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河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河海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河海大学研究生招生] [河海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河海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河海大学考研难吗][河海大学考研难吗]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河海大学考研群] [河海大学研究生学费] [河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河海大学研究生辅导] [河海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河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河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河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河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河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社会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

1、学科内涵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该学科与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互相渗透和融合,是一门系统性的交叉学科,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该学科是以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调查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现状和它们的发展变化规律,为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统计理论知识基础,掌握经济学定量分析和企业经营统计理论与方法,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数据挖掘和统计等分析软件的高级应用统计专门人才。

3、主要研究方向

(1)宏观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宏观经济领域特别是经济、管理学领域中带有共性的统计问题,并总结为具有一般性的统计方法和理论,主要针对统计预测与决策技术、统计学习理论与模拟仿真技术等开展研究,具体包括统计模型构建、贝叶斯统计、回归诊断、蒙特卡罗仿真、时间序列分析等。
(2)经济信息统计与数据挖掘
本研究方向以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对不同行业开展数据挖掘方面的定性和定量的创新性应用性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与统计学理论、最优化理论,采用聚类、估计、预测、关联分组以及分类等方法的研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进行更加有效地预测和决策分析。
(3)金融统计分析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微观金融市场与金融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建模、控制与优化等现代数学手段,重点研究金融统计、投资统计、保险精算、金融交易技术分析、金融市场结构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问题,用以分析、判断、预测国民经济运行及金融的发展情况。

4、指导团队

本学科硕士生导师包括有张继国教授、吴凤平教授、王普查教授、张斌武教授、庞庆华副教授、龚艳冰副教授、徐绪堪副教授、冯兰萍副教授、邓建高副教授等。

5、主要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企业、金融、保险机构等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投资决策分析等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以及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统计专业博士学位以及出国留学等。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低碳经济学专业介绍

1、学科内涵

    低碳经济学属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是关于低碳经济的原理、低碳城市与产业、低碳国际贸易、碳关税、低碳能源、低碳技术经济评价和低碳政策等的一门系统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低碳经济规律、低碳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低碳技术领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及气候变化应对政策,解决低碳经济前沿领域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为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培养目标

    本学科主要培养为宏观经济管理、低碳城市建设和企业经营需要的,具有战略眼光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低碳经济及管理高级人才,培养从事低碳经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研究人才。

3、主要研究方向

(1)低碳经济理论与方法
研究低碳经济理论的国际借鉴,低碳经济领域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碳足迹与低碳交易,碳金融、碳税,低碳经济的标准化问题等。
(2)低碳城市与产业规划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碳排放评价方法,低碳城市建设及评价。低碳产业规划理论与方法,低碳产业园与产业集聚。低碳能源,低碳制造业,低碳技术经济领域的产学研合作等,低碳发展的产业政策。
(3)低碳技术经济评价
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评价,低碳能源效率评价,碳排放统计与测算,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等。

4、指导团队

    本学科硕士生导师包括有田泽教授、庞庆华副教授、刘奇洪副教授、潘江波副教授、徐升艳副教授、马海良副教授、熊锋副教授、吴兆丹副教授、丁绪辉博士和石常峰博士等。

5、主要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选择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环境保护、低碳城市规划及管理)、产业组织和低碳行业协会等,成为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高级应用人才。适应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对低碳经济人才需求,成为企业经营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研究人才。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图书情报硕士专业介绍

1、 办学定位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简称MLIS。社会各领域对图书情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尤其是我校所处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对情报、信息、知识方面的人才需求更为强烈。我们将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的办学定位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服务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
2、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力,能适应企业、政府以及其它组织机构所要求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
3、 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面向企业、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实际工作需要,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目前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 企业知识管理与商务智能
(2) 资源与环境情报工作
(3) 城市智慧化研究
(4) 图书大数据分析
4、 指导团队
图书情报硕士专任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吸收图书情报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有:杜栋教授、徐绪堪教授、庞庆华教授、潘江波副教授、邓建高副教授、蒋亚东副教授、刘高峰副教授、汪佑德副教授、宿晓博士等。同时,有多名校外行业指导教师。
5、 主要就业方向
主动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质量、条件保障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优质育人环境,使学生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图书馆、科技信息机构、政府机关、教育部门、大中型企业信息部门等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地    址: 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北路200号  邮编213022
联系方式:

