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招生

优惠价:
1

河海大学813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资料全套

优惠价:¥348 ¥450
1

河海大学85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资料全套

优惠价:¥139 ¥200
1
Add河海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河海大学研究生招生] [河海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河海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河海大学考研难吗][河海大学考研难吗]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河海大学考研群] [河海大学研究生学费] [河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河海大学研究生辅导] [河海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土木与交通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招生

河海大学土木水利(土木与交通学院)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河海大学土木水利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河海大学土木水利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河海大学土木水利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河海大学土木水利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河海大学土木水利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河海大学土木水利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河海大学土木水利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河海大学土木水利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河海大学土木水利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河海大学土木水利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河海大学土木水利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河海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河海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河海大学土木水利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河海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河海大学土木水利(土木与交通学院)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河海大学交通运输(土木与交通学院)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河海大学交通运输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河海大学交通运输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河海大学交通运输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河海大学交通运输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河海大学交通运输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河海大学交通运输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河海大学交通运输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河海大学交通运输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河海大学交通运输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河海大学交通运输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河海大学交通运输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河海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河海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河海大学交通运输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河海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河海大学交通运输(土木与交通学院)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周继凯介绍

周继凯简介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1989-1993年在大连理工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学习(本科),1993-1996年在河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1996-2000年在南京市建工设计研究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2000年到河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2001-2007在职攻读河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
    
   ·研究方向
  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工程应用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近代计算方法
  
   ·主讲课程
  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
  建筑结构CAD

   ·主要成果
  主要科研项目
   (1) 全级配混凝土动态弯拉试验技术研究(2002, 河海大学科技创新项目) 负责
   (2) 河海大学青年教师学术能力培养基金(2004, 2005) 负责
   (3) 栗子坪水电站引水隧洞结构衬砌验证分析(2006) 负责
   (4) 大岗山拱坝全级配混凝土地震动态抗力试验及机理研究(2007, 纵3) 负责
   (5) 武都重力坝全级配大坝混凝土地震动态抗力试验研究(2009, 纵3) 负责
   (6)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整合与创新研究(2007, 江苏省建设厅) 负责
   (7) 地下室侧墙早期垂直裂缝形成机理及成套控制技术研究(2007, 江苏省人事厅) 负责
   (8) 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混凝土动态强度提高机理试验研究(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 负责
   (9) 混凝土动力特性及动态损伤机理研究(2002, 河海大学院士学科发展基金) 参与
   (10)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裂损伤的参数识别与系统仿真评估 (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 参与
   (11) 大体积混凝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科研项目(2003,纵3) 参与
   (12) 西部高拱坝抗震安全前沿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参与
   (13) 南水北调大流量预应力渡槽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200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 参与
   (14) 大坝混凝土抗震动态抗力和损伤破坏机理研究 (2007, 水利部公益性专项) 参与
  主要论文论著
  科研论文(第一作者):
   (1) 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重载铁路路基应用. 铁道标准设计, 2004.9.
   (2) 考虑水平力作用的改进型文克勒地基模型. 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12.
   (3) 袖阀管注浆法加固长江漫滩相路基的工程应用. 2004年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论文集, 2004.10.
   (4) ELASTIC-VISC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CONCRETE UNDER UNIAXAL LOADING. 3ICEE, 2004-10 (ISTP收录)
   (5) EXPERIMENTAL STUDY ON FULLY-GRADED CONCRETE ASEISMATIC STRENGTH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STATIC LOADING. 3ICEE, 2004-10 (ISTP收录)
   (6) 不同模量弹性理论全级配混凝土静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33(1).
   (7) Elastic-viscoplastic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ncrete in plane stress sta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6th CSILS, 2005.12
   (8) 全级配混凝土动态弯拉试验技术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34(4).
   (9) 3D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 of concrete based on damag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ISSEYE-9, 2006.08 (ISTP收录)
   (10)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材连接试验研究.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6, (5) :24-27
   (11) G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7, (1) :16-19.
   (12) 基于弹性模量评价GFRP筋质量方法探讨. 低温建筑技术, 2007, (11) :50-52.
   (13) GFRP筋拉伸力学性能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S1) : 2707-2714.( EI收录)
   (14) GFRP筋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 2008, 36 (4) :542-545.
   (15) GFRP筋拉伸力学性能尺寸效应试验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 2008, 36 (2) :242-247.
   (16) 小湾拱坝三级配混凝土动态弯拉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水利学报, 2009,40(9) :1108-1115.(EI收录)
   (17) 小湾拱坝湿筛混凝土动态弯拉应变率效应试验研究. 水力发电学报, 2009,28(5) : 140-146.(EI收录)
   (18) 小湾拱坝湿筛混凝土动态弯拉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水利学报, 2010,41(1) :73-79.(EI收录)
  教学论文:
  关于极限扭矩分析-变角空间桁架模型教学探讨 周继凯 陈礼和 广州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6.11
  出版教材、专著:
  《建筑结构CAD应用基础》 200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编
  《建筑结构CAD应用基础 第二版》 200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编
  
