b.辅修过所报考专业的全部本科主干课程;c.近三年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了425分以上。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招生专业目录中代码以08开头的工科类专业可以接受单独考试报名,其他专业不进行单独考试招生。
报名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四)报考各专业学位中“在职班”研究方向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3年或3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在职人员。
三、我校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直接参加硕士生复试
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其它学术型专业和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
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向所在学校领取校验码并到所在学校办理报名手续(含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被接收的推免生办理报名确认手续后不得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资格,列为统考生。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1.时间: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
2.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
3.程序:考生登录“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提交报考信息(牢记报名号和密码),选择好报名点(即现场确认地点)。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更改报名信息。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凡不按网上报名公告的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期间教育部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经教育部比对学历数据库无法核实的考生,必须在现场确认前拿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无法提供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的考生报考点和报考单位有权拒绝其报考。
(二)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时间:2013年11月10日至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3.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必须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学历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位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大学阶段成绩单、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介绍信、专家推荐信(两份)到湖南大学报名点进行资格审查后,再办理现场确认。
4.因考试场地有限,我校只接受以下两种情况的现场确认:
(1)报考湖南大学的考生可在我校办理现场确认。
(2)湖南大学2014届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外校可在我校办理现场确认。
5.考生所填各种信息及所有报考材料必须真实,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五、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学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六、初试
(一)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4年1月4日至1月5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6日进行)。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月6日8:30—14:30)。
(三)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考生入场时须接受考试安全检查。
(四)初试科目
1.学术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详见《湖南大学2014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
2.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详见《湖南大学2014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
七、复试
(一)学校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等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二)学校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复试,如有必要,学校将再次组织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学校在复试前对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考生持下列材料参加资格审查:
①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②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
③《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者《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已经本科毕业的考生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历查询”栏目,申请在线验证报告,打印出《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考生可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历认证”栏目,查看《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的申请办法。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籍查询”栏目,申请在线验证报告,打印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④大学阶段成绩单(须由大学教务处加盖公章或档案管理部门加盖公章)
(三)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复试办法和程序由学校制定并公布。
(四)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五)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六)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网报时应如实填写民族身份,现场确认后不得更改。
八、体检
考生在复试时须参加体检,具体时间、要求由我校在复试前通知。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执行。
九、录取和学费
学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成绩,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
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研究生收费标准以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物价局的批文为准。
十、违规处理
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十一、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
2014年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同时我校将继续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设置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提供给研究生。通过这些举措提高研究生在校学习生活待遇,使研究生们能够安心完成学业。研究生奖助方案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发布的信息。
十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一)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措施招收学生。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保证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工作;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
3.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考试和录取
考生须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在复试时还须接受民族语文或汉语文及专业知识的考查。
未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者,我校不予录取。在职考生,由拟录考生与报考学校、所在单位或者隶属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后方可录取;非在职考生,由拟录考生与报考学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后方可录取。
十三、其他事项
1. “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hnu.cn)将及时公布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大纲、考试安排、初试成绩、复试通知等信息。学校不再另行寄发书面的初试成绩和复试通知。
2.国防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在现役军人码(xyjrm)一栏中选择“3-国防生”。国防生被拟录取前须将所在单位的证明函原件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3. 现役军人必须取得师以上政治部的同意并在现场报名时出示相关证明后方可报名参加考试。
4. 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计划(含推免生、夏令营营员)仅供参考,录取时视当年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5. 我校设计艺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设有国际合作项目。
6. 招生信息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招生主页公布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及相关信息为准。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章 新闻学理论基础
新闻学、新闻工作、新闻活动、新闻、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新闻媒介的性质、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传媒业经营、新闻媒介的受众、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新闻选择、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中国的新闻改革
第二章 传播学理论基础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大众传播的受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三章 新闻业务基础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消息文本的写作、通讯文体的写作、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写作的创新
第四章 传播业务基础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学科地位、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与职能、媒介市场与产品营销、媒介广告的经营管理、媒介的生产管理、媒介的技术设备管理、媒介的财务管理、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媒介的公共关系、媒介产业化与集团化、媒介管理机构与体制改革