          院长办公室 0519-85107610
          书记办公室 0519-85105522
          学院办公室 0519-85191811
传     真: 0519-85191811
 E-mail: qigy@hhuc.edu.cn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简介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是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的教学科研单位。学院现设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信息管理系;设有河海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低碳经济研究所(苏南经济发展研究所合署)、河海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河海大学系统工程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并设有两个特色鲜明的市级科研平台——常州市创新创业与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常州市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非洲研究中心;学院还设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和河海大学—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企业信息化研究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为48.9%。教授、副教授25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3人。
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培养硕士研究生,其中低碳经济学、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图书情报,我院为硕士点建设责任单位;在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等专业领域培养工程硕士。
学院在以下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水利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统计评价方法、六西格玛管理技术、企业内控、低碳技术与经济研究、江河湖海资源环境分析方法、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研究等。近5年来,学院完成科研合同经费超过1500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 20余部,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 SSCI等各类检索论文200余篇;获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部省级以上教学、科技奖项近30项。
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第一,实施本科“英才教学计划”。该计划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按个性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强化专业建设。学院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不断强化本科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现有特色专业2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三,重视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学院与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澳洲西澳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已建立长期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每年学院本科生出国占毕业生总人数12%左右。第四,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全国管理模拟决策大赛、“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等全国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奖。
学院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原则,近三年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目前毕业生中已有一大批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学院网站:http://ggy.hhu.edu.cn/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公共管理学院是河海大学设立的以公共事务管理及其他应用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为重点的教学科研机构。学院设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土地资源管理5个系,移民研究中心、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和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机构。学院硬件设施先进,设有文科实验室、3S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资料室和学术会议中心等,为教学与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
学院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参与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61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592人,其中本科生709人、硕士研究生761人、博士研究生76人,留学生46人。
学院在移民科学与管理、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学科形成多个特色研究方向,移民科学研究具有国际一流水平。2012年教育部第三次学科评估中,社会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11位、江苏省第2位,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12位、江苏省第2位。在武汉大学教育评估中心组织的2012年本科专业排名中,社会保障位列全国第5位,名列全国前1%,属于5星级本科专业。
学院科研经费由成立初的400万元增长到2013年3900万元,发表SCI、SSCI、EI和CSSCI检索论文1200多篇,已出版专著和教材120多部,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科技成果奖40多项,已成为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基地”、江苏省“科技思想库基地”、“长三角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和“江苏省老年学研究与培训基地”。
学院已成为云南、四川、贵州、青海和新疆等10多个省和自治区社会服务基地,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水资源协会、国际水电协会等近20个国际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德国、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河海大学理学院统计学学科介绍