   ·获奖情况
   2003、2005、2009年度河海大学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2004~2005学年河海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2005年度河海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2007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全级配大坝混凝土动态性能研究”(7/9)
   2007年度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人事厅,D类)
   2008年度江苏省建筑业科技成果奖二等奖(4/8)
  
   ·研究生培养
  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

   ·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土木工程学院 邮编:210098
  电话:025-83786551
  电子邮件:hhzjk@hhu.edu.cn ,zhoujikai@163.com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周云东介绍

周云东简介
   2003年6月~至今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任教;
   1998年9月~2003年3月,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硕博连读研究生;
   1994年9月~1998年7月,河海大学工程地质专业本科生;
    
   ·研究方向
   [1] 道路、堤防与土坝工程;
   [2] 软土地基处理;
   [3]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主讲课程
  本科生:土力学

   ·学术兼职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 国际土力学学会会员

   ·主要成果
  科研项目
   [1] 黄土震动液化后大变形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2009-2011
   [2]威乌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研究,天津交通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完成人2004~2006
   [3]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在沿海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应用研究,江苏交通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完成人,2003~2005
   [4]地震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人员,1998~2001
  主要论文
   1、周云东,何奇宝,丰土根,陆睿. EPS颗粒混合轻质土动强度特性对比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2008,6
   2、周云东,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动力反应特性分析. 岩土力学. 2007.10
   3、周云东,刘汉龙,李明生,贺海,熊文胜. 现浇薄壁管桩在威乌高速软基加固中应用研究. 岩土力学(EI)2005,10
   4、周云东,彭贵,刘汉龙,杨寿松,现浇薄壁管桩荷载变形特性. 岩土力学(EI). 2005,supp1
   5、周云东,刘汉龙,费康,现浇薄壁管桩沉桩试验研究.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5,4
   6、周云东,杨寿松,现浇薄壁管桩复合地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5,3
   7、周云东,刘汉龙,巣捷,现浇薄壁管桩沉桩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 2005,6
   8、杨寿松,刘汉龙,周云东,费 康. 薄壁管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学报,2004,6
   9、刘汉龙,费 康,周云东,高玉峰. 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内摩阻力的数值分析.岩土力学,2004. Supp.2.
   10、费 康,刘汉龙,周云东,高玉峰. 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单桩性状简化分析. 河海大学学报,2004. 1
   11、刘汉龙,董金梅,周云东,高玉峰.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应力-应变特性分析. 岩土工程学报,2004,5
   12、LIU Han-long,ZHOU Yun-dong,GAO Yu-feng. Laboratory Test on the Volu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aturated Sea Sands Caused by Cyclic Loadi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I)17(1),2003
   13、孙树林,甘欣,周云东,周剑峰. 基于MapInfo的南京地铁砂土地基液化空间分析. 防震减灾工程学报,2003,1
   14、田景元,刘汉龙,陈国兴,周云东. 基于剪应力时程极值的损伤值等效转换及其在土石坝多点输入地震反应中的应用. 世界地震工程,2003,1
   15、周云东,刘汉龙,丁晓峰,胡五星. 饱和砂土液化后再固结体变特性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 2003. 4
   16、周云东,刘汉龙,高玉峰,余湘娟. 砂土地震液化后大位移室内试验研究探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 1
   17、周云东,刘汉龙. 砂土液化后本构模型探讨. 第六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2002
   18、刘汉龙,周云东,高玉峰. 砂土地震液化后大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2002. Vol. 24 .2
   19、郭中华,朱珍德,杨志祥,周云东. 岩石强度特性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2002. 2
   20、刘汉龙,周云东,高玉峰,余湘娟,Nakasono Takeshi. 多功能静动三轴仪研制在液化后大变形中的应用.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 5
   21、吴维军,周云东,刘汉龙,高玉峰. Plaxis程序在边坡稳定计算中的应用. 第七届岩土数值分析方法会议论文集,2001,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获奖情况
   1、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高坝与深埋地下洞室群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12
   2、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新型薄壁管桩处治技术应用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11
  
   ·研究生培养
  戴民06级;刘署昭、胡五星07级;蒋振华 08级

   ·联系方式
  办公室:岩土楼304
  手机:13951730330
  邮箱: ydzhou@hhu.edu.cn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李守德介绍

 李守德简介
  男,1972年生,博士,副教授。
   1994年扬州大学农水专业本科毕业,并于连云港开发区从事建设监理工作;
   2000年获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硕士学位;
   2003年获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2003年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任教。
   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获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2007年~2008年,借调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工作。已发表科技论文二十余篇。
  
