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华东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华东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华东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理工大学考研群]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华东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一、基本要求
调剂考生需符合教育部调剂政策及我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考生初试成绩需达到所调剂专业的我校复试分数线。
二、调剂专业
085600 材料与化工(非全日制)   086000生物与医药(非全日制)
三、调剂程序
1、正式报名
有调剂意愿的考生请务必于5月21日上午12点前请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 http://yz.chsi.com.cn/yztj/),按要求填写个人调剂信息,填报调剂志愿并完成网站要求的所有调剂流程。请考生正确填写本人信息,务必写清联系电话,并保持电话畅通,我校会与意向考生及时联系。
2、复试
学院将根据考生初试成绩及专业背景进行筛选,并及时通知符合要求的考生参加网络复试。复试工作按照学校及学院相关复试细则进行。
3、待录取
通过复试的考生,学院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系统中,向拟录取的考生发放待录取通知,并及时电话通知考生网上确认。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做出明确答复,学校取消其待录取资格。
4、正式录取
调剂结束后,所有待录取考生须通过教育部录检后正式录取。
5、说明:我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式均为定向就业。考生录取后,人事关系与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在读期间不享受我校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不参加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时不纳入就业派遣。非全日制学费标准详见《华东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其它未明确事宜按华东理工大学相关文件执行。
6、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1-64253230
联系邮箱: sandyshang@ecust.edu.cn
联系人:商老师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020.5.19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制药工程(工程硕士)介绍

 华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领域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首批批准9所院校进行10个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学校和领域之一,同年招生研究生。“制药工程”领域是研究制药工业及相关工业过程中所进行的生物、化学、物理过程共同规律和应用技术的工程领域,是一个口径宽、覆盖面广的工程领域。制药工程学科是建立在化学、药学、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到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天然药物制药、药物制剂等。
一、培养和研究方向
本专业学位培养掌握制药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制药工程领域发展前沿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备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工程应用或药事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我校“制药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实力。在与“制药工程”领域相关的学科中应用化学学科和生物化工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校内建有国家中药工程中心上海分中心等国家和上海市的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设有原国家医药总局与国家教育部共建的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我校“制药工程”领域坚持以化学制药、药物制剂与助剂、绿色农药、中药现代化为主要研究方向,依托国家级的研究基地,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特色,在工程、装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
化学制药工程
药物制剂与助剂工程
绿色农药
中药现代化工程
为了加强“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学校从各相关专业中选拔了一批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又具有丰富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实践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组成了“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导师组,从而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我校“制药工程”领域具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体系,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上海市重大和重点等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和大量企业委托开发的项目。部分研究达到国内领先的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轻化工程与技术(工程硕士)介绍

轻工技术与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从我国轻工技术与工程的实际出发,结合我校的精细化工和化学应用技术优势,本领域涵盖精细化工、日用化工、医药农药中间体、香料、皮革、造纸、玻璃陶瓷、食品发酵、染整、制糖、烟草等行业。
一、培养与研究方向
本专业领域工程硕士旨在培养高层次开发型、应用型、工程型、技术支持型技术人才。与国内同类学科比较,该学科在有机功能材料,有机染料,有机颜料,轻工纺织助剂,日用化学品、香料等涉及到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所用的精细化学品方面具有优势和鲜明的研究特色,在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研究方向:
1、精细化工(包括功能材料、染料、 颜料、香料、荧光增白剂、精细中间体等)
2、日用化工(表面活性剂、化妆品、洗涤剂等) 
3、轻化工程(皮革、造纸、染整、制糖、烟草、食品饮料等) 
4、助剂工程 (民用助剂、工业用助剂、助剂单体等)
5、工业催化(催化剂、化工单元反应等)
二、科研项目与成果
近年来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印染皮革助剂和精细中间体等方面主持“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研究项目;近几年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三项,申请发明专利十多项,已发表被SCI和EI收录论文一百多篇,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显著。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研究方向