新闻与传播硕士主要参考书目: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传播媒介的界定、传播媒介的类型、媒介的社会功能、守望与预警的功能、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娱乐与商业的功能、媒介的社会影响、媒介与政治舆论、媒介与经济发展、媒介与社会文化、媒介与国际关系、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效果与效果研究、媒介与说服、媒介与议程、媒介与教养、社会中的媒介、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数字多媒体传播、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报纸及其传播特点、广播及其传播特点、电视及其传播特点、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数字技术与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网络中的群体传播、网络中的组织传播、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三章 媒介内容生产
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媒介制度、媒介制度及其功能、媒介制度的类型、媒介产业、作为产业的媒介业、媒介产业的特点、媒介产业的全球化、媒介组织、 媒介组织的类型、媒介组织的结构、媒介组织的管理、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报纸的生产、报纸的选题与策划、报纸的采访与编辑、报纸的版面设计、报纸的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
第四章 媒介伦理与法规
媒介伦理知识、媒介伦理概述、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媒介伦理的失范、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媒介法规与政策、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媒介与权利、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报刊业管理规制、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新闻与传播硕士主要参考书目: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

《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
新闻学、新闻工作、新闻活动、新闻、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新闻媒介的性质、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传媒业经营、新闻媒介的受众、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新闻选择、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中国的新闻改革、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大众传播的受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总体变化、1949年以来的台湾、香港,澳门新闻传播事业。主要参考书目: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新闻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消息文本的写作、通讯文体的写作、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写作的创新、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说理论述的原则与艺术、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配发言论的效应与依据、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新闻述评、杂文、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学科地位、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与职能、媒介市场与产品营销、媒介广告的经营管理、媒介的生产管理、媒介的技术设备管理、媒介的财务管理、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媒介的公共关系、媒介产业化与集团化、媒介管理机构与体制改革。主要参考书目: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史论与实务考试大纲(学硕)

《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
新闻学、新闻工作、新闻活动、新闻、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新闻媒介的性质、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传媒业经营、新闻媒介的受众、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新闻选择、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中国的新闻改革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大众传播的受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总体变化、1949年以来的台湾、香港,澳门新闻传播事业
主要参考书目: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新闻传播实务》考试大纲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消息文本的写作、通讯文体的写作、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写作的创新
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说理论述的原则与艺术、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配发言论的效应与依据、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新闻述评、杂文、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学的学科地位、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与职能、媒介市场与产品营销、媒介广告的经营管理、媒介的生产管理、媒介的技术设备管理、媒介的财务管理、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媒介的公共关系、媒介产业化与集团化、媒介管理机构与体制改革
主要参考书目: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湖南大学2019年预计招收370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1700余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终招生人数以国家当年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培养目标
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学习方式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四、报考类别
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就业合同,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非定向就业:所在招生单位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五、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在2019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在2019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近三年在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b.辅修过所报考专业的全部本科主干课程;c.近三年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了425分以上。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近三年在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b.辅修过所报考专业的全部本科主干课程;c.近三年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了425分以上。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考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中“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方向的人员,除符合上述第1、2各项要求外,还要求有2年以上从事检察工作的经验。
4.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5.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我校不进行单独考试招生。
六、接收推荐免试生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学科专业均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中的教育管理、工程中的项目管理除外),具体程序请查看《湖南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和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简章》。
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我校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预计招收60名,该计划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应为取得骨干计划报名资格,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在网上报名前到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的民族教育处办理资格确认手续,并在2018年11月9日前将加盖公章的《报考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写上报名号)寄或送至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我校2019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收20名,所有专业都面向该计划招生。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并在2018年11月9日前并将本人的《男(女)性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复印件(写上报名号)寄送至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九、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1.时间:2018年10月10日—31日
2.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
3.程序:考生登录“研招网”,认真阅读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单位的公告要求和报考须知,提交报考信息,选择好报考点(即现场确认地点)。
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考生因不按网上报名公告的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必须在2018年11月2日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4.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在2018年10月25日前向研究生院招生办提交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才能办理现场确认。
5.凡报考我校的未毕业自考生,必须在网报时在网报信息的备用信息1中填写考生本人的考籍号。在湖南省报考的未毕业自考生在现场确认时,需持本人身份证和本人考籍证确认。请未毕业的自考生网报时认真查看报考招生单位的报考条件,凡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报考。否则,责任自负。
6.在学信网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籍的考生,需经过所在高校取消学籍后方可报考。
(二)现场确认(现场报名时间由报考点确定):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应按照各报考点的公告规定,缴纳报考费,采集本人图像,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网报信息,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考生所填各种信息及所有报考材料必须真实,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三)湖南大学报考点的有关规定
因考试场地有限,湖南大学报考点只接受以下两种情况的报名:
(1)报考湖南大学的考生。
(2)湖南大学2019届应届本科毕业生。
十、考试资格
学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
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考生不符合报名条件的,不准予考试。
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未按我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不准予考试。
十一、初试
(一)2018年12月14日-2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参加考试,遵守考场规则。
(三)初试时间: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不超过14:30)。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四)初试科目详见《湖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
十二、复试
(一)学校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等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二)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如有必要,学校将对考生再次复试。
(三)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复试办法和程序由学校制定并公布。
(四)资格审查
学校在复试前对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考生持下列材料参加资格审查,缴纳复试费:
①本人《准考证》
②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③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
④《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⑤大学阶段成绩单(须由大学教务处加盖公章或档案管理部门加盖公章)
(五)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六)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七)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在复试阶段进行,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考生在报考时填写的考试作弊受处罚情况应真实准确。我校将查阅《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凡有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情节严重受到停考处罚,在处罚结束后继续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不予录取。
(八)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九)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十)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网上报名时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十一)初试总分加分政策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申请加分项目的考生应在资格审查前向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十三、体检
考生在复试时须参加体检,具体时间、要求由我校在复试前通知。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执行。
十四、录取
学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的复试录取办法和考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成绩,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专业素质、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不转入我校,学校不安排住宿,不享受学校有关奖助。定向就业的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研究生按本人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予录取。
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2019年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新生报到后,学校将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录取资格、学籍。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联系方式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联系方式
湖南长沙岳麓区麓山路311号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0731-88821699 (电话)
0731-88823475 (传真)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师资力量