   ·研究方向
  边坡稳定与渗流分析;堤坝、道路与基坑工程

   ·主讲课程
  本科生:土力学,土工试验
 
   ·主要成果
  研究课题
  作为子题负责人之一承担了973计划( 2007CB 714100)之子题“堤防溃决水-土耦合动力学机理”项目研究;承担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突发性典型水污染事故特征及对策措施研究”项目;参加了“路基施工工艺对结构物的影响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泵站可液化地基抗震与防渗”、“宁淮高速公路非饱和土边坡水份运移规律”等项目研究工作。
  发表论文
  李守德,朱岳明,程德虎,虚拟单元法求解渗流流量,岩土力学,2009 Vol.30 No.1:27-32
  李守德,徐红娟,田 军,均质土坝管涌发展过程的渗流场空间性状研究,岩土力学,2005 Vol.26 No.12:2001-2004
  李守德,于达,基坑防渗体局部失效渗流场变化特征,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5(10):2-5
  李守德,张晓海,刘志祥,基坑工程管涌发生过程模拟与分析,工程勘察,2003(2):14-18
  李守德,张土乔,王保田,天然地基土在基坑开挖侧向卸荷过程中的模量计算,土木工程学报.2002(5):70-74
  李守德,陆杰峰,俞洪良,Goodman接触面单元的修正与探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 Vol.23 No.15:2628-2631
  李守德,王保田,张福海,张文慧,降雨入渗与蒸发过程中非饱和土边坡土体吸力,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5(3):31-36
  李守德,何斌,王成龙,条分法土坡稳定分析中若干问题的讨论,第一届全国土力学教学会议论文集,北京,2006.8
  李守德,王保田,许永振,周阜军,路基非饱和土水份运移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中南公路工程,2005 Vol.30 No.3:53-56
  李守德,K. T. Law,王保田,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回特性与干湿路径,第二届全国非饱和土会议论文集,杭州:2005.5
  李守德,岩土力学中的不可逆问题与不可逆热力学, 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04.10:854-857

   ·研究生培养
  协助指导4名硕士研究生;指导6名硕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
  办公室:岩土楼407;电话:025-83787032
  手机:13951682072
  邮箱: lishoude@hhu.edu.cn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张坤勇介绍

张坤勇简介
   2004年6月~至今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任教;
   2008年2月~2009年2月,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2000年3月~2004年6月,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7年9月~2000年3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3年9月~1997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交通土建专业,本科生;
    
   ·研究方向
   [1] 土体基本特性,尤其是土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方面;
   [2]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及其数值模拟;
   [3] 高土石坝工程;
  