我校应用化学学科(精细化工)是上海市和全国重点学科,已具有50年多年的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的培养历史;是国内最早从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皮革化学与工程是从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独立出来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既保持了原学科的基底,又扩展了其研究领域,依托应用化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的优势。研究生导师组成员主要由应用化学硕士点和相关硕士的教授和副教授(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4名)所组成,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
一、培养和研究方向
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要以现代有机化学为基础,以现代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为核心,同时要掌握物理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现代实验技术和方法以及分析测试技术,熟悉应用化学尤其是皮革化学与工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从事精细化学品研究(尤其是皮革化学品)以及化工生产工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研究的能力。研究生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或营销工作,培养一批既精通应用化学,又具有皮革化学与工程研究开发能力的复合型高层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我院的传统专业是染料和中间体,对传统染料的研究形成了十分浓厚的学术基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和化工部、轻工部合作研制开发出皮革用金属络合染料,直到现在该类染料仍在皮革市场销售。近年来我校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生物功能性化合物、应用催化技术、感光材料和药物中间体精细合成等方面具有优势和鲜明的研究特色,将这些高等精细化学品具体化,研究开发出新一代高级皮革专用化学品,引入到皮革工业产业中,使其更新换代,提高皮革产品附加价值。
国内兄弟院校的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侧重于皮革工艺过程的研究,和国内同类学科比较,我校的的皮革化学与工程的硕士点主要以研究助剂和皮革专用化学品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1.精细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天然和合成皮革用助剂,天然和合成皮革染料、颜料,精细中间体,功能性材料和绿色皮革化学品等)。
2.日用化学品(化妆品、日用化学品中间体、日用洗涤剂等)。
3.特种表面活性剂(有机硅和有机氟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
4.轻工助剂(印染、纺织、造纸、食品等用助剂)。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近年来本学科在有机染料、有机颜料、日用化学品中间体、特种皮革用助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化妆品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目前所从事的课题为有机硅和有机氟表面活性剂、皮革用功能染料、化妆品的研究和开发等,申请专利多项,科研成果转化显著,在国际学术期刊Dyesandpigments、Synthesi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业催化研究方向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工业催化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开始招收有机化工专业(工业催化方向)博士研究生,1998年被批准为工业催化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工业催化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教育部审核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催化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培养本专业研究生的单位是工业催化研究所,是纳米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稀土材料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8人(学科带头人卢冠忠教授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讲座教授1人,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1人次入选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计划,1人次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人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次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4人次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与英国牛津大学、TheQueen’sUniversityofBelfast、美国Princeton大学、Duke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催化研究所、德国马普碳研究所和香港科技大学等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培养和研究方向
本学科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催化剂制备、性能评价和表征技术;熟悉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技能和总结归纳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催化剂研发和催化反应工艺研究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环境催化
研究用催化化学方法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的技术与相关的理论问题,坚持应用基础研究与环境催化治理的工程研究相结合,以解决环境保护用催化剂与催化过程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重点是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隧道空气污染物净化催化剂、天然气和有机废气燃烧催化剂的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技术,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2)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
研究催化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催化化学,以及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在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过程中的应用,以实现绿色催化过程,重点是多孔催化材料、催化材料的量子化学计算、环境友好催化材料和催化过程、无机催化功能膜的制备和应用的研究,根据特定的催化反应,指导催化材料的设计、组装和优化,赋予其高的催化活性,并开拓其在选择性氧化和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制备技术和应用成果,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金属有机催化
研究新型金属有机络合物催化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并开拓其在重要中间体的合成和绿色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利用绿色溶剂替代反应介质合成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提高催化反应性能和选择性,促进化学工业的绿色化进程。
(4)有机化工催化
为了解决催化技术在石油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精细化工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理论和工程问题,研究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提高催化剂性能,并开发新的催化反应过程。同时研究催化剂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和相关催化反应工程,解决催化剂的工程化制备问题,使催化反应性能达到最优化,从而使相关过程达到节能增效和减排目的,最终实现相关化工过程的绿色化。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本学科正在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和丰富的软硬件资源;获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多项核心技术实现了产业化,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其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和三等奖(3次)、2005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和200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方向

应用化学(原精细化工)专业于1981年首批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最早的学校之一), 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后改为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本专业研究生的单位有:化学系和制药工程系、精细化工研究所、药物化工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实验室,教学与科研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13人,兼职1人,硕士生导师21人。四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四人已受聘特聘教授,五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资助,一人入选“百千万”工程,一人获得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
一、培养和研究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合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博士要求:坚实宽广);了解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熟悉应用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从事化工生产工艺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
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研究有关染料、颜料、感光材料、医药、农药、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其工艺和工程技术,包括精细化学品的应用技术、精细有机合成及催化技术、手性技术、金属有机化学等。
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及其应用
主要是具有光、电、磁、生物功能的有机、无机材料的合成及其行为的研究与表征,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分子工程及其应用技术。 
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主要有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技术,包括高活性及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纳米粉体,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及其应用。
具有光敏化活性的有机和无机功能材料的光化学反应及其机理研究,包括光信息记录与显示材料的光化学反应及应用原理。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主持“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研究项目数在国内名列前茅;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显著;科研成果获奖及其级别均居突出地位;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及其被引用数据居领先地位。近四年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授权发明专利36项,已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93篇,被EI收录59篇。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先进材料与制备技术介绍