一、学科简介
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及解释数据的科学,属于认识方法论性质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通过分析数据,达到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数理统计学,包括观察和试验数据的收集以及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统计推断和决策中的统计思想、理论模型及样本结构等;具体而言有统计推断、统计建模、数据分析方法、统计计算等为核心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河海大学统计学依托本校水利、土木、经济等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以数理统计理论研究为主,结合各专业特色开展了大量的统计应用及统计与相关学科融合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长期以来形成了数理统计及应用、社会经济统计、金融统计、应用统计、水利统计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近5年来承担了200多万元的研究课题经费,公开发表了120多篇学术论文。
二、培养目标
为企业、政府或学术领域培养统计专门人才。具体包括:(1)掌握一定的交叉学科知识,能开展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2)具有很好的数理统计和数据分析基础,能熟练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3)恪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在某个统计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4)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在科学研究、经济、管理等部门,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从事统计应用研究和数据分析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数理统计及应用(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2.社会经济统计(Social Economic Statistics)
3.金融统计(Financial Statistics)
4.应用统计(Applied Statistics)
5.水利统计(Statistics in Water Conservancy)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5年(在职学习的可延长1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生课程总学分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为10学分。另设教学环节。具体开设课程见附表。
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
对缺少本学科前期专业基础的研究生,在完成本学科规定学分的同时,导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研究生补修前期的专业课程2-3门,并将补修课程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但不计入本学科必须的总学分。
六、教学环节
1.个人学习计划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研究方向和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其中学习计划2个月内提交。
2.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专家学术讲座,以及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的研究生学术研讨活动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交流活动,博士生导师讲座至少5次,公开的学术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除外) 至少做1次,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其学术报告效果进行考核。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必须填写《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由主办活动的单位或主讲专家签署意见,做学术报告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其学术报告效果进行考核,答辩前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学办公室。
3.实践活动
实践形式包括助学、助管、助教、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等,各项实践活动的累计时长要达到1周,并由导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时长和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4.文献阅读与综述
硕士研究生阅读本专业文献的篇数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40%,并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篇幅不少于3000字。指导教师应重视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工作,加强对文献阅读的指导与考核。文献阅读综述报告书面材料须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交学院存档备查。
七、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必须经过论文选题、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论文、论文预审、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学术调研等前期工作,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一般应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开始准备,论文选题前应系统地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研究情况,对文献资料作出分析和评述。
2.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后应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并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作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在培养学院进行,由导师主持并邀请同行专家参加(不少于3人)。
3.论文中期检查
硕士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由硕士研究生向指导教师和有关专家作论文中期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应在校内公开举行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指导教师聘请本研究领域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少于3人),并进行审议,报告会由指导教师主持。与会专家应对报告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论文中期报告通过后应形成书面材料,经指导教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学院备案。
4.学术论文
具体按照《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有关文件执行。
5.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用汉语撰写,字数为5万字左右。论文应立论正确、数据可靠、推理严谨、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说明透彻。论文格式按《河海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执行。

河海大学理学院凝聚态物理学学科介绍

一、学科简介
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由大量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组成的凝聚态物质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和粒子的运动规律、动力学过程以及它们与物理性质之间联系的学科。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固体物理、晶体物理、金属物理、半导体物理、电介质物理、磁学、固体光学性质、低温物理与超导电性、高压物理、稀土物理、低维物理、介观物理、缺陷与相变物理、纳米材料、非晶物理、准晶、也包括液晶物理、液体物理等软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学的特色是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今世界的高新科技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材料、信息、能源等重要工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向相邻学科渗透、扩展,深刻地影响着当前高新技术中的带头领域(如新型功能材料、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我校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于2007年(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是应用物理本科教育的继续和提升。主要有纳米材料的设计与计算、纳米材料的光电特性、薄膜材料的电磁特性等研究方向。在注重物理基础研究的同时,发展应用物理特色,着力于培养物理应用能力与前沿科学研究素质兼具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通过本学科相关领域的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使学生达到既具有凝聚态物理学坚实的基础理,又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技术和方法,能够解决科学研究或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进行外文文献的阅读和写作。具有从事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1、纳米光电子技术(Nano-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2、纳米材料的设计及计算研究(Design and Calculation Research of Nanomaterials)
3、纳米材料制备及物性表征(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Research of Nanomaterials)
4、薄膜物理 (Thin Film Physics)
5、固体磁性(Magnetism in Solids)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5年(包括休学时间,在职学习的可延长1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硕士生课程总学分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为10学分,另设教学环节。
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
对缺少本学科前期专业基础的研究生,在完成本学科规定学分的同时,导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研究生补修前期的专业课程2-3门,并将补修课程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但不计入本学科必须的总学分。
六、教学环节
1.个人学习计划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研究方向和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其中学习计划2个月内提交,一经确定,要切实执行,不得随意变动。
2.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专家学术讲座,以及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的研究生学术研讨活动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交流活动,博士生导师讲座至少5次,公开的学术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除外) 至少做1次,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其学术报告效果进行考核。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必须填写《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由主办活动的单位或主讲专家签署意见,做学术报告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其学术报告效果进行考核,答辩前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学办公室。
3.实践活动
实践形式包括助学、助管、助教、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等,各项实践活动的累计时长要达到1周,并由导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时长和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4.文献阅读与综述
硕士研究生阅读本专业文献的篇数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60%,并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篇幅不少于3000字。指导教师应重视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工作,加强对文献阅读的指导与考核。文献阅读综述报告书面材料须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交学院存档备查。
七、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必须经过论文选题、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论文、论文预审、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学术调研等前期工作,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一般应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开始准备,论文选题前应系统地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研究情况,对文献资料作出分析和评述。
2.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后应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并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作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应在第3学期完成。学位点根据选题情况,成立由3-5名导师组成的审查小组,听取研究生汇报,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论文中期检查
硕士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由硕士研究生向指导教师和有关专家作论文中期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应在校内公开举行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指导教师聘请本研究领域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少于3人),并进行审议,报告会由指导教师主持。与会专家应对报告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论文中期报告通过后应形成书面材料,经指导教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学院备案。
4.学术论文
具体按照《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有关文件执行。
5.学位论文
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能对凝聚态物理某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有广泛深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自己的见解;掌握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有关技能;要有相当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阶段性新结果;分析要论据充分,有一定的新见解。
在学位论文工作开展期间,每隔2-4周,研究生应在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后,应聘请本专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进行评阅。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可组织答辩,答辩通过后方能授予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在开展论文工作期间应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位论文应用汉语撰写,字数为5万字左右。论文应立论正确、数据可靠、推理严谨、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说明透彻。论文格式按《河海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执行。