   ·主讲课程
   [1] 本科生:土力学
   [2] 研究生:岩土塑性力学,灾害社会学
  
   ·学术兼职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 国际土力学学会会员

   ·主要成果
  研究课题
   [1] 复杂应力条件下无粘性土应力各向异性真三轴试验、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2009-2011;
   [2] 考虑应力各向异性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主持,2007-2009;
   [3] 考虑应力各向异性土体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创新启动项目,主持,2007-2009;
   [4] 隧道开挖对城市地下管线影响研究, 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主持,2009-2010;
   [5] 土体应力各向异性真三轴试验研究,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主持,2006-2007;
   [6] 南水北调大型渠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专题1(渠道边坡优化技术,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要参加,子项负责,2007-2009;
   [7] Tunneling-Induced Ground Movement Effects on Pipelines, Project No. 9041260,RGC of HongKong,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2008-2009;
   [8] 双江口心墙堆石坝坝体材料静力特性及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主要参加,2007-2009;
   [9] 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静力三维有限元应力变形计算分析,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科研项目,主要成绩,2007-2009;
   [10] 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垃圾土稳定性评估及治理滑坡对策研究, 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科研项目,主要参加,2008-2009;
   [11] 深圳市玉龙坑垃圾填埋场地基处理机理研究及设计理论技术开发,深圳市玉龙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科研项目,主要参加,2007-2008;
   [12] 合经区塘西河流域雨水主排工程顶管工作坑三维有限元应力变形计算技术开发, 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参加,2007-2007;
   [13] 深圳市下坪垃圾填埋场边坡安全稳定技术开发, 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科研项目,主要参加,2006-2007;
   [14] 糯扎渡心墙堆石坝坝基混凝土垫层静力三维有限元应力变形计算分析,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主要参加,2005-2006;
   [15] 毛尔盖砾石土心墙堆石坝静动力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技术开发,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主要参加,2005-2006;
   [16] 两河口水电站心墙堆石坝三维有限元应力变形分析,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主要参加,2004-2005;
   [17] 云鹏水电站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动力反应及坝坡稳定,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参加,2004-2005;
   [18] 瀑布沟水电站心墙坝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主要参加,2004-2005;
   [19] 200m级高土石坝水力劈裂分析技术研究,国家电力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参加,2003-2006;
   [20] 土体侧膨胀各向异性及其对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79004,主要参加,2000-2003;
   [21] 复合挡土结构及其在淠史杭灌区新集切岭段渠道V号滑坡整治中的应用:理论,设计,施工与监测,合肥市水利局科研项目,主要参加,1998-2000;
  发表论文
  发表主要论文
  期刊论文
   [1] 张坤勇,朱俊高,吴晓铭,李永红,复杂应力条件下掺砾黏土真三轴试验,岩土力学2010,(9)
   [2] 张坤勇,王宇,艾英钵,任意荷载下管土相互作用解答,岩土工程学报,录用待刊
   [3] 张坤勇,殷宗泽,复杂应力条件下土体各向异性及其建模思路,岩土力学,2007
   [4] 张坤勇,梅国雄,赵延勇,关于土体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的讨论,河海大学学报, 2006, (04)
   [5] 张坤勇,陈芸,梅国雄,几种弹塑性模型计算地基变形结果分析,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06)
   [6] 殷宗泽,周建,赵仲辉,袁俊平,张坤勇, 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及变形计算,岩土工程学报,2006, (02)
   [7] 张坤勇,殷宗泽,梅国雄,土体两种各向异性的区别与联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09)
   [8] 张坤勇,殷宗泽,朱俊高,各向异性对土质心墙坝水力劈裂的影响,岩土力学,2005,(02)
   [9] 周云东,张坤勇,真三轴试验中初始各向异性的消除,低温建筑技术,2005,(12)
   [10] 张坤勇,殷宗泽,梅国雄,土体各向异性研究进展,岩土力学,2004,(09)
   [11] 张坤勇,殷宗泽,应力各向异性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岩土工程技术,2004, (04)
   [12] 张坤勇,殷宗泽,徐志伟,土体各向异性的再认识,岩土工程技术,2004, (01)
   [13] 殷宗泽,张坤勇,朱俊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计算中考虑土的各向异性,水利学报,2004,(09)
   [14] 张坤勇,殷宗泽,徐志伟,国内真三轴试验仪的发展及应用,岩土工程技术,2003,(05)
   [15] 张坤勇,李凡,合肥地区膨胀土注浆试验研究,岩土工程技术,2003,(02)
   [16] 张坤勇,邹越强,刚性片筏基础沉降的图解法计算,工业建筑,2003,(02)
   [17] 张坤勇,李凡,徐健,复合档土结构及其在滑坡防治中的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Supp.1
  会议论文
   [1] Kunyong Zhang,Zhu Jungao, Zongze Yin, True Tri-axial Testing Study on Soil’s Stress Induced Anisotropy, The Twentieth (2010) 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Beijing, China, June 20–26, 2010
   [2] Kunyong Zhang, Jianyong Shi, Zongze Yin, Stability Analysis of Channel Slope Based on FEM Strength Reduction, The Twentieth (2010) 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Beijing, China, June 20–26, 2010
   [3] 张坤勇,高土石坝高塑性粘土设置对混凝土结构应力变形的影响,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2006,中国,昆明
   [4] 张坤勇,地震荷载作用下心墙堆石坝坝坡稳定性分析, 第一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2006,中国,南京
   [5] 张坤勇,高心墙堆石坝静力三维有限元应力变形分析,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2006,中国,武汉
   [6] 张坤勇,殷宗泽,朱俊高,考虑应力各向异性对土石坝应力变形计算的影响,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2005,中国,南京
   [7] Zhang Kunyong, Mei Guoxiong, Li Fan, A Kind of Compound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andslide Correction Engineering,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NAILING & STABILITY OF SOIL AND ROCK ENGINEERING, 2004, Nanjing, China, (in English)
   [8] 张坤勇,殷宗泽,梅国雄,土体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及其改进(摘要),中国力学大会2005,CCTAM2005,中国,北京
  其他
   [1] 张坤勇,考虑应力各向异性土体本构模型及其应用,岩土力学前沿2006,中国,南京

   ·获奖情况
  高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理论和应用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排名6,2007年

   ·研究生培养
  硕士研究生:
  周治刚 04级; 江涛05级; 沈波06级;(已毕业)
  吴玉龙07级;史峤臻 08级;梅小洪,马奇豪,童强09级;(在读)
  本科生:陈晶晶 03级;刘修义 06级;
  
   ·联系方式
  河海大学土木学院岩土所岩土楼405
  电话:13814536929
  传真:025-83713073
  E-mail: ky_zhang@hhu.edu.cn  kunyong@sohu.com
  QQ: 465779866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张华介绍

简介
  张华,女,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2002年获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4月至今在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任教;
  