在校学生1200多人,其中本科生800多人,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研究生24人。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3人。2人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担任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担任全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6人入选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入选湖南省首批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多项,其中国家重大重点项目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2项(资助金额500万元),科研到账经费2300多万元,年师均科研经费9万多元;出版专著49部,发表论文328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78篇,A类期刊论文29篇,全国排名第19位(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心发布数据),居湖南省新闻院校前列。获教育部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简介

湖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02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设有新闻学、广告学两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现有新闻学、媒介经营管理、网络与新媒体3个专业方向;2002年湖南大学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共同创办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3个本科专业。2010年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合并,成立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现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4个本科招生专业,新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学院建有文化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MJC),是湖南省委宣传部与湖南大学共建学院、中国新闻奖试点报送单位、中国科学报湖南记者站挂靠单位。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学类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和省级教学平台;建有湖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和湖南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湖南大学舆情研究所、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湖南大学媒介文化研究所、湖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中国礼乐文化传播研究所等7个校级科研机构,以及湖南大学中国轨道交通文化研究院、湖南红网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等2个联合研究机构。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新闻传播学科进入B类,在国内高校并列排名第17位。
在校学生1200多人,其中本科生800多人,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研究生24人。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3人。2人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担任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担任全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6人入选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入选湖南省首批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多项,其中国家重大重点项目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2项(资助金额500万元),科研到账经费2300多万元,年师均科研经费9万多元;出版专著49部,发表论文328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78篇,A类期刊论文29篇,全国排名第19位(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心发布数据),居湖南省新闻院校前列。获教育部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院依托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继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秉持“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开放融合、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多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遍及国内各大媒体和艺术团体,并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院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排名第19位,毕业生质量排名第18名;2018年,学院第一志愿录取率为59.62%,全校排名第7位。近五年来,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特等奖、一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44项。培养出了全国青年创业典型,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湖南省道德模范,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一等功臣、湖南省宣传系统抗冰救灾先进个人,人民日报记者,央视首席出镜记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席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科技日报记者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有效借助国际媒体资源,助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近年来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韩国湖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铭传大学、世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人员互访和本科生、研究士生联合培养等合作,与中国日报社、美国国际日报、韩国MBC电视台等海外媒体合作建立了3家海外媒体实习基地,拓展了本科生赴国(境)外大学交流学习和赴海外媒体进行专业实践的渠道和规模,建立起开放式的学术交流与办学平台,推动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进程,有数十名学生出国(境)到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攻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