为了推动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与新的材料化学工程技术,加速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经教育部批准从2005年起在我校设立多学科交叉的“先进材料与制备技术”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 6人,博士生导师 8 人(其中兼职导师1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名。 
一、培养和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设有有机光电信息材料(有机分子电子材料)、先进催化材料与工程、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基体和特种增强纤维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的加工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针对功能材料科学领域的共性和各个研究方向的一些特殊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
1. 有机光电信息材料: 
主要涉及非线性光学与光电子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有机和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它具有光、电、磁和生物功能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材料的基本结构参数与器件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等研究。
2. 先进催化材料与工程:
以源头创新催化新材料的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分子组装、模板超分子化学、微乳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溶胶—凝胶化学等方法,研究新型多孔催化材料、金属有机催化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科学,探索制备规律及新的合成路线或制备方法,根据特定的催化反应,对合成的催化材料通过功能化制备,赋予高的催化性能,开拓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3. 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基体和特种增强纤维材料:
研究和开发新型特种热固性树脂、特种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型成型技术。确定反应控制因素,建立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 先进复合材料的加工技术:
将化学工程原理应用于热塑性复合材料加工;采用设计适度的界面粘接,引入界面柔性层等方法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通过嵌段共聚物在界面的组装,获得高强度、高韧性的界面结构。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近年来本学科点所属4个研究室在国际上包括Chem. Soc. Review,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Chem. Eur. J., Chem. Mater. , Organic Letters、Macromolecules, J. Catal., Eur. J. Inorg. Chem., J. Mater. Chem.等国际一流刊物在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150篇。出版专著10本,拥有近30项国家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显著。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国蒂宾根大学、斯图加特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有机所等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介绍

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
“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博士点主要培养力量来自 “应用化学”、“有机化学”等博士点,依托精细化工研究所的科研和教学的优势,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承担相关的学位课程。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吸引高学历人才来所工作和优秀毕业研究生留所工作等措施,建成了一支稳定的专门从事“精细化学品化学”的研究梯队。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 3人,博士生导师13 人。
一、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1)有机光电材料化学;
2)精细化学品化学、有机染料与颜料化学;
3)有机及药物中间体、糖化学。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目前我校“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科研究方向特点鲜明,紧跟国际前沿,科研成果显著,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力量雄厚,科研经费充足。依托精细化工研究所,具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拥有良好的博士生培养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实验仪器及设备。
主持“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研究项目数在国内名列前茅;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显著;科研成果获奖及其级别均居突出地位;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及其被引用数据居领先地位。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方向

物理化学专业于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当年招收研究生,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本专业研究生的单位是化学系。本专业现有中科院院士1名,特聘教授1名,教授12名,副教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16名。
一、培养和研究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善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找到最佳途径的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分子热力学与分子传递
以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为背景,结合统计力学、计算机分子模拟和实验测定从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研究分子结构、分子间力和流体结构与宏观热力学性质、相平衡性质及传递性质间的定量关系,为化学工程和工艺设计、新型分离过程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模型和理论指导。
2.胶体与界面化学
利用现代实验手段和理论方法研究多相分散系统的界面结构、性质及其系统稳定性,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关系、复配规律及其应用、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现象及其应用,为相关领域研究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3.生物物理化学
以极端环境多孔介质中多相流体和微生物活动为背景,主要研究微生物生物物理化学过程、界面现象与反应机制,建立和发展微生物生物物理化学的先进实验方法和理论体系,为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的资源化利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4.材料物理化学
综合运用现代实验手段、计算机模拟和理论方法研究新型功能材料的多尺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材料多尺度形成及演化的规律、材料多尺度结构的调控方法等,为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提供理论指导。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目前研究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中石油与中石化、上海市科委等项目10余项。“高分子系统的分子热力学”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气体溶解度的分子热力学研究”、“缔合系统的分子热力学研究”、“通过温度压力和液相组成的测定获得完整汽液平衡数据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分散系统的连续热力学”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微生物驱油过程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篇博士论文获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另1篇博士论文获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硕士研究生论文曾多次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获授权及公开发明专利5项。近四年来已发表论文中,被SCI收录68篇,被EI收录71篇。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方向

有机化学专业于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本专业研究生的单位主要是应用化学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所和化学系有机教科组。拥有1000 m2左右的实验室,500多万元的成套实验设备,实验条件良好。本学位点有学者3名,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7人.
一、培养和研究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有机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掌握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并具有一定独立科研能力、了解有机化学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前沿及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能熟练查阅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并有一定英文听说能力和中英文写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 不对称合成
设计合成新型高效的手性配体或手性催化剂,研究它们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手性诱导作用,以期发现高选择性的手性催化剂和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2. 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研究新型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反应,寻求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用于聚合反应和精细有机合成。
有机氟化学:研究新型的含氟试剂,通过各种有机合成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含氟基团,研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进行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含氟类似物的合成研究,开发含氟药物。
3. 应用有机化学
将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应用相结合,设计合成新型有机光电材料如有机光存储材料、分子开关与分子机器、有机液晶材料等,并研究它们的光电性能。
4. 生物有机化学
设计合成生物染料、抗癌药物以及绿色化学农药,并研究其具体应用和构效关系。
二、科研项目及成果
目前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学者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青年启明星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近三年来,平均每年被SCI收录研究论文50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