   ·研究方向
  大跨度结构非线性和动力学研究、材料冲击动力试验及分析

   ·主讲课程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大跨度结构、土木工程概论

   ·主要成果
  研究课题:
   1、索膜结构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2、考虑随机因素的框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年至今, 排名第三, 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3、大型渡槽结构气弹耦合风振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年-2010年,项目负责人。
  发表的学术论文:
  【1】Zhang Hua,Yang Qing, Zhao Wen-tao. Analysis of oscillating modality and stability of u-shaped aqueduct-fluid coupling system[C]. Geohun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1, 2011, 1-8.
  【2】 Zhang Hua,Liu Liang,Yang Qing.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large span cable-stayed aqueduct[C]. Geohun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1, 2011, 9-16.
  【3】张华,董明,刘亮. 简谐荷载下橡胶隔震渡槽水耦合体共振机理分析. 应用力学学报,2011,28(4):361-365.
  【4】 Dong Ming, Zhang Hua, Yang Qing. Analysis of dynamic properties of aqueduct-water coupling systems with rubber bearings[C]. Geohun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1. 2011, 17-23.
  【5】 刘亮,张华. 排架渡槽流固耦合风振动力响应分析[J]. 人民黄河,2011,33(5):94-96.
  【6】刘亮,张华. U形渡槽三维流固耦合体风振响应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4):421-425.
  【7】预应力索膜结构的温度效应研究.建筑技术.2009. VOL.40(12):1106-1109
  【8】101~102s-1应变率下花岗岩动态性能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09. VOL.30:29-32第一作者.
  【9】Analysis and Overview of Dya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System for U-shaped Aqueduct.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ISISS’2009):1743-1748第一作者
  【10】Fluctuating Wind Spee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shaped Aqueduct Based on ARMA Model.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ISISS’2009):1538-1543.第二作者
  【11】索膜结构自振特性的温度作用影响研究.特种结构. 2008. VOL.25(1):12-15第一作者.
  【12】Initial Form Finding and Free Vibration Properties Study of Membrane Structures. X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 2006. 第一作者.
  【13】薄膜结构随机风场模拟和耦合风振响应分析. 工程力学. 2006. VOL.23(10):19-24第一作者.
  【14】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结构半主动控制研究. 应用力学学报.2005, VOL.22(1):136-138. 第二作者
  【15】索膜结构的抖振动力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 2004,VOL.21(3):61-65. .第一作者.
  【16】薄膜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应用力学学报. 2004. VOL.21(2):106-109.第一作者.
  【17】考虑时滞的框架结构控制可靠性研究. 计算力学学报.2004,VOL.21(5):597-600.第二作者
  【18】Stochastic Response Analysis of Building Due to Ground Deformation Random Field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3 VOL.30(3):147-152.第一作者.
  【18】Synthesis of Turbulent Wind Field on Long-Span Bridges by ARMA Approach,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3. VOL.30(1):21-24第一作者.
  【18】智能框架结构作动器最优配置研究.土木工程学报. VOL.36(8):20-23。第二作者
  【19】预应力索膜结构的D.R.法找形分析.工程力学2002. VOL.19(2):41-44. 第一作者
  【20】张拉膜结构的动力松弛法研究. 应用力学学报.2005, VOL.19(1):84-88. 第一作者
  【21】几何边界随机的建筑物的摄动随机内力分析.工程力学2001.VOL18(3):74-80第一作者.
  
   ·获奖情况
   2004年获“河海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2003年、2007年获“河海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2008获“河海大学创新人才”
  
   ·研究生培养
   2002年开始辅助指导硕士研究生,完成硕士论文5篇;2005年起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完成硕士论文5篇。

   ·联系方式
   Email :zhanghuacd@hotmail.com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交通规划与管理学科介绍

1、学科总体概况
   交通规划与管理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旨在培养交通规划、管理、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交通工程经济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其能够胜任交通运输规划管理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工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河海大学交通规划与管理学科创建于2000年,经过十年建设,现已成为河海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目前正在交通规划与管理学科基础上,联手其它相关学科努力建设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
2、主要研究方向
   交通规划与管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⑴区域与城市交通运输规划;
   ⑵现代物流管理与技术;
   ⑶交通控制与管理;
   ⑷交通安全管理与技术。
3、学科队伍情况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学科结构合理。学科主要带头人和主要技术骨干多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现有教师1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有博士学位8人。
4、科研条件与科研成果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拥有良好到科研条件,交通运输工程试验中心拥有较完善的交通流观测试验仪器、数据处理软件等设备:拥有交通信号控制一体化实验系统平台4套,手持式交通流调查仪11台,视频交通流调查仪2台,气压式交通流调查仪4台,雷达测速仪2台,摄像机4架(含云台球架控制),动态数据采集仪等硬件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拥有交运之星(TRANSTAR)规划仿真软件、Anylogic离散与连续系统逻辑模型仿真软件、Aimsun宏观与微观交通仿真与规划专业版和网络版、Emme3交通规划软件、prarmetics智能交通仿真软件以及德国PTV公司的VISSIM无限区域微观仿真和28核交通事故重现与非线性大应变动力学与交通事故重现仿真平台LS_DYNA970e等,具有的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交通系统理论,并积累了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本学科在区域与城市交通运输规划、交通控制与安全技术、交通运输经济、物流及物流园区规划等方向上有较鲜明的研究特色,尤其在区域交通运输规划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交通流基础理论及交通流数值仿真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
本学科承担多项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在参与交通部西部科技计划项目、公路平面交叉口冲突技术、区域物流系统演化机理及其布局优化等方面成绩突出,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5项次,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5、人才培养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条件优越,实验条件和计算机配备齐全,每年招收3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和近百名本科生。
6、学科发展前景
   本学科的发展与我国加强交通基础建设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注重基础理论创新。主要研究方向稳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并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综合道路与铁道交通体系为总体目标,秉承“产学研相结合”之方针,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介绍