河海大学理学院数学一级学科介绍

一、学科简介
河海大学数学一级学科由1996年10月批准设立的应用数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发展而于2005年5月批准设立。下设基础数学(070101)、应用数学(070104)、计算数学(070102)、运筹学与控制论(070105)四个二级学科点,现有在职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0余人,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本学科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 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或青年骨干教师3人。本学科已形成了稳定的、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其中,偏微分方程、非线性泛函分析、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科学计算、数学在水利科学中的应用等,已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应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善于接受新知识,探索新思路,研究新课题,并有较强的从事相关学科工作的能力。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初步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和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文献,能承担与数学相关的科研、教学或其他实际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基础数学 (Pure Mathematics)
2.计算数学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3.应用数学 (Applied Mathematics)
4.运筹学与控制论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Control Theory)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攻读本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3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可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最长学制不超过5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教学环节。课程学习的最低要求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为10学分。具体开设课程见附表。
六、教学环节
1.个人学习计划
应在导师指导下,入学后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研究方向和本人情况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其中学习计划2个月内提交。
2.学术活动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交流活动,博士生导师讲座至少5次,公开的学术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除外) 至少做1次,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其学术报告效果进行考核。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必须填写《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由主办活动的负责人或主讲专家签署意见,公开的学术报告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效果进行考核,答辩前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学办公室。
3.实践活动
实践形式包括助学、助管、助教、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等,各项实践活动的累计时长要达到1周,并由导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时长和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4.文献阅读与综述
硕士研究生阅读本专业文献的篇数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70%,并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篇幅不少于3000字。文献阅读综述报告书面材料须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交学院存档备查。
七、论文工作
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除了取得必要的课程学分之外,需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在学术上做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于申请硕士学位前将成果发表在高水平专业期刊上。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需要经过论文选题、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论文、论文预审、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情况,从而确定自己可行的研究方向。选题工作一般应在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学习结束之前开始准备。
2.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集思广益、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一种途径,
开题报告在培养学院进行,由导师主持并邀请同行专家参加(不少于3人),通常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内完成。
3.论文中期检查
硕士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由硕士研究生向指导教师和有关专家作论文中期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应在校内公开举行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指导教师聘请本研究领域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少于3人),并进行审议,报告会由指导教师主持。与会专家应对报告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论文中期报告通过后应形成书面材料,经指导教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学院备案。
4.学术论文
具体按照《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有关文件执行。
5.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用汉语撰写,字数为5万字左右。论文应立论正确、数据可靠、推理严谨、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说明透彻。论文格式按《河海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执行。
6.论文审查
论文审查包括论文预审、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具体按照《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有关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