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 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系方式]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资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师范大学排名]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群]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正文

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1958年建校之初的7个专业之一,1977年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目前,年计划招生120人,4个教学班。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东北、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厚重的学科基础、扎实的职业技能,能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高素质中学政治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博士后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6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为2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为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为97%。博导2名,硕士生导师17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2名,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师德标兵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 
  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积累,本专业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美学、宗教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法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专业方向;还有拥有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专业硕士点。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8年获批为吉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优势特色A类专业)。本专业连续多年成为培训吉林省高中、初中政治课教师重要基地。
 
    教学团队:
    2011年获批哲学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2012年获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省级教学团队

    课程建设:
  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与研究,现建成3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建设精品课程,多媒体授课率达70%以上。

    教学与科学研究:
  本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实力,成果突出。本专业目前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共承担各类教研课题和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各类教研和科研论文近200篇(其中,核心以上论文100余篇,被CSSCI索引的论文近50篇);获得各类教学和科研成果奖2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近30部。

    实践教学:
  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具体方案:(1)我院与本地区多所中学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书,目前稳定的实习基地有20余个,充分满足了学生实习的需求。(2)聘请了多位省内重点中学优秀的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教研员到大学课堂,进行专题报告和个案分析。(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网上互动平台,开设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拓展、教学案例精选、优秀课件上传、教学情境设计、综合实践课设计、教学心得交流、教改论坛等栏目,加强高校与基础教育的良性互动。(4)本专业现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内模拟实习模式,通过“模拟讲课—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总结提高”拉长了校内训练的时间,使学生在上讲台之前就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招生就业:
  
  从招生情况来看,多年来高中毕业生报考本专业势头良好,近五年本专业第一志愿平均报考率超过90% 
  从就业情况来看,受全国就业形势的影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 
  从考研情况来看,近几年本专业学生的平均考研率近30%,部分学生考取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研究生。
  从社会声誉来看,毕业生在社会上因业务能力强,思想政治表现好,具有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爱岗敬业的精神,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有相当一批毕业生在吉林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吉林大学附中、四平一中、四平市实验中学等省属重点中学和其他省市的重点中学成为教学骨干,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了公务员队伍,成为部门骨干,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jlsfdx/yjsy_340061.html