1、学科总体概况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依托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隶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2003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其核心研究内容包括桥梁结构设计计算理论、桥梁抗震、桥梁抗风、桥梁施工、桥梁加固、隧道工程、城市地铁工程、城市交通环境工程等。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桥梁与隧道学科工程设计、施工及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桥梁与隧道工程系统安全、风险决策等科学理论,解决现代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内容为:缆索支承桥梁维护关键技术、新型组合结构桥梁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理论、桥梁抗震、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与仿真分析、隧道工程水灾害防治、盾构隧道设计及施工、隧道支护结构系统优化、地下工程数值仿真与地铁风险评价、地铁隧道工程动态施工设计以及隧道鉴识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本学科已与香港科技大学、荷兰代尔伏特岩土所、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日本名古屋大学等人员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桥梁与隧道工程实验室拥有美国MTS公司的双向随机模拟地震振动台、大型的液压伺服动态加载系统等试验设备,为科学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863”、“97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交通运输部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及江阴大桥、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南京长江隧道等国家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研究课题6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逾千万元,获国家授权专利多项。
2、主要研究方向
  (1)缆索支承桥梁维护关键技术研究
缆索支承桥梁是大跨径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通过进行缆索支承桥梁维护关键技术研究,达到节约桥梁维护成本、有效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有助于改进桥梁工程领域“重建轻养”的局面。本项研究主要围绕桥梁运营状况下缆索索力精确测试技术、斜拉索更换、钢箱梁损伤预测及维修补强技术展开研究。这些问题都是缆索支承桥梁运营维护中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新型组合结构桥梁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理论研究
组合结构桥梁由于发挥了混凝土和钢材的各自优势,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应用。有关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计算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已经成为桥梁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型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合梁结构形式的开发和设计方法研究;新型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刚节点连接形式的开发和设计方法研究;钢管轻集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目前中小跨径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以来是桥梁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方向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节段预制拼装体内体外混合配束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形式的设计及计算,匹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的设计与计算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典型病害的对策,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方法的设计与计算。
  (3)桥梁抗震
桥梁工程是现代社会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在抗震防灾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桥梁抗震非线性理论研究和桥梁抗震设计。主要研究内容有:基于性能的钢桥抗震及损伤控制设计研究、海岸桥梁灾害、桥梁抗震非线性理论研究。
  (4)桥梁施工控制与仿真分析
大跨度桥梁架设过程中线形及应力状态控制越来越重要,需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大跨度桥梁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多种体系转换,而且不同桥型有不同的特点,针对它们的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控制已经是桥梁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本领域主要研究大跨度桥梁前进分析、后退分析及综合前进后退分析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利用卡尔漫滤波、灰色预测理论进行误差预测、调整的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研究采用空间分析方法,解决复杂空间桥梁预应力及非预应力结构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变形分析、应力分析等,研制了专门的计算软件。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成功应用于10多座大桥的仿真计算和施工控制。该研究成果现已列入交通部西部科技推广项目。
  (5)隧道工程水灾害防治
水灾害是隧道工程施工与运行中的常遇灾害问题,也是隧道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揭示隧道突水、突泥的形成机理,寻求隧道涌水量的合理预测方法,利用现代科学理论与实验技术,开展深埋引水工程、地铁工程、铁道工程中与隧洞水灾害相关试验、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是急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已在深埋隧洞的非达西流问题、渗流-应力-温度-化学多场耦合作用、渗透破坏细观机理、渗漏通道的现场探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重要的成果。
  (6)盾构隧道设计及施工
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型越江隧道建设中优先选择盾构法施工。盾构施工中常见问题有80%均与土体有着密切关系,针对盾构施工中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从理论到实践着重系统开展了以下4各方面的研究工作:盾构开挖面的稳定的研究、不良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技术研究、盾构施工对地基沉降和周围环境影响分析及监控技术、以及盾构隧道管片受力分析及设计研究。
  (7)隧道支护结构系统优化研究
隧道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隧道事故发生与开挖支护体系有直接联系,隧道支护结构系统优化研究是隧道工程中重要研究课题,它对建立高效的动态施工控制方案,隧道风险评估决策以及建立有效的隧道鉴识工程体系有重要技术支撑作用。结合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隧道现场动态监控量测技术、隧道支护理论、隧道施工工艺以及隧道工程环境影响的课题研究。对隧道变形控制、隧道结构优化技术、隧道爆破对周围的影响分析以及锚喷支护随机力学分析方法等已有多年积累。
  (8)地下工程数值仿真与地铁风险评价
计算及数值仿真已和理论、实验并列为第三种科学方法,数值仿真技术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程度也越来越深。结合岩土工程特点,主要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开展了岩土地下结构物、地下工程的应力变形特性和动力反应特性分析、渗流及渗透变形特性分析、岩土与其他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基于FLAC、PFC、Abaqus、Ansys等行业软件平台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3、学科队伍情况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人。在读研究生约40人。
   教 授: 吉伯海 电话:025 83786832 Email: hhbhji@163.com
   任青文 电话:025 83787781 Email: rengqw@hhu.edu.cn
   陈国荣 电话:025 83787180 Email: grchen@hhu.edu.cn
   蒋林华 电话:025 83786618 Email: lhjiang@hhu.edu.cn
   陈志坚 电话:025 83786962 Email: zhijchen@hhu.edu.cn
   朱珍德 电话:025 83787175 Email: zzdnj@mailsur.hhu.edu.cn
   副教授:聂利英 电话:025 83786551 Email: nly1972@hhu.edu.cn
   钟小春 电话:025-83786551 E-mail:xchzhong@tom.com
   袁爱民 电话:025 83786538 Email: yuanam@163.com
   讲 师 :马 麟 电话:025 83786538 Email: malinmalin8005@126.com
   雷 笑 电话:025 83786538 Email:leix2006@gmail.com
   刘 荣 电话:025 83786538 liurng@gmail.com
4、科研条件与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项目:
  (1)新型组合结构形式桥梁的开发和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
  (2)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梁静力及车-桥耦合振动性能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3)钢管轻集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B类);
  (4)大型渡槽减隔震耗能技术中共振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大跨度悬索桥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反应谱迭代方法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6)缆索支承桥梁缆索及钢箱梁维护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交通运输部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7)海上大跨度桥梁快速施工,国际合作项目;
  (8)混凝土水化反应材料研究及其在桥梁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9)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成套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10)江阴大桥地基基础安全监测,江苏省交通厅;
  (11)江阴大桥北锚碇地基与基础稳定性研究及工程对策,江苏省交通厅;
  (12)润扬大桥锚碇基础三维变形和稳定分析及安全可靠性预测,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
  (13)润扬大桥南锚锭基础排桩冻结法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
  (14)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索塔地基基础稳定与安全监测,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
  (15)大跨径弯桥收缩徐变及非线性开裂研究,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16)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刚节点连接形式,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17)大跨度悬索桥抗震设计深入研究,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18)贵州上瑞高速桥梁施工检测与监控,交通部公路研究院;
  (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条件深埋长岩溶裂隙围岩隧洞涌水动态随机预测方法研究(编号:50579090);
  (2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西线超长隧洞TBM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之专题:“深部陡顷角层状裂隙岩体涌水、突水机理与预测”(编号:2006BAB04A06);
  (21)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之课题二“堤防溃决水-土耦合动力学机理” (编号:2007CB714102);
  (2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裂隙土体水流运动规律研究(编号:NCET-07-0253);
  (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裂隙岩体的渗流与力学特性研究”之子项:“应力渗流耦合3+X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编号:5023970);
  (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全耦合反分析理论(编号:59909002);
  (2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土体渗透变形颗粒模型及细观机理研究(编号:20090094110004);
  (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渗透性砂土中泥水加压式盾构开挖面泥浆成膜机理研究(编号:2009508811);
  (2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新教师科研基金: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对施工期地层沉降影响机理研究(编号:2008501311);
  (28)“863”项目:内湖滨岸带基底修复示范工程(编号:2006599611);
  (29)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渗流场三维有限元分析,2010年;
  (30)亚碧罗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分析,2007年;
  (31)南京长江隧道泥水盾构泥浆及成膜技术研究,南京长江隧道公司,2008~2010;
  (32)南京长江隧道泥水盾构壁后注浆技术研究,南京长江隧道公司,2008~2010;
  (33)无锡轨道交通一号线土建科研项目盾构始发端加固分析研究项目,无锡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2009~2011;
  (34)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盾构开挖面稳定分析及开挖控制技术研究,2006~2007;
  (3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钱塘江河床冲刷卸载对地铁越江隧道的影响研究,2008~2009;
  (36)中铁十一局科研项目:广州地铁中铁十一局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项目——大坦沙-黄沙盾构区间中粗砂施工保障试验研究,2007~2008;
  (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城市岩体隧道锚喷支护结构随机力学分析方法研究,2009~2011;
  (38)河海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隧道爆破施工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编号:20841408295);
  (39)后云台山隧道爆破震动监控与安全控制研究,2008年;
  (40)软弱破碎岩体大跨浅埋公路隧道安全稳定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交通科技项目,2005~2008
  (41)宁常高速茅山隧道监控量测,2005~2007。
主要获奖:
  (1) 苏通大桥超大型钻孔桩群桩基础承载性能研究,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
  (3) 苏通大桥塔梁结构形态测控技术研究,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4) 特大桥钢索塔建造中精密测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5) “冲击爆炸作用下重要目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
  (6) “深埋地下大跨度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
(7) 交叉裂隙水流模型实验及渗流应力全耦合分析方法研究,国家电力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
5、人才培养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新成立的学科。2004年起招收桥梁与隧道专业研究生。目前拥有本专业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人才培养条件优越,进行研究生论文工作所需的试验条件和计算机配备齐全。
6、学科发展前景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稳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科研成绩显著,近年来十分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结构工程学科介绍

1、学科总体概况
   结构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工程建设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建造技术及管理等。河海大学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结构工程博士点、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
2、主要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⑴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近代计算方法;
   ⑵钢结构基本理论及结构分析方法
   ⑶新型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性能与设计
   ⑷工程结构耐久性、鉴定加固与改造
   ⑸工程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
3、学科队伍情况
   结构工程学科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学科结构合理。学科主要带头人和主要技术骨干多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现有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9人,有博士学位14人。
4、科研条件与科研成果
   结构工程学科拥有良好的科研条件,结构工程实验室拥有美国MTS公司动静万能试验机/高精度、大量程作动器/环境箱、大型拟动力液压伺服实验系统、大型多功能自动控制人工模拟环境实验室、500吨和200吨压力试验机各一台、多通道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超声波检测仪、美国PAC公司SAMOSTM16通道声发射仪、落锤试验装置、分离式霍普金森(SHPB)动态试验装置等设备。良好的试验装备为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学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从事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混凝土结构间接荷载作用下裂缝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尤其在特种结构有限元配筋设计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编制的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软件能自动仿真混凝土裂缝形态及其开展宽度,已应用于三峡、大峡、水口、沙溪口、龙滩等多项大型工程特种结构的配筋设计及仿真分析。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有关大体积混凝土热学、力学、徐变及应力松弛系数估算方法及温度作用设计原则等研究成果已纳入《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填补了国家规范的空白。结合实际工程开展高拱坝全级配混凝土动态抗力特性试验研究,研究成果不仅直接为西部高坝(小湾、大岗山、武都)抗震安全评估提供基础参数,也为《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本学科在钢结构和新型结构方向特色突出,主要从事钢结构及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性能与设计、大跨度结构体系选型及动力特性等研究。在对钢结构体系及其构件进行传统的静力稳定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在地震荷载和其它动力荷载作用下钢结构构件的动力稳定分析,其中具有特色的研究内容有:(a)大型水工金属结构的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及关键技术研究。(b)在役水工钢结构的安全检测和安全评估标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重点在新型组合结构体系、构件间的连接、施工工艺及设计计算方法等方面。新型结构体系研究重点在大跨度结构选型、地震和风振响应等方面。
   本学科在工程结构耐久性、鉴定加固与改造方向发展迅速。主要从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机理研究和结构物鉴定加固改造技术研究。利用先进的大型多功能自动控制人工模拟环境实验室等,通过人工环境影响和人工环境模拟技术系统地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机理研究,能够进行模拟温度、湿度、荷载等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碳化、裂缝和钢筋锈蚀的试验和仿真技术研究及改性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可深入揭示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机理以及提出耐久性设计的概念与方法。在深入分析混凝土裂缝机理基础上,开发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进行既有结构可靠性评估鉴定、复杂地质条件下多向、旋转复杂结构的整体迁移技术和文物建筑迁移保护技术措施研究。
   本学科现承担着多项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裕,在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部大开发等大型水利工程的科研攻关项目以及江苏省大型桥梁建设、地铁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方面成绩突出。
5、人才培养
   结构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条件优越,进行研究生论文工作所需的试验条件和计算机配备齐全,学科拥有ANSYS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和PKPM系列等软件。学科每年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10余名,硕士学位研究生40余名,进站博士后多名。
6、学科发展前景
   结构工程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稳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科研成绩显著,近年来十分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